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分析

2019-08-04 07:30纪敏
财讯 2019年33期
关键词:业绩评价平衡计分卡指标

纪敏

摘  要:企业业绩评价是实施企业经营者激励计划、掌握企业战略目标执行情况以及辅助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企业业绩评价中引入平衡计分卡理论与方法,能够构建起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业绩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本文分析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提出了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案。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企业;业绩评价;指标

一、引言

在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中,业绩评价指标以财务指标为主,缺少非财务指标的应用,导致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将平衡计分卡应用到企业业绩评价中,能够指导企业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出发构建起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指标紧密结合战略目标,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出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经营成果,为企业强化经营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1)战略导向原则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基于战略层面的业绩评价方法,所以企业在运用平衡计分卡选取评价指标时,必须从企业战略高度出发,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选取指标,使指标能够体现出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同时,指标还要考虑到经营者的长期经营行为,增加有关企业长期发展的评价指标比重,引导企业经营者重视企业长期发展,有效规避短期经营行为,以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执行。

(2)全面性原则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业绩评价要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以确保评价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经营成果。评价指标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其中财务维度的指标均为定量指标,其他三个维度的指标包含定性指标。在定性指标选取中,要结合企业所在行业特点和自身经营情况进行选择,使指标覆盖人力资源、客户资源、管理资源等方面。

(3)可计量性原则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业绩评价指标要具有良好的可计量性,保证财务人员能够从各种渠道获取可靠的数据信息,为指标计算提供数据来源。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在选取指标时应避免选取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文化建设等难以计量的指标,而是要选取计量简單、数据来源获取便捷的指标,保证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具备较强的可执行性。

(4)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在选取业绩评价指标时,要考虑到各项指标数据获取和计算过程所需付出的成本,在众多备选指标中比选出成本低、价值高的指标。一些指标虽然对企业准确评价经营业绩起着积极作用,但是其计算过程较为繁琐,如EVA指标等,需要财务人员调整多个会计事项,所以企业应放弃此类指标,选用其他指标代替,以提高企业业绩评价效率。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1)财务维度指标

企业可从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三个方面入手,选取相应的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在选取指标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表的应用,增加有关现金流量的评价指标,以弥补传统财务分析指标的不足。具体指标包括:一是偿债能力评价。具体指标为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现金比率、现金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二是获利能力评价。具体指标为净利润现金比率、成本费用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比率指标;三是运营能力评价。具体指标为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现金收益率、净资产现金收益率指标。四是发展能力评价。具体指标为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署长率指标。

(2)客户维度指标

企业要从客户角度选取评价业绩评价指标,对企业的客户保有量和市场占有率进行客观评价。具体指标包括:

1.客户保有量评价。企业只有保证稳定的客源,才能获得持续增长的订单,促进销售业绩稳步提升。具体评价指标包括:一是客户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客户发放问卷,根据客户反馈的产品性能、质量、价格以及配套服务情况进行打分;二是客户保有率。计算本期客户总量与上期客户总量之比,反映企业稳定客源的能力。

2.市场占有率评价。企业要考察评价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反映企业销售业绩水平。具体评价指标包括:一是市场占有率。通过计算本企业销售收入与行业销售收入的比值,评价市场对企业产品的认可度,反映企业处于同行业竞争中的地位;二是新客户获得率。计算公式为(本期客户数量-上期客户数量)/上期客户数量,反映企业在开发新市场方面的能力。

3.客户服务评价。具体评价指标为:一是客户服务水平。收集同行业领域中客户服务水平方面的相关数据,以同行业中最优的企业客户服务水平为标杆,评价本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二是退货率。收集同行业领域的平均退货率指标,将退货率最低的同行业企业作为标杆,对本企业的退货率情况进行度量。

(3)内部流程维度指标

企业要对内部管理流程进行评价,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效益情况,掌握业务流程运行的完善程度。在评价中将采购、生产、物流、研发、运营作为重要流程环节进行评价,具体的评价指标包括:

1.采购流程评价。企业针对采购流程上的关键事项选取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包括:一是采购到货及时率。该指标用于反映企业采购物资按期到货的比率,用于评价企业正常生产和按时交货能力;二是采购质量合格率。该指标用于反映企业生产材料的质量情况,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三是采购成本占比。该指标数值为采购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可将其作为采购成本控制的依据。

2.生产流程评价。具体评价指标包括:一是生产计划完成率。该指标可反映出企业是否能够如期保质完成生产计划,是否能够按期交货,关系到企业对客户的维持情况;二是产品质量合格率。该指标用于考核生产中合格产品占总产品的比重,可将该指标作为不合格产品成本控制的依据。

3.物流流程评价。具体评价指标为:一是物流及时率。该指标用于反映企业货物是否能够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时间送到客户要求的地点;二是交通事故数。该指标用以反映企业发生物流运输损失、延误货物交付时间的可能性。

4.研发流程评价。具体评价指标包括:一是研发投入比。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即研发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可反映出企业对研发项目的资金投入水平;二是新产品研发周期。该指标可反映出企业研发新产品所耗费的时间,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4)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企业要对员工业务能力成长性、工作效率以及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进行评价,以反映出企业的核心资源情况。

1.员工技能指标。企业要从员工本身具备的技能技术水平出发,选取与员工工作效率相关的评价指标,具体指标包括:一是培训人数比重。该指标反映企业对员工成长的重视程度;二是高级人才占比。该指标反映本科以上学历,或拥有技术专长员工所占总员工人数的比重;三是技术比赛次数。该指标反映企业对技术型员工培育的重视程度。

2.员工满意度指标。企业要从福利待遇、工作环境、晋升机制等方面评价员工对企业管理的满意度,具体指标包括:一是员工满意度。该指标需综合考量企业管理层与员工沟通次数、员工晋升比例、员工休假情况、员工薪酬体系合理性等方面;二是员工保持率。该指标为现有员工数量与期初员工总数比值,可反映出企业员工流失情况。

四、结论

企业要基于战略层面实施业绩评价机制,在业绩评价机制中引入平衡计分卡理论,建立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到企业长期利益和短期目标,能够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客观、全面评价,从而使业绩评价成为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手段,不断提高企业战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岩明,周全.论企业业绩评价的平衡记分卡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02)

[2]史云霞.平衡计分卡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7)

[3]罗成德,赵霞.企业业绩评价研究文献回顾及建议[J].财会通讯,2009(08)

猜你喜欢
业绩评价平衡计分卡指标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关于徐州路兴内部业绩评价的研究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