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财务管理理念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事业单位就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一种适应。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文章以其为切入点,在阐述全面預算管理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如何优化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全面预算管理;优化对策
全面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通过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实现事业单位的长远、稳定可持续发展。但是受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山西政府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预算环节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最终无法有效利用事业单位现有的财务信息,财务管理落后。为加强山西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规范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及执行,提高政府采购资金使用效率,要从十分重要的环节——全面财务预算角度入手,积极思考如何强化全面预算管理。
一、全面预算管理基本情况概述
(1)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指应用先进的预算管理措施,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并结合事业单位发展实际情况来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将制定好的规划具体下传到各个职能部门,实现对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发展情况的控制,为更好的实现事业单位管理目标创设良好支持。
(2)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关于未来发展的一种计划,而不是在已经管理完成之后进行事后报账。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统一 的计划,具体包含多个部门的开支,能够实现对各个部门工作的量化处理。
二、政府采购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事业单位的发展深受职能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具体发展的过程中依靠国家行政拨款的支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目的和单位发展性质发生了变化,一些事业单位开始朝着公益性的方向发展,在事业单位发展属性变化的情况下整个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财务管理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的实现;事业单位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收入,且能够通过优化经济核算、增收节支等方式来优化自身经营发展条件。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细化管理方式,通过这样的财务管理方式能够更好的提升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
三、政府采购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存在的问题分析
(1)思想层面没有高度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来将是一项系统化、长远化的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具备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发展特点。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忽略了这两个方面的特点就会使得全面预算管理脱离事业单位发展实际情况,最终无法发挥出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2)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脱节
从全面预算实施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的一些管理人员将预算看做是申请财政发展资金的手段,安排管理人员进行预算的管制。在财政资金批准下来之后就不再进行预算管理。同时,在事业单位实际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很少应用预算指标来监督控制各个部门完成工作的情况下,最终无法发挥出全面预算在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作用。
(3)事业单位人员对预算工作的参与性不够
事业单位的一些人员片面的认为预算编制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和自己所在部门不存在关联,只需要为预算管理提供辅助帮助即可。在这样的意识影响下使得很大一部分的管理人员不愿与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中,最终不仅加大了整个财务部门的工作压力,而且也使得预算的编订、执行出现了各类问题。
四、政府采购全面预算管理优化对策
(1)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优化采购理念
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需要事业单位各部门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发展意识,将全面预算管理发展和事业单位战略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借助全面预算管理来细化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使用,之后根据资金的使用安排来开展必要的资金规划工作。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从强化预算法制观念入手,加大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宣传,突出“法治采购、效能采购”品牌,进一步优化采购理念,让“法治采购、效能采购”入脑入心,使其能能够在内心深处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内心的重视下也会逐渐积极投入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2)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各部门的职责
一是明确管理职能部门职责。预算管理办公室是全面预算推行的管理职能部门,是整个预算工作实施的办事结构,承担着全面预算工作组织、指挥和协调的工作。预算办公室会设置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成员可以是行政办公人员、财务部门人员也可以是人资人员。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各项预算工作的管理和汇报,同时还负责拟定财务预算编制总目标和预算管理总章程。二是明确预算决策层。预算管理委员会是全面预算的决策层,在整个预算管理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预算决策层吸纳事业单位各部门精英的加入,主要职责包含指定全面预算管理政策、制度和拟定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计划。三是明确全面预算的责任部门。全面预算的责任部门是事业单位内部各个业务部门。责任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主要负责对全面预算实施的监督和编审,并能够为全面预算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
(3)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全员化发展
一是全方位。全方位主要是指事业单位的所有活动被纳入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具体包含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消耗,收支平衡等内容。二是全过程。全过程主要是指预算管理活动要贯彻落实到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并做好全面预算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工作。三是全员。全员主要是指事业单位的所有成员都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借助自己的力量来配合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
(4)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一是打造专门的全面预算领导小组。在专门预算领导小组的作用下能够更好的规范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针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全面预算管理理论薄弱的问题,需要通过打造专门的理论学习小组来帮助单位人员更好的掌握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知识,为具体的财务管理实践提供基础支持。二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打造全面预算分析模型。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也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为此,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时候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打造数学模型,在模型的作用下实现对各类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的有效分析。三是制定科学合理全面预算编制办法。从资金性质入手,着力准确界定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范围。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明确凡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内项目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或以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借贷资金项目,均应编入政府采购预算。四是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也需要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积极融入经济市场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全面预算管理中。在每个预算项目立项只有安排专门的预算人员进行市场调查,全面分析预算管理是否存在较高的利益增长点,并借助市场机制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从以往的重视核算管理逐渐转变为应用科学、合理的财务手段实施管理,通过综合使用这些财务手段能够更好地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更好的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增强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文章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内涵、特点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前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存在的问题,从思想、制度、职能、方法等层面着重分析了强化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智平.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时代经贸,2019.472(11):73-74.
[2]张彩英.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事业单位会计,2019(6).
[3]包春香.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8.989(34):157+159.
[4]施晓霞.简析全面预算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問题[J].商,2014(34):22-22.
[5]兰晓亮.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辽宁经济,2018.417(12):84-85.
作者简介:张丽娜(1982-),女,山西襄汾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