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导向下江头村建设规划探索

2019-08-05 09:19
山西建筑 2019年12期
关键词:爱莲江头民居

韦 华 珊

(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西 桂林 541002)

1 概述

乡村又叫农村,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1]。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乡村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到近现代阶段逐步发展变化。在唐宋时期,小农经济使农民自给自足,中国的乡土社会走向巅峰;然而,随着工业革命、城市化的兴起,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农村问题逐步凸显,乡村逐步开始衰落。

因此,为防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振兴乡村,保护农耕文明,有必要根据乡村特色来确定其建设的思路,在生态文明优先的前提下,促进乡村经济振兴,历史文化传承。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其发展能力,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本文以广西桂林市江头村为案例,探讨乡村振兴战略导向下村庄规划的方法、策略及建设思路,以期能为其他乡村振兴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价值。

2 江头村基本概况

2.1 村庄简介

江头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庄位于江头村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东面,村庄周围群山环抱,面水而居,村前有护龙河由北向南流过,自然环境良好。村庄以种植荷花、油菜花、水稻为主,并依托民居文化、自然风光发展观光旅游。

2.2 村落特色

2.2.1蓝绿交织的山水格局

江头村的选址讲究山与水的谐和配置,蕴涵着中国独特的风水理念。村庄外围群山环绕,护龙河从村庄东面流经,周边田园毗邻,村口有漏斗形的风水塘,村内树林零星分布,构成群山、溪流、田园、树林蓝绿交织的生态格局。

2.2.2院落式的古建筑群

江头村现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约70余座,多为院落式建筑。建筑坐西朝东,街巷纵横,布局奇妙,形如迷宫,房屋青砖灰瓦,屋檐层叠,鳞次栉比、古色古香,现存爱莲家祠、太史第、按察史第、奉政史第、五代知县宅、闺女楼等。

2.2.3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江头村是桂林有名的文化世家,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周敦颐的后裔所建。周氏家族传承理学文化,崇尚耕读,从清乾隆四十四年到清朝晚期,周氏出现了7名翰林、8名进士、25名举人、170名秀才。周氏家族遵循先祖遗训,盛行教化之风,为官做人清廉,弘扬爱莲文化。素有“才子村”“百年清官村”美誉。

3 乡村振兴战略导向下村庄建设规划总体思路

充分认识乡村发展进程及当前乡村人口在城乡间流动谋生的诉求,针对乡村建设发展问题,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导向下的乡村建设规划,应以乡村自然生态为基底,以乡村优秀文化为脉络,以乡村产业融合为突破,达到生态宜居宜业[3](如图1所示)。

3.1 保护传统村落,传承民居特色

3.1.1划定保护分区

结合现有文物保护建筑本身价值和环境的特点,划定“文物单位核心保护区”“文物单位建设控制区”“环境协调区”三类分区,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保护内容及整治措施。

3.1.2延续街巷肌理

根据现状的院落式建筑布局,梳理现状的街巷肌理,恢复原有的宜人空间尺度,延续“村落—街巷—院落—建筑”的村庄格局。

3.1.3传承民居语素

江头村民居建筑规模庞大,特色明显,建筑语素丰富,规划提炼传统建筑语素,如:院落格局、烽火马头墙、青砖灰瓦、斗拱、窗花门雕、柱基等,应用现代建筑材料及设计手法,演绎古今融合的新中式民居。

3.2 繁荣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

江头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承周氏的理学文化、爱莲文化,并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支持江头村姑娘节等民俗节庆传承发展,营造文明乡风。

3.3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统筹江头村的山水林田湖草资源,尊重自然生态,以蓝绿为底,民居点缀,恢复村口风水塘,理顺水脉,修复山林,治理村貌,复原村落、山色、水流的和谐共生景象。

3.4 农旅产业融合,精准脱贫致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文创农业为亮点,将江头村的农业特色,融入休闲观光体验旅游,构建农业生产、民居探访、手工艺制作、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农旅产业经济体系,带动乡村发展、村民致富。

3.5 完善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

完善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的建设,配套乡村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集贸设施,重点推动道路美化、污水处理、垃圾回收等基础设施提挡升级。整合各种资源,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4 江头村建设规划方案

4.1 划定保护分区,延续村落结构形态

以历史文化保护为前提,将爱莲家祠、太史第、按察史第、奉政史第、五代知县宅、闺女楼等院落式民居及历史环境区域划定为“文物单位核心保护区”,建筑以保护修缮为主,坚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的原则,要求空间结构完整,传统风貌完好,延续文保单位的历史信息与价值;将保护区外围的建设区域划分为“文物单位建设控制区”,严格控制建筑的高度、体量、风貌形式、色彩等;将控制区周边区域划为“环境协调区”,对整体环境进行整治,使村落内外的总体风貌相协调。充分尊重乡村背山面水的朝向,曲折通幽、发散生长型的街巷格局,顺从村庄的自然增长边界,确保江头村顺应山丘地形自然有机生长[4](如图2所示)。

4.2 定位乡村目标,深化功能结构

以保护历史民居为前提,以爱莲—国学—进士文化、千亩莲塘风光、自然山水田园三大资源为依托,以民居文化体验、弘扬传统国学、莲塘户外观光游乐为三大特色产品,打造为集历史传统文化、山水田园风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型历史文化村落。

结合江头村空间特点,规划形成“一带一核多点五片区”的功能结构(见图3),构成村、山、水、田、园交相辉映的生态布局。

1)一带。

南北走向的护龙河游憩景观带,位于村落东侧,贯穿千亩莲塘区,作为游客观光休憩廊道。

2)一核。

文保建筑群核心,位于老村中部,朝向护龙河,以参观体验历史传统民居为主,并设置游客服务中心,起到咨询、管理、引导作用。

3)多点。

包括村民服务中心、江头书院(进士林)、爱莲广场、绿荫果林。

4)五片区。

历史风貌体验区、新村生活休闲区、江头文化体验区、千亩莲塘风光区、田园风光体验区,其中江头文化体验区设置江头书院,充分挖掘江头村的“爱莲、国学”文化,为游客提供文化体验。

4.3 把握总体布局,构建山水格局

以现状南北向的护龙河为基准,老村以恢复的漏斗型风水塘为中心,规划新村以新建的风水塘为中心,结合曲折多变、发散生长型的街巷格局,形成两组向心式朝向的组团。治理护龙河水系脉络、恢复老村被填埋的水塘,利用村内闲置空地,种植造林,形成村内外绿意浓郁的场景。划定生态环境廊道,力求景观视线通透、相互联系、移步异景的乡土场景,构成水绿相间、怡然自得的画卷(见图4)。

4.4 重塑生态景观,还原村落乡土气息

以生态保护优先为原则,整治江头村内部景观环境。种植当地乡土植物改造环境,采用“四微”模式,将“微菜园、微果园、微田园、微花园”点缀在屋前屋后,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将经济作物引入院落,达到美观与创收的双重效益。挖掘竹篱笆、瓜棚、稻草垛、瓦砾、碎石等乡土元素应用于村落的景观治理;提取江头村的木材、竹片、青砖、灰瓦、石片等乡土建材营建村民住宅,凸显江头村文化内核,体现村落的乡土气息(见图5)。

4.5 演绎建筑语素,传承古民居建筑风貌

村落内民居建筑语素丰富,包括马头墙、青砖灰瓦、院落、门头、窗花门雕、飞檐、柱基等,其中马头墙的形式多样,有一叠式、二叠式、三叠式、四叠式,在爱莲家祠建筑中还出现了官帽马头墙。建筑设计应以新中式的建筑风格为方向,传承传统的民居建筑语素,结合当代的建筑材料及技术,形成文化传承、古今融合、生态节能的江头建筑风格。

4.6 复兴乡村文化,落实空间载体

深入挖掘江头村历史文化,以清廉文化、理学文化、耕读文化最为突显。规划以历史为脉络,建设祠堂、博物馆、书院等文化场所。保护修缮江头村爱莲家祠,作为乡村宗亲文化的根源;以村内庞大的古民居作为江头博物馆,见证历史的变迁,江头人世代传承;规划新建江头书院,复兴周氏的理学文化、国学文化等;建设江头村的村民活动文化中心,作为村民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利用村内爱莲广场,开展江头村姑娘节、百家宴等民俗节庆活动。

4.7 农旅产业引领,建设生态产业链

江头村区位优势明显,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具有扎实的产业基础。规划整合本村特色,以文化为魂,以项目为王,探索休闲农业+体验式旅游的文旅发展模式。以爱莲文化、国学—进士文化、民居文化为吸引,以千亩莲塘风光、自然山水田园为基础,建设文化体验、田园观光、农业采摘、水上游览等项目,带动农家旅馆、农家餐饮等相关服务产业,建设以农为基、以旅为领的农旅生态产业体系[4]。

5 结语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针对国内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乡村规划建设、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亟待加强。在进行乡村建设规划研究时,需要抓住村落的特点,因村制宜,在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村庄的产业振兴。本文结合江头村的建设规划案例,引出乡村振兴战略导向下乡村的建设思路,包括生态文明优先、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乡村产业构建,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希望本文关于乡村建设规划的探讨能够为其他乡村的建设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爱莲江头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麦苗青青又一春
江头河社区的巨变
一首诗
让你不来电
让你不来电
麦苗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