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杰
摘 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要求高校要优化“互联网平台+教育”服务模式与能力。网络课程中心平台是集课程建设、资源管理、教学互动、成果展示为一体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是推动人才培养新模式、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介绍课程中心平台建设的现状,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一些实践经验。
关键词:课程中心;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11-0086-04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中,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迎来巨大的变革。知识总量增长迅速,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用到的教材、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新速率很快,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知识的能力受到限制。传统的接受式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2号)中提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新形势下,高等教育面临的压力日渐增大。在这种大背景下,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显得尤其重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教育现代化是教育高水平的发展状态,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是教育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体系制度等全方位的转变。[1][2]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网络平台作为资源整合与利用的平台逐渐成为高等院校必然的选择。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综合两者优势,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发挥高校已有数字环境的作用和价值。[3]
高校如何建设、利用好课程中心平台,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需要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探索基于网络平台进行线上自学、网上辅导、线下组织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教学改革与创新,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共建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4]
信息化大背景下,近年很多高校着重构建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从教务管理到教育教学,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水平,学生也逐渐改变了传统课堂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融入创新式的学习氛围里,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
构建学校自主版权的课程中心平台。课程中心平台采用本地服务器部署,保障数据安全,便于个性化开发。教师建设操作简单、所见即所得,能够实现团队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在课程中心平台运行的课程,可直接在超星全国开放课程平台上开课,方便教师申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中心已与数据中心和教务管理系统对接师生基本信息,开课、排课、选课等相关信息,教师进行建课、授课方便快捷。根据后台数据进行学情分析,方便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实现课程中心平台与教育教学工作融为一体。同步推广课程中心移动端,使学生在全校范围内使用无线校园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校内全覆盖校园网络环境下进行“移动端学习”。
全部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校园网络集中控制,建设全覆盖的无线校园网。实现在校园范围内,师生可以随时随地链接无线网络,完善网络学习环境布局。建设5G基站,促进“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完善,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推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学校将所有多媒体教室改造成智慧教室,建设了219间云教学教室、10间普通录播教室、2间精品录播教室,方便教师进行自主录课并利用智慧教室对教师进行研讨式教学培训。教师在智慧教室进行教学的同时可以进行自动跟踪式录播,以便后期进行课程视频资源的剪辑制作。同时,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驻校“课栈”,为教师提供建课服务,方便制作高水平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硬件设施和课程中心平台的建设为教学信息化改革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为促进信息化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生态环境。
新时代“数字原住民”对网络接触较早,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现象普遍。自2014年至今,学校引进智慧树平台、尔雅慕课平台、湖大虚拟学院等开放共享课程,合力建设和使用多元共享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我校每学期有60%的学生会选择跨校共享课程平台,通过网络进行通识课程的学习。因此,学生对使用课程中心平台具有一定的网络基础。引进校外优秀网络课程并开设为网络见面课,学习方式为“网络学习+现场互动”,学期内有2~4次见面课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学生与上课教师进行现场互动。学生积累一定的线上学习基础,便于适应教师利用课程中心平台开展教学活动。
我校有一定的优质课程资源,并在公共平台上进行了共享。7门课程获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立项建设课程选题,立项建设15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1门课程在智慧树课程平台上线,1门课程在尔雅慕课平台上线,2门课程在优课联盟课程平台上线。
我校按照《教育信息化2.0行動计划》(教技[2018]6号),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开展教学活动。基于课程中心的高校教学改革就是要形成并采用能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
资源建设是核心。教学改革依托信息技术对传统实体课堂进行改革,引进网络课堂、混合式课堂,推进研讨式教学。[5]一方面利用前期信息化教学资源发展课程中心,将各级精品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优先引入到课程中心平台,并根据培养模式的变革进行改造,使其适用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另一方面遴选78门素质核心文化课程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进行立项,用于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已举办了6期课程中心平台使用培训,平台上自建有效应用的课程数量已达191门。优秀的课程资源经教师同意,可接入超星泛雅网络在线开放课程进行运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教師发展是关键。为顺利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育教学,首先,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在掌握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活动。其次,应当树立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不仅要对学校的政策及时关注跟进和适应,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意识,在保持持续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前提下重新进行在线课程设计、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再次,要多与其他教师交流、协作,耐心地与技术支持人员积极主动地沟通交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改进课程设置,增强信息化教学的核心竞争力,使教学效果辐射范围增大。[6]
学校教务处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紧密合作,对400名骨干教师分批开展课程中心建课培训。培训过程中发现教师大多对平台“所见即所得”的建课模式表示认同,能够掌握基本的课程建设、资源管理、课堂应用技能。教师在传统课堂利用移动端功能进行签到、投票、问卷调查、资源即时分享等,能够节约课堂时间、方便进行相关统计,提高课堂效率。在课程中心首页,设置常见问题解答和帮助中心,答疑解惑。建立课程中心教师发展QQ群,有专人负责解答教师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是高校信息化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高校课堂不应该仿照中学“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填鸭式”教学,遏制了学生的“觅食”能力。应该充分利用网上教学平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实现“阶跃式”培养,让学生跨上更高的台阶。
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借助课程中心平台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互联网+教学”的新型教学手段,使学生从传统实体课堂中的客体地位转化为相对主体的地位。同时,学生的学习潜在热情得以激发,继而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课外,学生借助课程中心平台上的教学视频、知识扩展栏目和其他网络资源进行课前和课后的自主学习。特别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学习程度,结合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源,使其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得到锻炼。对于善于钻研的学生可以选修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通过线上平台向教师请教、同学间讨论互相交换资料的方式,答疑解惑。
利用课程中心平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已习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重新规划教学安排、重新制作课件,还要在线关注学习的过程,增加线上教学的工作量。彭南生等研究结果显示开展混合式教学,教师的课堂工作量是传统课堂工作量的1.5倍左右。[7]学校对前期已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教师和本校优质课程进行投入试点,通过学校认证后以加大奖励资助的方式建设课程资源。将辅修课程部分内容迁移到线上进行教学,解决主辅修课程上课时间之间的矛盾。
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特殊政策。一是职称评审政策上将教育教学信息化手段的使用作为职称评定的基本条件,经认定可以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的课程,可以将部分课时设置为线上教学,在职称评定时予以认可。二是为引导和激励更多的教师热爱本科教学,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学中,为教学能手的职称晋升开辟“绿色”通道——我校本科教学荣誉获奖者在没有高级别课题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参评职称。三是每年组织专家依照课程中心建课情况,对各学院教学信息化进行考核评级。对于考核优秀的学院,年底教学业绩津贴核算时予以倾斜,目前已实施两年。[8]
(1)平台建设角度
平台建设基本完成,教师和学生应用的基本功能基本实现。但统计功能不够完善,学生、教师、课程等相关信息虽然已经和数据中心和教务系统做了对接,但数据对接时效性有待改进,需要对有关选课信息等数据的对接重新进行梳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细节功能亟待完善。和教师沟通发现,数学和物理类学科缺少专业数学公式编辑功能,计算机类学科缺少代码测试功能。校院两级的教学平台同时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教师更多的选择性,但实际上增加了学生使用平台的成本,且学校也不便于进行统一的管理。各学院平台自行管理,课程中心平台与院级平台之间无连通性,使各级各类平台进行整合难度较大。
(2)教师驱动角度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尤为关键。高校教师拥有高学历、较强的创新意识,但鉴于大多偏重科研任务、教学理念落后等原因,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被学校管理部门“推着走”的情况。通过分析课程中心后台数据发现,部分教师的课程资源并没有结合信息化教学的特点进行制作,而是简单地将传统课堂PPT化或找来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源使用,无法满足线上学习尤其是线上交互学习的需求。部分教师仍习惯采用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信息化教学存在畏难心态,不能够主动地接受和适应信息化教学。这就造成了学生使用课程中心平台的时候,缺乏教师驱动,登录平台多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获取课件为主。
(3)学科差异角度
不同学科具有独特的知识属性和传递方式,学科内容的差异性影响知识的获取方式,不同学科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需求也有差异。从课程中心平台后台数据统计中发现,教授数学、信息和哲学类课程的教师上传资源量较多,公共必修课程教师使用平台的积极性较高,师生都能够高频率地使用平台,这与许倩倩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9]以课程中心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更适用于任务驱动、延展性较强的课程,不适用于系统性、推理性很强的课程。[10]我校高等数学类课程使用效果良好,主要还是由于教师的课程资源建设相对完备,与能够驱动学生进行使用有关。此类课程班级人数较多,教师能够利用课程中心平台分享课程资源、建设题库进行测试的“性价比”较高。而普通小班课堂,人数不多,教师建课成本相对偏大。
(4)教学过程角度
由于科研和传统课堂的压力,教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在线课程管理和学生学习辅导工作中去,同时对平台的辅导答疑环节也了解不够深入。通过数据分析得知,很少有教师能够进行在线答疑,且相应的在线助教配备缺失,导致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仅扮演课程的组织者角色,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给予有效的指导,影响学生在线课程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这与马运朋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1]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课程自身特点,以网络学习平台为载体,可以优化线下课程教学、推动线上课程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为了更好地将课程中心平台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加大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教务处需要联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进一步适应现代教育形势发展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实际需要,大力加强包括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设计、平台使用、课件制作等现代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借助录屏软件制作优秀视频资源。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克服教师技术障碍,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通过以点带面扩展优质资源建设,解决优质视频资源短缺问题,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推进信息教学模式改革
信息时代,社会发展与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高校应用信息技术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时机已经成熟。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不仅是平台建设、上传课程资源的手段,更是对教学模式系统性变革的应有之义。教学管理者也要补齐管理短板,及时跟进教学改革,评估应结合多元化和个性化,注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根据课程中心相关数据分析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高校管理人员需要转变观念,学习先进信息化教学理念,宏观制定推进方案,微观结合课堂加以改进,推进教学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
(3)完善课程建设审核机制
学校尚未出台详细的课程建设和认定规范。教学管理部门制定课程中心课程建设规范,加强课程发布上线和教师利用课程资源进行翻转、混合式教学的审核,建设“金课”,避免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确定合理的线上教学课时量,根据学习过程中教师介入的程度核算教师线上工作量。在课程建设立项之初制定详细的建设标准,鼓励教师将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真正应用于课堂教学,课程资源建设要有持续性,并将教学过程数据分析纳入结项考核。
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下的产物,学校要根据实际进一步制定建设发展规划,借助课程中心平台和“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契机,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和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将在课程改革道路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变轨超车,以适应信息时代学生学习需求,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D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_ 5367987.htm.
[2]繪制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N].人民日报,2019-02-24(07).
[3]裴立妍.基于网络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3.
[4]樊红珍.基于网上课程中心的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C].计算机与教育:应用促进学与教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4.
[5]杨宗凯.提升信息化领导力 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13).
[6]郑云翔,杨浩,冯诗晓.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8(2).
[7]彭南生,刘建清,曹阳,胡中波.信息化推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8).
[8]熊化宇.探索MOOC课程建设与共享机制的实践——以湘潭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40).
[9]许倩倩,秦玥,徐紫宜.浅析高校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现状——以江南大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49-51.
[10]赵俊芳,崔莹,郑鑫瑶.我国高校翻转课堂的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8(6):89-93.
[11]马运朋.地方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实然困境与应然向度——基于Z省部分高校的调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1-6.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