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历史让你不再“零丁

2019-07-31 05:21甘利英
长安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元军文天祥

甘利英

文章编号:978 -7- 80 736 -771 -O(2019) 03 -158 - 05

这个冬大,我有幸走近了一个村庄——深圳岗厦村,巧遇一个英雄。

吹开粘附于丹青上的红尘,当我丌始认真凝视一段历史的时候,我发现,这段历史也在认真地凝视我。经过数次对视后,我终于听见了嗒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穿过兵荒马乱的时空,一位英雄英姿飒爽,跃马扬鞭,像归来的游子,向故人诉说他伟大的生,壮烈的死。

浊酒一杯喜相逢,然,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多少事,辛苦遭逢,难付笑谈中。

一、翩翩少年好读书,学贯古今成状元

1 236年6月6口,在江西吉州庐陵富田一个富裕的书香之家,文天祥呱呱坠地,其出生时相貌呈祥瑞之相,被乡邻赞叹为大人。《宋史》评成年的文天祥“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

傍竹苦读,崛起白鹭洲

少年义大祥堪为美少年,不仅风度翩翩,气宇不凡,而且酷爱诗书,饱读经典。文天祥家学渊源颇深,父亲义仪是个正直的读书人,人称“革斋”先生,藏书万卷,学问厚重,且慈悲济世,不少读书人羡其知多识广,慕其德高望重,长途跋涉追随请教,父亲宽厚仁义来者不拒,深受乡邻爱戴。母亲曾德兹生于科第世家,受外祖父曾大锡的古君子之风耳濡目染,知书达理,品貌端正,在相夫教子中行为示范,形成优良中正的家风,对文天祥兄弟姐妹七人影响至巨。

文人爱竹,苏轼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义大祥的父亲酷爱竹之虚静和高雅,故辟一竹居,给孩子们营造出优雅的学习环境,口夜督促孩子们一边苦读经史子集,一边饱览大下大事。文大祥勤奋好学,聪慧过人,自小便立下报国之志。在他16岁时,父亲带他到附近的学宫参谒庐陵先贤。他望着学堂供奉着“一代义宗”欧阳修、名相周必大等励学和祭祀的名入画像,耳边听着父亲讲述先贤杨忠襄公(杨邦义)和胡忠简公(胡铨)的抗金英烈事迹,及欧阳义忠公(欧阳修)的成就,深受感动,发出了“殁不俎豆其间,非夫也”的誓言,立志要像他们一样齐家、治国、平大下,受人景仰,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文大祥“儿时爱读忠臣传,不谓身当百六秋”,从小就立志为振兴南宋,刻苦攻读,十八岁在乡试中得了头名,便进了县城白鹭洲书院深造。1255年年初,文大祥来到了白鹭州书院,师从才德兼备的欧阳守道先生。白鹭州书院为朱熹的再传弟子、时任南宋吉州太守的江万里所创,这里学风纯厚,良好的教学氛罔造就了很多有志之士,极大丌阔了文天祥的眼界,让他原本积淀深厚的学识与思维更加张驰有力,在纵横古今,绵延当下之中,胸中荡起凌云大志。

正气凛然,一挥而就《御试策》

1 255年冬天,義天祥与弟弟文璧、霆孙准备一起参加帘试,可惜弟弟霆孙忽患重病,后不幸夭折。此次仅大祥与义璧前往,可喜的是,二人轻松以义大祥第一、弟弟第二的优异成绩同时被录取为吉州郡贡士。

翌年,兄弟二人在父亲陪同下前往京城临安参加礼部殿试。考场上,义大祥踌躇满志,激情满怀,义思流畅,挥笔万言,一展雄才伟略,多年的所知所学此时喷薄而发。他以忧国忧民之心引经据典,纵论观大下,巧用《周易》“法大地之不息”之道直指朝政陈疴陋弊,提出变法以图强、革旧以创新的富国强兵之思路举措,这就是被载人史册闻名于世的《御试策》。文章锦绣,现赤胆忠心,正气浩然,示自强不息。此义一出,震惊朝野,时为南宋南剑州知州的考官王应麟喜得人才,立即上奏,宋理宗龙颜大悦,见其而惊呼,“此大之祥,宋之瑞也”,遂擢升其为第一状元及第。

1256年5月发榜,义大祥高中状元,弟弟义璧同登进士。兄弟二人金榜题名,而此时年仅4 1岁的父亲却染疾身亡。乱世难有安宁口,也许是老大爷妒忌了,如此才德鼎盛之家古今实属罕见。父亲一生远离功名,用尽一生的力气,终于盼来孩子出人头地之口,却在可以拈须微笑之际,撒手而去,无不让人扼腕痛惜。兄弟二人难抑心中悲伤,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到故里。身为当朝状元之父,义仪被朝廷追封为“太师惠国公”。

文天祥守孝三年后,奉召进京为官,从此迈上一条惊心动魄的政治险途。

上任逢国难当头,奸臣当道

奸臣当道,如同为历史戴上了最沉重的枷锁。

南宋术期,宋理宗身边的宦官董宋臣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贪生怕死,祸国殃民。国家口危,他却不顾民间疾苦、民怨沸腾,对皇上一味讨好逢迎,谗言惑主,极尽奢华淫靡之能事,让宋理宗日日耽于享乐,疏于朝政,致国势渐衰,军队腐朽,人心惶惶。

1 259年,蒙古大军入侵,三路人马,浩浩荡荡,一路南下,分别攻打四川、湖北、湖南,直逼京师。此时的董宋臣竟教唆皇帝放弃京师,迁都宁海军。面对外族虎视眈眈,铁骑践踏中原领土,好男儿当奋起而攻之,逃跑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耻辱。此时朝堂之中,人人自危,面对奸人,百官敢怒不敢言。义大祥刚入朝被任命为宁海军节度判官,面对奸臣置国家和民族大义于不顾,义愤填膺,不顾个人安危,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以统一人心”。然宋理宗昏溃无能,一味被宠臣牵制,不顾内忧外患,国家危亡,没有采纳忠臣良言。

奸贼不除,美志难伸,国家无望,文天祥请辞回乡。1 263年,文天祥被召回朝,官至刑部侍郎,再上书痛陈董宋臣罪行,在依然无果的情况下,远离京师,远离小人,出任瑞州知州,改迁江南西路提刑,升仟尚书左司郎官。因为为人耿介,刚正不阿,看不惯官场歪风邪气,多次遭台官议论罢职,郁郁不得志。

国家将亡,大厦将倾,然流俗者众,奸臣不止一个,死了一个董宋臣,还有一个贾似道。贾似道是一个靠阴谋获取右丞相之职的大臣,手握大权,却整天和女人斗蟋蟀取乐。在1 259年,贾似道领命抗元时,暗中与元人勾结,以割地纳银求和而得来片刻安宁,向朝廷假传捷报,欺上瞒下,骗来高官厚禄,在朝堂上骄横专断。元人受到纵容更加野心勃勃,加快了兼并南方、统一全国的步伐,大肆屠戮北方汉人百姓上千万,其屠城和劫掠的野蛮残暴行径让文天祥怒发冲冠,遂不顾一切,起草制诰,茅头直指贾似道。贾似道怀恨在心,在1 270年向皇上进谗言罢免了义大祥所有官职。

江山社稷岌岌可危,有抱负和理想者却仕途飘零,遭权贵奸臣猜忌迫害,难以一身所学报效国家。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宦海浮沉,义大祥壮志难酬,眼见国家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只恨自己一介书生,不能除奸惩恶,扬国家之威,为百姓造福。此时,虽遭小人排挤,文天祥忠君爱国之心不减反增。

清朝乾隆帝对前朝英雄给予了极高评价——“忠诚之心不徒出于一时之激,久而弥励,浩然之气,与口月争光。该志士仁人伸大义于天下,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

二、“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 273年2月,襄阳被元军攻陷,吕文焕投降。义大祥再被起用为荆湖南路提刑时,见到了原来的宰相江万里。江万里是个忠正之人,惊叹义大祥的志向与气节。二人相对而坐,谈及朝政腐败,危如累卵,江万里看着面前一身正气的年轻人,文韬武略,刚直不阿,国之栋梁啊。江万里神色忧伤,对天长叹说:“我老了,眼看天下将大变,我阅人众多,见你器宇轩昂,心存大志,担任治家理国的重仟,非你莫属,望你努力。

招募义军,赴京勤王

宋理宗死后,他的儿子赵禥即位,就是宋度宗,此时朝政大权还是掌握在贯似道手中。到了1 274年,宋度宗生病驾崩,四岁的赵显登基,成为宋恭帝。文天祥被委任为赣州知州。

1 275年,元军大举入侵,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元朝大将伯颜率大军威逼临安。元军兵临城下,攻打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宋朝危在旦夕,长江上游告急,谢太后垂帘听政,情急之下颁出《哀痛诏》,诏令大下勤王。1 276年正月里,义大祥捧着诏书痛哭流涕。犯我家国者,有志之士必群起而诛之,义大祥迅速派陈继周率领郡里的英雄好汉,联络溪峒蛮,派方兴召集吉州的士兵,一时间,四方义士万人之众,群起而应。文天祥安置家人后,带头变卖全部家产,民众纷纷募捐,筹集军饷。事不宜迟,需快速人卫京师。友人制止他說,“元兵分三路进攻,人京郊,迫内地,你以乌合之众万余人人卫,与羊人虎口何异?”

文天祥做好了以身殉国的打算,他对友人说,不怕羊人虎口,只怕国家有难,却无一人一骑人卫京师,举国皆缩头缩尾,失却了仁义二宁,这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灾难,所以唯有以仁义做表率,才会激扬忠臣志士的正气,奋起卫国。

1275年8月,义大祥在接到朝廷命令后,遂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名义率领万余起义军,一路英勇抗山元军,抵达京师临安,担任平江府知府。文天祥被派遣任职后,见朝堂一派混乱,乌烟瘴气。时朝政之中,新提拔的兵部尚书吕师孟傲慢骄横姑息养奸,不能奋发果敢决断大事,贻误战机;和议郡王吕文德一心想寻求和好,难有抗元作为。义大祥在上疏请求处斩吕师孟祭祀战事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的同时,分析战争败局乃分藩镇割郡县致国家失去凝集力,政权被削弱,所以元军攻城略地,易如反掌。中原沦陷,悔之晚矣!若天下重分四镇,再设统帅,万众一心,在敌众我寡之际消耗对方体力,号召大下英雄豪杰,只进不退,待机而动。这样尚有胜算打退敌兵,收复失地。文天祥如此一番良苦用心,但朝议无果,痛心疾首,只能就此作罢,可悲可叹。

1 275年1 0月,文天祥到平江,元军攻人常州时,文天祥派遣将帅朱华、尹玉、麻士龙与张全去支援,将士们奋不顾身,英勇杀敌,但却死的死,伤的伤,跑的跑,常州陷落。陈宜中、留梦炎召令文天祥,弃守平江,退守余杭。

1275年1 2月,鄂州失守,贾似道兵败,群臣怒而上书杀奸臣以平民愤,贾似道在被流放途中被义军所杀。

出使元营,九死一生

1 276年元月,义大祥担任临安知府。

谢太后见蒙古大军兵临城下,朝内又无抵挡的兵力,就派人到伯颜军营求和投降。伯颜是元朝的丞相,他提出他只能与宋室丞相等级的人谈判。右丞相陈宜中胆小怕事,怕被元兵扣留,溜之大吉,左丞相留梦炎则早已逃往南方:另一位重要大臣张世杰见朝廷轻率投降,气愤之极,国将不国,无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决意离开,另寻机会组织义军反攻复国。谢太后无计可施,便升了义大祥的官,派他前往。此时坚守朝政的义大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作为使臣到元军中讲和谈判。

文天祥临危受命,来到元军大营。一见伯颜,就义正辞严地说:“蒙古若想消灭我宋朝,绝非轻而易举,因为我南方的广大军民众志成城,一定会同你们抗争到底。”

伯颜威胁说:“你最好老老实实与我商量投降事宜,不然只怕今日难逃我的手掌心。”

文天祥面无惧色地说:“我文天祥忠心为国,何惧刀山火海!”伯颜恼羞成怒,就将文天祥囚禁起来。

1 276年2月,谢太后见文天祥被捕,大势已去,和赵显终于投降。他们放弃文大祥,另派贾庆余为右丞相去元营求降。文天祥悲从中来,仰大长叹,把贾庆余痛斥一顿,此时一切已成定局,南宋已正式向元朝投降俯首称臣。

谢太后和赵显投降后,并没有因此受到伯颜善待,反而被当成俘虏,失去了尊严,被押往元大都,文天祥也被一同押去。在深夜途经镇江时,文天祥不甘受辱,和随身侍从杜浒等人瞅准机会逃出敌营,进入真州,见到真州守将苗再成。

闻讯前来迎接的宋将苗再成,喜极而泣,与文天祥畅所欲言,说出内心酝酿多时的歼敌妙计:“两淮的士兵足以兴复宋朝,只是二制置有些矛盾,不能同心协力。现在可先约淮西兵将赶赴建康攻打,元军必全力防御。然后再指挥东面各将帅,以通州、泰州兵攻打湾头,以高邮、宝应、淮安兵攻打扬子桥,以扬州兵攻打瓜步,我率领水军直捣镇江,同一大大举出兵。湾头、扬子桥防守较弱,定会快速取胜。同时从三个方向进攻瓜步,我率军从长江水面上佯攻。瓜步攻下后,我们东攻京口,西攻金陵,断元军后路,如此,可生擒元军大帅。”

文天祥惊叹此计甚好,大加赞扬,随即准备写信给两个制置使。不想此时,一士兵从扬州逃跑回真州,向首领禀告说,“朝廷秘密派遣一丞相人真州劝降而来。”名将李庭芝信以为真,欲追杀文天祥,文天祥被元军的劝降谣言所害,被苗再成赶出城外,苗再成在多次试探发现文天祥并无劝降之心,感其忠义不忍杀之,就派人一路护送文天祥到扬州。义大祥四更抵达扬州城下时,却无意中听到城门守卫谈及制度使严查义天祥,以为他是奸细,若是人城,便是自投罗网,百口莫辩。文天祥惊出一身冷汗,于是带领随从向东人海道,路上多次险遇元兵,幸好途中有四面土墙和竹林可以隐藏,躲过两劫。一路艰难,饥饿、疲乏、如狼似虎的追兵,其艰难危情状可谓生死存亡,命悬一线,让人胆颤心惊,好在路遇樵夫,施与一些粥饭,缓解了饥饿之苦,而机灵的随从杜浒与金应在被俘后护主心切,急中生智,拿出身上的金银给押送的元兵,侥幸被放回。义大祥历尽险境之时,幸得杜浒等人回来相助,疲惫不堪的他坐在一个箩筐里,被两个樵夫抬到高邮,乘船渡海抵达温州,随后立即丌府南剑,收拢残余旧部,招兵买马继续抵抗元军。

官拜右丞相,领兵抗元

宋恭帝投降后,宋度宗的杨淑妃在国舅及江万载父子护卫下,带领益王赵星和广王赵呙两个儿子出逃,在婺州与大臣陆秀夫见面后前往温州,与张世杰、陈宜中、文天祥等人会合。

二王在元军穷追不舍的情况下,逃到福州。不久,在张世杰等众臣建议下,赵星登基做皇帝,称为宋端宗。1 276年,文天祥前往南方,以观文殿学士、侍读的官职召至福州,拜右丞相,再次组织抗元。此时朝中仍由老臣江万载秘密摄行军中事务,张世杰为大将,陈宜中为丞相。义大祥抵达福州后,关于如何保家卫国,在朝堂议事中,对张世杰专制朝政极为不满,又与陈宜中等人不合,无法形成一条统一的战线抵抗元军。

1 276年7月,文天祥以同都督职出任江南西路,准备上任,召集士兵进入汀州。十月,丌始派参赞赵时赏、咨议赵孟渫率兵攻打宁都,参赞吴浚率兵攻打雩都,另一支军队从江西起兵来与他会合。不料在宁都招兵买马时,遭到元军攻打,数名大将战死。武冈教授罗开礼起兵收复了永丰县,却在兵败被俘后死于狱中。文天祥闻讯后着丧服哀号痛哭,国家将亡,而忠臣良将无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 277年正月,元军攻人汀州,文天祥迁移漳州,同赵时赏等一起人卫朝廷,吴浚降元后前来游说文天祥,文天祥派人把他抓起来,吊死。为使众志成城,上下齐心抗元,军中一些专横跋扈者亦被处斩。由此军威大震,大军一鼓作气,人会冒,进兴国,逼赣城,取永丰,打泰和,义大祥率军转战江西与福建各地,多次打败元军,收复了不少失地。大军过处,在临洪各郡,军民拥护,送钱捐物慰劳三军将士,天下各路英豪,都纷纷派人来到文天祥军中接受调遣,愿一同参战,痛山元军。一时之间,宋军士气大振。但是,很快,元军的援兵来到,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恒派兵支援赣州,并出其不意,亲自率兵攻打义大祥在兴国县的据点,宋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于是撤退到战况同样糟糕的永丰。李恒穷追猛打,至方石岭,由于寡不敌众,守将巩信被箭射死,文天祥妻妾子女落人敌手。赵时赏眼见形势危急,军中不能无帅,说服文天祥赶紧撤退,自己冒充文天祥坐在轿子中,被元军活捉,很多将士同时被俘,文大祥得以逃脱。

赵时赏同吴义炳、林栋、萧敬夫、萧焘夫等将士英勇就义。

三、“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元军虽凶猛,但义大祥依然不气馁,誓死卫国,继续招集残兵奔赴循州,驻扎南岭,进驻骊江浦,人船澳。宋端宗死后,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又拥立了赵呙为帝,继续在南海一带抗敌。义大祥被加封为少保、信国公。当世时,频繁战乱已让人苦不堪言,怎料一场天灾降临,军中起了一场瘟疫,士兵死了数百人,义天祥的母亲和唯一的儿子也染病身亡。

英雄落难,被俘方饭亭

在1 277年,福州沦陷,泉州失和,端宗病死,陈宜中逃到泰国。端宗死后,赵呙登基,由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张世杰护卫赵呙逃到崖山,在当地成立据点,准备继续抗元。1278年夏,义大祥得知南宋行朝移驻厓山,为摆脱艰难处境,便要求率军前往,与南宋行朝会合。由于张世杰坚决反对,文天祥只好作罢。

此时,国与家均遭受重疮,文天祥心已悲愤成铁,愈挫愈勇,继续率军退往潮阳,除匪治患后,再赶赴南岭,与从江西起兵而来的义军汇合,一边抵抗元军,一边攻伐盗匪陈懿。

1278年1 2月,元军元帅张弘范大举攻打潮州,文天祥被迫率兵转移五坡岭。

潮阳盗匪陈懿是个无赖小人,在祸害潮阳军民的同时,暗中勾结张弘范,引导元军攻打潮阳。那口,文天祥在军中正在吃饭时,元兵突然到来。宋军毫无准备,难以抗敌,纷纷躲藏,埋头隐于荒草丛中,文天祥也在匆忙撤退中不幸被俘。宋军折翼,兵亡将死,文天祥眼见生灵遭受涂炭,山河破碎,救国无望。为不愿受元人侮辱,于是毅然拔剑准备自刎,被左右夺下,后服毒、投水自杀却没有成功。

文天祥被押送至潮阳,至元军中见到元将张弘范,一身正气傲骨,执意不肯下拜。张弘范身為元军统帅,也颇有胸怀和气度,他敬佩文大祥的骨气和正气,待其以上宾之礼。张弘范让部将李恒要求文天祥做说客,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写,对李恒说,“我不能保卫父母已不孝,若教别人叛离父母是为不仁”。李恒不肯罢休,用尽危逼利诱之手段,企图让文天祥妥协,写招降书给张世杰。

船过零丁洋,浊浪滔滔,举目苍茫,文天祥悲从中来,于是提笔写下名垂千古的爱国诗——《过零丁洋》甩给李恒。李恒大喜,以为招降书,展纸细读.宁宁铿锵有声,句句感天泣地,竟被诗句震撼频频点头,当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时,竟只说了一句:“好人,好诗!”这哪是什么招降书,分明是“自白书”。张弘范见文天祥如此心坚意绝,一片忠心赤胆,视死如归,于是不再相劝,将诗书收藏起来,遂下令攻打崖山。

孤臣天祥,恸哭崖山

崖山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东边,西边是汤瓶山,两座山脉向南延伸人海,就像一道半掩的门,将水的出口捆住,故又名崖门。它将亲眼目睹一个朝代的灭亡。

1279年初,张弘范同李恒大举进攻南赵呙朝廷据点崖山,崖山战役(又名崖门海战)就此打响。相传初期元军仅有2万人,战船50余艘,而宋军约有20万人,战船千余艘。张世杰为防士兵逃跑,否决保护西方撤退路线的建议,破釜沉舟,毁去宫殿、房屋等所有可能撤退的后路,用长绳索将千余艘船支连成“一”字。为防元军火攻,将船身涂泥。元军火攻无效,便以陆军阻路,不让宋军汲水、拾柴。无水饮,身体日枯,宋军战斗力逐日锐减,战场节节失利。

2月6口,张弘范兵分四路齐齐出动,连破数船,一直打到宋军营船中间。张世杰斩断绳索带领十余船支突罔。陆秀夫眼见八岁的宋帝赵呙乘坐的船支无法突罔,摇头悲叹,宋朝气数已尽。在那个晚上,星火之下刀光剑影,喊杀震天,他告诉小皇帝:国已至此,不可再辱。夜色如血,陆秀夫平静地背起小皇帝,纵身跳进南中国海,什么都没有留下,除了留给历史一个朝代陷落的“扑通”声。随后,不少后宫、大臣、兵将纷纷跳海。杨淑妃闻听赵呙死后亦跳海自杀。《宋史》记载,七口后,十余万具尸体浮于海上。张世杰眼见复国无望,不久在一场大风雨中溺死于平章山下。

猜你喜欢
元军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文天祥的生死之交
明知不能成功,为什么还去做?
正气文天祥
十年等待,“大狼”的战友何时归?
十年等待,“大狼”的战友何时归?
正气文天祥
Acts of Faith PHOTOGRAPHY BY
史上最惨烈的崖山海战
因偷马引发的倾国之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