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兰,袁彦玲,郑 水,莫丽滨,张玉梅,张焕芬
(1.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 生殖医学治疗中心,云南 昆明 650021;2.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云南 德宏 679200)
雌激素受体分为α和β受体2个亚型.雌激素受体基因的多态性在不同种族间存在差异.雌激素受体的基因多态性被证实与多种疾病存在关联.
雌激素α受体和育龄期生育相关疾病如:妊娠期糖尿病[1]、产后抑郁[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3]、围生期抑郁[4]、助孕过程中卵巢反应性[5]、排卵功能障碍[6]等相关联.
雌激素受体与育龄期某些常见自身免疫疾病,如Graves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相关联;并被证实与女性退性行疾病膝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相关联.
本研究检测分析了云南梁河傣族育龄妇女ERα基因 rs2234693(PvuⅡ)、rs9340799(XbaⅠ) 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通过分析梁河傣族育龄人群ERα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及与其他种族不同,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该人群ERα基因多态性与女性育龄期疾病及女性退性行疾病的相关性提供基础数据.
来自云南梁河县勐养、平山、小厂、大厂、河西、遮岛6个乡镇的自愿参加该项研究的164位傣族育龄妇女.所有研究对象在抽血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她们最大年龄33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25.27±3.29)岁.
抽取所有调查检测对象静脉血 5 mL.采用血液基因组 DNA 提取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DNA.将DNA溶液置于4 ℃保存备用.引物序列为:正向:5′-CTGCCACCCTATCTGTATCTTTTCCTATTCTCC-3′,反向: 5′-TCTTTCTCTGCCACCCTGGCGTCGATTATCTGA-3′. PCR 反应体系包括10 μL TakaraTaqMix,0. 5 μL 正向引物,0. 5 μL 反向引物,2 μL DNA 模板,用 ddH2O 补足至20 μL.各检测基因的PCR条件均为: 94 ℃预变性4 min,然后 94 ℃ 30 s,56 ℃ 30 s,72 ℃ 45 s,共 30 个循环,最后 72 ℃延伸 5 min. PCR扩增产物由限制性内切酶于37 ℃电热恒温水浴箱中进行酶切反应.酶切反应结束后应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40 min,电泳完毕后置于紫外线凝胶分析系统下分析其基因型.
所有统计分析均在 SPSS 18.0 软件包上完成.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使用Hardy-Weinberg平衡来检验是否达到遗传平衡,判断是否具有人群代表性.不同种族间ER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用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164例云南梁河傣族育龄女性样本rs2234693(PvuⅡ)、rs9340799(XbaⅠ) 位点检测结果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rs2234693(PvuⅡ) H - W检验χ2值为0.865,P值为0.649; rs9340799(XbaⅠ) H - W检验χ2值为5.51,P值为0.06.表明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234693(PvuⅡ)、rs9340799(XbaⅠ)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达到遗传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
ERα基因rs2234693(PvuⅡ)位点、rs9340799(XbaⅠ) 位点经酶切后分别有 3 种基因型:CT、TT、CC和AA、、AG、GG.在云南梁河傣族育龄女性人群中,ERα基因rs2234693(PvuⅡ)位点基因型以CT最多(70例,42.7%),其次为TT(66例,40.2%),CC最少(28例,17.1%);其C型等位基因频率为38.4%,T型等位基因频率为61.6%(见表1).rs9340799(XbaⅠ) 位点基因型以AA最多(109,66.5%),其次为AG(40例,24.4%),GG最少(15例,9.1%);其A型等位基因频率为78.7%,G型等位基因频率为21.3%(见表2).
表1 云南梁河傣族育龄妇女ERα 基因 rs2234693(PvuⅡ)多态性分布频率与不同种族人群的结果比较
表2 云南梁河傣族育龄妇女ERα基因 rs9340799A/G 多态性分布频率与不同种族人群的结果比较
傣族为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其育龄妇女人群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少见报道.本研究检测云南梁河傣族育龄妇女人群的ERα基因 rs2234693(PvuⅡ)、rs9340799(XbaⅠ) 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分析该人群ERα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及与其他种族差异,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该人群ERα基因多态性与女性育龄期疾病及女性退性行疾病相关性提供基础数据,亦为提升少数民族妇女生殖健康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本研究通过对164例云南梁河傣族育龄妇女ERα基因rs2234693(PvuⅡ)、rs9340799(XbaⅠ) 位点多态性的检测,并把检测结果与通过查阅文献收集到其他民族女性和其他人群的ERα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进行比较有以下发现:
rs2234693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与云南白族育龄妇女[7]、新疆墨玉维吾尔族妇女[8]、宁夏回族妇女[9]、宁波汉族妇女[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分布频率均为以CT型最多,CC型最少;与巴巴多斯的加勒比海人群、非洲人群、英格兰和苏格兰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地区人群基因型分布频率均以CT型最多、TT型最少[11];与中国南方汉族和中国傣族、美国人群、东亚人群、南亚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表1).
ERα基因rs2234693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云南白族育龄妇女[7]、新疆墨玉维吾尔族妇女[8]、宁夏回族妇女[9]、宁波汉族妇女[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都是T型等位基因出现频率较高(P>0.05) ;与非洲人群、巴巴多斯的加勒比海人群、英格兰和苏格兰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地区人群都是C型等位基因出现频率较高[11];与中国南方汉族和中国傣族、美国人群、东亚人群、南亚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表1).
云南梁河傣族育龄妇女ERα基因rs9340799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与新疆墨玉维吾尔族妇女[8]、宁波汉族妇女[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云南白族育龄妇女[7]、宁夏回族妇女[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国南方汉族、非洲人群、美国人群、巴巴多斯的加勒比海人群、南亚人群、英格兰和苏格兰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与东亚人群、中国傣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表2).
云南梁河傣族育龄妇女ERα基因rs9340799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文献报道的新疆墨玉维吾尔族妇女[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云南白族育龄妇女[7]、宁夏回族妇女[9]、宁波汉族妇女[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美国人群、巴巴多斯的加勒比海人群、南亚人群、英格兰和苏格兰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国傣族、非洲人群、东亚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表2).
本研究属首次对梁河傣族育龄妇女的ER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由于该地区其他少数民族育龄妇女人群和该民族其他地区育龄妇女人群ERα基因rs2234693(PvuⅡ)、rs9340799(XbaⅠ) 位点多态性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得出的ERα基因rs2234693(PvuⅡ)、rs9340799(XbaⅠ) 位点多态性结果无法与不同地区同一民族的育龄妇女和同一地区不同民族的育龄妇女结果相比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优生优育及生殖健康的理念越来越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但由于相关基础研究工作的相对滞后,还不能很好的支持和指导这些科学理念的推广和贯彻.因此,相关基础研究是必须且应加大力度的,尤其针对云南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相关研究,更是必要和迫切.云南梁河傣族育龄妇女ERα基因的相关研究工作,是本研究小组针对云南特色世居少数民族育龄妇女进行的系列基础调查研究工作之一,目的是对云南落后地区少数民族育龄妇女进行相关生殖资料的研究积累,希望能对相关科学理念的推广和贯彻有一定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