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功军
摘 要:“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放眼望去,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会放松对英雄主义的宣传,民族英雄往往是爱国主义宣传的一个主要内容,当前社会所多元化赞扬英雄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主流声音,教育者应当主动承担宣传民族英雄的责任。
关键词:文化;英雄;英雄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1-003-2
在日常教学中,我和同学们聊天,我问他们情人节、圣诞节,他们都知道,可是我问他们“中国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时,他们直接摇头,看着他们无知的表情,我真是无比痛心。另一个场合下,我给学生们看赵丽颖、鹿晗、易烊千玺等当代偶像明星和“网红”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出这些明星的名字,还有很多人知道他们个别人的爱好、出生年月,演过什么电影电视剧,唱过什么歌等,聊到这些内容时课堂上绝不会冷场。
一、当下对英雄的困惑
1.中国式英雄的不完美
大公无私、忠心为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历史中英雄们的优良精神品质。但是中国式英雄也有明显的缺陷之处:(1)抗战时期的“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等电影给人印象深刻,中式英雄往往具有浓重悲剧色彩。他们多数以献身,甚至有些英雄受人陷害而死。中式英雄常常给人一种不死就不是英雄之感。(2)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个人从属于集体,英雄要顾大我、忘小我。所以中式英雄的形象上过于“高大全”、大众化和脸谱化。他们常常给人一种一身正气,不拘言笑,性格内敛、缺乏个性的僵硬印象。(3)中式英雄总是顾及了大局却忽略了家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英雄们往往以一种愧对家庭,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忠孝不能两全”有时也是一种缺陷。
2.神剧中英雄的不真实
近年来,抗日题材电视剧《一起打鬼子》因“裤裆里掏出手榴弹”等“雷人”剧情,引发网络热议。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获悉,目前,总局已就此事展开研究调查处理工作。目前,该剧已被要求暂停发行播出。手撕鬼子、手榴弹打飞机、穿紧身裙跳艳舞……近年来,各种“雷人”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剧中,一些抗战剧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有些做法不仅是侮辱观众智商,更是在贬低自己的民族英雄,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亵渎。这些都不利于传承和弘扬英雄主义精神的。
3.网络中对英雄的抹黑和模糊
前段时间网络上出现对待历史和英雄“不同的声音”。“邱少云在烈火中捐躯是半生不熟的烤肉”、“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董存瑞炸碉堡系虚构”、“刘胡兰精神有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总有人打着寻找历史“真相”的幌子,对英雄进行所谓的“细节”质疑,无中生有设置话题,以此来颠覆英雄、消解崇高、解构历史;有些人则为博取眼球,盲目跟风、扎堆起哄。对此,一方面我们要坚决的批判、遣责,另一方面也要拿出史实、证据是来打消人们的质疑,对谣言进行有力的回击。然而有些“国家级”英雄,他们的历史史实还有很多模糊和不解之处。甚至有些资料记载还有许多的疑问和冲突之处。如:2006年,电影《董存瑞》的导演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谁也没有亲眼看见他(董存瑞)托起炸药包的情景,这完全是事后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当时董存瑞没有带架子,桥肚上也不能放炸药。战斗结束后,从地下挖出了董存瑞媳妇为他做的袜底来,于是军事专家就认为董存瑞极有可能是举着炸药包炸桥的。”
二、新时代需要全方位弘扬英雄精神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精神,是习近平一直推崇和倡导的。在他看来,“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英雄文化的深入传播,能够唤醒国人蕴藏在灵魂深处向往崇高、敬仰英雄的情感,学习英雄的精神品质会让我们有方向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需要英雄文化来砥砺青年一代,唤起中国人像抗战时期那样万众一心、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
1.唱响时代主旋律,牢牢掌握话语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迎合时代发展特點,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大力弘扬英雄主义精神,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解读,更是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是有效遏制社会不良风气,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2.讲好英雄故事,发扬中华优良传统
英雄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纵观历史长河,无数先贤英烈,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促进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比如,我校政治备课组在教授《文化生活》时,组织学生编制学习英雄小报,开展讲故事比赛,“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的李大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王进喜、雷锋、“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他们作为民族的脊梁,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以其坚定信念和高尚人格,充实华夏民族的精神殿堂,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3.坚持辩证思维,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影响
英雄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并起到重要作用,而对于英雄主义的诠释则是通过不同形式表现的,不同文化对英雄主义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表现英雄主义的形式上自然存在着许多不同点。学习和借鉴美国式的英雄:(1)美式英雄往往以战胜邪恶、拯救地球和人类为己任,敢于探索和冒险,而且很少失败,拥有完美正义的光辉形象。(2)美式英雄对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尊严、幸福等普世价值的追求,对人类和平的热爱充分闪耀着人性的巨大光辉。(3)美式英雄强调“人”和个性。他们渴望自己能力得到别人的认同,渴望自己受到关注,他们好张扬个性,具有进攻性和绝对的自信,甚至以自我为中心。美式英雄有着与大众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脚默、烦恼。显示了美式英雄的“真诚”、天真自然,更具有人情味。所以,美国式英雄更受世人追捧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人们记住了超人、蜘蛛人、蝙蝠侠、钢铁侠、美国队长……而模糊了黄继光、邱少云们。这与中式英雄的缺陷、美式英雄的相对完美不无关系。
4.开发本土资源,夯实英雄教育的阵地
一般而言,每个人都会有浓厚的乡土情结,都会对家乡的英雄人物有着特殊的感情。而身边英雄人物,他们的英雄故事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英雄主义情感。探寻他们的事迹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学习身边英雄的故事,还可以改变书本上的英雄人物与我们的现实离的太远这样的现实,缩小英雄形象和学生心理距离之间的落差。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理解和尊重青少年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活动措施。通过英雄奋斗历史的报告、影片和书籍,以及江宁区的东晋博物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遗址、南京将军山旅游景区等方面的资源,努力建立起青少年与英雄之间的情感桥梁,强化对于英雄价值和精神的情感体验,以此作为巩固和加强知识教育的理解。
5.借助大众传媒,拓宽新媒体时代传播途径
教师要做学生心中英雄主义精神的播种者,善于从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中、从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中发现点点滴滴英雄主义教育的“因子”和“种子”,利用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并通过各学科教学环节,全方位、多渠道融入英雄主义教育,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久久为功,将英雄主义的种子深深地植入学生心灵。“互联网+”时代,开展英雄主义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说教方式,不仅要通过开展寻访英雄历史的访问活动、将英雄精神与时下热门话题相结合的辩论赛、演讲等等,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英雄精神的时代意义。更要利用好新媒体手段,创新教育方式和途径,有效拓展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等平台载体的教育引导,创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处处受到英雄主义教育的感染,沐浴英雄之光,从而健康成长。
总之,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探索、创新,努力挖掘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当今,中国更要大力弘扬英雄主义精神。对待英雄的态度,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决定了这个民族的社会生态。每一个向往美好明天的个人,都应该像爱惜珍宝一样珍视自己的英雄,因为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