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锋
摘 要:风险控制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之一。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风险控制工作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经济业务的合理、合法和真实程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能够有效改善各企业等经济组织的风险控制工作,所以内部审计工作在国有企业风险控制过程中作用重大。
关键词:内部审计;国有企业;风险控制
一、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岗位分配不够合理
由于管理层对于财务结构缺乏深入了解,所以片面认为内部审计工作仅负责审计企业财务信息,导致人力资源部门局限于选择财务会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从而出现内部审计岗位分配不合理的情况。
(2)未能充分体现独立性特点
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要能够做到摒除偏见,否则会对其审计工作的客观和公正性产生影响。由于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尚未从其他部门完全独立出来,使得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受其他因素影响,导致其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对于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产生影响。
(3)对经营活动的审计存在滞后性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缺乏完善管理制度,所以其审计工作仅定向考核已经出现的生产经营事件,无法有效控制正在开展的工作,使得企业很可能出现不可预测风险。内部审计在经营活动方面的滞后性缺点,导致其无法对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实现再监督,无法提升风险防控的能力。
(4)内部审计范围较小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缺乏完善管理制度,且管理层很可能存在轻视的问题,导致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普遍局限于审计企业财务状况,在审计企业经营事项时,所采取的普遍是抽样模糊审计,或在一定周期内进行任中和离任审计,对于企业业务与风险管理方面的审计次数较少,使得内部审计的范围在局限性,影响内部审计的结果真实性,使得内部审计报告的利用性及自身价值大大下降。
二、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国有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1)通过设置内部审计委员会,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开展
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要能够与其所审核的活动处于完全独立的位置,确保审计师的独立性,使得审计师在内部审计过程中所形成的审计报告更为真实和公正。所以国有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内部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的任何成员都不可担任内部委员会相关工作,而不参加董事会的外部董事是内部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最佳人选,如此可以有效保证审计委员会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更为真实和可靠。监事会作为审计委员会的上级,负责领导审计委员会开展工作,以确保审计评价报告的权威与合理。
(2)国有企业管理层必须要对内部审计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内部审计是控制企业风险的核心措施之一,其具有监督、管理控制风险、评价检测和服务跟踪4项职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不仅监控企业运营及管理层面的风险,还能够引导企业逐渐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与模式,使得企业的管理制度得以改善。所以国有企业管理层在构建岗位结构框架时,必须要对内部审计及内部审计委员会予以高度重视,重点关注内部审计工作,为内部审计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其工作得以顺利、高效开展,强化企业风险控制能力。
(3)转移内部审计重点,落实风险控制工作
当前国有企业需要合理转变内部审计工作重点,使得其由传统的仅审计财务收支情况,转变为全面审计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所有环节,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目的是提升企业生产价值、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况,所以需要在企业风险控制所有环节落实内部审计工作,将企业经营活动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适当转移对于财务状况审计的关注度,转而将内部审计工作重心放到效益审计方面,确保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监测工作得以顺利、有序的开展,并做好事前与事中的监控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基于此完善内部审计框架,达到提升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改善管理运营模式的目的。
(4)完善内部审计部门的后续职能服务
由于存在部分國有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缺乏足够重视,未能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结果,未能就内部审计结果开展必要的强制执行措施,使得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各类问题都没有得到及时的改正和解决,尽管存在部分审计相关制度,推动审计方案的执行,但由于其力度不足,使得审计方案的执行无法落实到实处,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间接提升。所以在发布审计报告之后,必须要有相关的独立部门审查工作的改进情况,确保内部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排除,强化审计部门的后续监督职能,使得内部审计工作能够贯穿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全过程,有效强化国有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三、总结
内部审计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维护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还能够有效推动国有企业的治理能力的提升,强化内部控制效果,加强对于未来风险的评估。当前内部审计逐渐成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保障国有企业稳定、健康运营的重要基础,所以国有企业必须要对内部审计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加强管理、积极创新,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优势,强化国有企业自身对于风险的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毛瑜华.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反舞弊应用[J].中国审计,2019(008).
[2]李方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强化问责机制探讨[J].中国审计,201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