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梓欣
“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展1月16日至2月24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展览集东京国立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大阪市立美术馆和京都国立博物馆等博物馆、美术馆的170余件精品馆藏于一堂,短短40天的展期,吸引了逾十万的观众前去参观。展览展出的精彩展品包括颜真卿《祭侄文稿》,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唐拓本,褚遂良摹《黄绢本兰亭序》,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唐拓本,怀素《自叙帖》《小草千字文》,李公麟《五马图》,空海《金刚般若经开题》残卷,“宋四家”苏黄米蔡的重要作品等。
本次展览分六章,以时间为线索布局,颜真卿作品为核心,突出了其在书法发展上的独特地位。
展览第一章以“书体的变迁——书体进化的秘密”为名,介绍了中文字体由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变化历程。展品包括甲骨文、泰山刻石、礼器碑等。
第二章以“唐朝书法至安史之乱之前——王羲之书法的继承与楷书的形成”为名,展示了唐尤其是太宗以来至安史之乱前楷书的发展。由于唐太宗喜爱王羲之的书法,令虞世南、欧阳询和褚遂良(初唐三大家)临摹王羲之的作品,影响了当时书法的风格。安史之乱前的延续了王羲之风格的楷书书体已经发展成熟。本章展出的展品包括初唐三大家的书法作品和碑刻拓片等。
第三章“唐朝书法颜真卿的活跃——王羲之风格的消逝和情感表达的产生”讲述了玄宗即位以后,书法打破了传统边界,更加注重情感表达的发展。颜真卿就活跃在这个时代,他不仅帮助朝廷平复安史之乱,还在书法创作上,以褚遂良等书法家的风格为基础,融入自己的个人情感,用雄厚的笔触创立了自己的风格。此章展品包括颜真卿《祭侄文稿》《争座位稿》《千福寺多宝塔碑》唐拓本、怀素《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等,可谓本次展览的高潮部分。
第四章“唐朝书法对日本的影响——三笔和三迹”展示了唐书法传到日本后对日本书法的影响,其中有“三笔”(空海、嵯峨天皇、菊逸势)和“三迹”(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学习唐朝书法,形成了日本书法独有的风格。本章产出的展品包括“三笔三迹”的书法作品。
第五章为“宋人对颜真卿的评价和欣赏人性的尊重和理念的追求”。安史之乱后书法风格开始注重自我情感的抒发,宋代士大夫延续了这样的书法风格,注重书法中体现的人性,颜真卿从而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宋四家(苏轼、米芾、蔡襄、黄庭坚)对颜真卿都非常热爱。这一章展出的展品包括宋四家的书法作品。
第六章“对后世的影响王羲之神话地位的崩塌”,展示了19世纪以来王羲之的神话地位逐渐崩塌,充满野趣的书法风格成为主流的发展历程。展品包括赵孟頫、董其昌、赵之谦等书法家的作品[1]。
展览因其展出品等级高、质量优异,吸引了大量观众。在策展上,展厅内虽有“展览没有参观顺序”的标志,但策展思路仍以时间为线索。由于展览本身就吸引众多观众参观,加上展览动线较为单一,造成展厅内极其拥堵,观展体验不佳。放置《祭侄文稿》的展厅有关于颜真卿的介绍、写作背景、艺术价值、鉴赏的介绍和多媒体放映装置,能够使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观众快速了解其相关信息,可惜排队参观队伍长,而真正参观时间不过短短几十秒,除非多次排队,否则无法仔细欣赏。在展品诠释方面,基本展品都有日、英双语,内容简单易懂而不失重点,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展品还有中文介绍。展览还提供多國语言的讲解机租赁服务,整体展览对外国人非常友好,看得出东京国立博物馆在此次展览策划上的用心。
展览展示了百余件珍贵书画作品,这里选取观展时最有感触的3件作品略做介绍。
颜真卿《祭侄文稿》(图一)《祭侄文稿>的展出引起了极大轰动。一是不同国家地区博物馆间借展品的伦理问题,二是《祭侄文稿》时隔8年的再次展示。
《祭侄文稿》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颜真卿为悼念其侄颜季明所书,素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祭侄文稿》创作于安史之乱后。颜氏家族在安史之乱时英勇作战,保护国家。任常州太守的颜呆卿(颜真卿兄)和其年轻的儿子颜季明在抵抗安禄山的战斗中英勇就义,战乱结束后,颜真卿寻得兄长和侄儿的部分尸体,悲愤万分,奋笔而书此《祭侄文稿》,以吐内心愤恨之情。[2]
《祭侄文稿》全篇以楷、行、草书相互穿插,用笔流畅,情感贯穿全文。文章开头笔触稳健冷静、字迹工整。随着写作的深入,文章中段感情更加浓重,行笔速度逐渐加快,有涂抹修改,变现出颜真卿情感的跌宕起伏。行文至末段,颜真卿情感爆发,笔速加急,字体变大,字迹更加潦草,涂抹修改出多,行笔之处皆可看出颜真卿本人情感的自然倾泻,心中极度的悲伤和愤怒透过疾驰的笔触彰显。[3]在文章的布局上,颜真卿运用多样的点画线条,笔划时而粗时而细,时而墨水饱满时而枯墨,空间结构生动多样、疏密不一、有层次感。由于此稿内容非刻意安排而是情感所致,文稿的空间安排布局显得更加自然不做作。[4]不愧得到后人极高的赞誉。
《祭侄文稿》中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安史之乱后书法发展的特点之一,颜真卿因而被宋代士大夫所推崇,直至今天,颜真卿的“颜体”风格依旧是书法界主流书体之一。
怀素((自叙帖》(图二)
《自叙帖》是唐代僧人怀素的草书作品,其内容为53岁的怀素对其生平的记叙,有“天下第一草书”之称。该作品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5]
《自叙帖》创作于盛唐转衰的年代。当时唐朝的书法已发展到一个高峰,以王羲之书法风格作为基础的初唐书法三大家已名声大振,楷书作为一种书体已经高度成熟。这时书法风格的变化出现了新的方向,出现了更注重个人情感表达的行书和草书,草书则以张旭和怀素为代表。怀素“自叙帖》的书写用笔流畅、一泻千里、气势磅礴。《自叙帖》中每个字的横竖撇捺壁画组成都融为凝练纤细婉转的线条,更能体现出怀素在创作时情感的流露。怀素草书的特征是不以字的结构或书写的技法为先,而是随机应变,完全是性情的表达,但所创作之作品并不零散,笔画间自成一整体,流畅的线条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洒脱的性情,观赏价值极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