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汇寅
网上传出一段视频:5月3日,G521 高铁动车组上一位女乘客拒绝查票与乘务员发生冲突。她还振振有词地扬言:“我打你怎么了,还碰到乘务人员碰瓷的了!”乘务员无可奈何,气得直哭。或许是女乘客太霸道的缘故,周围的乘客都不敢发声,只有一个小孩提醒她:“阿姨,每个人都要检票啊。”旋即遭到女乘客的训斥:“大人的事小孩别插嘴!”
网友们都为这个小孩点赞,其实他也不一定是“见义勇为”,只不过随口说了一句实话。《三字经》所说“人之初,性本善”,有一定的道理,这个小孩说实话就是天性使然。孩子们心口如一,把老师奉若神明。老师要他们“过马路绿灯行、红灯停”,“讲卫生不乱扔垃圾”,“坐车买票、对号入座”等等,他们都当作金科玉律身体力行。大人们则老于世故,碰到这样查票之类的纠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各人做事各人了,管人闲事受人磨”。网上还有人再三警示:“远离‘垃圾人’!”孩子们不知道江湖上有凶险,不懂得厉害祸福,无知便无畏,有啥说啥。
这个社会如果听任某些大人装聋作哑,“垃圾人”便益发有恃无恐、为所欲为。既然大人都不愿管事,让小孩“插嘴”管一管“大人的事”,有何不可?大家都不吱声,就听凭“垃圾人”气焰嚣张吗?设若安徒生不让一个小孩出面戳穿“皇帝的新衣”,谬种流传至今,我们岂不以为世上真有那么一件神奇的衣服?
194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福克纳初学写作时,受到先于他成名的安德森指导:“作为一个作家,你首先必须做你本色的人,做你生下来就是的那样的人;也就是说,做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作家,你无须去口是心非地歌颂任何一种传统的美国形象……你只需记住你原来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福克纳:《散文·演说与公开信》第8 页)福克纳由此受益匪浅,并牢记于心永志不忘。
“做你本色的人,做你生下来就是的那样的人”,不就是永远保持童心,拒绝世俗污染吗?我们很多自以为成熟、自以为“知天命”“不惑”的大人,往往违背本色、谨小慎微、看风使舵、趋利避害,沾沾自喜于功成名就,其实于“世”无补。仅看中国文学史,那些真有作为的大家,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水中捞月而逝的李白,骑驴推敲的贾岛,屡试不第、“才非干宝雅爱搜神”的蒲松龄,“绳床瓦牖”的曹雪芹……哪一个没有执着的孩子气?
有句教育后代强调身教重要性的话叫作“屋漏水滴旧窝”,意思是先人怎么做,后人就会跟着怎么做。要求长辈当好下一代的表率不错,但要后人按照自己的模式成长则不妥。一代一代都这样上行下效,屋顶的水漏下来总是滴在过去的老窝子里,纵然有水滴石穿之日,石穿后盛水的还是那处旧窝,社会永远在原地踏步,没有丝毫的生气和活力。大人一味要求小孩的言行像自己,主宰世界的就永远是一批老气横秋者。少年老成看似不错,但未老先衰已成朽木,因袭世俗走老路,有何创新可言?又何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陶渊明、蒲松龄们大都辜负了父辈的期望,但他们为历史增色了。老一辈总要退出历史舞台,急流勇退之前就得给后辈以发展空间,还要向小孩学习,学习他们的好奇心,学习他们的求知欲,学习他们心无杂念无所畏惧。唯有童心永驻才朝气蓬勃,才能毫无顾忌一往无前,不至于老是落入前人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