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毓强 黄姗
讨论人:
雷建军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张 磊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张毓强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
刘 俊 中国传媒大学讲师、学报《现代传播》责任编辑
李 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海外传播中心综合部主任、主任编辑
整理人:
黄 姗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
随着全球性信息传播技术实践的深刻变革,传播日益介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来。短视频平台的高速发展,使得日常生活的记忆与记录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媒介传播的重要内容。国际传播实践也因之走向日常化。纪录片作为国际传播深度内容的重要载体,其有效性与创作方式也因之发生着较大的变化。
近期,腾讯企鹅影视与国家地理频道同时推出纪录片《佳节》。在国际传播中,同构有效的叙事链接,实现“共情(empathy)”,能够有效解决地方知识的文化传播问题,在共情的语境中,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将心比心。
《佳节》抓住了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华人华裔文化的节日记忆链条中的一个点,通过对于节日场景的再现与描述,重现部分节日场景,试图实现地方知识的现代化再生产和国际华人范畴内的有效传播。节日作为日常的反诘与常规纪录片的关系如何?国际传播类的纪录片如何适应新的全球传播场景和生态,从而在选题、创作手法等方面进行积极调适,以提升其国际传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讨论内容精选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节日”如何“纪录”
张毓强:在国际传播中,纪录片一直是一种深度有效的传播手段。它不求短时的效应,却能够在更深远意义上影响和带动不同族群之间的知识与情感诉求。在一个族裔共同的情感链条上,勾连历史与现实,实现情感的链接,以赢得认知与认同,或者以全球性的异域知识诉求与场景奇观,提高受众对于记录对象的认知与认同度。
李宇:电视纪录片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是当前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电视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通过对中国文化、社会、自然等故事要素进行编码,实现有温度、有深度的国际传播。
在海内外播出的纪录片《佳节》聚焦中国清明、端午、中秋和春节等传统核心节日,通过讲述海内外华人过节的方式,从器物、制度和价值观等不同层面来解读或阐释中华文化内涵。
雷建军:《佳节》的核心是“节”,节日作为日常生活改变的形态,是对日常生活的“反叛”,同时也是“奖赏”。它把人们从日常的劳作中解脱出来,让族群进入一种共同情绪,进入日常生活中不常有的状态,用仪式、美食、游戏等把人们组织起来,完成社会动员与族群凝聚。《佳节》以华人传统核心节日为拍摄对象,事实上就抓住了华人的情绪共振点,可以把不同年龄不同区域华人的共同情绪激发出来,以纪录片作为媒介回望童年、回望故土。
刘俊:确实。这部作品,抓住了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华人华裔文化的媒介记忆链条,并且是通过情感触动的方式来实现的。该片一直在寻求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实现对海外华人华裔情感的唤起。被孤立永远是令人不悦的,甚至是令人害怕的,人心底总有对大群体的依赖感和依恋感,这是心理学的常识。海外华人华裔无论是成功的,还是正在打拼的;无论是常年旅居海外的,还是刚刚移民异域的,每每遇到困难时,每每遭到冷遇时,每每无法真正、彻底地融入海外本土人群时,每每面對心理柔软的部位时,总有对遥远故土那个庞大群体的依恋。这种依恋本身就是情感性的,甚至很多时候就是非理性的,是不讲道理的。总之,该片以情感唤起情感——以情感表现的手法,唤起海外华人华裔的柔软情感,是智慧的叙事方式。
“日常”还是“奇观”
张毓强:传统节日与地方日常生活的知识生产往往密切相关,节日生成了相对特殊的、可能的媒介记忆,如何在国际传播中更好地呈现与传播,一直是我们关注并试图解决的问题。
雷建军:作为阐释人类学的代表,格尔茨《地方知识》用田野之后的深描说明了地方知识与地方立场,传统节日是地方知识生产的核心,它与日常生活一起构成了地方知识的生产机制,并构建了族群共同的精神世界,形成了共同记忆。呈现与描摹一个族群的共同记忆,最好的方法是回到现场,用现实的场景与场景中的人作为媒介去勾连观众与自己记忆深处的情感,《佳节》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完成了对节日与地方知识的表达,从抽象出发,用具象表达。
刘俊:《佳节》这部作品,虽然讲的是各地的风俗,甚至是各种地方性风俗,即便对国内观众来说,也比较陌生。但该片却巧妙地将地方性记忆,用共通性感知表达出来。这就是片中重点提炼出的两个叙事和画面聚焦:第一是美食,第二是奇观。
对美食的感知,以及对奇观的感知,是有穿越性的,穿越了地域差别、认知差别、文化差别、价值差别。
某地的风俗可能对于国内观众和海外华人华裔观众来说,是陌生的,甚至是不易被理解的;但美食诱惑,特别是那些对美食制作和品尝的细节镜头,给观众带来的强体验欲和高吸引力,是共通的。如片中的炸食、面食、特别的鱼菜、特别的烘烤等。
某地的风俗对多数观众来说可能是陌生的,但风俗仪式所带来的新奇感,甚至是视觉奇观,对观众来说则是一种共通的吸引力。如片中展示的泰国如何选观音化身、香港攀包山抢平安包、烧番塔时烈火升腾、龙舟赛上山水轻灵,等等。
经过将地方性记忆进行共通化转化,原本难以被理解的风俗变得可感可知了,原本离观众遥远的他乡时空变得亲切动人了,原本因地方的特殊性而构成的特殊媒介记忆也具有了更大范围的普遍性。这些都是在国际传播中我们力求达到的效果。
张磊:《佳节》画面精美、拍摄精良、制作精致,具有国际大片的一流水准,但在选择叙事内容上其实可以有更宽的视野和更为准确的视角。例如,第一集《春望》中讲述了五个故事,涉及伏羲祭典、清明祭祖、溱潼会船、太平清醮、妈祖诞辰,展现的都是大规模、集体性、奇观化的节日仪式,相形之下,节日与日常生活、节日与家庭、节日与历史的有机关联发生了断裂。
节日与日常生活是对立统一的。正是在日常生活的特殊时刻才诞生了节日,它的仪式像里程碑一样标记了时间的循环往复,中国传统节日也因此嵌入四季农耕文明之中。节日是日常化的,正如日常也节日化了。纪录片中选择的节日仪式是否在一定意义上消解了时间的连续性,也因此变成一个个断裂的时刻,从而跟普通观众的日常生活体验发生了脱节呢?
有一位外国留学生告诉我,他很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但并不仅仅因为其中的美食,而是因为“在其中看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国际传播有一个误区,是竭力向外国展现最具奇观性质的内容,殊不知“文化是普通的”,真实生活更可能打动人。更何况,如果是面向海外华人群体进行传播,更要考虑到与他们的文化根源、共同历史经验、家庭活动的连接,否则,共鸣无法发生,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了。
李宇:我从编码与转码的角度观察这一问题。《佳节》是一部三集纪录片,按照时令节日顺序分别命名为《春望》《秋思》和《冬聚》,重点讲述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几大中国传统节日以及海内外华人过节的故事。从国际传播的角度来说,“节日”主题融入了诸多核心要素,如亨廷顿所说:“文化的核心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传统以及习俗。”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的节日往往承载着传统、习俗、价值观甚至宗教要素。相比“吃穿住行”主题类的纪录片,节日类纪录片更为复杂,涉及更多、更深的文化层次。在文化分层中,“吃穿住行”属于文化的“器物层面”,而节日同时跨域了“制度层面”和“价值观层面”,横跨了文化分层的中层和上层。因此,《佳节》在国际传播中如何编码、选择哪些码本进行编码,就显得非常关键。
从佳节所承载的意义来说,价值观甚至宗教是其核心码本。《佳节》通过家庭或村落的节日故事,阐释了每个节日被赋予的独特意义,从而解读节日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佳节》重点表现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六大中国传统节日,阐释中华民族慎终追远、尊亲敬祖、以和谐为美的价值观。
从佳节的庆祝方式来说,传统与习俗是其核心码本。《佳节》在讲述中国传统佳节故事时,深入阐释了包粽子、划龙舟、吃饺子、挂灯笼等传统或习俗的文化含义。美国文化心理学家瓦西纳(Jaan Valsiner)认为,文化是符号中介(semiotic mediation)。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Susanne Langer)认为,人类是符号的动物,所有人类文明中广为传播的各种仪式、礼制及巫术等都是一种符号活动。同样,包粽子、划龙舟、吃饺子、挂灯笼也是一种符号活动。
新交往、新紀录与新沟通
张毓强:这部纪录片似乎主要是针对华裔人群的。实际上,这一人群的自身特征、日常生活、节日感受、媒介使用习惯等等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度变革,也在出现一些革命性的变化。当然,他们对于纪录片媒介的接受习惯也有所更新。可能我们国际传播纪录片的创作在适应变革的同时,也应该有所坚持。适应的是环境外在的变化,坚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要素。
刘俊:互联网是属于全球的,无论是国内观众,还是海外华人华裔,深度依赖互联网获取他国和中国的信息,是一种常态。互联网社交更是属于全人类的生存方式。更为重要的是,经由这种互联网信息获取和社交生态的培养,当代人逐渐具有了浓浓的网感化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所谓网感,就是因由互联网生存而形成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价值方式,最终化作文化选择和集体性格。
当前青年人突出的传受心理,是融合时代由新媒体互联网长期培养出来的网感化接受,是数字原住民和早期数字移民的集体性格的投影,如后现代式思维、二次元式交往、“宅萌呆腐基”式生存等,这些既是网感的表征也是网感的来源。而且,即便是中老年观众,也“全龄”化地沉浸在微信式生存之中,不可避免地接受或者带有网感化传受的心理特征,这一状态也是一种“全龄”现象。
因此,未来包括国际传播类纪录片在内的纪录片创作,很多时候需要跳出传统端庄的创作方式和理念,在叙事的网感、人物的网感、传播的网感、视觉的网感、后期的网感等诸多方面,有所探问。
雷建军:过去20年,华人作为新媒体变革的主要参与者与使用者,在短视频、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方面大放异彩,成为这些应用当中的主流人群。同时这些媒介的使用也深度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观察世界的方法。当快手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成为呈现现实世界的主流方式时,纪录片一向标榜的记录日常生活的意义被颠覆了,用户不需要纪录片也能很好地记录与传播日常生活,这就意味着纪录片工作者、研究者也许需要重构自己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就如同照相术的发明颠覆了古典绘画,催生了印象派与后现代一样,纪录片也走到了更新换代的十字路口。
新问题与新思路
张毓强:实际上,随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调整以及文化与技术的双向互动发展,国际传播类的纪录片在内容生产与创作方面都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特点。过去的一些创作模式、传播模式,悄然之间发生了变化。那么,在地方知识的国际传播、传统文化的影视呈现方面,我们如何能够做得更好?
刘俊:我们长期把纪录片的传播,简单进行二分法区分:要么是对海外当地观众传播,要么是对本国内部观众传播。其实除去这个二分法之外,还有一个中介性的地带,就是海外华人。将视野放得更广,在整个国际传播中,我们不仅可以利用长期实践的“自己说自己好”的方式,即“自塑”;也不仅可以利用近年来“外国人说我们好”的方式,即“他塑”;更可以借助海外华人的群体,拓展我们在国际传播领域提升国家形象的方式、途径和多维可能。总之,重视海外华人的能量和效力,是我们各行业、各领域当前和未来进行国际传播时的重要突破,他们是地方知识进行国际传播的桥梁。
雷建军:现如今,奈飞的纪录片是好莱坞风格的,中央电视台的《如果国宝会说话》是适合手机的,面对各路短视频平台上五花八门的纪实影像,传统纪录片确实到了要更新换代的时刻。一个方向是技术升级,拉开与手机拍摄的技术档次,向电影迈进,在影像质量、叙事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更接近大银幕;另外一个方向是向社交媒体靠近,制作适合多屏共享的内容,但在表达形式上,从强调导演隐身转移到强化导演控制上,让基于纪实的表现成为一种主流,创造超越观众想象与体验的日常生活。
张磊:我觉得要特别注意到一个传统的继承问题,也就是无论做何种创作,我们都要坚持地方知识传统和认知的问题。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围绕家庭而展开的。按照差序格局理论,家庭之上是家族、民族和国族,只有一个个微小的家庭聚合起来,节日才有了形成共识乃至凝聚力的基础。清明节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祭扫坟墓、纪念先人的日子,它有很多看似普通的家庭故事,那些家庭内部的相聚、餐饮、交谈、行动,才是这个节日的主体性活动,而不仅仅是穿起汉服、抬起五牲、念起祭文的设计化仪式。纪录片没有展现家庭化的节日庆祝,而是将摄影机聚焦在那些大规模的仪式奇观之中,偏重集体性而忽略了个体性,同样也难以引发共鸣。
李宇:我觉得无论在何种时代,通过内容编码符号提升“共通性”和“共享性”是至关重要的。符号能自说自话,必须具备共通性和共享性,能用来构建“共享的意义或共享的概念图”。例如在《佳节》第三集中,新加坡春节妆艺大游行中的街头表演具有许多国家“狂欢节”的符号,具有很强的共通性和共享性,这个故事对于阐释中国春节“普天同庆”的文化内涵很有表现力。这既体现了华人重视春节,也充分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特征。当然,《佳节》在国际上播出时必然会遇到的一个挑战就是文化符号过多、过于复杂,例如伏羲、妈祖、会船、乞巧、草龙、社火等符号都具有较为悠远的历史渊源或复杂的社会习俗,不易为国际观众理解。因此,如果能适当减少符号数量,同时增加对其余符号的阐释,可能会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在国际传播中,纪录片必须选择恰当的符号实现受众对作品内容理解、接受的最大化,从而在不同国家、文化之间构建“共同图景”。为此,内容创作要在国际化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制作和传播的国际合作,提高内容的共通性和共享性。这也是应對影视全球化的重要举措,从而在当前国际影视市场一体化、分工精细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国际合拍来有效融入国际市场、强化产业实力。
另外,内容编码的方式要注重国际化,用境外受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讲述故事,完成编码。内容编码要注重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通过编码方式的优化来减少甚至消弭“文化折扣”。以面向美国的传播为例,我们在节目制作时就要重视思维方式的差异。北京大学关世杰教授认为,中美主流文化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中国偏好形象思维与类比思维,与之对应,美国偏好抽象概念思维与逻辑思维;中国偏好综合思维与整体思维,与之对应,美国偏好分析思维与部分思维;中国偏好辩证思维,与之对应,美国偏好二元对立思维。因此,纪录片的故事讲述方式要跳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充分考虑中外受众思维方式差异。例如在《佳节》第二集中,泰国的那空沙旺会在中秋节选择观音化身,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庆祝中秋节。故事中,一位名叫纳查的少女是观音化身候选人,需要参与激烈的角逐。她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胜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由此改善了家庭境况。这个故事中运用了矛盾叙事手法,也凸显了个体主义特征,内容编码的方式契合欧美主流文化思维特征。目前,我国媒体机构为了提升国际化叙事能力,都在积极与境外媒体机构开展合拍等方式的合作,通过双方共同策划、选题、拍摄、制作等方式,最大程度地提升内容编码的国际化程度。
张磊:节日在历史的延续和传承中进行。历史有它的根基,也成为话语建构的场域。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当代中国,有的历史传统发生了中断,在一些社会条件的作用下进行重建,其间也就有了无中生有、生搬硬造的行为。近年来很多地方兴起的再造传统仪式的活动,按照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说法是“传统的发明”,它在历史上是经不起推敲的,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集体记忆。这种“塑造传统”是否真的能够实现“文化寻根”?值得我们反思。
中国当代节日有三大类别:传统节日、政治节日、消费节日。《佳节》这部纪录片聚焦的是传统节日,但同样不能忽略政治性和消费主义的建构性。有的地方性节日仪式,甚至带有吸引游客的简单意图,它的文化根基很浅,情感链接自然也无从谈起。如果不经思考就将某些人为塑造的仪式奇观默认为节日主线,反而忽略了更加丰富、更加可靠的家庭普通仪式。
(本文系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CUCTJ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