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
新麦32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出来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于2018年通過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结合新麦32在河南省的种植情况,对其农艺性状、产量表现、抗性、品质、适合种植的区域等特征特性进行简单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麦32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新麦32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以矮抗58与周麦22作为亲本选育而来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编号为20180013,在河南省种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现结合笔者实践,对新麦32的特征特性以及相关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简单的总结。
1、新麦32的特征特性
①农艺性状
新麦32在河南省栽培,全生育期平均230d左右,熟期中等,为半冬性小麦品种。平均株高79.7cm左右,株型适中,幼苗为半匍匐状,叶片宽短,叶片颜色浓绿,表现出中等的分蘖能力。茎秆抗倒伏能力强,弹性大,一般田间倒伏程度在3级或者3级以下。平均有效穗数为570万穗/hm2左右,穗粒数平均38粒,千粒重平均45.3g。穗的形状为纺锤形,颖壳为白色,短芒,籽粒有比较好的饱满度。
②产量表现
2014-2015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的区试,经过测产,产量平均超过8100kg/hm2,与周麦18对照品种进行比较,产量增加了4.2%,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水平,所有的试验点中增产点率达到了84.2%,在参试的16个小麦品种中排在第11位。2015-2016年继续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的区试,产量平均为8085kg/hm2,与周麦18对照品种进行比较,增产幅度为5.6%,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增产点96%左右,在参加区试的17个小麦品种中排在第6位。2年的区域试验,经过测算,平均产量达到了近8100kg/hm2,与对照品种周麦18相比,增加了4.9%,增产点率为90%。2016-2017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的生产试验,经过测产,产量平均达到了8679kg/hm2,与对照品种周麦18进行比较,增产幅度为5.7%,所有的试点全部表现增产,在参加生产试验的7个小麦品种中排在第2位。整体表现出很好的高产稳产性。
③抗性
新麦32的综合抗性能力较好,对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等表现出感病,对叶锈病、条锈病等表现出中等抗性水平。冬季对低温寒冷的抗性比较强。春季新麦32起身拔节的时间比较早,很快进行两级分化,可以抵抗春季出现的低温寒流倒春寒天气。新麦32生长的中后期对干旱表现出很强的耐性,叶片的功能期比较长,熟相佳。
④品质
2014-2016年农作物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新麦32这几年的区试点中随机抽样进行品质的测试,其米质交较优,符合国家规定的优质中筋小麦标准。具体各指标:容重平均800g/L,蛋白质、湿面筋分别为15.2%、32.5%,沉降值、吸水量分别为34.1、57.5mL,拉伸面积平均36cm2,硬度指数平均在60左右,延伸性166mm。
⑤适合栽植的区域
新麦32适合在我国黄淮冬麦区南片地区种植,包括安徽省的北部、河南省驻马店以及北部地区、陕西关中地区、江苏省的北部地区等。
2、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①精细整地
对土壤深耕细耙,深度在20~30cm,将一直以来旋耕方式形成的犁底层打破,加厚活土层,一般旋耕2年可以深耕1次,交替轮回。旋耕后要求适当镇压,将土壤耙细整平,确保土壤的上虚下实,没有大的土块,使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提高。
②播种
新麦32在10月8-25日播种均可,最适合的播种时间是10月10-15日。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晒种、药剂拌种等处理,晒种的时间2~3d,促进小麦种子的更快后熟、提高发芽势,药剂拌种可将种子与杀菌剂、杀虫剂充分混合均匀。肥力水平高的地块上播种量平均135~150kg/hm2,肥力水平中等或者偏低的地块上可适当提高播种量,控制在150~180kg/hm2。在适合播种的时间内,结合播期、土壤墒情适当调整播种量。最佳的田间基本苗为270万/hm2,有效穗数平均630万穗/hm2。
③科学运筹肥水
科学施肥,重施底肥,追肥尽量早施。一般底肥、追肥的比重分别占7~8、2~3成。肥力水平中等的情况下,纯氮的施肥量为210~240kg/hm2。小麦进入返青期或者拔节期后,在灌水的同时施入尿素150kg/hm2作为追肥。进入抽穗扬花期后,选择“爱苗”等药剂进行叶片喷肥,每周喷1次,连续喷1~2次,对预防干热风、增加籽粒的光泽度、提高产量有很好的效果。
④病虫害防治
新麦32这几年种植中病虫害发生比较多的有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纹枯病的防治上,可在小麦进入返青期后选择20%三唑酮乳油1500ml/hm2进行防治,对准茎基部喷施。赤霉病及蚜虫的防治上,可在扬花期的雨后选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800g/hm2进行防治,对准穗部喷施。
⑤适时收获
新麦32进入蜡熟末期后,根据小麦长势以及气候条件抢晴天收获,一般在小麦植株穗下节间颜色以及籽粒颜色全部转给黄色、内部为蜡质状时进行收获为宜。收获后及时晾晒,将籽粒中水分含量降到低于12.5%时即可入仓。
(作者单位:474165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农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