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祺
2019年3月13日至3月16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国报道杂志社,联合泰国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智库及媒体组织——泰国国家研究院和泰中记者协会,在曼谷举办《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首发式(以下简称“首发式”)暨中泰高端智库对话会(以下简称“对话会”)系列活动。从效果上看,首发式与对话会“双拼”的创新形式丰富了传播的层次和手段,活动整体非常成功。《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不仅成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泰文版的有益补充,而且为尝试“智库+媒体+出版”融合形式,实现精准传播、合作传播和深度传播相结合,推動中国话语“走出去”进行了成功探索。
《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是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翻译研究院联合推出的《中国关键词》多语种系列图书之一,于2017年5月出版。截至目前,共推出15个语种。此次在泰首发的《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不同于以往中方编写—中方翻译—中方出版的工作形态,而是通过与泰国泰中“一带一路”合作研究中心展开全方位合作,采取本土化翻译、本土化出版、本土化发行的“最大限度本土化”模式,形成中方编写—泰方翻译—中方把关—泰方出版的工作链条,最终实现“一带一路”最新政策读物的本土化落地。
一、活动成效超出预期
1.泰国政产学研各界高度重视,积极出席活动并深入交流。3月14日,首发式成功举行,中泰两国30多家主流媒体到现场报道。泰国文化部部长特别代表、副部长查薇拉·葛萨顺通,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杨欣,泰国政府民联厅常务副厅长扎伦·猜亚颂,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中国报道社社长陈实等中泰两国嘉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高度赞赏《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的面世。基于此次合作奠定的良好基础,中泰两国有关媒体签署了媒体间合作备忘录,有关智库签署了智库间交流合作备忘录。首发式结束后,举行了以“携手推动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主题的中泰高端智库对话会,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传媒、教育等领域十余位专家围绕“合作与共赢:以中泰友好合作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互学与互鉴:智库在共创中国-东盟友好交流新局面中的作用”两个议题,就两国产业分工基础、经贸合作方向、产业集群构筑、智库联合研究、媒体创新实践、人文交流拓展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交流。两国智库学者还在加强智库合作研究、拓宽合作传播渠道等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
在泰期间,除首发式及对话会等主体活动外,中方出版方代表和智库专家还走访了泰国顶级智库、媒体、企业、科研机构以及中泰合作共建机构,并从政治、经济、科技、人文、地缘政治、发展战略等多个维度切入,与泰国政界、知识界和工商界重要人士围绕建构国家形象、加强互惠合作、增进友好交往等议题广泛交流观点看法,深入探讨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以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为契机,以“中泰一家亲”为支点,推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2.图书受到泰国各界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影响力日盛。《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一经发布,就引发热烈反响,各方争睹该书“真容”,几乎到了一书难求的地步。在首发式现场,东盟记者联合会主席找到中国-东盟中心有关同志,希望帮助沟通尽快将该书送达联合会各国负责人手中,以供他们认真研读;泰国皇家军官学校教育部通过有关渠道联系双方出版方,希望在由其主办的相关学术研讨会上向诗琳通公主赠呈该书精装版;泰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苏拉西·塔纳唐上将在新华社为其拍摄的《“一带一路”上的智者》纪录片中谈到,合作出版该书是泰国智库参与构建“智力丝绸之路”的重要成果;泰中文化经济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柏山看到该书后,当即请求提供200册,以期通过自有渠道让王室枢密院各大臣、内阁府各部长以及泰国工商总会管理层成员人手一本;曼谷大学有关负责人提出,希望中方授权校方将该书列为中文系学生的基础教材。
据悉,该书除在合作出版社泰国法政大学出版社的自营书店上架外,还被投放至泰国最大的连锁书店,从而覆盖泰国全部主要城市。目前,首批付印的3000册图书已告罄,现正启动紧急增印措施,并且随着两国主流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深入报道,该书影响力仍在持续发酵、扩散。
3.推动形成话语标准,促进各界人士精准认知“一带一路”。该书中泰文对照的形式极大地促进了“一带一路”关键词泰语表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中国驻泰大使吕健指出,本书的面世使泰国民众长期以来语焉不详的很多概念终于和准确的提法“对上了号”;蔡柏山认为,这本书给出了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权威解读和精准对译,将令中泰两国围绕“一带一路”的沟通交流变得更为顺畅通达;泰中“一带一路”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隆功·吴森提兰谷说,该书问世之前,“一带一路”有十几种泰文说法,这次的翻译出版工作为“一带一路”关键词的泰语表达树立了标杆;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负责人林亦凡表示,这本书为该中心与科大讯飞联合开发中泰语料库提供了内容建设方面的宝贵参照和重要依据。
此次系列活动的最大收获是促进了泰国社会各界对“一带一路”的正确认知。泰中“一带一路”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常翔介绍说,泰国一位副总理在看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时感慨,自己多年来苦苦思索的治理方案,原来早就在这本书中得到详细阐发,而当他读过《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后,更是为习近平主席的格局境界与情怀担当所折服。蔡柏山指出,这本书将使泰国民众进一步认识到,“一带一路”是对古代陆海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郑和七下西洋带来的不是侵略和杀戮,而是和平与繁荣,今天的“一带一路”也不是什么“债务陷阱”和“新殖民主义”,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平台。对话会结束后,一名曼谷大学的大二学生主动找到中方专家交流时说,这本书让他感受到习近平主席是一位具有雄才伟略的领袖。
二、对泰传播的三个问题
1.对新时代对泰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此次系列活动也让中方出版方代表和智库专家对于对泰传播短板的认知更加具象化。首先,我们对于对泰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还不够。吕健大使、杨欣参赞和泰国正大集团资深副董事长李绍祝先生都曾提到,泰国在地缘上位于东盟地区的核心地带,对于撬动面向整个东盟的传播具有绝佳的区位优势。同时,中泰两国之间长期以来形成了“中泰一家亲”的人文基础和民意基础。但是通过智库交流我们发现,良好的人文基础和民意基礎并不代表两国对于“一带一路”的认识高度一致,中泰之间就没有误解、疑虑、异议。甚至可以说,中泰友好的大环境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钝化了我们对泰传播的敏感度,使我们始终没有精准定位对泰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新时代对泰传播的工作基础仍较为薄弱。对泰传播尚未迈过硬软两个“门槛”。先看硬门槛。一方面,受“西强我弱”国际舆论格局影响,《民族报》《曼谷邮报》等泰国主流纸媒对中国的报道评论均以转载西方媒体为主,并且这些媒体至今没有常驻中国的记者,造成中国故事任由他人评说,而我们却一直处于“无语”和“失声”状态;另一方面,中泰文转换的基础支持乏力。此次泰方出版合作方的译者使用的《中泰翻译词典》,还是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批准出版发行的版本,此后再无修订更新。再看软门槛。中泰两国智库间的交流与合作尚未机制化,我们对泰国有效受众群体和有效受众需求的了解与实际工作要求还有所脱节,导致我们对泰传播时常常踩不准要点、跟不上节奏。
3.新时代对泰传播的工作难点仍较为突出。随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泰文版和《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的出版发行,对泰传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此类在表达方式、翻译策略、开本设计等方面都有所创新的读物实在是少之又少,这就要求我们研发更多有温度、接地气、具看点的出版物。同时,对于泰国这样信息技术发展较快的国家,需要我们更加注重运用微视频等新式传播手段,结合其移动化、平台化、可视化、智慧化等特点,以小见大地讲好中国故事。此外,当前对泰传播的主体意识和专业性都不强,传播主体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各类企业的技术、科研、财务以及施工人员,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并不具备树立良好形象的意识,给泰国民众留下了一些不佳印象。这些都是我们加强对泰传播、保持中国形象常亮常新的工作难点。
三、工作建议
1.高度重视对泰传播,将泰国作为辐射东南亚的重要伙伴。对泰解疑释惑做得好,可以衍生巨大的“声浪”效应,做得不好影响也会呈几何级数倍增。建议加大对泰传播的本土化建设力度,将对泰乃至对东南亚传播的信源前移,缩短回应关切的反射弧。建议将“中国关键词”系列图书作为工作抓手之一,以《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为起点,结合东盟各国的治理特征,突出本土化模式,重点策划推出脱贫攻坚篇老挝文版、治国理政篇柬埔寨文版、新时代外交篇菲律宾文版、改革开放篇缅甸文版、生态文明篇马来文版等,作为以上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配套读本,为向东南亚国家多维度、立体化地构建话语体系提供有效推动力。
2.贯彻“一国一策、因地制宜”理念,强化对泰传播的基础。加强中泰两国主流媒体的联系对接,推动双方互派媒体从业人员常驻交流学习,以破解泰主流媒体为西方声音所占据的现实问题。借鉴此次“智库+媒体+出版”融合传播的成功经验,推动两国出版单位之间的合作,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泰文版和《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翻译团队为班底,重新修订《中泰翻译词典》,着手编纂《现代中国政治经济用语泰文辞典》以及面向泰国民众的新版汉语教材,以跨越阻碍语言转换、文化交融的“硬门槛”,逐步筑牢对泰传播的工作基础。
3.深化智识互鉴,促进对泰“智库+媒体+出版”融合传播机制化。积极回应泰方智库的合作意愿,围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国-东盟经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的“亚洲经验”、互联网科技创新、新媒体应用、语言与传统文化互学互鉴等两国民众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及领域,主动开展包括联合研究、成果共享、合办活动、交流互访等形式的智库交往与合作,推动智库交流成为对泰融合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智库思辨、媒体传声、出版发酵,促进对泰“智库+媒体+出版”融合传播机制化,为开展对外合作传播进行有益探索。
4.加强难点攻关,推出更多为泰国民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内容。策划推出更多适应新媒体时代“两化两性”(便携化、碎片化,权威性、可读性)受众需求的出版物。运用泰国受众接受程度最高的传播手段,加工出更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新媒体产品。此外,鼓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等具有扎实研究基础的智库机构,在中国-东盟中心和中国驻泰大使馆的指导支持下,依托中国外文局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协调机制,通过深度走访调研中铁建、中交建、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等驻泰企业和科研机构,结合泰国民众心理特征,以及他们重要的庆典节日,为这些企业和机构量身打造形象塑造和公关推广方案,借助以点带面的联动效应助力树立良好中国形象。(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