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农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现状调查研究

2019-07-27 06:47张宇晨
新农业 2019年13期
关键词:农学专业学位硕士

张宇晨

(广西大学 农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国自2009年起第一次设置应届毕业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一项新的进步,标志着专业学位研究生自此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着眼于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就业上面临诸多难题,如学校课程设置和技能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完全匹配、学生可雇佣性不足,缺少雇主和工作岗位需要的软技能等等。本次对广西大学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100%。样本结构情况见表1。

本文从认知层面和实践层面分析农学专业研究生可雇佣性技能现状。

表1 农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雇佣性开发问卷样本描述

1 认知层面

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问题是“请你对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可雇佣性能力的认可程度加以选择”,对于程度选项指标有“非常同意、基本同意、说不清楚、不太同意、非常不同意”,并且分别对应分值5、4、3、2、1。学生本身对可雇佣性能力的认可程度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所有调查项目分值都在4分以上,这说明所调查的农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自己应该具备的可雇佣性能力都是基本同意的。在认知层面,他们认为这些能力对于自己的就业是有很大帮助的,这些能力正是雇主所看重的,这些所谓的“软能力”不仅仅是靠学校的专业课传授,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日常积累和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基本可雇佣性能力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加重要。

表2 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可雇佣性能力

2 实践层面

2.1 个体感受

针对农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体感受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0%的学生对目前所就读的农学专业感到满意,一半以上的学生对目前的专业不太满意或不满意;有2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有品牌优势,剩余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对于“你认为自己所学农学专业前景如何?”这个问题,有82%的学生是不看好的,认为就业困难,只有18%的学生是积极乐观的,对所学专业前景充满信心;对于多选题“你认为自身具有哪些特质?”80%的同学都选择了吃苦耐劳、自信、勤奋好学。由此看出,农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自身所具备的就业竞争力的评价并不乐观。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培养目标明确,所以理应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但是通过调查显示,学生的个体感受并不好。

2.2 学校相关培训

学校的相关培训是影响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重要因素。26%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学校有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7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校从不关注学生兴趣的发展;对于问题“你认为在当前教学课程中有相关的技能培训吗?”认为“有很多培训的”占10%,“稍微涉及一些或完全没有的”占90%;有58%的学生选择了学校会偶尔举办关于农学专业的就业技能讲座,42%的学生选择了从未举办过就业技能讲座。理应说,学校应该是培养学生相关能力最直接的场所,但通过调查显示,学校和任课教师更加希望研究生能顺利的完成学业,所以更加关注学生专业知识以及通用技能的培训,对于用人单位看重的技能并没有非常重视。

2.3 校外实践

校外实践是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78%的学生认为实践项目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有所帮助,认为志愿活动、社团活动、看书对将来就业有所帮助的占22%;有16%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与专业相关的校外工作机会有很多,84%认为这种相关校外实践活动完全没有;在校外实习过程中有14%的学生得到了很多专业教师的指导,而8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校外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校外实践应该配合校内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且把专业知识加以运用。然而通过调查显示,校外实践经历在农学专业研究生可雇佣性技能开发活动中贡献很小,学生们并没有感受到来自校外实践的帮助,也没有这个行业领域的专家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

3 可雇佣性技能现状分析及对策

3.1 学生自身认识不足

通过调查问卷能够清晰地看出,当前许多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并没有从心理上认同自己所学的专业,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前景不自信。所以要引导学生首先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专业前景充满信心;其次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发展自身的软实力,使得自己具有就业竞争力;同时要活跃的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努力寻找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市场发展的最佳结合点,顺应市场的需要。

3.2 学校不够重视相关培训

学校应该关注学生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但是根据调查问卷所反映的现状却是,当前高校还是采用传统的培养模式以及发展理念,更加关注的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否在规定的年限内顺利完成学业,所以课程内容和培训活动脱离社会需求。高校应该优化培养方案,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清晰地认知,将他们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区别开来,要将可雇佣性融入课程中,即课程体系要和学生自身的特征以及社会需求相联系,可以在课程中设计专门培养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模块;学校应该针对农学专业的需要,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就业技能讲座,并且把这种活动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3.3 校外实践机会过少

通过调查结果可知,学生们对于实践项目还是非常重视的,有78%的人认为实践对于自己将来的就业是有所帮助的,但是事实上,对于农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校外实践机会并不多。即使有了实习的机会,他们也得不到专业人员的指导,这很大程度上就限制了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所以,高校要和企业加强合作,企业也可以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这样做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增加社会竞争力,还可以帮助企业积累人才储备力量;同时,在校外实习中,企业还要重视专家的力量,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校外指导,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能得到提升和发展。

综上,通过对50位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可知,当前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状况差强人意。无论是从研究生自身层面,还是从学校和企业层面,都反映出对可雇佣性技能的开发不够重视。所以从研究生自身来说,要从心理上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认同,并且要积极主动的学习专业知识和必备软技能;从学校层面来说,要把可雇佣性技能的培训融入到教学中,多开展相关的技能讲座;企业层面,要加强校企合作,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岗位,并且加强校外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开发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努力,期待在共同努力下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有用的建设性人才。

猜你喜欢
农学专业学位硕士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农学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