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华林
卷草纹的基础之一——忍冬装饰纹样,曾经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广泛地流行在公元2—6世纪的西亚和中亚地区,这块塔吉克斯坦出土的壁画残片上的卷草纹样,介于忍冬纹向卷草纹过渡的阶段,也是佛教在中亚地区由兴盛走向衰落时期(7-8世纪)的作品。
卷草纹,因具有花叶枝茎呈卷曲状的纹样形象而得名,对比其它植物纹样,体现出“卷曲”“盘旋”和“缠绕”的基本特征。“卷草纹”在漫长的丝绸之路上,因文明区域、时代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中国将这种纹样称为卷草纹、缠枝纹、唐草纹等,阿拉伯地区称之为藤蔓纹样,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则称之为卷须饰,日本和朝鲜则把带有卷曲连续的图案统称为唐草。
对卷草纹的起源,一种观点认为是中国独立发展起来的:从新石器时期彩陶图案、商周云雷纹、战国云纹、汉代波状线组织、南北朝忍冬纹直到隋唐的卷草纹;另一种观点认为卷草纹源于古埃及的莲花和纸莎草纹样,历经美索不達米亚棕榈卷须饰、希腊茛苕叶饰旋涡纹样、阿拉伯藤蔓花纹的发展演变;还有观点认为卷草纹是中国化的西方纹样,其以外来纹样为基础,魏晋南北朝时结合异国植物纹样,接受本土文化的改造,最终在隋唐时期成了新的图案纹样。
目前考古发现以古埃及墓葬壁画卷草纹为最早,古埃及的卷草纹以莲花、棕榈、纸莎草为主题构成藤蔓,花和花蕾点缀在卷曲的茎叶之间,形成优美的曲线,学界普遍认为这种纹饰是卷草纹的基础。卷草纹东传的发展脉络多见于考古实物,如埃及新王国时期(前1567—前1085)的底比斯陵墓壁画中的莲花纹,与希腊罗德岛出土的建筑物上的茛苕叶饰旋涡纹(公元前四世纪),造型结构上极为相似。卷草纹也传播到恒河和印度河流域,对印度早期的佛教装饰形成深远影响,如在笈多王朝(320—730)的佛造像中,常见佛背光的中央部位刻有莲花图案,周边刻以卷草纹等图案,这种造像艺术,后来成为中国唐代造像的范模,并远及日本而为奈良时代的佛像艺术标本。
7—10世纪伊斯兰教影响下的阿拉伯式的卷草纹也称阿拉伯藤蔓纹,学者认为此纹样源于希腊,主纹呈扇面棕叶状,后来经过不断改造,逐渐演变成一种富于流动感的抽象卷草。卷草纹也因连绵波动、繁复圆润的特征可体现佛教轮回永生之念,常见于佛教石窟装饰中。敦煌石窟中卷草纹从隋代萌芽到初唐发展,构图趋向丰满;盛唐至晚唐则呈现出绚丽多姿、雍容华贵气象;五代、宋、西夏呈现程式化趋向,显得繁缛纤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