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避祸”是道烧脑题

2019-07-29 06:15葛文景
百家讲坛 2019年14期
关键词:汉人臣子阿兰

葛文景

1254年,忽必烈远征大理、近平漠南,政绩令朝野侧目的同时,也招致一片怨怒之声,特别是一些黄金家族成员,将他重用汉人视作数典忘祖、离经叛道。不过因为忽必烈平日谨小慎微,没让他们抓住把柄。

但这些黄金家族成员并未就此罢手,因为他们太熟悉最高领导—蒙哥大汗的心思了:忌惮忽必烈的精明和远见,时时担心被他抢了风头。故此他们屡屡上奏,说:“忽必烈功高爵显,在他管理的地盘上,人们只知有王爷、不知有大汗,而且当地税银、田赋越来越少,多被挪作他用。”

蒙哥好不容易揪住弟弟的辫子,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即刻成立以检查考核为名的组织—钩考局,搜罗证据,以此打压忽必烈。朝中一些善于辨貌听声的臣子迅速做出判断—大汗要整治这位能干的弟弟了。于是蒙哥收到不少弹劾忽必烈的奏章,立刻组织起以阿兰答儿为首的中书行省丞相(相当于丞相特派员之类官员)班底。

阿兰答儿本就仇视忽必烈重用汉人,此时得偿所愿,自然要落井下石。他很快搜罗一批心狠手辣、善于罗织罪名的酷吏,迅速赶往漠南地区,对忽必烈手下的官员逐一“钩考”。忽必烈看到那些朝夕相处的亲信全上了阿兰答儿的黑名单,以各种罪名入狱,被整得死去活来,明白胞兄这么做完全是在针对自己。他若不能顺利化解眼前危机,一旦阿兰答儿有机可乘,人为制造“蓄意谋反”的罪證,用不了多久,一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剧很快就会上演,到时不要说王位,恐怕性命都难保。

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忽必烈始终认为,要想获得安全,唯有远离朝廷,弃官而去才能彻底摆脱蒙哥的猜疑。稳妥起见,行事之前,他又将汉人幕僚姚枢找来,征询他的意见。没想到,在很多大事上和他不谋而合的姚枢表示反对,“大王长期居住关中地带,兄弟不常见面,感情难免生疏,此时有人离间,大汗疑忌在所难免。何况自大汗即位以来,您的功劳和威望骤增,您虽无异心,但功高震主还是有道理的。大汗与您虽是兄弟,可他是君王,您是臣子,没情理可论,更无是非可讲。为今之计不是弃官,更不必逃离,而是您与家中老少一起前往朝廷,名为久居,实则留作大汗的人质,然后您再亲自觐见大汗,这样就能化解大汗的猜疑。”

事实果如姚枢所料,当忽必烈来到蒙哥面前,蒙哥念及兄弟之情,便原谅了他。忽必烈虽暂时失去了权势,却保住了性命,为日后东山再起积蓄了力量。可见,“避祸”看似简单,却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智慧和胆略。

猜你喜欢
汉人臣子阿兰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浅谈中唐诗歌中屈原的“臣子”形象
善良是最好的名片
夜空幻想
秦人称谓小议
民族整合与文化认同:努尔哈赤汉人“恩养”政策
佛教传入辽朝原因及来源探析
试析清朝入关前统治者对汉人态度的转变
旁敲侧击
臣子与飞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