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勘察简报

2019-08-02 10:4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文物春秋 2019年5期

【关键词】河北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晚唐至明清

【摘要】开元寺南广场遗址位于正定古城内开元寺的南侧,是一处跨越晚唐至明清时期的古代城市遗址。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该遗址展开考古勘察工作,发现了开元寺寺庙建筑系统、晚唐五代城墙系统和唐宋至明清时期居民生活系统三个遗存系统,还出土了众多的珍贵文物。这一发现为研究正定古城布局和功能变迁,探讨唐宋以来华北平原城市历史和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材料。

河北省正定县位于太行山山前冲积平原地带,地处太行山东麓传统的南北向交通干道之上,西扼井陉口,南临滹沱河津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清代顾祖禹称其“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正定古城自唐至明清经历了多次改建、扩建,现存城墙基本保留明代布局。位于城内中部偏南的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其始建于东魏,唐开元年间更名为开元寺。开元寺南广场遗址位于开元寺现址的南侧和西侧(图一),遗址面积约12000平方米,文化层厚3~6米,文化遗存丰富。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为配合正定开元寺街区更新整治工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该遗址开展了考古勘察工作。现将此次考古勘察获得的考古资料介绍如下。

勘察工作共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5年12月1日—2016年1月25日,为准确掌握需要进行考古发掘及勘探的文化层情况,先布解剖沟14条(其中TG3—TG10仅发掘至近代文化层,总平面图中未标明),总面积708平方米,再将地表厚2~3米的近现代堆积清理完毕后对遗址进行了勘探,勘探面积7000平方米。第二阶段:2016年3月1日—4月30日,对开元寺南广场遗址南扩及西延部分进行考古勘探,勘探总面积达12000平方米,并对遗址中的一些重要节点位置进行了适度的试掘,试掘面积(含扩方)320平方米(图二、三)。

一、地层堆积

开元寺南广场遗址文化层堆积可划分为10层,分属于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七个历史时期。现以TG13东壁为例(图四),对地层堆积进行介绍。该剖面缺失的部分地层在此亦进行介绍。

第①层:现代建筑垃圾层,厚200~300厘米,试掘前已清理。

第②层:近现代堆积层,厚100~200厘米,清理后该层地表有部分残留。

第③层:文化层,厚10~25厘米,青灰色粉砂土,土质疏松,呈水平状。

第④层:文化层,厚10~20厘米,浅黄褐色粉砂土,土质疏松,呈水平状。H8开口于此层下。

第⑤层:文化层,厚30~65厘米,浅灰色粉砂土,土质疏松,呈水平状。L2、F2、H6、H9、H13、H14、H15开口于此层下。

第⑥层:文化层,厚40~60厘米,浅灰褐色粉砂土,土质较致密,呈坡状。

第⑦层:文化层,厚10~45厘米,灰褐色粉砂土,土质疏松,呈水平状。F1、H11、H12、H16、Z1、Z2开口于此层下。

第⑧层:文化层,厚10~40厘米,黄褐色粉砂土,土质疏松,呈水平状。J1、H10、H17、H18、H19、H20、H23、H26、Y1开口于此层下。

第⑨a层:文化层,厚0~40厘米,浅灰褐色粉砂土,土质疏松,呈水平状。H22、H25开口于此层下。

第⑨b层:文化层,厚35~80厘米,深灰褐色粉砂土,土质较致密,呈水平状。J2、J3、J4、H21、H24、H27、H28、H29、Q1开口于此层下。

第⑩a层:文化层,厚30~60厘米,浅灰色粉砂土,土质疏松,呈坡状。G3开口于此层下。

第⑩b层:文化层,厚0~45厘米,灰色粉砂土,土质疏松,呈水平状。

第⑩c层:文化层,厚55~60厘米,深灰色粉砂土,疏松,呈水平状。该层下为生土。

二、主要遗迹

根据出土的各类遗物,开元寺南广场遗址的文化堆积可以分为四期。第一期以第⑨⑩层以及开口于这些层之下的遗迹为代表,其年代约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第二期包括第⑥⑦⑧层以及开口于这些层之下的遗迹,年代相当于宋金时期,该时期遗存最为丰富。第三期包括第⑤层以及开口于该层下的遗迹,年代为金元时期。第四期包括第③④层以及开口于这些层之下的遗迹,年代为明清时期。经过试掘,共发现遗迹现象35处,包括夯土城墙、沟渠、水井、灰坑、窖藏等,分属于晚唐五代城墙系统、开元寺寺庙建筑系统和唐宋至明清时期居民生活系统三部分。

1.第一期

共发现12处。其中与城市布局有关的夯土城墙(Q1)和与开元寺布局有关的池沼(G3)遗迹最为重要。其它遗迹多为居民生活遗存,包括灰坑7座,水井3处(J2~J4)。

G3位于TG14内,开口于⑩a层下,敞口,弧壁,底部較平,清理部分东西宽2米,南北长22米,深1.5~2.15米。沟内堆积可分为4层。第①层:厚0~170厘米,黄褐色粉砂土,土质疏松,内含瓷片、陶片等,该层应为废弃堆积。第②层:厚0~70厘米,黑褐色淤土,土质疏松,含大量炭化的植物枝叶,此外还有陶片、瓷片、铜钱等。第③层:厚0~60厘米,黄褐色粉砂土,土质疏松,内含陶片、瓷片等。第④层:厚0~70厘米,黑褐色淤土,土质疏松,含大量炭化的植物枝叶,以及少量陶片、瓷片等。第②层与第④层应系长期积水并生长有水生植物所致,应为使用时期的堆积,第③层的存在则表明G3可能有干涸的时期。勘探结果表明,G3向北一直延伸至开元寺内,并叠压在今开元寺内池塘之下,范围较后者更大。推测G3应为开元寺的池沼遗存。

Q1发现于TG13、TG15、TG16内,东西向横贯发掘区,开口于⑨b层下并打破第⑩层。夯土墙系用黄褐色花土夯筑而成,质地坚硬,层次分明,夯层厚约10~11厘米,夯窝直径2.5~4厘米,深3厘米。上部局部夯土含较多灰渣,呈灰黄色,应系后期修补。修筑以前的地表南高北低,修筑时对地表进行了找平,因此在夯土墙底部南侧形成基槽,基槽深0.8~1.2米(图五)。夯土墙的修筑方法是:在修整后的地表上层层向上夯筑,南部夯筑至与基槽口部齐平时停止夯筑,形成了宽约3米的夯土平台;北侧继续向上夯筑,形成夯土城墙。夯土城墙厚7~8米,残高0.5~3.9米。勘探结果表明,夯土城墙在发掘区内东西长130米,在发掘区外向西延伸了至少200米,向东延伸长度不明,在发掘区东部,夯土墙体向南北两侧凸出,形成南北长约30米的城台。

J2位于TG13南部,部分压在探沟东壁内。开口于⑨b层下,并被夯土城墙基槽打破,上部因城墙基槽的挤压而变形。井用条砖砌筑而成,平面呈椭圆形,口小底大,略呈袋状。井口长径1.16米,短径1.1米,井底长径1.6米,短径1.4米,深2.4米。井壁砌筑不平整,上五层由平砖错缝垒砌而成,用砖规格为30×16×6厘米;其下一层用板瓦竖砌,用瓦规格为28×20×2厘米;以下为平砖垒砌,用砖规格为30×16×6厘米。井内填土为青灰色黏土,包含较多的陶片以及少量瓷片等,可辨器型有饼足瓷碗、陶盆等。

J3位于TG13北部,部分压在探沟西壁内,开口于⑨b层下。平面呈椭圆形,口大底小呈袋状,斜壁圜底。口长径1.3米,短径1.2米,底长径1.2米,短径1.1米,深1.1米。井壁用平砖错缝垒砌,大部分已破坏,用砖规格为28×18×5厘米。井内填土为青灰色土,土质疏松,内含少量陶片、瓷片、铜钱等,可辨器型有瓷碗等。J3深度较浅,可能系窖穴遗迹。

H21位于TG11西部,部分压于探沟东壁内,开口于⑨b层下。平面近长方形,直壁平底,坑壁、坑底较规整。长1.36~1.4米,宽0.8~0.85米,深1.7米。坑内填土为青灰色土,土质疏松,内含陶片、瓷片等。初步推测为窖穴。

2.第二期

共发现各类遗迹15处,接近遗迹总量的一半。夯土城墙在该时期已经废弃,遗迹以房址、灰坑、窖穴等居民生活遗存为主,包括灰坑10座(H10—H12、H16—H20、H23、H26)、房址1处(F1)、灶址2处(Z1、Z2)、水井 1处(J1),此外还发现瓦窑1座(Y1)。

F1位于TS12E01南部,开口于⑦层下,南侧和西侧压在探方隔梁下未作清理。清理部分南北长6米,东西宽4.5米,方向基本呈正北方向,门向不明。该房址为地面式建筑,上部已经破坏,仅残留墙基与室内踩踏面。墙基为砖砌,室内踩踏面呈灰黑色,较坚硬,厚1~3厘米,踩踏面上发现有散乱的墙皮碎块。室内偏东部有灶址(Z2)一处。房内出土器物有瓷壶、瓷盒、瓷臼、陶壶、陶脉枕、陶盘、陶饼、铜钱等。

J1位于TG14中部偏南,开口于⑧层下。井口已被破坏,平面呈圆形,斜壁平底,口小底大。口径1.26米,底径1.8米,深4.22米。用条砖砌筑而成,用砖规格有25×19×5.5厘米、36×17×6厘米两种,井口处还发现有宽22厘米、厚5厘米的残砖。井内填土分为三层。第①层:灰褐色粉砂土,含大量石灰残渣、砖块等,厚1.5米。第②层:建筑垃圾层,内含陶片、瓦片、砖块等,厚1.5米。第③层:黄褐色细砂土,内含大量陶片、瓷片等,厚1.22米。可辨器型有瓷碗、瓷盘、棋子、器盖、龙形建筑构件、陶盆、陶盒、板瓦、瓦当、铜钱等。该水井砌筑方式考究,体量大且较深,初步推测为北宋时期的公共饮水井。J1部分出土遗物属于早期,如龙形建筑构件、瓦当等。

H16位于TS12E01北部,开口于⑦层下。平面大致呈长方形,直壁平底。南北长1.7米,东西宽0.9米,深0.75米。底部和东、西、北三壁较平整。填土为黄褐色粉砂土,质地疏松,包含石灰渣、白釉瓷片、灰陶片等。坑内放置1件完整的灰陶罐,罐内出土可完整复原的白釉花口瓷碗2件,花口瓷碗残片1件,残朽铜钱3枚。初步推测H16为一处窖藏,出土的几件瓷器年代属于第一期,比该窖藏的年代要早。

Y1位于TG16北部,开口于⑧层下。系在地层中掏挖而成,窑壁未砌砖。平面略呈船形,长6.7米,宽2.2米,方向5°。由风道、窑门、火膛、窑床、烟室等组成。由于北端破坏较严重,未发现操作坑的痕迹(图六;封二,1)。

风道长2.8米,窑门以外呈缓坡狀,宽0.4~0.5米。窑门下方部分呈陡坡状,通向火膛底部,宽0.2米。

窑门位于窑室北部,破坏严重,残高0.54米,宽0.74米,直接在地层中掏挖而成,未砌砖,壁面平直。风道从其下穿过,上部与窑门相接处砌砖三层。

窑室分为火膛和窑床两部分。火膛位于窑室北部,仅残存下部,呈南宽北窄的梯形,系在地层中掏挖而成,壁面规整,南北宽1.1米,东西长0.7~1.8米,深0.96米。底部发现有板瓦,推测是由窑床上掉落至坑内,瓦长30厘米,宽25厘米,厚3厘米。南部为窑床,呈中部略宽的长方形,南北长2.4米,宽1.8~2.2米,底面平整,上接窑壁,壁面上保留有掏挖窑室时的工具痕。窑壁东部保存较好,残高0.6~1米。窑底及窑壁均为烧结的生土,呈蓝灰色,质地坚硬。

烟室位于窑室后端,由一道磚砌隔墙与窑室隔开。烟室呈南窄北宽的梯形,南端残损,长1.76~1.94米,宽0.5米,残高0.63米。隔墙为单砖错缝平砌,残高0.65米。下面横列6个方形排烟孔,宽20厘米,间隔15厘米。

3.第三期

共发现遗迹7处,分属于两个系统。开元寺寺庙建筑系统包括开元寺南门遗迹(F2),居民生活系统包括灰坑5座(H6、H9、H13—H15)、道路1条(L2)。

F2位于TG14中部西侧,开口于⑤层下。房屋及室外漫道上部均被明清道路破坏,仅余室外漫道下部。漫道东西宽4.27米,南北残长2.5米(图七;封二,2)。漫道东西两侧竖砌一层立砖形成边框,边框内侧平铺一层条砖形成散水。台阶前南面竖砌两层立砖作为边框,散水与边框齐平。台阶坡面用条砖横向错缝平砌,砖的素面向上,用砖规格为37×19×6厘米。在F2东侧发现了与之相连的墙基遗存。台基前有宽约10米的东西向道路一条。F2所处位置与明清时期开元寺中轴线重合,结合发现的墙基遗存和道路推测,F2应为开元寺南门遗址。

L2位于TG14中部、F2南侧,被⑤层叠压。呈东西向,路面宽约15米,路土厚约20~15厘米。土色灰黑,质地坚硬,层次分明,包含较多的碎瓷片、瓦块、瓷质棋子等遗物,还发现有宋金时期的铜钱。应为开元寺门前大道。

4.第四期

遗迹仅1座灰坑(H8)。遗物亦较少。瓷器主要为碟、盘、碗、器盖、棋子等,青花瓷较多,兼有青釉瓷、黑釉瓷。陶器包括泥质灰陶罐、盆。另外发现有琉璃瓦、琉璃构件等。

三、主要遗物

此次勘探、试掘共出土可复原遗物800余件,包括宗教遗物、建筑遗物、日常生活遗物和手工业商业遗物四类。

1.第一期

以瓷器为主,陶器亦占相当的比例。瓷器主要包括碗、盘、罐、盒、执壶、研磨器等生活用具,白釉器较多,米黄釉次之,口沿有花口、唇口等造型,底足多为饼状足与玉璧足、圈足。陶器主要分为生活用具与建筑构件两大类。生活用具以泥质灰陶为主,包括碗、盆、罐等,部分陶器经过磨光处理。建筑构件包括莲纹瓦当、兽面纹瓦当、龙形建筑构件、筒瓦、板瓦等,其中莲纹瓦当和龙形建筑构件体量较大。

黄釉瓷碗编号TG13⑩a∶17,完整。圆唇,敞口,浅弧腹,饼状足,足心内凹,足缘削棱。灰白胎,胎体厚重,胎质粗糙坚硬。施黄褐色釉,有大块剥落,釉色深浅不一。内壁满釉,芒口,外壁施釉不到底,有流釉现象。外壁刻有三道纵向弦纹。口径10.3厘米,足径4.8厘米,高3.6厘米(图八,1)。

白釉瓷碗编号TG13⑩a∶19,圆唇,敞口,斜壁微弧,饼状足,足缘削棱。灰白胎,胎体厚重,胎质较粗糙且坚硬。釉色白中泛黄,釉面有细小开片,外壁施釉不到底,釉下施化妆土。残损过半,内底尚存一枚支钉痕。口径12.7厘米,足径7厘米,高6.3厘米(图八,2)。

细白瓷罐编号TG13⑨a∶1,圆唇,口微敛,束颈,鼓腹,内底平,圈足。白胎,胎体较薄,胎质细腻坚硬。施白釉,釉质光洁莹润,足心、足底刮釉露胎。内底有三枚支钉痕,足底粘砂。口径20.4厘米,足径10厘米,高13厘米(图八,3;图九,1)。

瓷研磨器编号TS12E01⑨a∶3,圆唇,直口,斜壁微弧,浅腹,圈足,足墙矮宽,足心浅挖。除口沿施少量釉外通体露胎。釉色白,釉质莹润,釉下施化妆土。内壁由碗心至口沿下方刻有由横向多重同心圆凹槽和由内底辐射四周的放射状凹槽组成的网状凹槽,凹槽宽度不足1毫米。口径13厘米,足径4.8厘米,高3.5厘米(图八,4;图九,2)。

白釉五瓣花式口盏共2件,形制基本相同。编号H16∶2,尖唇,口微敛,口沿作等距五曲花瓣口,弧腹,小矮圈足,足心微凸。白胎,胎质细腻,胎体薄可透光。釉色白中闪青,釉质光洁莹润,外壁施釉不到底。圈足粘有砂粒。口径16厘米,足径4.5厘米,高5.6厘米(图八,5;图九,3)。编号H16∶3,尖唇,敞口微敛,口沿作等距五曲花瓣口,瓣口对应内壁五条凸筋,弧腹,小矮圈足,足心微凸。白胎,胎体甚薄。釉色白中闪黄,外壁施釉不到底。口径15厘米,足径4.4厘米,高4.6厘米(图八,6;图九,4)。

陶质龙形建筑构件编号TG13⑩a∶14,泥质灰陶。据形状推断应为一口部大张的龙首的下颌部分。龙舌下垂,舌尖向上翻卷探出唇外,舌两侧各有一颗外撇的獠牙,颌下残留有粘附胡须的痕迹,两侧腮部鬣毛向前卷曲,造型端庄威严。背面呈内凹的圆弧状。残高27厘米,残宽26.5厘米,厚17厘米(图九,5)。编号J1③∶17,泥质灰陶。为龙首部,深目高鼻,双眼圆睁,口微闭,牙齿外露,胡须贴颈部后垂,两腮鬣毛向前卷曲,龙角与头顶鬣毛向后伸展,整体造型端庄威严。颈后呈内凹的圆弧状,顶部有一宽13厘米、高5厘米、深17厘米的凹槽,眉心有一穿孔与凹槽相通。长30厘米,宽26厘米,高25厘米(封三,3)。

兽面纹瓦当编号TG13⑩a∶9,泥质灰陶,残。当面中部的兽面纹凸出当面较高。兽面眼球凸出,眼角上扬,尖耳位于外眼角上方,高鼻阔口,鼻孔粗大,口中衔环,露出一排牙齿,口下有须。高额,额头中部饰竖直的鬃毛。兽面外两周凸弦纹间饰一周联珠纹。当面直径15厘米,厚1~3厘米(图八,8;图九,7)。

莲花纹瓦当编号TG14⑨a∶2,泥质灰陶,圆形,仅余一半。由边轮、联珠纹、莲瓣、莲蓬四层纹饰组成,当面纹饰略低于边轮,莲瓣高出当面约2厘米,极富立体感。当面直径18.5厘米,厚1.8厘米(图八,7;图九,6)。

白石造像残件编号TG13⑩b∶1,残损严重,仅余头部。圆脸,高鼻,眉头紧皱,双目圆睁,脸的一侧紧贴在石面上。该造像有北朝特征。残高、残宽7厘米(图八,9;图九,8)。

2.第二期

該时期遗物最为丰富,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建筑构件、宗教遗物、手工业遗物四类,以瓷器为主,亦有陶器、铜器、骨器、铁器等。瓷器主要为生活用具,器型有碗、杯、盏、碟、盘、盆、水盂、罐、壶、瓶、梅瓶、炉、枕、瓷塑、器盖等。以白釉为主,兼有酱釉、褐釉、青釉、绿釉等釉色。装饰技法多样,有印花、划花、剔花、彩绘等。陶器主要有盆、罐、釜、壶、扑满、纺轮等以泥质灰陶为主的生活用具,此外还发现有陶质佛像。出土的钱币以宋代钱币为主。

瓷盒编号F1①∶1,子口微敛,弧腹,内底平,圈足外撇。白胎,胎质细腻。内壁施褐釉,外壁施白釉并装饰绿彩,子口及足底未施釉。口径4厘米,底径5厘米,高2.8厘米(图一〇,1;封三,1)。

瓷臼编号F1①∶2,圆唇,直腹,下腹内收,平底。黄白胎,胎质较粗,质地坚硬。内壁施黑褐色釉,釉面有剥落,外壁未施釉。口径5厘米,底径3.3厘米,高5.5厘米(图一〇,2;封三,1)。

瓷壶编号F1①∶5,口部残缺。长鼓腹,短流,双泥条带状柄,饼状足。红褐色胎,白釉,装饰绿彩,足底无釉。底径2.3厘米,残高5.3厘米(图一〇,3;封三,1)。

陶壶编号F1①∶4,泥质灰陶。平折沿,圆肩,鼓腹,下腹略内收,平底。口沿下方有一喇叭状短流,与流呈90度角处有一三角形鋬。鋬略上翘,尖部下卷,鋬上有叶脉状纹饰。口径8厘米,腹径11厘米,底径5.4厘米,高8.7厘米。流长1.5厘米,流口直径1厘米,鋬长3.3厘米(图一〇,4;封三,1)。

陶脉枕编号F1①∶6,枕面为长方形,中间下凹,两头上翘。四壁下斜内收呈倒梯形,右壁下部有一个圆形气孔,底部有抹角长方形底台。枕面划连枝牡丹纹。前壁模印鱼鹳图,画面以水纹为地,左侧是一条肥硕的大鱼,右侧一只鹳鸟引颈前探,四周环饰细小联珠纹。其余三面模印鹿衔仙草纹,鹿口衔仙草,站在一株盛开的莲花上,两侧为草木纹。泥质红陶胎,胎质细腻坚硬。施绿色釉,底无釉。高8厘米,枕面8.3×16.5厘米,底6×9.8厘米(图一〇,5;图一一,1;封三,1)。

陶瓮编号H16∶1,泥质灰陶,体型硕大。圆唇,卷沿,短颈,圆肩,鼓腹,下腹斜收,小平底。陶质细腻,胎体较薄,内外壁均磨光。口径31.5厘米,底径21.6厘米,高46.8厘米(图一〇,6)。

陶钵编号J1③∶18,泥质灰陶。敛口,卷沿,鼓腹,平底略内凹。口径11厘米,腹径12.5厘米,底径10厘米。

瓷盒编号TS12E01⑧∶11,失盖,子口微敛,折腹,矮圈足,足心微凸。灰白胎,胎质细腻坚硬。釉色白中闪灰,釉质光洁莹润,子口处未施釉,足底刮釉露胎。口径8厘米,足径4.35厘米,高4.5厘米(图一〇,7)。

白釉牡丹纹印花瓷盘编号TG12⑤∶12,尖圆唇,敞口,浅弧腹,大平底。白胎,胎质细腻。釉色白,釉质光洁莹润,芒口。内外壁口沿下模印回字纹,内底模印折枝牡丹花,细节部分经划刻修饰。口径17.5厘米,底径13厘米,高3.2厘米(图一〇,8;封三,2)。

白釉瓷碗编号TG12⑥∶6,圆唇,敞口微侈,深腹,内平底,腹壁与底连接处饰弦纹一道,圈足较矮,足心微凸。白胎,胎质细腻坚硬。釉色白中闪黄,芒口,足底未施釉。圈足内墨书“王宅”二字。口径19.3厘米,足径8.3厘米,高9.3厘米。

铜质造像编号H26①∶1,锈蚀较严重,造像发髻样式及面容已无法辨识。呈站姿,双手合十于胸前,衣服下摆垂于身后,双腿并拢。下部有一榫头,推测原来应当插放于底座之上。通高5.1厘米,像高4.4厘米(图一〇,9;图一一,2)。

坩埚编号TG13⑧∶7,直口,口部略呈椭圆形,直壁,圜底。内径3.8~4厘米,高7.3厘米,壁厚0.7厘米。

3.第三期

第三期遗物种类与第二期大致相同,以瓷器为主,包括少量陶器、铜器、骨器、铁器等。瓷器主要有碗、杯、盏、碟、盘、盆、罐、壶、瓶、炉、枕等生活用具,还有大量的棋子。釉色包括白釉、酱釉、褐釉、青釉、绿釉等,装饰技法有印花、剔花、点彩等。陶器主要为盆、罐、壶等生活用具,另外发现有陶哨、陶球和红陶佛像等。骨器包括骨梳、骨刷、骨雕鱼形饰件等。

白釉划花菊瓣纹盏编号TG12⑤∶32,尖唇,侈口,浅弧腹,盏心下凹成小平底,小圈足。内壁口沿下方刻划弦纹一周,腹内壁刻划菊瓣纹。白胎,胎质细腻坚硬。施满釉,釉色白中闪黄,芒口。口径14.6厘米,底径2.9厘米,高3厘米(图一一,3)。

白釉折腹盘编号TG13⑤∶18,圆唇,侈口,折腹,内壁饰凹弦纹一道,圈足,挖足过肩,足缘削棱,足内壁斜削。灰胎,胎质较粗糙。釉色白中泛青,釉下施化妆土,内底有涩圈,外壁施釉不到底。口径17.8厘米,足径7.3厘米,高4.8厘米。

白釉划花大碗编号TG12⑤∶33,尖圆唇,敞口微侈,深弧腹,内平底,矮圈足,足内壁斜削。灰白胎,胎质细腻,胎体较薄。釉色白中泛灰,芒口。外壁口沿下饰三道凹弦纹;内壁口沿下饰两道凹弦纹,弦纹以下以及底部划刻卷草纹。口径21.5厘米,足径10厘米,高9厘米。

白釉点彩盏编号H6①∶41,圆唇,宽折沿,浅弧腹,内圜底,圈足,足缘削棱。灰白胎,胎质细腻。釉色白中闪青,釉质光亮莹润,釉下施化妆土,外壁施釉不到底。折沿上饰六朵蝌蚪状褐色点彩,底部由七朵同样形状的褐色点彩围成花瓣形。内底有三枚细小的支钉痕,足底粘有三个细小的泥点支垫。口径7.2厘米,足径2.5厘米,高2.2厘米(图一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