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2019-08-04 07:30郭华
财讯 2019年33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

郭华

摘  要:创建稳定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能够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对农村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导致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依然处在我国金融发展的弱势地位。本文主要讨论建设金融农村金融环境的重要意义,剖析了当前社会农村金融生态建设面对的困难,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农村金融环境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金融生态;建设困难;农村金融

一、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意义

(1)促进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大对农村生态工作的建设力度,有利于推动市场经济制度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运行,这也是农村金融业发展的需求。因为目前的农村经济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整体程度上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仅仅局限于各大经济发达的城市,所以建设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势在必行。

(2)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如今,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逐步迈入新的阶段,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也在逐步形成,现代化的特色农村金融经济体制目前正在农村的经济环境中建立。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不仅可以为农村的金融体系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而且能够加快农村金融相关的立法,保障债权人的切身利益。

(3)促进现代农业的逐步发展。据官方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农户家庭农场已超过87万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188.8万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8.6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15万个,我国现代化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新型农业中存在的土地流转租金成本、农资的日常投入、农机的配备等各方面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社会资金的流动取决于金融生态,而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商业评级较高的农村地区,在资金的调度、信贷的规模和商业授权时,就会产生倾斜,会有更多的资金向农村流动,从而促进新型农业的发展。

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困难

(1)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外部生态环境不够良好,金融的法制也不够健全,金融法治直接关系到金融生态环境的秩序和稳定,平稳的宏观经济环境决定了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空间,完善的金融法制法规是建立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根本,是我国农业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目前我国针对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仍然较为滞后,不足以对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规范与惩戒。根据现在的刑法规定,企业即使向银行提供了虚假信息而获得了贷款,如不据为己有,不强制追究刑事责任,理论上更助长了失信行为的发生与传播。

(2)农村金融服务体制不健全,金融服务不到位。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在不断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和风险的预防措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优化。随着农村大中型银行的不断拓展,农村的金融机构要进行改革创新,减小客户流失情况的出现,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地为农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另外,基于目前国有银行的战略改变以及农村信用社反复改革的体制制度,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受到了限制,已不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3)农村信用缺失,诚信体制不完善。诚信的缺失,变相的也就会导致社会失信惩戒机制的缺失,也是诚信立法制度的缺失,而这也会致使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部分农村个人和企业诚信意识还很淡薄,认为贷款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到了还款期限之后却不去还贷款,而是不断地进行逃款,这对我国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增加了金融部门的风险。

(4)农民法制意识淡薄,人口素质较低。当前金融环境建设的另一个弊端是农村人民法制意识较为缺乏,而建立金融体制,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是维持经济平稳运行和保障金融体系良好运转的基础。由于教育的有限性,目前农村人口素质较低,法律意识还比较稀薄,还不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应有的权利以及约束自身行为。

三、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

(1)建立完善的金融法制,营造良好法律环境。农村金融发展系统的运行要依赖法律规则的公平公正,需要一套完善公平的法规体制与之匹配,需要改进行执法的方式和力度,运用司法手段对于违法和失信行为进行及时惩戒,提升违约成本,以此减少违约行为的产生。

(2)强化机制创新,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制。要不断强化机制创新,不断推进农业信贷和担保等产品服务,将补贴政策和金融相互结合起来。要加强农村的金融服务,强化规模管理制度,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提高农村的供给侧结构,不断地为农村带来新型的金融发展机遇。此外,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引导下,不断建立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推动信贷公司的试点工作,为更多的人提供金融服务。

(3)建设诚信体系,净化信用环境。可以通过向房管土地商家等采集客户信用资料的方式,建立一个客户的信用数据库,用信用的好坏程度决定贷款的金额以及还贷时间,这样可以很好地规范企业的行为。其次,发展大中型企业信用担保的机构或者团体,综合运用法律、宣传或者舆论等手段建立社会信用惩戒机制,以此保障社会信用的完善,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

(4)普及金融法律法规,增强农民的守法意识。相关金融部门应该在农村大力宣传和普及金融法律法规的一些知识,政府应积极配合,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农村居民的守法意识,通过在农村地区加强普法教育,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理念深入人心。

四、结语

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发展我国经济、提升当下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策略,农村金融工作的良好开展有利于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准起到了促进作用。综上所述,我们必须了解当前社会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从而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推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蔣满霖.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2]齐卫国.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如何精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
农村金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供给侧改革视野下农村金融供给的优化路径研究
浅析金融制约“三农”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吉林的国家任务
农村金融大变身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度量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与测度:文献综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