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云霞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执政能力建设的物质基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了解和掌握目前武山县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探讨如何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框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为此,县农业局对武山县农村集体经济做了深入调研,同时对武山县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分析。
一、现状和做法
1、现状
全县辖13镇2乡344个行政村1601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63.75万亩,截止2018年底,全县344个村全部实现有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目标,累计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698.15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555.41万元,发展及上交收入91.023万元,投资收入1038.51万元,其它收入13.21万元。集体收入10万以上的村20个占5.81%。5-10万元的村45个,占13.08%。2-5万元的村220个,占63.95%。2万元以下59个,占17.16%,村均4.94万元。
2主要做法
①坚将齐抓共管,理清工作思路。提出了盘活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集约经营土地,发展经营服务,兴办经济实体,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等7种发展模式。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领导联系帮扶制度,县四大组织领导干部每人至少联系一个经济薄弱村,定期深入实地与基层党员干部共同把脉“生财之道”。
②挖掘资源潜力,全面摸清“家底”。重点对农村“三资”情况进行全面清理登记,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模式,年度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对现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重点摸清有无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掌握收入来源、年度收益、资金使用、留存资金等基本情况,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台账,规范资金管理使用。
③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内生动力,在用活用足各类政策资金的基础上,2016年以来,县财政安排2.6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互助协会建设。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入“第一桶金”。
④创新增收模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从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上分析,把集体资源依法公开开发经营,收入归集体所有;扶贫互助资金占用费促增收模式,探索“村集体+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解决了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缺少好的项目载体的问题,也为致富带头人注入了急缺的发展资金;入股分红促增收模式,我县积极引进光伏扶贫项目,建成村级光伏发电站48个,由武山县惠民新能源公司专门负责项目融资及收益分红,为全县156个贫困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每村每年1.5万元。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不断创新的增收方式,武山县村级集体经济逐步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为全县实现整县脱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
1、集体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平衡
2018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698.15万元、人均只有40元,5万元以下村279个占80%。城郊村、交通便利,集体资源丰富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较好,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资源缺乏的村发展相对滞后。
2、渠道单一
全县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以扶贫互助资金占用费、集体资产租赁收入、集体资产占用补偿收入这三大块为主,经营性收入少,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
3、集体资源发挥不充分
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大多数村的集体机动地由个别农户长期无偿占用经营或低价承包,甚至闲置撂荒。一些村把小城镇建设、交通建设征用的农村土地补偿费全部分到户,部分村外出务工人员多,土地撂荒、院落空置形成空心村,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严重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4、平台弱小
多数农村二、三产业几乎空白,多数农民合作社、农民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小、实力弱,利用农村集体资源有限,难以有效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三变改革推进缓慢,农村很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人才支撑
很多有文化、有头脑、有技术、有闯劲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创业,有些在大小城市扎根落脚,一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项目缺乏能人领办,一些闲置资源资产难以盘活,加之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几点思考
1、基层组织建设
要配强配好村级班子,不拘一格地把年龄轻、有知识、懂管理的能人选派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同时要吸纳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复转军人、大学毕业生、致富带头人充实到村级班子,使基层组织真正具备带领一方百姓开拓创业,勤劳致富的能力,成为党在基层强有力的堡垒。县乡两级党政组织要加强对村两委班子的领导和指导,为村级组织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坚强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农村产业培育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发展主导产业,是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化的原则,按照“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思路打破村级界线,促进农业区域化、特色化、产业化,进一步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入股形式扩大经营规模,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就地就业,提高农民个人和农村集体经济收入。
3、资源优势,扩展发展空间
挖掘和整合农村的自然资源、闲置资源、特色文化资源,盘活各类资源优势和潜力,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径,在城郊村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信息化优势,发展二、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出新业态,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山区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培育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业,改造好、管理好现有村级集体机动地、林地、草地、水源、河沙、石林等资源,积极参与“三变”改革,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濟优势。
(作者单位:741300甘肃省武山县农村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