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_刘美珠 北京某公立高中教师
在线教育、远程视频直播课成为当下教育热点
2018年年底,我的一位朋友,在朋友圈晒出他在得到APP的学习报告,1693节课,314.1小时的学习时间,超过98.5%的得到同学。其实不止,他有我的得到账号密码,我买的一些课程,他也几乎都学了一遍。
这位朋友开个小小的贸易公司,成天东奔西跑酒桌上拉关系,摄个影能跟知名主持人勾肩搭背,打个球能跟某老总倾盖相交拿到代理权,连撞个车都能迅速跟交警队的警官称兄道弟。
我讶然:“你的学习时间从哪里来?”
“开车啊。就放着听。”他觉得音频形式解决了他读书的大问题。把碎片时间全用了起来。
我点点头,我用“得到”,也主要是填满我漫长而无趣的通勤时间。
在学校里,各种痕迹管理、报表记录、开会鼓掌、学生事务磋磨得老师精疲力竭。作为引导学生学习和读书的老师,却毫无读书的时间和心力,还得成天在讲台上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说来挺黑色幽默的。
上下班这两个小时,竟是为数不多的安宁的净土。
我常听的是“得到”和“喜马拉雅”。“得到”其实是个加强版的出版公司,(还不用买书号)核心能力是选题策划的眼力。打个比方,当J.K.罗琳拿着《哈利·波特》来找你,你得慧眼独具知道这本书能大火,赶紧签独家,再约她多写几本《哈利·波特》后传。“喜马拉雅”呢,就有点淘宝模式,大家各显神通,各路播主把各种题材模式“养蛊式”竞争一番,存活下来的都是英雄,不管你赚不赚钱,反正它都赚钱。
我听“得到”,是因为我喜欢的几个作家在上面开专栏,而这几个作家,有之前混论坛的,有一直孜孜不倦地写书赚稿费勉强过活的,也有在大学里抱着铁饭碗苦熬的。我是穷教书匠,得知某位作家日子过得其实比我还惨,抱着捐款的心态,把他在售的书通通买了一遍。买专栏,也无非是捐得多一些罢了。
知识付费呢,是个伪命题。任何时代,知识都是要付费的,只是罗振宇们端着如来佛祖的笑容:这诵经一场,只讨得三斗三升米粒黄金,也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来吧,交出你的紫金钵盂!
“得到”大大提高了我喜欢作家们的收入,这是好事。要知道一个国家的文化终究是由优秀的作品撑起来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写书不赚钱,牛人们就不愿意深入浅出地好好写书,学术著作云里雾里一堆术语,终究是不能惠及百姓。
美国的科普类书籍以及中小学科学教材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我们拍马也赶不上的,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鼓励一流科学家给孩子们写作,有出版支持,专项基金,总之,钱管够。中国从不缺牛人,缺的是能激发牛人们创作的——分红机制。我那位贸易公司的朋友就曾在饭桌上跟我划拉得到专栏讲师的收入,口水流了一地。
至于音频,这是个新形式,就像宋代书本的蝴蝶装取代了卷轴。智能手机普及了,基于手机的一系列运用就如雨后春笋,蓬蓬勃勃。而一二线城市漫长的通勤,越来越厚的眼镜片,都使得“听书”这一形式席卷而来。
音频这个形式,不是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内容的品质,好东西,才值得付钱。这些好的内容,倘若没有“得到APP”,写成书,我也会买的,只是要坐在书桌上读,未必如这般塞着耳机便捷罢了。说到底,贵是贵了些,但也没有贵到不可承担。
对于我来说,无论哪个平台,本质都是书店,在书店里挑书,凭借的是自己的判断力。平台忽悠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当年书籍的发行和销售也是一般伎俩。就如看戏,认的是角儿,不是戏台子。
听书,效果只能约等于泛读,这种浅层学习,炼不成自己的金刚钻。我愿意用听书这一方式,做广博的浏览,有好的内容,再细致地反复阅读。至于这一本本听书看书为了什么?知识改变命运吗?别逗了,我一辈子现在都能看到头;缓解阶层固化的焦虑?有点。保持一个向上的姿态,总归是心理要踏实些;满足求知欲,好奇心?大概这是最本质的理由了。
“得到”的专栏可以分享,我当时建过一个年轻教师的终身学习群。
喜马拉雅平台推出付费课程
喜马拉雅平台数据
这些人文课程分享过去之后,只有一个年轻教师,不但期期不落,还催着我赶紧分享后面的。其他的人只礼貌表示谢谢,坚决不看。
我单刀直入问她们是不是不喜欢,那边尴尬回答:“哎呀,主要是没时间,学校的活干不完,您这周的学生评价写完了?”
我那个开公司的朋友嫌分享的内容不能连续播放,豪爽地把他的账号密码给我,礼尚往来地换了我的,还指点我:“这都是得到公司的伎俩,让你给免费做广告,忽悠我买,我不上当,直接拿你的听。”
看,还是商人懂得怎么省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我所在的这个学校,很早就忧国忧民地呼喊,互联网时代来了,以前传统的学习模式早已落伍,成为学生培养创造性的绊马索,我们要探索未来基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
学校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许多改革,比如把桌子围城一圈,教室里都换成一水儿的Apple TV,把老师的PPT全部放到网络平台上,每周要录制视频课程,要给学生学习情况反馈评语,要在网络答疑平台上与学生互动多少多少K的内容……每一项都与绩效考核挂钩。
在强大压力下,老师们各显神通,录制出各种各样的视频。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这事其实不难,上课的时候开着录屏软件,把一节课原生态录制下来,检查作业、聊天气、摆桌子、敲黑板、骂学生、勒令打扫卫生……都如实呈现。也有开着PPT对着屏幕讲一遍的,把师生互动全都删掉,从头灌到尾。
我曾经模仿“得到”,老老实实把我每堂课的干货都写了逐字稿,费尽心血配了图,模仿转述师的口吻,声情并茂地录制出来,制作成音频图文模式。
学生抗议说:老师,每科都让我们事先看,真没时间。
我当了真,把课程关联到手机上,以身说法,循循善诱:孩子们,你们上下学路上,听听就足够了,现在是碎片化学习时代。
学生做“死猪不怕开水烫”状:上学地铁上,还得吃一盘鸡。我们团结一致就不听,你上课就还得再讲一遍。
我仅有的积极自学的几个学生,在我不得已重复在讲几次后,也事先不听了。
我感到很忧伤,挥舞着教鞭,拍得桌子山响。罢了。
学生安慰我:“老师,你做的这些很有用,我们复习的时候可以看,就不用抄学霸笔记了。”
孩子们是善良的,绞尽脑汁东拉西扯地在平台上凑问题,老师噼里啪啦敲着键盘回答,看着虚幻的热烈讨论,数着帖子差不多了,师生就心照不宣地沉寂下来。
当然还是有热爱学习的孩子,会跟我交流哪个网站上的哪个课程讲得好,在大家吐槽某科老师不靠谱的时候,淡定地在网上自学。有问题就见缝插针找老师打破砂锅问到底。更多的学生,吐槽完就理直气壮地颓丧下去,把学霸推荐的网课点进收藏就扔过脑后。
“怎么学”这件事其实没有外人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每次家长会,总有殷切的目光问:老师,您给指导一下学习方法。学校领导,很喜欢讨论类似“阅读时划线效率更高还是用彩笔高亮效率更高”的问题,还附有论文一本正经地做学术讨论。
仿佛有某种最正确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它一定基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它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它能生成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图像,出具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它让我们可以完全依赖数据和电脑,而老师的存在越来越不重要,这个学习方式,只要研究出来,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教育中的问题。可惜,一线教师绝大多数时间面临的问题是“学不学”的问题,而不是“怎么学”的问题。
我们在跟抖音、王者荣耀、吃鸡、看片、刷剧抢学生,我们在跟发呆、恋爱、聊天、游逛、睡觉、懒惰争夺时间。学校给学生的学习电脑上层层布控,玩不了游戏、打不开视频网站,然而学生们刷机的水平日渐提高,几百名学生跟电教工程师玩起了猫捉耗子。
老师们的生存状态很是滑稽,这边跟学霸探讨可汗学院数学课上的挑战性习题,那边吼叫着瘫在桌子上的懒蛋赶紧看视频做学案,转过脸看到自习教室里虎目圆睁打游戏的,一口气险险提不上来。我们甚至开始崇拜起某个开大会公开砸手机的学校。
工业化时代,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学习最基本的目的,是把自己驯化为工业化社会大机器里合格的螺丝钉,先占住一个位置,再说成就自我、君子不器之类的大话。驯化的过程当然不是快乐的,怎么会爱学习呢?就算我有求知欲,也不会是对着所有学科。
我常想,爱问学习方法的人,是抱着侥幸心理的,总觉得,学习有捷径,我要先找到捷径,再开始学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
学习这件事,只要你一门心思想学好,那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拘哪一种。听老师满堂灌也好,自学讨论也好,在网上听网课也好,找人一对一补课也好,总归是能学好的。
科技的发展,给了人多种选择的可能,我们不要过分夸大不同学习方法的差异,对于真正想学习的孩子,哪种方法其实都可以成功。而不愿意学习的孩子,不管是因为什么导致了他的厌学,或者仅仅就是因为懒惰。科技,其实是无能为力的,甚至,放大了很多负面的心境和行为。
学校的最重要的作用,其实是提供学习的氛围,让大部分中庸的学生在按部就班的节奏里裹挟着往前学。
对学校来说,让学生去学习这件事,远比教学生怎么学更重要。很多学习方法,学着学着就自然领悟到了,就算一时不通,老师点拨一下,也不费多少时间。自己心里着急要提高成绩,各种方法都能自己想出来,他会自己问老师,问同学,在网上找课程,在书店找习题册,把知识点做成卡片,一点点零碎时间都摸出来背……如果你仅仅给他讲了无数方法,给了他无数视频课程,但他就是懒得去学,照样什么都不会。
知识是要一点点记忆、积累、掌握、内化、运用,这些都需要时间。网络课程的问题在于,它没办法按照你需要的重复数量来强制安排课程。你需要自己来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掌握自己的复习频率,需要自己给自己安排记忆的时间,安排练习题的数量。
科技从来不是解救万民的良药,它只是催化剂,是加速器。它让爱学习的学得更好,不爱学习的有更多沉迷的路径。
愿意学习的人,如我的那个开贸易公司的朋友,任何碎片的时间都能利用起来。不愿意学习的人,什么APP 都装上,打开手机也是斗地主。同样是听音频,你可以认真学习人文历史经济哲学课程,有意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在各种温柔的鸡汤里快乐地划水,甚至沉溺在《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有声书里。
说到底,所有时代的洪流,无论是“知识付费”还是“互联网学习方式”还是“终身学习”的口号,大浪淘沙,只是更方便了爱学习的,使强者更强,把不学习的拍死得更快一点而已。只有自己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才能把科技的发展化成自己进步的速度。E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办的教育创新论坛上,曾提出创新与技术的探讨,认为创新不等同于技术,提倡节俭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