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11岁时,汉章帝去世,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从此东汉王朝进入了后宫及外戚把持朝政、宦官弄权的混乱时代。仅永元元年(89年)到阳嘉元年(132年)这短短43年间,就先后有4位幼帝登基。
除了皇帝更换频繁之外,张衡所生活的年代还有一个“频繁”,那就是地震频繁。仅和帝永元四年(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125年)这30多年间,就发生了26次有史可查的大地震。这些大地震使得地裂山崩、房舍倒塌、人畜伤亡,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一片恐慌。
由于缺乏科学的地震知识,当时的人们无法正确解释地震的原因,就将这归结于上天震怒。每逢发生大地震,皇帝就会罢免一些官员,以表达对上天示警的重视以及积极改进的态度。为了帮助皇帝及时得到地震的讯息,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1.8米~1.9米),盒盖隆起,形似酒樽。其中心有柱,通过周边的孔道连接机关。外壁在八个主要方位上各设一个含铜球的龙头,龙头正下方各有一仰头张口的铜蟾蜍。当地震发生时,对应方位的龙头吐出铜球,落入蟾蜍口中,而其他七条龙不为所动,观测者由此可获知地震发生的方位。阳嘉元年(132年),张衡将候风地动仪进献给汉顺帝。汉顺帝下令将其放置在灵台。
汉嘉三年,候风地动仪正对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吐出了铜球,这意味着京师以西之处发生了地震。然而不仅京师“地不觉动”,京师附近也没发生地震。这次“误报”使得张衡成了众矢之的。几天后,来自陇西的使者快马进京。原来距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崩塌了。在封建时代,山陵崩塌意为江山社稷不稳。为了平息上天的震怒,汉顺帝下旨将司徒刘崎、司空孔扶这两位高官免职。
候风地动仪误报的“冤情”被洗刷了,但是张衡成为众矢之的的局面并没有改善。在众人看来,他就是恃候风地动仪之能逞凶的危险分子。于是各方势力都向汉顺帝进言,诋毁张衡。张衡为求自保,主动辞去了侍中之职。然而,地震风波并没有就此平息。两年后,京师再次地震。
地震學家约翰·米尔恩构想的候风地动仪外形
在后世看来,从阳嘉元年(132年)到永和五年(140年)期间,正好是发生地震的高潮期。可在当时,即使聪明如张衡也无法解释,为什么皇帝已经改变了执政策略,却仍然频频受到上天的惩罚。汉顺帝大怒,将张衡贬至河间为官。
汉嘉八年(139年),62岁的张衡郁郁而终,候风地动仪也不再被人提起。后人推测,可能是因为候风地动仪遭到人为破坏,其验震功能再也无法使用,继而彻底失传。
在张衡去世的 1700多年后,英国地理学家约翰·米尔恩受邀去日本研究地震。他从英国出发,横穿西伯利亚取道中国。在此期间,他接触到《后汉书·张衡传》中有关候风地动仪的记载。米尔恩对此很感兴趣。他反复研究后,认为张衡设计时采用的应为悬垂摆原理,“中有都柱”的这根柱子是悬挂的。他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候风地动仪的复原模型。
1880年,米尔恩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精准的地震仪,所采用的就是悬垂摆原理。他也因此被后人称为“地震仪之父”。同年,日本成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地震学会。米尔恩作为地震学权威,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在发言中明确提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地震仪是张衡发明的。
东汉灵台位于京师平门外御道西侧,今洛阳偃师佃庄镇。它始建于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 (56年),毁于西晋末年的战乱,使用时间长达250年之久。东汉灵台作为国家天文观测台,是太史令的下属机构。据史书记载,其工作人员多达43人,包括:1名灵台丞主持全台工作,14人候星,人候日,3人候风,12人候气,3人候晷景,7人候钟律,另有1人为舍人。由此可见,当时灵台的观测工作已经是全天候全方位了。
张衡曾两度出任太史令:第一次是在汉安帝时期,制作了以水力推动的浑天仪,撰写了《灵宪》和《算罔论》;第二次是在汉顺帝时期,发明了能探测震源方向的候风地动仪。这两件仪器就安放在灵台上。此外,张衡还亲自参与和主持了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工作,发现了月蚀的成因,绘制并记录了2500颗星体的星图,解释和确立了浑天说的宇宙论。
考古学家王振铎复原并制造的“张衡地动仪”模型外形图
现存有关候风地动仪的文字记载,仅是三本史书中的区区200多字。据说北齐信都芳的《器准》和隋初临孝恭的《地动铜仪经》都曾记载了候风地动仪的图式和制作方法,不过这两本书在唐代之后就失传了。实物缺失再加上史书记载过于简略,导致后人对候风地动仪的想象各不相同,可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候风地动仪”。
1951年,考古学家王振铎完成了候风地动仪的复原模型。该模型由精铜铸造,外形华丽,获得了很多好评。在该模型问世后的很长时间里,老百姓分不清它与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有什么不同,将两者简单地画上了等号。
但随着文物考古研究的深入,该模型外观上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比如该模型体积太大,无法放入灵台上那个专门放置候风地动仪的“密室”;两头略小的桶形不符合汉代酒樽的形状;龙的造型属于明清风格,不符合汉代审美等。
汉代酒樽
为了真实再现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在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来自不同领域的多学科专家组成了“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课题组。课题组强调“科学复原”,即尽可能还原张衡的设计思路,忠于当时的铸造技术,不人为拔高。经过多方考证,课题组推翻了之前的直立杠杆设计,采用了悬垂摆的设计。
2002年,课题组完成了新的复原模型;2005年,该模型设计通过了专家鉴定和国家验收;2008年,课题组完成了该定型模型的小型铸造。因为该课题组由地震专家冯锐主持,所以该模型被称为冯锐版复原模型。
冯锐版地动仪复原模型及其内部构造
候风地动仪只能提供地震的大致方向,无法记录地震波,所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地震仪,而是验震器。真正的地震仪是一种能够记录地震波的仪器。它所记录下来的具有不同起伏幅度的曲线被称为“地震谱”。
发明者:意大利科学家卢伊吉·帕尔米里
发明时间:1855年
特征:具有复杂的机械系统,使用装满水银的圆管,且装有电磁装置。当震动使水银发生晃动时,电磁装置会触发一个内设的记录地壳移动的设备,粗略地显示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强度。
发明者:英国地理学家约翰·米尔恩
发明时间:1880年
特征:利用地壳移动和摆锤摆动的关联性,设备中的一根加重小棒会在受到震动作用时移动一个有光缝(即可通过光线的细长缝)的金属板。光线二次穿過不同光缝后,落到一张高度感光的纸上,于是光线便将地震的移动“记录”了下来。
发明者:俄国王子鲍里斯·格里芩
发明时间:1906年
原理:利用了19世纪由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提出的电磁感应原理。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将记录器和地震仪分别放置,前者可放置在实验室内,后者可放置在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
许多人对地震仪有一种误解,认为它能预测地震。其实,地震仪只能用于测量地震的强度、方向,并不能用于预测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