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数学教育处在直观性算法向抽象性逻辑分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未来数学综合能力的培育具有夯实基础的作用。而数学知识由于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支撑,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方能形成这三大数学基本功,而老师的教学主要在课堂进行,所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知识传递的最主要方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系着学生知识掌握的好坏,长远来看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如何让45分钟的数学课堂达到教学应有的效果,需要发挥老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让老师充分发挥教学实践之经验,利用丰富多样之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熟知数学应用技能,感受数学带来的获得感和成功乐趣。本文将结合如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通过课程标准的指导,来阐述具体的提升其教学有效性方法。
一、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1.1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学生减负是当前新课标的一个重要要求,但是减负担并不是降低学生的学习要求,而是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够领悟老师所教的知识,以事半功倍的效果来完成课堂教学过程,从而为学生省出课余时间进行综合素质方面的训练。
1.2树立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数学是一门教学知识偏抽象的基础学科,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初中时期是学生培育数学基础的关键时刻,如果数学基础不牢,那么往后的数学知识将越来越难以理解,学生之间的数学水平也会越大。所以,在初中时期来打好学生数学的基础,就会有攻克未来一道道数学知识难关的信心。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许多学生存在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学习计划,不会课前预习,跟着老师的课堂讲学机械地做笔记,没有主动去思考消化知识点。这样整堂课下来,学生只是将知识抄在本子上,没有记在大脑里面,学不得法,没有效果,必然导致学生形成不了相应的数学应用能力。
2.2学生学习方法跟不上初中数学教学的需要
初中时期的数学是由直观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学习阶段,而不是融会贯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题答惑的能力,就会不适应初中数学思维的变化。
2.3老师传统教学“一言堂”模式无法带动学生的参与性
传统数学课程教学是以老师“一言堂”的形式主导整个过程,只是简单地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却忽视了学生的数学接受水平,班上学生的数学水平前后差距大。同时老师为维护堂课秩序和教学地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课堂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得学生不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化数学疑难困惑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学习个性的塑造,也不利于数学能力的掌握。
三、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3.1制定教学目标,做好课前准备
教学目标是整个学期过程中教学分阶段步骤进行的依据,老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制定章、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实现不同性质的数学知识,有不同侧重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不同数学知识的领略。
教学目标的制定切忌大而化之,空洞虚无。不同的数学课,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来帮助、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老師要遵循“不上无准备之课”的教学准则,要提前进行相关知识的备课,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做到烂熟于胸,对课程教学的安排做到合理有序。比如,在讲述“垂线”数学概念时,老师首先可以先讲解“垂线”、“直角”、“垂足”等理论知识,然后再结合书本、桌子、墙角、三角尺展示“垂线”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状态,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加深理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散性所思维的培育[1]。
3.2丰富课堂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老师要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改变枯燥无聊的教学过程和死板凝重的氛围,就需要改变学生的课堂学习心态,带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要点、猜测结果和论证思考整个数学思维流程中的活跃度。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解决数学难点,分享数学学习心得,在这种参与感中吸取同学的优势,规避其缺点,从而实现共同发展。通过以问题带动知识讲解的课堂设计,以问题的层次性,逐步拔高推进,让学生实现知识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青春热情,不畏难,积极探索的精神。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可以借鉴以下几种形式:
3.2.1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相融合
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学习情境式的构建,以活生生的案例来论证数学理论,是将数学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的有效措施,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巨大的实用价值。比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中关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内容,老师便可以让学生进行情境化的实践操作,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海上日出的过程,将太阳比作圆,海平面比作直线,来讲述日出前、中、后全过程的变化,让学生明白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变化带来的规律[2]。这种由情境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抽象知识融入到生活经验中,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增进不断探索求知的动力。
3.2.2将数学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数学课堂通过适当的活动的带动,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进行学习巩固,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互动中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活动过程要由老师领导管理,发布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其中。每个小组的人数要合理,综合水平要一致,通过小组内部优生带差生的形式,促进班级整体数学水平的提升。利用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来提高数学学习的动力,实现共同进步。
例如,在“二次函数图像以及性质”的教学内容环节,老师可以设计以下活动步骤:
首先设置任务:“绘制y=4x2+1和y=4x2+2的图像”,在小组组长的领导下,配备学生各司其职,让小组成员分别完成填表、绘制图形、整理数据等任务[3]。
其次,让小组内部进行讨论,观察对称轴的位置,分析其中的规律,来总结得出对称公式。
最后,老师进行活动总结和点评,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鼓励赞扬,并分析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老师的提点之下,加深知识的理解。这种体验式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根据活动内容不同,能够带来不同的效果,是增进师生、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有效方式之一。
3.2.3将数学训练在课程教学中合理安排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相关课题训练是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消化吸收,实践应用不可缺少的环节。老师在每堂课中的知识讲解过后,都可以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在即学即用之中反馈学习情况,让老师了解教学效果,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部署,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从而让学生即时查缺补漏,消化吸收。
数学学习训练的内容安排,要用好课本中的例题,精选习题,要规范学生的答题格式和答题过程,在帮助学生反噬学过的知识,巩固现学的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解题思维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冷静读题,细心解题,留心检查。课堂学习训练是学生将数学知识活学活用,理论转化为能力的很好的方式,值得运用。
3.3教师要灵活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数学教学
多媒体网络教学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一是可以大大节省老师板书的时间;二是可以丰富教学的设计环节,老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一个探索数学、欣赏数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在社会应用中的巨大作用。三是老师可以结合网路丰富的数学素材资源,通过这些视频、图文集合的资源来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难懂的问题,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来答疑解惑。
四、结语
总之,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需要全方位多样化的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这其中老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知否过硬起着关键作用,因为知识的传递需要靠老师的讲解。调动学生的课堂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之成败,只有让学生热爱数学,在学习数学中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信心,才能让学生思想行为紧紧跟着老师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有限时间内知识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朝闻.试析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中),2017(11):35-35.
[2]马红花.浅谈如何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中),2017(8):159-159.
[3]安宏亮.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6):69-69.
作者简介:梁龙成(1983-)男,漢族,广西梧州岑溪市,大学本科,中学一级,主要负责:农村初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