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吴限
南京是座书城,大街小巷的各类书店就像“天上星数不清”。逛过浪漫文艺的先锋书店、神秘暖心的二楼南书房、旧书换酒的换酒书店……再走进老门东附近“一间很小的书店”时,却还是收获了满满的惊喜:一家24 小时营业的无人书店,店里只有满架书籍和三只猫咪店员。
坐落在雅居乐长乐渡的寂静深巷中,这家名为“一间很小的书店”的书店显得有点与众不同,有的游客偶然逛到这家小店,好奇地推门而入,一眼就看到了蹲在门边留言册上的猫咪。环顾四周,小小的书店里只有三只猫咪,并不见店主人影。
书店实在是小,两面墙壁上的书架摆满各类书籍。粗略地算了一下,书店里大概有2000本书,虽然没有店主,但是店里各种便签很是醒目:新书一律8.8 折,旧书不卖。旧书架上,1979—2004年的《译林》格外显眼。
这家书店的店主是“90 后”青年赵祎依。这位来自湖南邵阳的大男孩,高考结束后就独自到广东打暑假工体验生活。大学校招时,他认准心仪单位,从西安到长沙再追到武汉,终于获得机会成功入职。
为了纪念从校园迈入职场的人生转变,他以长沙为起点,骑行15 天、1265公里赶到上海入职。在追寻人生成就感的路上,他又毅然辞职创了业。这家书店2018年9月开业,“因为真的很小,所以就叫‘一间很小的书店’,取名很随意”。赵祎依介绍道。
无论朋友还是陌生人,总会担心地问一句:你们书店怎么盈利呀?几位年轻人其实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虽然账面上仍在亏损,但是这间书店主要是为大家提供一个读书的小窝,本来就没有指望盈利。
这家书店不仅起名、借书随性,管理也很随性,平时主要靠三只猫看店,“现在的书按标价的8.8 折卖,扫码或者直接把现金放在桌子上,我相信来这里的客人爱看书,也会保护书,不会逃单。我们有个书友群,主要是附近的书友,他们有空就会去店里看书、帮忙整理书、扫扫地。”
此外,店里还架设了一把木质梯子,方便客人取书。虽然是无人书店,一切却井然有序:自助付完书钱,大家按照提示自觉登记书名和金额。
书店的一角是明信片墙,天南海北的人们写下了不少留言。在赵祎依眼中,书店也成为一些人的“解忧杂货铺”,有一面留言墙让大家写下想说的话。
说起留言墙的初衷,赵祎依说道,“一开始,我们就是用几根麻绳和卡片,做成了装饰品,把它挂在橱窗前,没想到,读者们把这里当成留言墙,写满了心情。店里的留言本也在很短的时间就被写了大半,甚至还有一些人,他们把私密的心里话装在信封里,留给我们。”
注意到一旁有个小小的邮箱,“有些客人想说的话不适合公开,比如有些小心愿或者感情、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我们也拿了个小信箱,投进去后对方留下地址或联系方式,我们会回信,或者加个微信跟他聊一聊。”虽然书店开业还不到一年,却已经有很多人常来常往,久而久之就成了朋友。
“大家来到这家温暖的小店,又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它变得更加温暖。浮躁的社会环境下,纯粹地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已经变成一件挺奢侈的事情,甚至让人因此显得特立独行,如此坚持下去,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有人说道。
就这样,一间很小的书店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沟通心情的的奇妙枢纽。
有人曾说,“解忧杂货店”虽然只是存在于电影和小说中的地方,但仔细想想,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也都有一件小小的,属于自己的杂货店。这件小店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为我们自己排忧解难,解决烦恼。如今,我们选择放下戒备,相互信任,便有可能收获更为美妙而又神奇的时光。
网友声音:
@1455:“对读书人充满了信任,这是店主最可贵的用心。相信呼唤诚信,顾客没有辜负店主的用心,这样相互信任的感觉很好!”
@黄加绿加红:“书店是城市的一个梦,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提供的是阅读、交流和聆听,在数字阅读大量涌入生活的当下,传统意义上的书店已经渐渐淡出大众视野,它们悄悄地做了些许改变,正在以不同的面貌重新出现。”
@黑色的背包:“一间好的书店,终将会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及灵魂归处,它更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
@有创造性的男孩:“现在,大众逐渐认可这种模式,我想因为大家相信诚信的美好。”
@小企鹅来啦:“‘无人书店’是一个诚信考场。从中见证了诚信仍然是人间交往的标杆,传递出社会信用正能量。毕竟,‘人之初,性本善’,人人讲诚信是社会行为的主流。”
@毕业季:“‘无人书店’考验着公众的诚信和文明,卖的是‘信任’,买的是‘诚信’,在当下显得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