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福迪 林达琳
人大代表来到安铺老街居民谭叔家中,听取对保护骑楼历史文化的意见
九洲江口,古镇新姿。廉江市安铺镇是广东四大古镇之一。安铺镇各级人大代表按照省、市推进县乡人大工作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依法履职主动作为,群策群力为破解古镇发展难题献计献策,凝心聚力推动古镇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曾经略显颓败的古镇如今以既古色古香又活色生香的美丽身姿迎接八方来客。
2017年8月,安铺成功申报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政府计划通过特色产业培育、服务设施建设、美丽环境建设、文化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工作,建成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优而美、机制新而活的“智农食谷”全国特色小镇。
定位是清晰的,但如何提升格局、如何加强运营管理,让古镇在立足特色的基础上源源不断地生出内在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从驻点安铺镇的廉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世东到各级人大代表无不为此深入思考。
从2017年起,镇人大就发展特色小镇组织多次视察调研。代表们提出,要紧盯安铺的产业定位,从特色小镇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寻求破解经济发展瓶颈、创新发展动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难题。同时因地制宜,大力推动食品加工、木制家具、造纸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滨海旅游等新兴产业,充分挖掘具有古镇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美食文化、河海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休闲文化,助推安铺实现高质量发展。
“特色小镇根在文化,美食文化是安铺特色的一部分,只要我们整合资源,彰显特色,安铺年糕、月饼、腊味、酱油等特色传统食品产业升级发展指日可待。”不断增长的公司业绩,让在安铺镇河堤工业开发区创业的华强年糕公司老板李志强信心更足了。
2018年盛夏的午后,安铺老街的居民吃过饭,或半躺在骑楼下的竹椅上,摇扇小憩,怡然自得,或三五成群围在茶几前,聊起家长里短。收音机传来阵阵悠扬的粤曲,让人仿佛回到旧时光。此时,梁承澜、陈毫等廉江市和安铺镇的人大代表正冒着烈日,利用休息日入户走访。“当年的骑楼雕龙画凤,从地板到楼梯到墙面再到大门,都充满美感和地方风情,闻名两广。如今,经历了近百年风雨洗礼,当年的豪门大宅不少已经变成危楼,真的到了该好好维护的时候了。”在88岁的退休教师邱家闿家里,梁承澜、陈毫在认真地记录着。老人家的嘱托、老街居民的期盼以及前不久省人大代表、廉江市委书记林海武在安铺参加代表活动时提出的要求,让梁承澜等人深感肩上的责任。不久后,《关于全国特色小镇安铺骑楼保护与开发的建议》等一件件涉及古镇改造发展的建议纷纷“出炉”,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加大投入、分类保护安铺古镇建筑的对策与方案。
在做好古镇的保护和开发的同时,旧城改造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位于镇中心的安铺环卫站,由于设施老化,管理不严,长期以来臭气冲天、污水横流,成为旧城改造中必须拔除的“钉子”。李岩作为廉江市和安铺镇两级人大代表,敢于碰硬,在提出了《关于环卫站搬迁改造的方案》后,多次往返廉江市与安铺镇,找到市有关职能部门协商解决资金及立项问题,找有关单位研究环卫站的搬迁选址。很快,环卫站堆积已久的垃圾山清运完毕,新垃圾压缩站迁址建成,投入使用。昔日的垃圾山变成炙手可热的黄金地块,旧城改造顺利迈出一大步。
安铺镇全国特色小镇的核心区在新建村委会,其中,新建一村、二村、四村三个自然村征地任务尤为繁重,征地面积达650亩,涉及800多人。2018年6月,征地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征地工作组32名成员中有人大代表12人。每位代表都能起到表率作用。镇人大代表罗德和不仅自己带头签订征地协议,还动员四个兄长及娘家两个叔叔及早签订征地协议。镇人大代表陈春华多次做老同学的思想工作,老同学一开始非常抵触,对陈春华说:“你不要再来我家,否则绝交。”但在陈春华入情入理的耐心劝说下,终于自愿签订征地协议。此外,在拓宽新城镇大道的征地拆迁和监督施工质量的过程中,也活跃着众多安铺镇人大代表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