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中村景观更新探索:循着村落自身演变线索

2019-08-01 01:25庞茵怡陈少沛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祠堂城中村村落

庞茵怡 陈少沛

摘 要:随着城市更新改造的推进,广州市城中村的景观已经出现历史建筑缺少保护且逐渐消失、分布过度杂乱密集、风格趋向僵化等问题。因此,城中村景观更新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由于现有的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使得城中村在更新改造中自身的独特性、地域性、历史性受到严重的破坏,如何保存和延续城市地域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使具有独特的、地域特性的历史文化的延续具有物质载体,更进一步构建城市的历史与人文归属感,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在深度实地调研和归纳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的基础上,深入讨论和揭示广州市城中村景观现存的问题以及更新的必要性和更新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城中村应从传统人文景观延续和建筑思想的启发中进行改造和建设,应循着其村落自身演变的线索进行城中村景观更新,创造新的具有美丽乡村内涵的村落形式。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历史文化;独特性;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7-0028-04

引言

文化的独特性是一座城市的精神体现和品质展示。十九大报告中阐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同样的,每座城市其文化的历史性和差异性显示着该城市的底蕴,是该城市强盛的力量源泉。然而,在过去30多年的城市建设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单纯地按照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模式进行建设的方法,导致了城市建设风格雷同、城市特色缺失历史文化等问题。城中村作为城市中不可绕开的一部分,在发展中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学者卢福营(2017)指出,当前各地正在开展的城中村改造形成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卢福营,2017)。对此,学界尚未给予充分关注。这种新的阶段性特征被形象地概括为“视物不见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顾眼前,不及长远”的城中村改造。这种改造忽略了人的城镇化和社会关系的重建,缺乏包容性改造和共享发展的理念,未能尊重城中村改造与发展的历史性,没有从城中村的历史传承性及其改造的长期性、复杂性出发,轻视城中村及其居民的可持续发展(卢福营,2017)。一座城市也是有其生命的,它有自身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要想展望一座城市的未来,必须要清楚它来时的轨迹。

因此,有利于文化的独特性的传承与发展的“城中村”景观更新模式具有被探索的重要意义。本文正是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提出城中村改造应循着其村落自身演变线索,保存其独特性、创造新的地域性建筑,构建城市归属感,从传统建筑思想的启发中建设绿色城市。“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王澍,2016)对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留存,并不是简单的仿古复建,而是需要有机地盘活经过历史沉淀的城市建筑空间。

一、广州市城中村景观现存问题分析

(一)传统建筑缺少保护,民俗的传承岌岌可危

城中村的祠堂、庙宇等传统建筑是传统民俗的载体,但是在城中村的改造过程中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在实地调研的五个村中,在祠堂、庙宇等建筑的保护方面,猎德村的做法是拆毁后异地再重建,建筑布局和材料均改变了;冼村的改造工程一拖再拖,祠堂等的情况不容乐观;棠下村的祠堂被改得面目全非,泯然于现代建筑中。相对而言,珠村部分祠堂因为村民将其作为活动室得到了较好的保留,但仍然有大部分的祠堂、书塾缺乏保护,破烂不堪;黄埔村祠堂、庙宇保存的数量很多,现存19座,具有代表性的为化隆冯公祠,但也有不少祠堂已经挪作他用,对古迹破坏明显,如现用作黄埔南社区的子义胡公祠。

祠堂、庙宇等建筑对于传统节日的维系具有重要意义。城中村内的传统建筑缺乏保护势必影响城中村传统民俗的传承。广州地区素来有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大多数村都有各自的龙舟,龙舟一般藏于村中的水塘和水涌中。赛龙舟的季节,村民起落龙舟是村中一道特有的风景线。猎德村的龙舟藏于祠堂北面的祠堂,棠下村的龙舟则藏于棠下涌,珠村的龙舟也藏于河涌中。这类藏龙舟的河涌点,不仅维系着赛龙舟的传统民俗,而且逐渐成为城中村的景点。以棠下村为例。棠下村有16条龙舟,平时都藏在棠下河涌里,每年龙船赛期间,活跃的有8条船。每年的端午节棠下涌都热闹非凡,但是近年来热度大减。

一方面,城中村的祠堂、庙宇是村民进行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珠村自古有正月拜太公、拜猫,七夕拜仙、“摆七娘”等传统。这些活动的举办场地是村中的祠堂、寺庙。“珠村大祠堂,要摆大七娘。小女勤乞巧,男儿换靓装……”这是清末民初珠村举人潘名江的《珠村七夕吟》所生动地记录了的旧时珠村乞巧节的盛况。如今由于珠村仅有少部分祠堂得到维护,这类民俗活动只有简单的形式仍然保留着,盛况场景难以看见了。

另一方面,城中村中的古建筑为民俗的传承提供了契机。在城市中,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而城中村祠堂的存在维系着村民的社交圈。祠堂、庙宇除了在特殊节日期间发挥作用外,在日常则是村民(特别是老人)聚会、唠家常的场所,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城中村中这类古建筑提供场所让年轻人了解传统民俗,让民俗文化得以延续。如果村集体和政府不加大对祠堂、庙宇等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則民俗文化的传承堪忧。

(二)历史建筑逐渐消失,岭南特色建筑缺少传承

“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费孝通,《乡土中国》)现如今所进行的大刀阔斧的城市建设,离不开本城市特有的传统文化。所谓传统与文化,费孝通老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有如此定义:“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旧建筑、旧景观正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当前”的生活需要传统文化就必须保护好蕴涵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旧建筑、旧景观。如果所有的岭南村落都被摧毁,纵使从书上可得经验,却终究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通过对实物的考究并运用到当前实际的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做到举一反三,从而与时俱进。纵使从别处可得可供参考的经验,也定比不上适从于当地的环境的“岭南村落”的文化传统。因此,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建筑、旧景观的保护,实际上就是适应了并促进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布局杂乱密集

自改革开放以来,因利所驱,城中村的村民不断地扩建自家楼房,以争取更多的出租房利益。外来人口因城中村廉价的房租和物价,大量地涌进城中村。城中村的建筑越来越杂乱密集,毫无章法可言。这类融自住与出租于一体的私人住宅群形成了“碰碰楼”、“一线天”等这类城中村的典型景观,在周围城市建筑的衬托下,显得尤为突出。例如,在石牌村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内,密密麻麻地堆积着3 656栋私人住宅(蓝宇蕴,2005)。居住在其中的人们,在狭小的空间尺度和逼仄的建筑形式里感觉局促和复杂。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居住环境大打折扣。

(四)风格趋向僵化

现在城中村的多数建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村民自建房,此类最普遍。二为开发商所建的高楼大厦。虽然这两类建筑的修建主体不同、规模不同,但是主要特点却是相似的。它们几乎完全都是出于经济目的,故风格单一。这些城中村自建居民楼绝大部分是方方正正的钢筋混泥土楼,表皮为各色瓷砖,楼顶或加盖违规建筑或装设自用水箱等。从中难以发现具有创意和富有技术性的建筑工艺,或是具有地域性、时代性的创新建筑形式。

二、循着传统村落自身演变线索更新的必要性分析

(一)传统建筑是文化延续的载体

当前,广州市政府对传统习俗的保存较为重视,例如广州市天河区政府一向大力支持各村举行传统风俗活动,如猎德村的“端午赛龙舟”,珠村的“乞巧节”。但在珠村调研期间与市民访谈中却出现两个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是认为政府直接推动使得珠村的“乞巧节”的庆祝活动从几乎消失的情况下又重新得到重视和发扬。另一方面则认为政府的这些所谓保护传统文化的活动只是表面的兴盛,如果政府不组织可能又处于无人关心的状态。时评人宋志标在2016年杨箕村的千围盛宴事件中反击那些把“传统”寄托于盛宴上的声音,认为“所谓的传统,不应该是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村原貌吗?如果任由村落陷落,将传统拆为孤立的文化遗存,并在实践中沦为文化表演,还有什么底气与资格去以传统自诩?”(何镜堂等,2010)可以看出,如果文化活动缺少了背景载体,本就难以开展;即使得以进行,也失去了相互依存的立足点。如每年热闹非凡的珠村“乞巧节”的主要活动的开展地是该村的“乞巧节”主题公园,但公园里除了几座简单的仙女雕像和一座只题着“鹊桥”二字的再普通不过的石拱桥可以点题外,就是一个毫无韵味可言的新建的公园。用如此简陋又毫无灵气的仿制品根本担不起也没有资格去阐释传统文化。相比之下,依存于河涌景观的“龙舟节”则显得幸运,因为河涌景观难以改变。从猎德村的实地调研中可见,原本城市中的河涌景观被掩盖于一条条大马路之下。如果实在没有更两全其美的办法,这样留着二元的景观的方法也差强人意。因为它终究能为传统的文化活动保留了必要的景观载体,而避免传统文化在实践中沦为文化表演。但更好的方式是梳理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肌理,保留当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原真风貌。

(二)传统文化的保存利于构建城市归属感

中国社会现在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个人滚滚向前。外来人口为谋取更好的生活,背井离乡到城市来打工,却找不到归属感,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城市的“局外人”。城中村的村民因现代都市扩张,农田被征收而失去了世代谋生的土地。城中村改造如若按照简单推倒重建起高楼大厦的改造方式,村民们将失掉他们最后的记忆寄托体。如此城市化,虽然使城市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大量增加,城市用地大面积扩张,但是共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却无法找到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无论是外来人口抑或是原村民,依然只是一场伪城市化。要想让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真正渗透城市中的绝大多数居民,首先要让他们对这座城市认可。对于世代同样是依附于土地的当地村民与外来人口来说,乡土文化便是他们天然的情感纽带。在城中村改造中注重保护历史文化,注重村民对故土与民俗文化的情感寄托,注重外来人口城市的归属之情,实则亦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真正的城市化。

正如建筑师王澍所说:“当一个国家失去文化属性的时候,你就失去了扎根在文化里的基本尊严。”一座城市亦然。如果一座城市丢弃了自己的特色文化传统,那么它将失去属于它的文化尊严。现在的城中村改造通常都按照千篇一律的改造模式,造成了“千面一城”的局面,古老的村落被吞没于时代的潮流当中,徒留一批找不到自己文化归属的村民。在访谈中,村民希望改造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村民现在还是有人每天到祠堂前乘凉;逢年过节、婚嫁丧葬这些大事,他们都会在祠堂围餐。诚然,城中村的原村民有经济诉求,但亦同样有文化诉求。城市化中不被同质化,打造一座城市有自己独特传统文化的名片,就是保留该城市的文化归属感及尊严。

(三)传统人文景观保存能够推动绿色城市建设

建设“绿色和谐人居”的城市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城市建设理念,城中村内的祠堂、庙宇等建筑则完美诠释了天人合一、和谐宜居的理念,为城市建设提供参考思路。在过去,人们向来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讲究“天人合一”。祠堂作为传统村落中最重要的建筑,其选址更是要经历一番考究,务求选择一个生旺吉利之处,使族运长久、人才两旺。从风水学上看,祠堂的选址理应是以山为依托,背山面水,而对于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也要借用意念形式作为景物替代,稍有突出地面的小丘、堤岸都可被作为风水中的“山”来看待。在廣州地区,地势相对平坦,要靠山相对不易。不过在市域范围内河道众多,纵横交错,遍布整个城市,因而“水”成为广州地区祠堂选址营建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这种重要性具体可体现在祠堂建筑的朝向、装饰题材等方面。广州地区内大部分祠堂紧邻河涌或水塘而建,建筑的朝向与水或河涌相对,并非固定的正南北朝向,而是可依据河涌走向或水塘的方位改变。这足以说明祠堂建筑与周边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城市建设应该走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然而,近年来城中村的城镇化的脚步不断加快,村落周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祠堂的传统风貌和景观格局同样也受到严重的冲击,甚至已经不复存在。在祠堂的周围,传统的民居建筑全被推倒重建,代之以一栋栋现代多层建筑。这些建筑密度极高,楼与楼的间距极小,多有形成一线天的景观。这使得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人居的建造理念的传承受到了严重冲击。然而,这种建造理念与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建设思想高度契合,因此,应在城市地域不断扩张、村落不断被改造的现代的城市更新中学习和运用它。

三、广州市城中村景观更新模式探索

(一)盘活城中村空间,创造新的地域性人文景观

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于城中村的升级改造,普遍为简单粗暴的全盘推倒重建。而对于带有历史特征的建筑,如典型的祠堂、牌坊等,则只是照葫芦画瓢地仿建,这种城市建设的模式显然是对城市的摧残。它所建起来的城市新面目是千篇一律的,没有历史,没有特色。如此不但是丢失了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人们情感的纽带,更是丢失了一座城市的尊严。

村落在城市的扩张中,被包裹、被压缩,形态肌理和建筑形态等这些村落自身的语言都在变化中。每一个改变都见证着这个村落的生命历程,不仅体现着该地域的时代印记,还体现着它的地方特质,记录着该村落的历史。想要真正盘活城中村的空间,创造新的地域性人文景观,就应该循着村落自身语言演变的线索,探求将会出现的建筑形态,面向未来。

1.在横向空间上,保持空间的地方性。循着村落自身语言演变的线索是立足于村落自身的特质的,与横向的其他地域建筑景观比较必定有其鲜明的特点,因为每个地域的建筑特点都是受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背景、文化环境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差异性的。立足于自身,可使村落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保持地方的特性,避免同化。

2.在纵向历史上,保存历史建筑的原真性。过去近30年的城中村改造中,采取的方法几乎都是直接推倒重建,过往的痕迹荡然无存。新建起的所谓仿古建筑,全都是假古董,没有价值,因为它已经失去了“原真性”。仿古复建不仅不是原来的那座古建筑,而且还失去了相互依存的传统的村落整体格局。仿古建筑成了孤立的、死板的、虚假的、简陋的用于表演传统的“戏台”。破败的城中村不只是一堆历史的废烂,它也是这座城市里的一段历史时期里的印证,反映着该城市在发展中的历史轨迹。对城中村改造不能简单地去全盘否定它,而要循着村落自身语言演变的线索,以保护为主,谨慎改建,以保存历史建筑的原真性。

3.在叙事结构上,体现景观的多样性。城中村在几十年的自发被动发展中自我堆积,呈现的特质是繁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它的叙事也是相当丰富的。因此,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用整齐划一的概念去简化它,而应循着村落自身语言演变的线索,具体关注到每一个琐碎的细节,以保存城中村景观中的多样性,盘活空间。

4.在发展前景上,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城中村的发展也是有其客观的规律,一味人为地切断它的发展沿革,会使传统村落的形态完全消失,其中所蕴含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都将凋敝。若循着村落自身语言演变的线索进行城中村改造,则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可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着村落自身语言演变线索的城中村更新

1.从单个文物建筑的保护转向区域整体保护。一方面,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是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依存、有机地存在的,不仅要保护文物建筑其本身,更要保护其周围整体的环境;另一方面,若非是区域整体保护,原村落环境一旦被破坏,村落的整体风貌将发生重大改变,历史文脉将被中断。故城中村景观的升级改造,应全域整体保护。

2.重塑村落的历史形态和肌理。岭南城中村建筑密度大,商住高度的混合,水网密布,使它形成了岭南人日常生活起居与街巷、河网密不可分的特色。村落肌理保存着人们原有的生活场景、生活记忆、公共活动等,在城中村景观升级改造中,应在纷繁杂乱的现状中梳理出原有的村落脉络,保护现存的历史景观,修复已经被破坏的重要节点景观,重塑村落的历史形态和肌理,以有效地保留人们的乡土记忆,使城市新规划保留着当地的特色。

3.结构性抽空密度取代全盘推倒重建。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见表1)对城中村内的建筑进行筛选,符合条件的建筑保留下来,再进行结构性抽空城中村中的空间密度,以拓宽居民的生活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4.分区整体规划,各有建设侧重。根据城中村中将要保护的建筑的分布情況,将各个城中村改造范围按保护力度划分层级。参考东莞可园历史片区改造模式,可分为四个层级:核心保护区、二级保护区、机能补充区、建设控制区。其中,核心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以保护为主要改造手段;机能补充区则位于城中村的边缘,允许分阶段拆除部分建筑,植入新的建筑,以完善区内的整体功能,为城中村提供教育、停车、医疗等公共配套设施及适当解决回迁问题(宋志标,2016);而建设控制区则属于城中村周边的城市区域,需要与城中村同步规划,同时,为了配合城中村的整体风貌,对该区的建筑规划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

5.在村落历史与现状调查报告和基本原则的指导下,一批建筑师联合设计。为了保持城中村景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活化城中村空间,应该在详细的村落的历史与现状的调查报告和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组织不同的设计机构及一批好的建筑师联合设计,而非只由一家设计机构独立完成。

6.构建城中村的复合式生态发展模式。利用公共空间的周边增加公共配套设施,配合旅游、商贸、文化展示等新增经济类型的规划,综合考虑经济功能定位、基础设施补充、交通系统的规划、各类系统的接驳等细节,构建包含着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的城中村复合式生态发展模式。

结语

根据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简单推倒重建的旧的城中村景观改造模式不符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然而,纵观整个城中村的环境,有历史韵味的古迹景观已经极少,并且随着城市化还在快速地推进,仅存的古迹景观也在不断地锐减。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需注重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建筑、旧景观进行切实的保护,从而留住这片土地上的记忆和情感,保存地域景观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能够在诗意、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参考文献:

[1]  何镜堂,陈晓红,何正强.公共空间改造为切入点的岭南旧城更新——以东莞可园历史片区为例[J].建筑学报,2010,(2).

[2]  盧福营.城中村改造:一项系统的新型城镇化工程[J].社会科学,2017,(10).

[3]  王澍.造房子[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

[4]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  何镜堂,王扬.当代岭南建筑创作探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3,(31).

[6]  随笔.关于“城中村”改造的冷思考[J].杭州(周刊),2018,(2).

[7]  张志超.广州黄埔区城中村改造中的村落历史风貌保护策略探讨[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

[8]  蓝宇蕴.城中村成因的探析——以广州市石牌村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5,(11).

[9]  宋志标.杨箕千围盛宴,魔咒般的隔膜继续生长[EB/OL].新浪新闻,2016-10-05.

[10]  Anja Byg,Julia Martin-Ortega,Klaus Glenk,Paula Novo.Conservation in the face of ambivalent public perceptions-The case of peatlands as”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J].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16.

[11]  Yani Lai,Bosin Tang.Institutional Barriers to Redevelopment of Urban Villages in China:A Transaction Cost Perspective[J].Land Use Policy,2016.

Exploration on landscape renewal of villages in Guangzhou:following the clue of village evolution

PANG Yin-yi,CHEN Shao-pei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angzhou 510320,China)

Abstract:With the promotion of urban renewal and transformation,the landscape of villages in Guangzhou has appeared some problems,such as lack of protection and gradual disappearance of historical buildings,excessive disorderly and dense distribution,rigid style and so on.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renew the landscape of villages in the city.Due to the existing uniform urban construction,the uniqueness,regionality and history of the villages in the city have been seriously damaged in the process of renewal and transformation.How to preserve and continu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urban are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current process of urbanization.In order to make the continuation of history and culture with unique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have material carrier,and further construct the sense of historical and humanistic belonging of the city,through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research,on the basis of in-dept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duction and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and reveal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village landscape in Guangzhou,as well as the necessity and renewal mode of renewa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llage in the city should be reformed and constructed from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human landscape and the inspir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thought,and the village landscape in the city should be updated according to the clu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village itself,so as to create a new village form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beautiful village.

Key words:reconstruction of villages in the city;history and culture;uniqueness;regionality

猜你喜欢
祠堂城中村村落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祠堂』为何现今南多北少
“祠堂”为何现今南多北少
拆迁
我们的祠堂
油画《村落》
引发海啸(下)
拱墅:融资300亿元推动城中村改造
从一个村到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