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心书院:为当下家庭教育寻“药”

2019-08-02 15:15高洪云供图本心书院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读经本心书院

本刊记者_高洪云 供图_本心书院

本心书院蒲宁老师给家长和孩子们讲课

“我们这辈人,有几个人会自觉地拿起一本(古)书来看?现代社会,诱惑太多,邪路也多。我想让孩子读这些好书,虽然见效慢,但值得等。断了的家风家教,从我儿子这代补上,他以后再传给他的儿子、孙子……”

一个传统文化学习体验中心

伴着一场暮春早雨,记者前往成都市大悦城片区。在繁华商业圈旁,隐藏着一个“为往圣继绝学”的学习空间——本心书院。

书院大门口,矗立着一块石刻,是流沙河老先生题写的书院名称。进入大厅,左手一尊乌木孔子像,后壁是孔子的四位门徒画像,出自书院学生杨兹兹的父亲杨俊之手。杨兹兹跟从陈岳习读传统经典近十年,已行过拜师礼,称得上入室弟子。二楼墙壁上,还有马识途老人于百岁高龄时专门为本心书院题写的诸多墨宝。

书院两层,既有容纳上百人的大教室,也有四五十人的小教室,以及琴房、书法室、武术室、图书休息室。让记者惊讶的是一个特殊的房间——扶阳中医工作室,火神派第六代传人赵君先生每周六在此坐诊半天。

记者曾听过陈岳主讲的一场“国学与养生”主题讲座,赵君作为嘉宾讲了下面几句话:

所有的,我们姑且叫做东方科学吧!它的基础,都是传统文化,这是与西方科学的极大区别。我们讲体用,东方的“体”都是传统文化,至于“用”呢,像中医、太极拳、绘画、书法等,它们的基石都在传统文化中……

每周六,除了来学习的孩子和家长,还有很多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求医者。赵君先生在空闲时也会跟家长们聊一聊养生,以及医者眼中的教育观。

记者来到本心书院时,恰是周六上午。《论语》班,家长与孩子共处一室,在陈岳的带领下一起重温夫子之言。童蒙班内,是一些更小的孩子,跟着蒲宁老师(陈岳表弟)念《弟子规》,学习为人做事的规矩。书法教室内,孩子、家长执笔习字,老师在旁指点。还有另一些等候的家长,或交谈,或在图书室看书。

孩子所用读本,为书院自编的《本心国学经典诵读教材》,包括赤、橙、黄、绿、青、蓝、紫七本,目前编出了前四本:赤色卷为《弟子规》《千字文》《孝经》,橙色卷为《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黄色卷为《论语》,绿色卷为《大学》《中庸》。每本书,都没有拼音、注释,最后几页附带有适合中小学生的经典古诗词。

截至目前,本心书院开设的国学经典诵读班,分童蒙养正、立德启智、志道乐学三大类:

童蒙养正班(启蒙):《弟子规》《千字文》《孝经》;

童蒙养正班(基础):《三字经》《百家姓》;

立德启智班(基础):《幼学琼林》;

立德启智班(进阶):《论语》;

立德启智班(亲子):《论语》;

志道乐学班(基础):《论语》;

志道乐学班(进阶):《大学》《中庸》《孟子》。

蒙学经典、四书、琴棋书画、武术、中医,本心书院用心营造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体验中心,让孩子和家长由待人接物起,到修身养性,最终抵达安身立命的境界。这不仅是孩子要走的正道,对家长来讲,也是极关紧要的补课。

“断了的家风家教,从我儿子这代补上”

周末的本心书院很热闹,陆续有家长带着孩子来上课。闲聊得知,家长们的身份多元:教师、官员、企业主、画家、普通职员等等。

今年10岁的陈满星,在本心书院的周末诵读班学习四年,他的父亲是一名司机。

陈父谈起送孩子来此的初心:“我想的是孩子以后做一个得体的人,待人接物有礼有节。现在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看不懂老祖宗留下来的经书了,只有来书院,才能系统地学习这些优秀文化。”

他用“大浪淘沙”来理解中华传统经书的价值,“这几本书如果不好的话,早就被淘汰掉了,还能流传这么多年吗?”在他看来,孩子读这些圣贤书,比起被网络、游戏、影视、粗制滥造的童书等包围要好。

对于很多批评儿童读经的声音,他视为正常,却并不在意。“读经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个人的教育选择权,觉得好,认准了,就走下去。人得有主见,凡事都听负面声音,那怎么行?况且我自己也跟着读了,确实有启发。”

作为老成都人,时代原因,中国传统的那套家教,在陈先生的大家庭,可以说已断丧了。

“我们这辈人,有几个人会自觉地拿起一本(古)书来看?现代社会,诱惑太多,邪路也多。我想让孩子读这些好书,虽然见效慢,但值得等。断了的家风家教,从我儿子这代补上,他以后再传给他的儿子、孙子……”

第二位家长,是在翻阅书架等待上课的间隙接受采访的。他的职业是市场销售经理,目前两个孩子都在亲子《论语》班,小儿子8岁。

职业原因,这位家长接触过各类人群。在他看来,社会层面的导向日趋物质,人心浮躁。读一读传统经典,对心灵和学会做人有好处。“本心书院鼓励家长旁听、共读。没有特殊原因,周六我们一家四口都会来这里读书,回家后也会一起讨论。比起让孩子单独读,书院倡导的家庭共读,营造的氛围和产生的效果,要更好些。”

另一位孩子辜紫洛的母亲原是小学语文老师,改行的原因之一,是厌倦了学校的汇演活动多,氛围浮躁。女儿2岁时,她坚持给孩子读《三字经》,有天早上,女儿突然跟着念了。经一位朋友推荐,她知道了本心书院。而她的先生,也是传统文化爱好者。

另外两位受访的女家长,目前都是教师。在送孩子来读经之前,她们都没有通读过《论语》及《弟子规》。“学校里教的,多是考试层面的东西,而更关键的,比如做人之道、人生该怎么过,很零散,也不太被重视。”其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

本心书院并不硬性要求孩子背诵,但孩子们读的遍数多了,自然就记住了。陈岳的课,则注重将经典道理与生活常识结合,有趣,不枯燥,不是道理的堆砌。初中语文教材选录了《论语》十则,受陈岳影响,上述这位家长在教学时也改变方式,使之更加贴近生活。

针对某些“儿童读经会读呆、读傻”的言论,另一位教师家长不同意。她的孩子天生有点内向,刚送来读经时,胆子小,不敢说话,她陪着一路诵读下来,孩子反倒不似之前那般羞怯了。

“同样是那几本经书,有的人读成了孔乙己,有的人读成了曾国藩。书是死的,没有罪过,没有读成才,既有个人的原因、学习方式问题,当然还有时代机遇、个人机缘等。”该家长道。

经典浸润,能知能行

在本心书院常驻读经老师中,李彤是年龄最小的一位。

来本心书院前,李彤在某知名幼儿园短暂待过一段时间,因教育理念不合而离开。在记者追问下,她提了一个例子:有一次,在幼儿园门口,她看到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被发脾气的孩子又打又骂,孩子躺在地上又哭又闹……

本心书院的老师们还经常受邀去学校、社区等地讲课

相较于一些读经私塾,本心书院的管理相对宽松灵活,内容也更丰富,包括蒙学经典、四书、琴棋书画、武术、中医等等

这个例子看似极端,在城市家庭教育中却可谓常见。时下占主流的幼教观念,深受西方教育影响,强调以孩子为中心。大部分家庭又没有一套合适、有效的家教原则,孩子被娇贵得不行,甚至连最基本的尊敬长辈都没有学会。

另一位常驻老师蒲宁,都江堰人,陈岳的表弟,两人年龄差7岁,同样毕业于川师中文系,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教师。蒲宁对外婆的家教方式也印象深刻:早上几点起床,来客人时该怎么做,与兄弟姐妹发生争执时如何解决,不识字的外婆,教会儿孙们很多为人处世及生活之道。这使蒲宁对传统的家教家风有天然好感。

和很多家长一样,在这之前蒲宁并没有通读过《论语》《弟子规》等。受陈岳影响,他开始补课,并参加了王财贵先生倡导的“《论语》一百”读经班。

经典让蒲宁的心境变得平和,并在为人处世上,有意识地知行合一。他很感慨地提到一件小事:有次在某读经论坛上,他看到一位讲师前脚在讲台上大谈修身,后脚坐上车即开始抽烟,并将烟头随意丢出窗外……

能知不能行,可谓古今中外教育顽疾,也是传统文化领域鱼龙混杂现状的一种折射。诸如女德班、传统文化戒网瘾等伪国学的出现,以及读经私塾师资、师德、教学模式等问题,都为国学招致极大非议。多种原因,促使国家从政策层面推出整顿措施,严禁私塾替代义务阶段教育。

相较而言,本心书院的管理较为宽松。首先,着装上面没要求;其次,时间灵活,既有周末集体课堂,也有周一到周五预约式一对一式小班。书院鼓励家长陪同,亲子共读,只按一个名额交学费。如此,使得传统经典智慧真正惠及家庭。

生于1980年的蒲宁,孩子今年三岁。聊起丁克族、不婚族与孝道的话题,蒲宁认为《孝经》并未过时。“按照《孝经》的理论,最低的要求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最高要求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并不是铁律,古代也有很多隐者,终生未娶,这种对待婚姻的自由,并非只是近代西方才兴起的。”

在书院授课时,蒲宁会有意识穿插一些日常故事,让孩子意识到那些古书上的文字与自己的生活、学习是紧密相关的,从而生发兴趣,加之书院氛围、家长共读,都能让孩子们觉得学习经典并不是一件苦差事。

因为有五年的中学执教经历,蒲宁能理解家长的急切,但读经典是一个熏染、生根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

“本心书院的亲子班中,老师的讲解主要针对的是家长们。孩子们多数是听不懂的,他们只要熟读成诵,记忆力会增强,语文成绩基本能有保障,且品性、礼节、习惯等方面,都会缓慢地改变。”

让古人的智慧,慢慢浸润我们的家庭、家长和孩子,这是本心书院的最大愿景。

猜你喜欢
读经本心书院
朵云书院黄岩店
“岁月更迭·设计本心”——WAD广州设计分享会圆满举办!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做动保,最重要是“守得住本心”!众乐坚持打造贴近一线需求的产品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白鹿洞书院记
VIKI_LEE:保持本心,随心创作
生查子
再看读经:科学读经 品味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