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城区绿道规划策略探讨
——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

2019-08-02 08:09李海红
园林 2019年4期
关键词:虹口区选线绿道

李海红

“绿道”第一次得到美国户外游憩总体委员会的官方认可是在1987年[1],美国景观师奥姆斯特德在19世纪60年代设计的波士顿公园系统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道规划[2],目前欧美国家的绿道已经成为一种以土地可持续为目的而发挥生态、娱乐、文化、审美等多种功能的土地网络类型[3]。国内绿道发展起步在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直到21世纪初都以引进国外绿道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为主,珠三角地区从2006年开始开展绿道的规划与建设实践工作,在其引领下全国范围内绿道事业发展呈如火如荼的态势。

我国的绿道规划研究与建设实践多集中在省域、市域、县域等区域层面,高密度城区绿道则较少涉及,如国内外绿道选线大量采用的适宜性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等更适用于区域层面的绿道规划,因此目前高密度城区的绿道规划与建设可资借鉴的经验十分有限。但是实践证明高密度城区内的绿道由于具备接近使用人群、可达性高等特点而使用频率更高,其建设绿道的需求往往比区域层面更加迫切[4]。鉴于我国高密度城区绿道规划受到城市空间环境各要素影响较大,其规划研究和建设实践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基于高密度城区绿道规划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上海市虹口区为案例深入探讨高密度城区的绿道规划策略。

1 高密度城区的界定标准及建设绿道的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及城区发展体现出高密度化的趋势,目前占地球陆地面积约3%的城市里居住着全球约50%的人口[5]。“高密度”从物理学意义上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6]。根据李敏和叶昌东以Demographia公司在《世界城市群研究》(2012)中发布的全球1513个50万以上城市人口密度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的研究,他们按统计学上一般把5%分布点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边界点,因此将城市数量百分比≤5%的分布点近似取值为15 000人/km2作为高密度城市人口密度的门槛起点[7]。高密度城区借鉴高密度城市的界定标准,即将人口密度超过15 000人/km2的城区视为高密度城区。

高密度城区呈现出空间形态紧凑化、土地使用集约化、建筑高容积率、绿地资源稀缺等空间特征,无法满足居民的休闲、健身、游憩需求。如何高效利用并整合有限的绿化与其他休闲游憩资源,在土地使用已经固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增加绿化和休闲游憩场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高密度城区的绿化困难立地背景,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就其绿地系统、绿视率、微绿地、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和立体绿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求解决高密度城区人居环境品质提高与绿化空间破碎、匮乏之间的矛盾,以上研究内容仅仅能起到提升现有存量绿地品质和发展三维绿化的作用,无法实现整合绿化与其他休闲游憩资源的目的。根据《上海市绿道建设导则(试行)》,绿道作为一种绿色线性开敞空间,其主要依托绿带、林带、水道河网、景观道路、林荫道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具有生态保护、健康休闲和资源利用等多种功能,能起到串联各类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绿地林地、林荫片区等绿色空间以及历史景点、传统村落、特色街区等人文节点的作用。绿道的规划与建设正好是一剂良药,可以作为整合高密度城区内绿化与其他休闲游憩资源的重要抓手,对高密度城区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吸引力大有裨益。

2 高密度城区绿道规划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对绿道的认识:与其他相关概念混淆

为满足高密度城区居民日益高涨的休闲需求和提高城区的绿化环境品质,城区管理者提出建设林荫道、健身步道、绿道等举措。与一直存在的城市道路中的慢行道相比,林荫道、健身步道和绿道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是业内人士和行业管理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绿道对绿化感受度的高要求在绿化资源极其匮乏的高密度城区能否实现值得深思。不审慎思考高密度城区中绿道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混淆问题就会使绿道的规划与建设变成只是对概念进行把玩的文字游戏,落不到真正的实处而惠及居民。

2.2 绿道布局:受限于绿地空间的极度缺乏

对于高密度城区而言,除去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必要,公园绿地外其余的绿地空间少之又少,就连部分道路两侧的防护绿地也由于道路拓宽而一再地被侵占,可见在过去的城市发展中绿地成为一种最具弹性的用地类型,绿地空间要么让位于商业地块的开发,要么优先满足城市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上种种直接导致如今绿地空间的匮乏。满眼的高楼林立,绿地空间却无处寻觅,尤其是建筑和人口密度高到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密度城区此种情况尤为明显。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绿化部门找回了些许话语权,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寻找空间建设绿道成为绿道规划与建设亟待解决的难题。

2.3 绿道贯通:困难重重

绿道作为绿色线性开敞空间,串联区域内的绿色空间与自然人文节点是其关键作用,绿道在区域范围内能最大限度地贯通就成为必须。绿道宜在带状绿地内建设,也可以在河道两侧的空间内建设,借助城市慢行道建设绿道是为了实现其贯通的无奈之举。寸土寸金的高密度城区:绿地空间极其破碎,连续性很难保证;部分河道两侧的防汛墙被当作居住小区围墙来使用;部分道路紧挨河道两侧的防汛墙建设;城市道路的慢行空间有限,人行和非机动车道混行的情况较多发生,加之城市道路的通行压力大,绿道建设可依托的城市慢行道资源有限,若无法实现贯通,绿道的基本属性已丢其一。

2.4 绿道实施:绿化部门孤掌难鸣

与绿地的实施不同,绿道的实施仅靠绿化部门恐怕难达目的。高密度城区绿道建设所依托的载体包括绿地(以带状绿地居多)、河道两侧的空间和城市慢行道,而这三种载体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分别是绿化部门、水务部门和交通部门,绿道与城市道路交叉时还涉及到交通信号灯的调整。此外,绿道实施需借力规土部门负责的诸多城市更新项目的推进。可见在绿道的实施过程中绿化部门至少需要得到水务部门、交通部门、规土部门和交警部门的支持。

3 上海市虹口区绿道规划策略

虹口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7)》可知其行政区域面积为23.46 km2,年末常住人口为80.5万人。虹口区的人口密度为34 314人/km2,远远超过高密度城区门槛起点值15 000人/km2,因此将虹口区纳入高密度城区的研究范畴。虹口区为了改善由于绿地资源稀缺而无法满足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的现状,同时响应上海市城市发展要求,相继提出了建设林荫道、健身步道和绿道等举措。与林荫道、健身步道相比,绿道的绿化感受度更高、体系更加完善、功能更加丰富、可达性更好,但是在高密度城区实现绿道建设的高标准需要借助有针对性的规划策略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

3.1 多载体共建策略

虹口区的绿道所依托建设的载体多样,包括绿地、水系两侧空间、城市道路的慢行道空间等。根据我国的条块管理模式,不同的载体归属不同的管理部门,绿地归绿化部门管理和实施,水系归水务部门管理和实施,城市道路归交通部门管理和实施。绿道的贯通要求多种载体共享空间资源进而共同建设,既可以提高水系两侧和城市道路的景观环境品质,又能将全区慢行休闲空间整合成网络,进而满足居民日益高涨的休闲健身需求,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3.2 多规融合策略

虹口区的城市建设已达饱和状态,绿道的建设实施需要借助城市更新等改造计划才能有序推进。鉴于高密度城区绿道规划与建设的复杂性提出多规融合的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市政方面、城市更新方面和绿化方面的规划(图1)。

市政规划涉及水务规划和交通规划等内容;城市更新规划包括街道更新规划、功能地块更新规划、街区更新规划等内容;绿化规划包括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绿化提升规划、上位绿道规划等内容。多规融合并非简单的多种规划内容的叠加,融合的过程是协调各方,最终达到n+n>2n的效应。

3.3 基于多要素评价的选线规划策略

为了实现整合虹口区内绿化与其他休闲游憩资源的目的,绿道选线作为绿道规划的关键内容须体现合理性和均衡性,就合理性而言提出最大限度的串联自然人文资源、为居民到达提供最大的便利等要求;而均衡性则需要在空间和服务人口两个层面均有所体现,人口密集区域相对的应该布局更多的绿道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空间上的某个服务范围的全覆盖。

3.3.1 绿道节点的吸引力评价

1. 多规融合策略示意图

2. 绿道节点吸引力评价图

绿道节点是绿道使用人群的原点和可达性需求的目的地,包括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交通要素和人口要素四类[8]。各类要素的吸引力分级根据其多个评价因子的综合评价值确定(见表1),综合评价值越高,绿道节点的吸引力越高(图2)。

3.3.2 绿道连接通道的适宜性评价

绿道连接通道是串联绿道节点、实现绿道可达性的载体空间,包括自然要素和交通要素两类。各类要素的适宜性分级根据其各评价因子的综合评价值确定(见表2),综合评价值越高,越适宜作为绿道的连接通道。

3.3.3 绿道选线规划技术路径

虹口区绿道选线规划从技术路径的角度包括四个步骤:首先依据《上海市绿道专项规划》,虹口区内已明确两条绿道选线,分别为依托黄浦江和苏州河北侧建设的市级绿道和依托走马塘(新市河)建设的区级绿道;其次优选绿道主线是指通过一级连接通道串联一级节点生成的绿道线路,绿道主线作为区级绿道;再次均衡化绿道次要线路是指主要通过二级、三级连接通道串联一级、二级节点生成的绿道线路,绿道次要线路作为社区级绿道;最后通过划定绿道连接线完善绿道网络体系,绿道连接线由三级连接通道串联二级、三级节点生成,严格意义上绿道连接线不属于绿道的范畴,但是能起到完善绿道网络体系、提高绿道可达性的作用(图3)。

表1 绿道节点的吸引力评价表

表2 绿道连接通道的适宜性评价表

3. 绿道选线路径图

4. 绿道选线规划结构图

3.3.4 绿道选线规划方案

通过上述选线规划技术路径的实现形成了虹口区绿道选线规划的初稿,对其进行修正后得到虹口区绿道选线规划的最终方案,呈现出“双环系双廊·众星漫虹口”的布局结构特点(图4)。

3.4 多举措增绿策略

虹口区绿化空间极其匮乏,绿道的建设空间更是有限,绿道所依托建设的载体绿化感受度不高,因此采取立体绿化、拆墙透绿等增绿措施提高绿道的绿化感受度和景观品质很有必要。

立体绿化是以建(构)筑物为载体,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营建的各种绿化形式的总称[9],实现立体绿化建设与绿道建设的完美融合是提高绿道品质的有力举措。拆墙透绿是指将原先实心围墙改造成镂空墙,对绿道沿线进行最大限度地拆墙透绿以释放更多的绿化空间(图5)。立体绿化建设、拆墙透绿、绿道建设同为上海市提出的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举措,彼此之间优势互补才能事半功倍。

5. 绿荫下的中山北二路绿道

4 结论与反思

生态文明时代,高密度城区绿道规划与建设对于提升城区绿化环境品质和满足居民休闲游憩需求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高密度城区绿道规划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包括多载体共建策略、多规融合策略、基于多要素评价的选线规划策略、多举措增绿策略等,重点针对基于多要素评价的选线规划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对于上海市而言,绿道固然是响应国家生态文明战略、提高城市绿化环境品质、满足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的重要抓手,但是在全域范围内采取一刀切的政策是否合适值得深思。高密度城区寸土寸金,绿化空间有限,若绿道建设得不到良好的规划引导可能倒逼出三种现象:达不到绿道的相关标准但仍称其为绿道而显得牵强;为了将其纳入绿道范畴而在上海市层面降低绿道标准;绿道与林荫道、健身步道等相比没有体现出足够的先进性而使绿道的规划与建设变成只是对概念进行把玩的文字游戏。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推动实施地区的良好发展,也有可能造成换汤不换药的重复建设而浪费社会资源。(感谢上海市虹口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黄玲署长提供照片;感谢项目组所有成员。)

猜你喜欢
虹口区选线绿道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沾化至临淄高速公路北贾枢纽立交段选线研究
虹口区发改委到黄浦区调研建筑节能工作
环湖绿道游憩机会谱构建及应用——以南京市玄武湖为例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向阳 向上 向善——上海市虹口区凉城第三小学培育新时代好队员
小家系大家 弘扬好家风——上海市虹口区凉城第三小学促进家风建设的实践
虹口区重点用能单位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开展节能技术合作
分析PT、CT极性反接对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的影响
小波变换在电力线路故障选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