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8年10月,正值改革开放4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时隔6年之后重新踏足广东进行调研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从珠海到清远,从深圳到广州,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总书记深刻阐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并且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向世界宣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也表达出了一定要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始终坚持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是广东40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遵循。本文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来深入探讨广东的改革开放,得出结论:只要中国的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那么中国在不久的未来会给世界各国呈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更大奇迹。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广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潘灵威,广东省新丰县委党校。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獻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050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每逢广东处于关键节点,党中央、国务院都会为广东把舵定向,为广东儿女“发展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018年10月,正值改革开放4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时隔6年之后重新踏足广东进行调研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从珠海到清远,从深圳到广州,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总书记深刻阐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并且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向世界宣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也表达出了一定要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努力奋斗、自强不息,中国目前已经超过了日本,2017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827122亿元人民币,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且中国连续40年GDP年均增长约9.50%,也创造性地将7亿贫困人口予以脱贫。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正确领导之下,将改革开放提到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逐渐让中国转变为“引领时代浪潮”,而不再是“赶上时代节奏”,这是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政党、哪个时代都无法做到的。
广东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1978年至今,广东省GDP年均增长达到了12.6%,与同期全国GDP相比快3.1%,与同期全球GDP相比快9.7%,广东省GDP总量连续29年都排在全国第一位;广东省2018年进出口总额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一位。广东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始终坚持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是广东40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遵循,是广东4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广东改革开放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既是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实现的关键,广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才能够真正实现“全面扩大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够让中华民族14亿儿女保持行动上的一致、政治上的团结、思想上的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明确提出: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人要以“更有力的措施”“更坚定的信心”来深入开展改革开放。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那么才可让广东的改革开放走上“正规”。从目前来看,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区”与“攻坚期”,很多重要领域均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与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更要用巨大的政治智慧与政治勇气来予以攻克,唯有如此,方可将“固化”的利益藩篱进行突破,方可将“顽固”的体制痼疾进行攻克。改革开放四十年,仅仅只是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改革还需再出发,那么就会波及到目前尚未解决的社会建设问题、文化建设问题、政治建设问题、经济建设问题等,各种思潮涌动、各种矛盾“浮出水面”,针对这种情况,务必要将中国共产党“协调四方”“总揽全局”的核心领导性凸显出来,直接与政治大局、政治立场、政治方向进行挂钩。坚决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领悟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全方位筑牢广东意识形态的“护城河”和“防火墙”,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的“南大门”,这样一来,必然能够为广东改革开放打下牢固的政治保证。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广东改革开放的根本方向
自从1978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所有的实践主题与理论主题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主线。若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所获得的历史性变革基础之上,站在战略性全局的视野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对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新的历史方位,自此之后,中国进入到了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实质上是改革创新、开拓发展、承前启后的伟大时代,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伟大时代。新时代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中所格外强调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中表达与深刻内涵,将其基本特征与根本性质进行了淋漓尽致地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的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同志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积极践行与培育,要以培养出一大批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来强化制度保障、教育引导,在社会经济的各个体系环节中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与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其本质,实质上也是一种德,往小来看,是个人之德,往大来看,是民族之德、社会之德、国家之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也就成为了涵养改革开放的重要源泉。
广东改革开放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推进,那么就必须要结合时代特征与现实国情,并且立足于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价值主体性来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宗旨是道德实践,规约是道德规范,引领是道德信仰,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做到“无时不有”“无所不在”;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奋发图强、积极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砥砺奋进。更为重要的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载体来作为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根本指南。
三、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广东改革开放的精神内核
任何认识都是来自于实践,没有实践作为基础,那么就不会有当前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基础。虽然有很多人都一直推崇采用“返本开新”的发展观与建构观来看待继承发展问题,但是“开新”才是“返本开新”的关键环节与核心之处,若仅仅只停留在“返本”的层面,那么是不可能会真正意义上来发展或者更新人类的文化与知识,唯独只有坚持“开新”,才能够不断地推动人类认识的前进。但是如何有效地实现“开新”?这就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问题。众所周知,实践本质上就具备“生产性”、“建构性”的特点,而此处的“生产性”并非简单意义上对物质财富进行创造,而要将进一步拓展为文化层面的生产或者精神层面的生产。《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中明确提到“人实际上是个人思想、个人观念的生产者”。由此可见,实践的原初范畴就要求改革开放能够在实践环节实现“是其所是”的创造性转化。
基于实践层面而言,若没有实践语境来作为基础,那么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都会出现被抽象化的问题,无疑只会成为“空中楼阁”,对应到改革开放而言,也必将会丧失生机活力。在以实践为验证真理唯一途径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改革开放是会打破现有的一些“坛坛罐罐”和“条条框框”,广东过去4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实质上渗透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和精神,这既是促进广东改革开放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动力,也反映出了南粤大地人民所特有的精神内涵与思想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为了能够在新的改革开放征程中取得新的成绩、新的突破,那么就需要不断推动思想再解放、创新意识再发展。中国要真正实现“中国梦”、中国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路还很长,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更大的勇气。各地一定要以习近平總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为导向,深入落实“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广东改革精神,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将改革开放的旗帜牢牢举住,为全国其他地区创造更多可借鉴的经验。
四、不断深化改革,是广东继续前行走在全球的不竭动力
开放实质上也是一种重要的变革,各地务必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的现实意义与政治意义,进而形成高度的行动自觉与思想自觉。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发现不断深化改革才是广东继续前行走在全球的不竭动力。从目前来看,全球政治生态环境还不太健康,民粹主义兴起、地区性保护主义倾向强烈、地区政治局势紧张等,中国只能不断深化改革、用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各种问题、各种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强调,只要中国的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那么中国在不久的未来会给世界各国呈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更大奇迹。当然,无论改革开放深入到何种程度,那么都必须牢牢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只要我们能够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那么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英德市连樟村向全体村民的讲话让人肃然起敬;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市龙华区北站社区的讲话提出要让人人参与到改革开放历程中,让人人都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由此可见,在未来改革开放过程中要善于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中寻找未来发展的方向,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人民出版社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助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3]李伟,王建婷.邓小平的文化自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重庆邮电大学(社会科学版),2014,20(6):67-74.
[4]李继高.论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9(5):105-109.
[5]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8,27(15):111-117.
[6]姜正国,李高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9(6):14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