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天林 孙永艳 张玺
摘 要:猪本身具有很大的繁殖潜力,而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母猪多胎、高产的潜能,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繁殖率主要反映了猪群的增殖效率,是衡量猪繁殖力的重要指标。为了加速养猪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母猪繁殖率低下的因素及应对措施,以帮助养猪从业者提高猪群增殖效率,增加猪场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母猪;繁殖率;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06-0034-03
猪是多胎、高产的家畜,其妊娠期短、世代间隔短、周转快,且能在短期内给人们提供丰富优质的蛋白质产品。母猪是猪场猪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养猪业发展的基础。本文综述了影响母猪繁殖率的各方面因素,如遗传力、繁殖障碍、营养、环境等。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如选择优良公母猪、做好配种、加强母猪科学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预防、重视仔猪的饲养管理等,从而加速养猪业的发展。可供广大养猪企业参考。
1 影响母猪繁殖率的因素
1.1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猪的繁殖率影响显著,不同品种猪的繁殖率存在较大差异。虽然有研究表明许多繁殖性状的遗传力都很低,但对每一个具体的品种来说,品种对繁殖仍然有很大的影响。
1.2 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分为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两种情况。营养不足会延迟母猪初情期的到来,导致成年母猪发情抑制、无规律性发情、延长断乳后再次发情的时间、排卵率降低以及乳腺发育迟缓等,甚至会增加其早期胚胎死亡率及出生仔猪的死亡率。营养过剩则会使母猪偏肥,同样可以引起母猪不发情。而如果母猪在泌乳期间能量摄入不足,其背膘储存就会减少,加剧体重下降,最终导致其断奶后配种受胎率较低。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不足或过剩也会使猪群的繁殖性能下降。
1.3 繁殖障碍因素
母猪生产从正常的生殖细胞开始,需要经过配种、受精、胚胎附植、妊娠、分娩及泌乳等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母猪的繁殖障碍。
1.3.1 受精障碍
受精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受精或异常受精。不受精可能是由于精子或卵子异常,从而延迟配种时间;也可能是母猪出现生殖道缺陷,妨碍了精子和卵子到达受精部位。母猪生殖道疾病也会影响精子的存活和受精过程。异常受精主要表现为多精子受精、雌核发育或雄核发育等。
1.3.2 生前死亡
生前死亡一般包括早期的胚胎死亡、自发流产、胎儿干尸化和胎儿出生时死亡。猪的胚胎死亡一般发生在受精后16 d~25 d,死亡率达25%以上。
1.4 环境因素
环境是影响母猪繁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舍内温度过高、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过多等,都会增加母猪的胚胎死亡率,尤以妊娠前两周的母猪最为敏感。饲养环境较差还会降低泌乳母猪的采食量,从而降低母猪泌乳量,进而增加仔猪死亡率。
2 应对措施
2.1 选好种公猪
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因此父本公猪的选择尤为重要。种公猪的选择要遵循:品种优良、体质强健、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精液密度大、精子活力强、精液品质好,后代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胴体瘦肉率高等,如杜洛克、长白、约克、皮特兰等世界优良品种。
2.2 选好种母猪
种母猪的优劣对肉猪生产同样至关重要。种母猪初选一般在60日龄,要根据其父母、同胞及自身的生长发育、体质外形和有无遗传缺陷进行选择。通常要求为:有效乳头6对以上,排列整齐、对称、均匀;性情温顺、外阴发育正常、头脸清秀、上唇吻合良好、肩宽背平、被毛理顺、腹大而不下垂、腿臀丰满、四肢健壮、躯体结构匀称。
2.3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
在自然交配情况下,1头公猪1年可配种25~30头母猪,繁殖仔猪600~800头。采用人工授精,1头公猪可配种300~500头母猪,繁殖仔猪10 000头以上。因此在配种时应采用人工授精技术。
2.4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2.4.1 母猪日粮的配制
注意母猪日粮的全价性有利于掌握好母猪膘情,即“待配母猪八成膘,容易怀胎产仔高”。养猪户应根据饲养标准和生产实际配制母猪日粮,饲料尽量多样化、合理搭配,以保证饲料营养的全价性,但针对不同个体应适当调整。
2.4.2 母猪妊娠期的饲养
若饲喂妊娠母猪精料型日粮,则要求日粮中消化能含量为2.8 MJ/kg,粗蛋白12%左右,钙、磷、食盐分别为0.6%、0.5%、0.3%,同时应外加复合维生素添加剂。若有青绿饲料时,可适量供给,因其对母猪及仔猪发育均有较好的效果。
2.4.3 猪群的密度及空间的设置
仔猪发育至10 kg时,将公、母分开饲养有利于提高公猪的性欲和交配行为。在母猪达到初情期之前引入公猪,可以刺激母猪初情期的提前。若公母猪从仔猪即开始混群饲养,则没有明显提前母猪初情期的作用。
2.4.4 保持母猪圈舍的卫生
母猪圈舍要保持干燥、清洁、温暖,避免由于缺钙和潮湿引起“趴窝病”。妊娠期的母猪要有适当的运动空间,这对母猪获得营养、增强体质、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和胎儿生长发育都有良好作用。
2.5 提高母猪年产窝数
正常规律下,母猪生产应经历114 d的妊娠期、60 d的哺乳期,而发情出现于断奶后的15 d~25 d,即一个繁殖周期为190 d~200 d。由此,每年每头母猪只能产1.5~1.8窩仔猪,若要使母猪年产两窝或两窝以上,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2.5.1 缩短哺乳期
我们可以在仔猪8~10日龄时调教其开食,使其在20日龄时正式吃食,在36~40日龄时开始断奶,这样可使母猪配种时间提前20 d~25 d。在对这些提早断奶的仔猪加强科学饲养管理的情况下,它们到90日龄时的体重与60日龄断奶的仔猪无明显的差异。
2.5.2 加强繁殖母猪饲养管理
加强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也是提高母猪年产窝数的一个途径。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可多喂精料、青绿多汁饲料和矿物质饲料;怀孕初期、空怀期和哺乳后期可多喂粗饲料,适当喂精料,以使母猪常年保持七、八成膘。
2.5.3 药物催情
仔猪断奶后,对于不发情的母猪,可使用中草药催情,使其正常发情配种。
2.5.4 做好防疫
母猪产前应将产房及产床打扫干净并进行消毒,临产时可用2%~5%的来苏儿进行猪体消毒。空怀期母猪应注射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以减少母猪怀孕期的流产、死胎现象。期间还应避免子宫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3 小结
影响母猪繁殖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遗传、繁殖障碍、营养、环境等。提高母猪繁殖率的重点在于加强平时的预防、日常的科学饲养管理以及优良种公母猪的选择,并做好配种前的消毒工作,做到适时配种,这样才能提高母猪年产仔数以及仔猪的成活率。同时,饲养人员要温和、耐心、细致,以培养母猪温顺的习惯。因此,笔者建议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以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