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_刘美珠 图源_网络
一
我刚做老师的第一年,教高一。有一次上课说到了我们应该重视规则之类的话题,我的出发点很简单,是希望同学们懂得遵守校园秩序。班上有个小男孩仰着脑袋,咬着手指,一副看透了一切的样子说:中国人就是没有规则意识。
“中国人这个主语太广泛了,主语要加定语,比如说××中学××班的×××和×××没有规则意识,这就没问题了。虽然他们都是中国人,但中国人不都是他们。”我盘算着得教教他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就示意他举个例子,如果他正好说了某班抢了我们定好的运动场地,或者某某人在教室里的借书单上乱画日本漫画美少女,我就可以趁机教导一番。
小男孩又咬了咬手指,说,他看过一个故事,抗日战争的时候,有个解放军小队与日本兵狭路相逢,一场激烈惨斗后解放军占了上风,这时日本军官举起刺刀,卸下子弹,要求进行一场武士之间的一对一的决斗,解放军队长就站出来与日本人打,打着打着就打不过了,其他队员眼见着队长要输,掏出手枪,砰砰砰几下,日本军官倒地而亡。
小男孩总结陈词:中国人就是没有规则意识,拼刺刀输了就输了,人家日本人守规矩,拼刺刀就褪下子弹,中国人就奸猾……
我愣了一下,我就打算讲点校规校纪,怎么刺刀都出来了?
在我发愣的几秒钟内,教室炸开了锅。
“跟日本人还讲什么规矩,他们侵略我们讲什么规矩了?”
“我们都被欺负到家门口了,还遵守个屁规则,都没命了,先打死他们再说。”
“你到底有没有学过历史?知不知道小日本是怎么欺负咱们的?”
“你觉得日本鬼子好,去当日本人吧,中国不欢迎你!”
……
几个人高马大的男生气势汹汹,厉声质问,揎拳掳袖地下一秒准备动手,连女同学都开始拍桌子,口沫横飞。小男孩脸涨得通红,嘴闭得紧紧的,却坚决不肯改口。
当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共同的回忆被摧毁掉,清理掉,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也就消失了,最终会消融在历史的长河里
越吵越烈,场面一度失控。
二
课下约小男孩聊一聊,我给自己做了心理建设。这个孩子在国外出生,国外上学,有外国的护照,毕竟没怎么在国内上过学,我既不能摆出太大的老师架子,批评他不懂中国近现代惨烈的抗战岁月,又不能客客气气把他当外国人,用文化差异和稀泥,毕竟他父母也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同一件历史事实,不同立场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我斟酌着用词:“我们学习历史、探讨历史,对我们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们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理解别人的想法。别的同学是首先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来谈这件事,你要想的是,跳出争端,去意识到许多观点的不可调和是因为立场的不同,不是针对你个人。”
“可是,我也是中国人,只是有外国护照,只是在国外上过学。也许以后会定居在国外,在国外,我也是华人。您让我理解他们,可是他们所有的想法都是中国的想法,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永远人云亦云,就是好的吗?”小男孩的一脸不服气。
“这个问题是被侵略者在面对侵略者时候,道德是不是还适用的问题。”我艰难地想把它限定为学术讨论。
“可以,如果不是日本人和中国人,是英国人和法国人呢?他们会这么指责我吗?”
我沉默了。
可能不会,我们可以淡定地讨论英法百年战争的血腥,淡定列举三十年战争背后利益的争端,淡定地探讨苏德战争的影响。无数白骨,未曾激发我们如山如海的愤怒和悲伤。
但是谈到日本人,你不会把它当做一个旁观的道德问题,从小到大,我们每到清明节的扫墓,听红军老爷爷讲故事,近代苦难史的反复学习,九一八的合唱,南京大屠杀的纪念……这种种活动,都渗透到我们的生命中,它参与了我们的时间,构成了今天的我们。
没有在这样的时间里浸润过,很难理解这种共同回忆下的同仇敌忾。我忽然感到无力,我没有办法让这个在国外长大的华裔小男孩理解我们,我也很难让其他同学理解他,他们生命的时间是被不同的过往所填充,那些过往的时间已经成为历史塑造了他们深层次的不同。
三
约谈小男孩的家长,他妈妈是个英文教授。
为了避免在大学教授眼里,那种把你当做“国家洗脑执行者”的同情态度,我只是客观陈述了发生在课堂上的事情,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这是家校沟通的必要步骤。作为中学老师,“立德树人”是时时刻刻要铭记在心的使命,只是我不知道,对于一个手持外国护照的华裔孩子,我是否需要以中国的历史阐述来教育他?
清明扫墓纪念先烈,保持对历史的敬畏,进而保持家国情怀。图为西宁市大同街小学扫墓
我也有些好奇:这些千方百计给孩子弄到外国护照的中国家长,是真的希望孩子成为彻头彻尾的外国人?还是希望有个高等华人的身份,更方便“俯视”一下他周围的普通老百姓?
“我们孩子,回国以后,很排斥中国的历史课,老师你知道的,国内的教育特别强调背诵,都是些政治正确的观点,不像在国外……但老师您的中文课,他还是很喜欢的……而且咱们学校呢,也不强迫学生学习中国的历史教材。”
阳光照在这个妈妈乌黑的头发上,她的脸庞显得格外坚毅,她努力地想让他的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她反抗洗脑,反抗观点的灌输。可惜她不明白,任何一种教育都带有观念的灌输,想要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避开中国的历史教育就能解决的。
历史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用共同的历史阐述来培养国家和民族内部成员之间强烈的认同感,我们国家的所有人对过去,要有共同的回忆,这些共同的回忆,就会在彼此间无形地产生出一种特殊的感情联结和亲和力,把人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凝聚成一股难以分开的力量。当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共同的回忆被摧毁掉,清理掉,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也就消失了,最终会消融在历史的长河里。
避开了历史教育,你同时也避开了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培养,成为一个精神上的流浪者。
“我们在国外嘛,就经常给他看《丑陋的中国人》之类的书,想培养他的批判性思维……我觉得咱们学校这个历史课就非常好,全英文的教材,世界史也突破了国家教材仅仅用中国立场看待世界的狭隘视角……”
这个教授妈妈致力于“破”,可是当年对她而言的“破”是因为她已经被灌输过了,对于他的孩子,没有“立”过,那么这种“破”也就变成另一种灌输。
而且,历史教育要做的,就是要树立我们对历史事实共同的价值判断,这个判断可能仅仅只是基于我们现在的利益,但意识到我们共同的利益本来就是历史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共同的利益才能让所有人齐心协力,勇往无前,才能开创我们更好的未来。
避开了历史教育,你同时也难以理解自己的利益所在,不知道你的未来与谁休戚与共,你觉得你是精神上的世界公民,人类道义的担当,但恐怕,只是自己的幻觉,别人依旧用你的语言和肤色来判断你。她知不知道我们选用的这本英文版的《世界历史》其实在历史学界也被诟病为“欧洲中心视角”?
“我打算让他申请美国的大学,他还是要学文科类的专业,国内的文科专业实在是太不好了……我们希望他能成为有着更宽广视角的国际人才……”
我的思绪还在发散,历史教育让你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连续性,今天的种种都是昨天和前天的延续,历史不是过眼云烟,是你理解现在处境的一把钥匙。教授妈妈对中国历史教育的痛恨恐怕是处于对自己受教育经历的反思和矫枉过正。她到底受过什么样的打击和折磨呢?她的遭遇也是我们国家跌宕辗转的痕迹,她对孩子教育的希望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悲歌。
“我们还是很重视孩子的中文教育,希望他可以说流利的中国话,能阅读古代典籍……”
这不是学不学中文的问题,台湾的孩子也能说流利的中国话,因为繁体字的缘故,阅读古代典籍比大陆人更有优势,但是,他们的历史教育依然让他们与大陆在心理上越来越遥远,越来越不能把海峡这边的人当成自己血脉相连的同胞。
香港不也一样吗?93年教育改革之后,中国历史不再是必修课,现而今,面对着对历史极度无知的香港年轻人的游行暴动,我们又该如何重新建立起他们对整个中国的认同感呢?
“您打算让他上完大学就回国,还是能留在美国就留在美国?”“这个,要尊重他的意愿。”
是的,他是有自己的意愿的,可是他的意愿从何而来?必定从他过往的生命中来,他也是黄皮肤黑头发,他有着纯正的中国父母,他可以说流利的中文,但是他又很难认为自己属于中国,他无法理解中国人对国家富强的深切追求,无法理解我们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对这种语言和文化深入骨髓的亲切和皈依,无法理解我们的牺牲、抗争、愤怒与悲壮。他对中国可以平静地旁观。
人终究是历史的动物,人终究是文化的动物。
很多年过去了,我不知道,已经在美利坚的那个当年的小男孩,他是否真的能成为父母希望的那种超越国籍的国际人才,而他的这一切才华,又是否会为了中国奔走和奉献,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中国苦难深重又波澜壮阔的历史浪潮中。
清华大学刘东教授说要想深入打破通识教育的困境,首先需要弄清的是究竟什么才算得上名符其实的“通识”
“2016两岸大学出版交流展暨诚品青年大讲堂”活动中展示了490种主题通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