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凯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
拟建安康至重庆高铁全长约480 km,设计时速350 km。北起安康,穿越大巴山区,经川东低山丘陵区到达重庆。目前该铁路主要有经达州(AK)、万州(IAK)两个主要方案,之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人口、运量等方面,而沿线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和方案比选还比较欠缺,这应该作为评价两方案可行性的重要依据。
大巴山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分布有震旦系~三叠系的多套沉积岩、变质岩地层,偶有侵入岩体,地层岩性复杂多变,工程性质差异较大。大巴山区受地质构造影响极为强烈,分布有龙门—大巴山断裂等多条深大断裂带,以及多个复式褶皱带。沿线降雨量大且集中,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极为发育,尤其是大巴山区的岩溶发育强烈,岩溶洼地、落水洞、溶洞、地下暗河等均有发育,对线路方案影响较大。
在广泛收集区域地质及既有公路和铁路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沿线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特征等不良地质现象的研究,掌握了经达州、万州两大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1]。
安康至四川宣汉(AK170)及安康至重庆开县(IAK166)段。海拔500~2 580 m,相对高差300~1 600 m,属中山~高中山区[2]。山脉和沟谷相间分布,与线路方向呈大角度相交,且山高谷深,山坡陡峻,河谷狭窄幽长,多V型狭谷和嶂谷。
图1 大巴山区-城口县境内
图2 大巴山区-溶洞
其中大巴山腹地,紫黄~城口南北两侧,神田梁、旗杆山、梆梆梁、九重岩、八台山山脉,灰岩分布广泛,呈现出峰丛台地地貌。该区域岩溶发育强烈,从条带状和孤立零星的小型溶丘到岩溶洼地、干谷、漏斗、落水洞等均有发育。
大巴山区属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山高谷深,高差大,具有山区立体气候的特征[3]。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降水集中在七、八月,多洪涝;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天气;冬季时间较长、气温低。年平均气温13.7 ℃。年最低气温-13.2 ℃,年最高气温39.3 ℃。平均无霜期213 d。年均降水量1 418.1 mm,降水趋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少。
根据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沿线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为Ⅵ度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0.40 s[4]。
大巴山断裂带以北为北大巴山褶皱系,主要出露震旦系绿泥片岩、凝灰岩,夹页岩、砂岩;寒武系灰岩夹泥灰岩,局部夹炭质板岩、炭质页岩;奥陶系钙质板岩夹灰岩,泥质板岩夹砂质板岩;志留系片岩夹千枚岩,炭质板岩夹炭质千枚岩,夹砂岩、炭质页岩。
大巴山断裂带以南为南大巴山褶皱系,广泛分布三叠系中下统灰岩夹泥灰岩、白云岩、角砾岩(或石膏)。震旦系地层靠近大巴山断裂带分布,以凝灰岩、页岩夹薄层砂岩为主;寒武系~二叠系地层主要集中出露于褶皱核部,以灰岩、白云岩、页岩、砂岩为主,常见互层状;侏罗系地层出露在“达州方案”的万源—宣汉一带,以泥岩夹砂岩为主。另外二叠系页岩、三叠系上统页岩、侏罗系下统泥岩夹砂岩,为含煤地层[5]。
(1)区域地质构造
线路通过两个Ⅰ级构造板块:秦巴地槽(Ⅰ)和扬子地台(Ⅱ),均隶属于扬子古陆。扬子地台(Ⅱ)在印支-燕山期向北移动活跃,受米仓山、汉中地块和神农架地块的阻挡,产生强烈的抬升和隆起,并在板块结合处附近形成大巴山断裂带(F2),断裂带两侧地层受强烈的构造运动影响,断裂及褶曲构造极为发育。大巴山断裂以北为北大巴山褶皱系,隶属于秦巴地槽(Ⅰ),以南为扬子地台(Ⅱ)北缘的南大巴山褶皱系[6]。
(2)主要断裂构造
大巴山地区受地质构造运动影响强烈,主要断裂构造见表1。
表1 沿线深大断裂构造
沿线地质构造发育,地层岩性复杂,降雨量大且集中,不良地质发育,介绍如下。
(1)滑坡、错落
大巴山区地形高陡,沟谷发育,个别岸坡覆盖层较厚或岩体破碎,滑坡、错落发育。川东低山、丘陵区为侏罗系泥岩夹砂岩,岩体软硬相间,易产生顺层滑坡。长江两岸受冲刷作用影响,滑坡较发育。
(2)危岩落石、崩塌
大巴山区地形高陡,地层岩性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岩体受节理切割和差异性风化影响,在卸荷作用下,危岩落石、崩塌现象较为突出。川东低山区的个别山脉,坡度较陡,也存在危岩落石、崩塌现象。
(3)岩堆
沿线沟谷与山岭相间,地形切割剧烈,山高谷深陡崖多,陡崖下缓坡地带多分布有岩堆。
(4)泥石流
大巴山区受构造影响强烈地段,山高谷深,岩石风化、剥蚀作用强烈,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地形条件和物源条件,加之大巴山区降雨丰富,易形成泥石流。
(5)岩溶
大巴山区,广泛分布寒武系、二叠系、三叠系灰岩,岩溶发育强烈,对线路的影响较大,是本线较为突出的地质问题。
分布范围:大巴山北坡岩溶主要发育于紫阳县南部任河—岚皋县南部神田梁一带,约20 km宽的寒武系石灰岩中,处在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复式向斜的一翼。南坡岩溶主要发育于旗杆山—青草坪、梆梆梁—九重岩、八台山—百里峡—花岩子、九盘石—罗盘营—天池山一带的二叠系、三叠系灰岩中。在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下,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的控制,岩溶地貌尤为发育。有溶丘、宽谷、成群出现大小不一的岩溶洼地,伴随有部分深邃的落水洞、漏斗和溶洞[8]。其中北坡以神河源、神田梁,南坡以八台山—百里峡附近最具代表性。
岩溶地貌特征:该区域岩溶,具中国南北方过渡特点。既有南方石灰岩洞穴、峰林与大型溶蚀洼地喀斯特景观,也有北方石灰岩地区缺乏地表水、形成高山草甸、地下喀斯特作用强烈、有集中大泉出现的岩溶特征。
①溶丘(喀斯特丘陵)(图3)
溶丘是在高温多雨的湿热气候条件下,由峰丛等早期喀斯特地形经后期溶蚀-剥蚀作用发展而成,呈浑圆丘陵,波浪状起伏。如神田草甸溶丘,出露的地层是寒武系薄层灰岩,虽然当地降雨充沛,但是地表干旱缺水,加之受山地寒冷气候影响,形成草甸溶丘。
图3 神田溶丘草原
②石芽与溶沟(图4)
在溶丘的坡面上发育有石芽与溶沟。形成于厚层灰岩中,碳酸钙含量高,溶蚀现象明显。如神河源的“五子神龙”,溶蚀作用显著。
图4 神河源石芽
③溶蚀漏斗
一般直径在2~6 m,坡面往往在降雨过程中易发生圆形塌陷。漏斗合并扩大则形成数个溶蚀洼地。
④溶蚀洼地
溶蚀洼地在万州方案岚皋至城口段分布较多,形态受地质构造和岩层产状控制。溶蚀洼地多由漏斗合并扩大而成。喀斯特湖中以红水池、黑水池、腰子池和花池等发育较为典型。该区域最大的神河源溶蚀洼地,称作“巴山湫池”,底部宽约150 m,长1 600 m,面积约24万m2。大气降水通过十几条溪水汇聚成湖。湖水干涸时,湖底可见落水洞。在湫池东南2 km头道河河谷寒武系灰岩形成的陡坡上悬挂着一眼泉,其水量与湫池水位相关。湫池可视为这个河间地块地下水的分水岭,岩溶裂隙水向河流排泄。巴山湫池见图5,湫池水文地质剖面见图6,神河源附近的溶蚀洼地统计见表2。
图5 巴山湫池
图6 湫池水文地质剖面[9]
表2 神河源附近的溶蚀洼地统计
⑤落水洞
落水洞发育在直立的石灰岩层面上,崩塌强烈,井壁陡直,成为竖井状。多见于封闭洼地底部,与地下通道相连,可深达数百米[10]。
⑥溶洞
大巴山溶洞多分布于沟谷陡崖,洞穴成群分布,岭北有蝙蝠洞、朝阳洞、蟒蛇洞、观音洞、穿眼洞、石花洞等。岭南有大岩洞、盘龙洞、鸡王洞、观音洞、红军洞等。溶洞多沿水平流动带发育,各裂隙伸延发展,形态十分曲折。在裂隙交汇的地段,常会形成空间巨大的洞腔,并与支洞构成复杂的洞穴系统。
溶洞的发育特征:大巴山区溶洞多集中分布在440~700 m,700~1 200 m和1 200~1 890 m三个海拔高度范围内[11],洞穴的发育延伸方向明显受裂隙构造的控制,有强烈的方向性。其中海拔440~700 m的洞穴分布数量最多,且与周边有很好的地下水动力通道,部分与暗河连接,水动力条件好。海拔为700~1 200 m的洞穴,发育较多,洞穴沉积物发育较好,石钟乳、石笋、石帘等发育,洞穴湿度较小。海拔为1 200~1 890 m的洞穴,为短小的沟状洞穴,多分布在溶丘顶部,沿垂直裂隙发育,洞内崩积物较多[12]。
线路在岩溶发育区多以隧道工程通过。线路宜绕避溶洞发育强烈区,尤其是地表有蓄水岩溶盆地、地下有大型溶洞、落水洞发育的区域,并走行在现代侵蚀基准面、水平径流带高程以上。降低地下水、大型复杂溶洞对隧道工程的影响[13]。
(6)有害气体
志留系炭质板岩、炭质千枚岩中,可能含有瓦斯等有害气体。侏罗系~志留系地层还零星分布有天然气、页岩气,对隧道工程有一定影响。
(7)高地应力
大巴山区山高谷深,构造运动强烈,区域地应力较高。隧道埋深较大,受高地应力影响,以灰岩为主的硬质岩段,可能产生岩爆现象,以炭质板岩、炭质千枚岩为主的软岩段,易发生软岩变形问题。
大巴山区地表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北部为汉江流域的任河水系,南部为嘉陵江流域的前河、东河水系。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的河流13条,50~100 km2的6条。任河、前河、东河为3条主要河流。
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岩溶水[14],简述如下。
(1)第四系孔隙潜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河流漫滩及阶地、斜坡堆积层、古河道及古沟槽内[15]。河流漫滩及阶地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主要为砂类土、碎石类土,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好,水量丰富,地下水位变化大。
(2)基岩裂隙水
广泛分布于山区岩体的节理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一般,个别地段水量丰富,水质良好。
(3)构造裂隙水
主要分布在断层破碎带与褶皱核部,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丰富,常以泉水形式排泄,部分为承压水,含水层主要为断层碎石带及揉皱严重的破碎岩体。
(4)岩溶水
岩溶水主要赋存于灰岩、白云岩等可溶岩中。地表落水洞、溶蚀洼地及溶蚀漏斗发育。地下多以泉水、暗河等形式出露,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十分丰富。
沿线大部分地段地下水水质良好,对圬工无侵蚀性,个别通过侏罗系及三叠系含煤地层及石膏地层段,水质较差,对混凝土具硫酸盐侵蚀性。
根据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线路工程设置情况,初步分析,线路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问题如下。
(1)围岩失稳
隧道通过断层破碎带、褶皱核部、节理密集带、岩石软硬相间、层间结合力差的地层时,易发生围岩失稳、掉块、塌方等情况。
(2)岩爆
主要出现在灰岩段落,灰岩岩质坚硬,当隧道埋深较大时,受高地应力影响,掌子面开挖后,由于应力集中,掌子面周围岩体有发生岩爆的可能。
(3)软岩变形
主要出现在板岩、千枚岩、片岩、页岩段落,尤其是炭质含量较高的地层,岩质软弱,在高地应力作用下,易发生软岩变形问题,造成初支或衬砌开裂变形。
(4)涌水突泥
隧道通过断层破碎带、褶皱核部、节理密集带、岩溶发育段落时,可能发生涌水突泥。当隧道工程位于地下水侵蚀基准面或水平径流带以下时,有发生较大涌水的可能。
(5)溶洞
大巴山区岩溶发育强烈,溶洞发育较多,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线路通过岩溶发育区,施工中遇到溶洞的可能性较大,给桥梁、隧道、路基等工程造成较大影响。尤其遇到大型溶洞时,工程处理极为困难。
(6)有害气体
线路以隧道形式通过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页岩等含煤地层时,可能遇到瓦斯气体,威胁施工人员安全。
线路通过大巴山区,以长大隧道工程为主。两方案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危岩落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当隧道通过断层破碎带、岩性接触带时,易发生围岩失稳;通过可溶岩地段,有遇到溶洞、较大涌水的可能;通过高地应力区,有发生岩爆、软岩变形的可能[16]。因此,围岩条件、岩溶发育特征、地质构造发育强烈程度、地应力情况是影响两方案地质条件评价的主要因素。
(1)AK方案通过大巴山区,海拔320~1 720 m,相对高差130~760 m,山高谷深。地层岩性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其中紫阳县以北(AK10~AK64),地层主要为寒武系板岩夹灰岩,志留系千枚岩、片岩、板岩,多含炭质夹层,地层多为软质岩,围岩条件差。见图7、图8。
图7 AK方案越岭段方案线位
紫阳—万源(AK64~AK116),以寒武系、三叠系灰岩、泥灰岩等可溶岩地层为主,岩质坚硬,围岩条件较好。该段岩溶发育强烈,溶洞、暗河发育,地下水水平径流带高程在710~1 560 m。线路沿任河、后河河谷走行,可走行在水平径流带以上,降低施工时遇到地下暗河的可能性。
图8 AK方案越岭段各方案水文地质横断面
万源—宣汉段(AK116~AK170),地层为侏罗系泥岩夹砂岩,以较软岩为主,岩质软硬不均,层间结合力较差,围岩条件较差。
(2)IAK方案通过大巴山区,海拔380~2 500 m,相对高差130~1 600 m,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多悬崖峭壁。地层岩性复杂,断裂、褶皱构造极发育。其中摩天岭以北(IAK10~IAK66),地层主要为寒武系板岩夹灰岩,志留系千枚岩、片岩、板岩,多含炭质夹层,地层多为软质岩,围岩条件差[17]。见图9~图11。
图9 IAK方案越岭段方案线位
图10 IAK方案越岭段各方案水文地质横断面
图11 IAK方案雪宝山隧道水文地质纵断面
摩天岭—开县(IAK66~IAK166),以寒武系、三叠系灰岩、泥灰岩等可溶岩地层为主,岩质坚硬,围岩条件较好。该段岩溶发育强烈,地表岩溶洼地、落水洞发育,隧道施工遇到大型溶洞、涌水、甚至地下暗河的可能性较大。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临近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调查结果,线路研究范围内,地下水水平径流带高程在800~1 500 m。在翻越九重山—雪宝山岭脊时,既有通渝隧道和在建的城开高速公路隧道,以及本次研究的城口—开县段高速铁路,因地形条件限制,均无法绕避岩溶发育强烈区,且多走行在地下水水平径流带以下[18-19],施工风险和施工难度极大。
根据方案研究区域临近工程的岩土参数经验值,分别对两个主要方案的隧道工程进行了围岩初步划分,再结合岩溶发育特征、地质构造发育情况、高地应力情况,对两方案通过大巴山区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见表3、表4。
表3 大巴山区主要方案工程地质条件比选因素
注:因线路研究范围内大巴山区缺乏既有公路、铁路施工资料,根据秦巴山区临近的铁路、公路、引水隧道等工程施工经验,线路埋深大于600 m时,局部高地应力地段会出现较严重的岩爆、软岩变形现象。
表4 大巴山区主要方案岩溶发育特征
(1)本线通过大巴山区时,地层岩性复杂,构造运动强烈。主要的不良地质有危岩落石、崩塌、滑坡、岩溶、高地应力、泥石流等。线路以隧道工程为主,主要的工程问题有围岩失稳、涌水突泥、岩爆、软岩变形等,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2)沿线地表水系发达,均为长江水系。地下水有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环境水水质良好。
(3)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烈度Ⅵ度。
(4)通过大巴山区时,经万州IAK方案:①围岩条件稍好;②通过可溶岩段落较长,岩溶发育更强烈,且局部段落以隧道形式走行于水平径流带以下;③地质构造发育更强烈,通过断裂带的数量和断层破碎带的长度较长;④隧道埋深>600 m的段落更长,受高地应力影响更严重。因此,经万州IAK方案工程地质条件更复杂,施工风险更大。推荐经达州AK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