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文慧
摘 要:由于历史原因,中日两国之间有很多相似的文化元素,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也各自衍生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因此跨文化交际时也会产生摩擦。本文以日常生活中的典型跨文化交际场景为例,分析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中日;跨文化交际;案例;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2
跨文化交际的英文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的交际。这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既可以指不同国家之间,也可以指同一国家内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由于历史原因,中日两国虽然在文化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社会习俗、思维方式、价值感等诸多方面又产生了很多差异,跨文化交际中也时而会发生摩擦。本文将以中日跨文化交际中易产生误解和冲突的典型场景为例,浅析两国的部分文化差异。
一.“木讷”而程序化的日本人
遵守规则是日本人较为典型的民族性格。但是对于程序的绝对尊崇也使得不少外国人觉得日本人过于木讷,不懂变通。
案例1.
中国的A先生赴日出差入住了当地有名的一家酒店,退房当日打电话找工作人员上楼帮忙搬运行李,来的是一男一女,A先生眼看着瘦弱的女工作人员搬起自己所有的行李推着推车往下走,而男工作人员只在旁边跟随,于是捎带责备的语气问为什么不帮忙,男工作人员回答道,因为这是工作时间,我穿着工作服,她所在职位的工作就是搬运,而我的工作是在旁边跟随,如果在生活中我一定会帮她,但工作时间不可以。B先生觉得日本人很不懂得变通。
案例2.
不会日语的B女士去东京迪士尼海洋公园(东京的特色馆)玩,某一游船项目排队的人很多,虽然船通过传送带不断地经过上船处,但是入口的工作人员在没介绍完项目相关内容(包括注意事项外的宣传内容)前不会允许游客上船。同时,在B女士听不懂日语的情况下,工作人员还是坚持用日语解释了三遍,直到他认为B女士听懂了。这种绝对程序化的做法导致基本上每经过5艘船才有一组游客可以上船,排队时间过长,项目使用效率低,引起很多外来游客的不理解。
案例3.
C同学在日留学,几个朋友于日本黄金周时赴日旅行顺便拜访C同学。一起逛街购物时C同学看到了一双钟意的鞋子想买下来,由于自己的留学签证属长期签证,无法免税,于是C同学想借用朋友的旅游签证免税。不巧的是朋友暂时去了洗手间,于是C同学告知店员等朋友回来拿到签证后付款。了解情况后店员便去招呼其他客人。C同学拿到朋友签证后拜托刚才的店员帮忙开单据付款。由于店内顾客较多,店员表示让C同学稍等,先帮眼前这位顾客做好服务。但是由于C同学要赶回程的车,等待20分钟后C同学再次要求店员先帮自己开一下付款单,但是店员依然微笑着说请稍等,然后一双又一双地帮眼前的顾客试鞋。C同学觉得不可理喻便生气地离开了。
案例 4
初到日本的D女士和好友一起去餐厅吃饭,菜单上推荐了一份特色甜品,就餐接近尾声时D女士决定和好友追加一份推荐甜品一起品尝。于是告知服务员加一份甜品放在餐桌中间两人共同享用。服务员满口答应帮D女士点了单,但在上菜时还是将甜品放在了D女士自己的餐具内。被问到时服务员解释道,这是单人份甜品,餐厅规定一定要放在客人自己的餐盘内,否则就是服务不到位。
以上四个案例在中国人看来都是难以理解的,因为过于程序化而显得不近人情或导致效率低下。相比于日本人的“木讷”,中国人在类似事情的处理上更为灵活。
在中国,大多数人是无法把生活和工作严格区分的,工作中的协助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案例一中A先生作为一名中国职场人士并不能接受日本男工作人员的解释。中国人把帮助“弱小”视为一种美德,任何情况下,当女性需要帮助时男性伸出援手被认为是一种“绅士”的体现,而“绅士”代表了高素质。但是在日本,公司里讲究“年功序列”,工资和职场地位都是如此。同时,就像日本的老年人并不希望在公交车上被让座一样,日本的职场人(不局限于女性)也把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不麻烦其他同事当作自己能力的重要体现。
案例2和3同样是日本人过于程序化的体现。虽然就社会整体而言,日本目前的工作节奏要比中国快,但是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于对效率的追求直接而迫切。这一点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直被提倡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维让人们对于“等待”的包容性很低,且不介意挖掘“潜规则”去提高效率,实现效益化。尤其是旅游景区,为了增加游客接待数量以获取更大经济利益必然导致资源的高效利用。日本人习惯遵循程序以减少出错的可能性,但这也导致了部分社会资源的利用率降低。
案例4中,工作人员认为如果不按照餐厅规定将菜品放到客人餐具內就是服务不到位,因此要严格执行服务规范。但是却并没有考虑客人的实际需求以灵活应对,反而使顾客的体验满意度下降,违背了餐厅为顾客做好服务的初衷,这也是日本人“木讷”而缺乏变通的一种体现。
遵守程序和灵活处理自然都有其优点,这除了与中日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有关,社会大环境也影响着人们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态度。有人评价说,日本人像机器人一样恪守秩序和规则,但是工作时间内绝对不打折扣的认真和危机时刻依旧的秩序井然也的确令人赞赏。
二.人际交往的距离控制
案例5
中国的设计师L先生第一次到日本友人家做客。朋友家是一个两层的小别墅,L先生对别墅的构造有些好奇,几次暗示朋友想去二楼的房间参观一下。但是朋友似乎并没有理解L先生的暗示,始终没有邀请他上楼。整个接待过程L先生的活动范围只局限于一楼前厅。这让本身比较热情好客的L先生颇感失落,甚至开始怀疑和朋友的友谊。
上述案例体现出日本人在与人交往时比较重视保留自己的私人空间,并不以空间分享的开放程度来定义友情的亲疏。而中国人不同,我们常常习惯以参与朋友私生活和私人空间的程度来衡量感情,在这一点上与日本人交朋友时也容易产生摩擦。
比较典型的例子,比如中国乡村系列的电视剧里经常能看到,“把这里当自己家,想吃啥吃啥,快脱了鞋到炕上暖和暖和吧”类似的台词。而在日本这种情况则很少发生,即使邀请友人到家里做客,活动范围也一般是在客厅、餐桌周围等可以共享的空间。
三.个人知识成果保护意识
案例6
大四的M同学准备毕业后去日本留学,正在准备相关的申请资料。日文的志愿书写好之后想请学院的日本外教帮忙修改一下。为了听听多方意见提高志愿书的针对性与语言准确性,他便请系里的两位外教都帮忙看了看。结果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其中一个外教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发雷霆,质问M同学为什么在请她作修改的同时还给了别的老师看,如果不相信她的水平的话大可不必让她修改。M同学无法理解老师的思维,觉得很委屈,再也不想上这个外教的课了。
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信任都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一环。但是上述事例中出现的情形对于部分中国人来说似乎是难以理解的。有时候为了提高某些重要文件资料的准确性,我们会习惯听取多方意见来进行修改,甚至第一个修改的人会建议当事人再去听听他方意见。
事例中的M同学在未事先跟老师说明的情况下将同一份材料交由不同的人修改,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双方之间的信任,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还没有必要到“大发雷霆”的地步。
笔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日本人的知识成果保护意识有关。中日两国虽然都使用成文法,但是日本针对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单独制定了《特许法》、《意匠法》、《实用新案法》等法律,对于书籍、音像制品等的版权保护也十分严格,我国只是在《专利法》中对一些产权保护作出了规定,关于部分版权问题的立法还在完善过程中。法律的制定与执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日本人民对知识成果的尊重与保护意识。虽然这一方面尚缺乏具体的研究和定论,但是在与日本人相处时,若涉及到知识成果问题有必要加以注意。
四.酒桌文化差异
案例7
来自中国的K先生和日本的W先生因为公司的合作项目相识,大家约好晚上一起喝酒。酒局开场所有人一起说“干杯”,K先生便一饮而尽。然后再次给自己斟满酒,对W先生说,“我敬您一杯,干杯”,再次一饮而尽。搞得酒量很差的W先生不知所措只能勉强把酒喝下去。
中日的酒桌文化大不相同。中国的“劝酒”文化有时会出现强人所难的情况,这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是一大难题。而在日本,虽然也会出现让别人「一気飲み」(一口气把酒喝完)的情形,但总体上还是遵循各自随意的原则,不执着于喝酒的量,敬酒但不劝酒。酒局上的“干杯”,一般只是宴席开始的信号,彼此说几句客套的话寒暄一下,然后碰杯,但不必一饮而尽。同时因为中国人习惯在酒桌上谈生意,因此,和中国有交往的日本人尤其是商業人士很多会因为喝酒的问题犯难。
另外,在中国,自己给自己倒酒很平常,给别人倒酒的话,一般只限于敬酒或部下给上司、年轻人给年长者倒酒的情况;可是在日本,自己给自己倒酒一般只限于一个人喝闷酒的情况,而且日本文化对这种方式很排斥。日本有一句谚语,叫「手酌貧乏」,即“自己斟酒穷命相”的意思。和其他人一起喝酒的时候,一定是不断地“互相倒酒”,看到对方酒杯快要空的时候,就马上给对方把酒斟满。因此自己斟酒就表示没有朋友,更进一步说,没有人脉。
五.对于道歉的不同态度
案例8
日本电车上,中国的Z女士不小心将手里的硬币掉到旁边的乘客的脚下。当时该乘客正在抱着自己的书包看书,无法及时弯下腰帮Z女士捡硬币,Z女士自己迅速俯身将硬币捡起,这时旁边的乘客竟然非常抱歉地跟Z女士说了句「すみません」,Z女士觉得很惊讶,因为旁边的乘客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日语里表示道歉有「すみません」「ごめんなさい」「申し訳ありません」「きょうしゅく」等多个固定用语。但是日语里「すみません」这句道歉并不一定是表示自己有过失。可能只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给别人添麻烦或者是没有帮到忙时,日本人都会表示歉意。而在中国,道歉含有承认自己的过失并愿意承担责任的意思,因此用起来比较慎重。在不是因为自己的过失而造成问题的情况下,中国人并不会随便道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成为一个热词。了解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求同存异”,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展开交流是跨文化交际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凌 王述坤. 中日文化的互动与差异[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08.
[2]董鑫.中日道歉言语行为的跨文化交际研究[J].文学教育,2017.11.
[3]付永刚. 跨文化交际语境与跨文化交际[J].外语研究,2002 年第 4 期.
[4]高晓松.东瀛日本(一)木讷有秩序的日本人[z].晓说,2013.8.2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