邓敏
【摘 要】本文从摄像记者的角度分析了编导意识在实际拍摄中的重要性及加强编导意识的培养对于优化电视节目质量的影响,对于工作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视 摄像记者 编导意识 细节
电视摄像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视摄像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电视节目的质量好坏。作为摄像记者,不能只单纯地做影像记录者,而应该像编导一样对拍摄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使拍摄更加贴切,为主题服务。当摄像记者从编导的角度和高度对题材的内涵和体裁的选择有了理解和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开始构思拍摄,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自己的拍摄计划、拍摄重点、拍摄手法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备选方案,主动在拍摄中用画面诠释编导对题材的理解时,可以称之为有了编导意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摄像记者为什么要具备编导意识
一个好的新闻作品,离不开优质高效的画面拍摄和剪辑。对于广大摄像记者来说,如果只是注重“拍到”,而没有自己的想法,则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和随机应变。成熟的摄像记者,因为具有必要的编导意识,而能获取更高质量节目的制作素材,完成好所承担的拍摄任务及后期剪辑制作任务。在新闻片或纪实类专题中,有些场景转瞬即逝,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能再次进行摆拍或者场景重现,这样,就会形成难以弥补的遗憾。尽管通过后期制作手段可以进行二次构图或白平衡校正等技术调整,但是对大的失误镜头或漏拍画面却无可奈何。摄像记者如果具有编导意识则会考虑全面,即使在编导没有具体安排拍摄的一些细节中,只要摄像记者主体拍摄意识强就能抓拍到更具说服力的画面。在一次文学采风中,我了解到柳树镇东岗子村大面积种植葵花,于是时刻关注,第一时间拍摄了专题片《东岗葵花 幸福绽放》。在采访拍摄中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村里葵花有的全盛开,有的是花苞,还有的已经接近成熟,我没有只拍摄开得正盛的葵花而是把这几种形态的葵花都拍摄了下来。后来了解到,这是东岗村为了让来参观的游客随时都能欣赏到葵花美景的一种错时播种措施。这种抓拍对片子的编辑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这个片子播出后引起很大的反响,小小的村子游客暴增,带动了村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村里的农产品销售。这个片子在腾讯视频的点击量短短几天超过2万,让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声名远播。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中小电视台,特别是县区电视台,一条电视新闻报道或一个专题片的创作完成,通常都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完成,这时的电视摄像就是集策划、采访、撰稿、拍摄、编辑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这就需要电视摄像记者既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为所选取的题材把关,又要有过硬的摄影技术为高质量的节目制作完成提供支撑。编导与摄像记者的双重身份,在拍摄时就会更好地表达创作意图,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对于一名优秀的摄像记者,拍摄出清晰的电视影像画面是基本功。重要的是要在任何时候清楚地知道需要拍什么、应该拍什么、怎么去拍、用什么方式拍。这就需要电视摄像记者最起码要具备良好的编导意识。站在编导的角度对整个片子谋划布局,清楚整个片子的具体制作情况,能够将电视摄像具体工作细化分解为一个个分镜头精心拍摄。在拍摄时一定要拍摄成组的画面,一个场景的远、全、中、近、特都要拍摄,要力求做到景别的丰富和到位,有序搭配,为后期剪辑提供充足的画面素材。不能同一个景别左边拍一下,右边拍一下,看似拍了很多画面,但其实拍得杂乱无章,后期可利用的有效画面却很少,给剪辑带来很大压力。
二、如何培养摄像记者的编导意识
摄像记者具有编导意识不是要取代编导,而是寻找编导的意图,向编导提供最有效的影像素材。编导意识不是天生的而需要用心培养,这种培养有一定程度上的工作积累,更多地需要摄像记者主动去进行学习。平时多注意看一些关于编导方面的书籍和杂志,使其对编导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摄像记者要多和编导进行沟通交流,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敢于发声,对于一些拍摄内容和取材等提出比较专业的建议和见解。此外,摄像记者还应多观摩优秀的电视节目,从而更好地提高把握画面的能力。在拍摄时多考虑到节目的效果、受众的心理等,将选取的内容用合适的拍摄技巧进行表现,并准确地表达情感,获得高质量的拍摄素材,为节目后期制作提供更大的空间。
三、拍摄细节是编导意识的直接体现
细节在新闻片子中,可以说是新闻的眼和魂,发挥好细节的震撼力,也是一个优秀的摄像记者拥有编导意识的直接体现。具有编导意识的摄像记者,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抓取细节,从细节的刻画中凸显主题完成塑造。抓住细节,就是在宏大而杂乱的场景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画面,来充实和提升画面的质感,唤起观众的共鸣,从而更加地突出主题,达到新闻宣传效果。
如果一部专题片或纪录片缺少了细节拍摄,叙述会很平淡,画面语言会很苍白。细节的特点就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场景特点,从而和观众产生共鸣。大家熟悉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将细节拍摄发挥得淋漓尽致。片中充分运用大特写,将生活中不常见的视觉感受和饮食习惯的细节画面带给观众,引起观众情感的变化和共鸣。细节来自于拍摄者的细心观察。我在拍摄《女抄表员董秋玲》一片时,她家的两个书架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个书架上是孩子的课外读物,另一个书架上摆满了各种针灸、按摩、药理的书籍和一些瓶瓶罐罐,我于是拍摄了下来,后来了解到她为了让丈夫早日康复,自学针灸按摩并寻觅偏方上山去采药,这样的细节体现了她对丈夫康复的决心和迫切心情。在采訪中她的笑让人印象深刻,无论是对待患病的丈夫还是用户,或者是对待采访者的我们总是笑呵呵的。这样的细节体现了她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积极热情,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点睛作用。
现代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极大的冲击,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台更是如此,而摄像记者作为电视媒体人,必须要建立起大局观念,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努力培养编导意识,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为广大受众拍摄出优秀的电视作品。
(作者单位:营口市老边区新闻传媒和文化体育中心)
【参考文献】
[1]赵高才.电视摄像记者的编导意识探析.科技传播,2015年5期;[2]胡波.探析电视摄像记者的编导意识.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