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侠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并通过学习与运用真正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课程,而且词语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影响着小学生学习阅读、作文等多方面课程内容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学会强化小学生词语教学,以实现小学生在阅读与作文中更为理想的理解目标。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词语知识水平,将有效提升小学生阅读与作文水平,从而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内容的积极性,并深刻理解与认知到教师新课程教学内容,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知识体系结构。所以,本文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词语教学,以此提升小学生日常学习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有效性
语文学科是促进小学生参与日常学习与生活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小学生小学学习阶段必学科目之一,当然也是小学生充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学科。所以,想要学习好语文课程,那便需要引导小学生理解词语内容与意识,并通过积累词语量来实现日常学习理解与掌握。
1.用意会教学,促进小学生词语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对学生灌输词语教学重要性思想,并将词语教学完美融合到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词语教学相结合的目标。而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词语教学内容将为学生带来不同情境,通过不同情境变化来引导小学生理解不同词意。
比如,在小学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教学过程中,其中有一句话非常有意思“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砍……”,这里面有一个词语叫做“拎起”,如果单单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我们熟知的拿起、抬起的意思,但是当我们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时,我们才能够知道其包含了不同含义,在课文中其主要包含的意思是随意、随便的意思,这种不同情境不同词意的现象只有在词语教学与课文教学相结合时才能够真正展现出来。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去引导小学生挖掘词语背后深層含义,从而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词语教学在小学生学习中往往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作用不会突然凸显出来,而是通过一些日常学习与生活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当然这种作用需要小学生通过日常积累与训练方能达到预期牧宝。而小学生由于生性贪玩,所以在面对词语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把握自身,从而缺乏有效自控能力与主动学习能力,造成学习过程中听的多忘得快。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学会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多媒体,来吸引小学生学习词语内容注意力,并以视频、音频、图片方式构建一个生动直观的教学氛围,以此为小学生带来一堂别趣横生的词语教学。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通过PPT动画让小学生直观感受到词语内在含义,并通过PPT动画为学生展示同一词语不同词意和不同词语同一词意的现象,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这种教学内容,并主动参与到教师教学活动中,从而真正实现课堂交流互动,并构建良好的课堂文化。
3.在学习情境中理解词语深意
由于小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对词语会存在不熟悉与不理解的现象,这都是因为小学生词语量有限,无法形成正确理解词语深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词语教学进行情境创设,并以此加深小学生对某一词语的记忆。将小学生带入教师设计的词语情境中,充分理解情境中词语所表达的含义,并能够真正理解与掌握这一词语在不同场景的含义与意义。比如,小学语文中有一个词语叫做“雨中漫步”,很多小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到这个词语所包含的意义。而小学语文教师可为学生构建一个下雨情境,通过对情境的描写,让小学生明白“雨中漫步”的真是含义,并理解到在特定情境中“雨中漫步”的特点含义,从而感受到词语魅力。
4.词语内容与课文内容相结合
同一词语在不同课文中所表达的含义与意识是存在差异性的,这便要求学生能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以此找寻词语所代表的含义,并从中深刻理解到词语含义的不同。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将同一词语放入不同课文中让学生去自行体会和感受,不应该只注重单个词语在单个文章中的含义教学,从而忽视了词语关联性。
例如,在小学语文成语中有一个成语是“奋发图强”,如果我们单从成语字面入手,那么就是奋斗拼搏的意思,但是如果放入不同课文中所表达的含义就有多不同,比如学习上奋发图强、工作中奋发图强、战斗中奋发图强、建设中奋发图强,这些都是包含了不同的主体含义,让小学生充分阅读不同课文中所包含的不同含义,可提升小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记忆,从而真正掌握并学会运用这一词语。
总之,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确保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此实现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有效性,并发挥词语教学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缪云龙.回归语文本位—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词语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4(12):11
[2]林碧鹤.让词语教学情趣盎然[J].语文教学通讯,2013(l):48-49
[3]谢咏梅.词块与词块教学[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4,13(3):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