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芍药花开“信”香来

2019-07-26 02:20吴限
中国信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亳州市亳州印发

◎文/本刊记者 吴限

“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清代诗人刘开描写亳州芍花的诗句传颂至今。又是一年花开季,如今在亳州,二十余万亩芍药花竞相开放,拥有3700年悠久历史的亳州古城,瞬间变成一个花的海洋,处处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洋溢着欢乐笑脸。

古时,徽商朱文炽贸茶珠江,每当出售新茶过期后,再贸总要注明“陈茶”二字,以示不欺;徽商吴南坡“宁奉法而折阅,不饰智以求赢”“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的表示,胡仁之大灾之年不为“斗米千钱”所动、平价售粮的举动,都使徽商“诚信”的风格得以彰显。

如今,亳州人也享受着“诚信”所带来的便利:“掌上”即可申办贷款、审批不再来回跑、有“污点”也可修复、“道德品行银行”兑换物品,他们深知,“诚信”不仅弥足珍贵,更能创造价值。

“掌上”即可申办贷款弹指间享便捷服务

无需抵押担保,更不需要提交纸质材料,只要点点手机,最快三分钟就能完成贷款申请、审批和发放等全部手续,这在安徽已经成为现实。

曹大勇在亳州谯城区赵桥乡街上做电器生意,平时进货需要大量资金,有时候资金周转不过来,他就会用药都农商银行的小额贷款来救急。2017年,听说该行新推出了“金农易贷”这款贷款品种,他很感兴趣,于是立即通过安徽农金手机银行进行了申请。“我在手机银行里直接点击申请,很快就有客户经理和我联系,完成面签之后,9万元贷款当天就下来了。”曹大勇说,“这款信贷产品从申请到放款和还款都能在手机上操作,当天用当天还不产生利息,对我来说这真是非常方便。”

据了解,曹大勇使用的贷款名为“金农易贷”,从去年7月14日起,在亳州药都农商银行试点推出。申请“金农易贷”前提是在药都农商银行办理一张“易贷卡”,还要开通手机银行或者网上银行。然后通过手机银行或网银,即可随时随地申请,贷款一次性授信,授信期限是三年,额度最高能达到50 万。

“当天申请,24 小时内我们上门面签,客户在家里就可以办理这个贷款了,如果是存量客户,再次用手机银行或网银申请贷款,两分钟内可到账。”该行网贷中心总经理高辉说。

为何办“金农易贷”会如此高效便捷?“过去贷款,需复印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账户流水等数项材料,客户体验差。”高辉表示,自从“金农易贷”项目上线后,该行综合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在客户发起申请之后,系统自动给客户评级授信、自动利率定价。也就是说,该行利用建立的大数据系统,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分析出客户的信用“画像”后,给予其一定的授信额度。

据悉,系统数据包括四大块:亳州市智慧城市数据,涉及50 多个部门几十种数据,包括家庭、民政和交通等方面的信息;药都农商银行存量数据,如社保、粮补、燃气水电费等信息;省联社核心系统数据,包括存贷信息、账户交易等;除上述主要来源之外,还包括互联网、部分网站、资源整合等有关数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有关精神,实施普惠金融战略,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我们创新性地推出了普惠金融信贷产品。”亳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韩建说道,“金农易贷”项目综合利用了市市场监管局、市房产局、市中院等58 家政府单位提供的985 类数据、本行存量数据以及核心系统数据,将政府数据与金融数据进行整合应用,实现全流程七个自动化:即自助授信申请、自动准入检查、自动评级授信、自动利率定价、自助签订合同、自助借款还款和自动风险预警。

亳州社会信用发展历程(1)

2016年7月14日——安徽省首个纯信用、无抵押“信易贷”产品——亳州药都银行“金农易贷”上线推行。

2016年9月20日——市信用办印发《亳州市社会法人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实施细则(试行)》。

2016年10月——亳州市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2016年10月25日——市农委印发《亳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名单”制度(试行)》

2016年11月17日——市信用办出台《关于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6年12月22日——市政府印发《亳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年)》。

2017年3月22日——市房产局印发《亳州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考评暂行办法》。

2017年8月3日——亳州市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即亳州市联合征信系统二期)上线运行。

2017年8月10日——市委办、市政办联合印发《关于基本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推进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的实施意见》。

2017年10月19日——市政府印发《亳州市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

2017年10月30日——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安排部署城市信用体系建设。

2017年11月8日——市文旅局印发《亳州市文化综合市场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

2017年11月27日——市发改委、人行亳州市中支等10 部门联合印发《亳州市全面加强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实施方案》。

2017年12月1日——市科技局印发《亳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信用评价制度》。

2017年12月5日——市商务局印发《亳州市流通领域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试行)》。

“作为全流程自助操作产品,‘金农信贷’的成功研发,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安徽省联社电子银行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银政联手实现数据共享,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壁垒,实现了多方共赢。”

数据也显示,“金农信贷”自2016年开始试点以来,已迅速成为安徽城乡客户尤其是个体工商户、创业群体以及消费客户的“最佳选择”。到今年3月底,已有67.18万户客户通过手机银行申请办理“金农信贷”,32.87 万户居民获得授信、金额达305.60 亿元;用信户数24.38 万户,用信余额175.99 亿元,累计放款182.20 万笔、674.69 亿元,用户及交易规模均位居国内区域性银行前列。

目前,安徽省内已经有超过1100 万人用上了安徽农金手机银行,这意味着全省平均每6 人就有1 人成为农商银行手机银行的忠实拥趸,使用“掌上银行”已成江淮居民金融生活新风尚。

“群众跑腿”变“数据跑腿”“互联网+政务”让审批不再来回跑

从便民服务1.0 版的行政服务中心挂牌运行到2.0 版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再到3.0 版的网上办事大厅运行以及4.0 版的大数据智慧化审批,在不断地创新探索下,亳州市政务服务实现了四次飞跃。

2001年,53 个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集中办公,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联式审批、阳光下作业、规范化管理”,群众由 “四处跑腿”变为“一处跑腿”。

2007年,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县区设代理中心,乡镇设代理室,村设代理点,对223 个行政审批和咨询服务项目实行“一室受理、全程代办”“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模式逐渐形成。

2014年,以政府权力清单为基础,给政务服务加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开启了“群众点键,数据跑路”的办事新模式,做到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服务种类等多方位、立体化全覆盖,便民服务再次升级,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

2015年,实现政务服务资源的整合共享,自动调用政务信息帮助群众填报申请,实现“一键式申报、零材料上传”,运用政务服务数据和自动化审批规则,建立智慧化审批平台,目前已有721 项事项实现“自动化、秒办结”。

“公司变更登记业务,我上周二在网上办事大厅提交资料,网上审核后,周三就通知我可以办理,周四我就过来签字并拿到了新的营业执照。”近日,安徽车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运合说。

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办理,其背后是亳州市为打破各个政府部门“信息孤岛”而付出的不懈努力。“我市网上办事大厅从2014年开始整合数据,组建大数据库,推动部门间的数据互通共享、关联应用,不但创新了政府服务模式,也打造了精准治理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亳州市数据资源局“我家亳州”管理中心主任陈彬告诉记者。

陈彬介绍说,亳州市建设了市级云计算数据中心,汇集工商、税务、公积金、水电气等67 家单位1152 类34.19亿条数据,每日净增数据量约251.7 万条。坚持“集中建设、授权使用”,建设了由市云计算数据中心统一管理的人口、企业和电子证照等三大基础数据库,有效实现了申请信息实时交换、数据信息动态更新。数据中心数据已实现与亳州政务服务网关联调用,为网上政务服务提供了标准、权威的基础数据支撑。

亳州网上办事大厅借助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连通各个网上办事渠道,形成网上办事Web 版、手机客户端、自动终端和“我家亳州”APP 等多个平台相结合的“一张网、一站式”政务“超市”。立足群众办事需求,构建了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审批体系,将多个审批事项协调、统一至一个申办入口,将原来的“群众多头申请、多次跑腿”转变为“网上一次申请、多部门后台协同审批”。

“打个比方,原来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需到国土、房产、地税、测绘4 个单位的9 个窗口,提交38 种材料,缴纳4 次费用。现在群众只需要在网上提交1 次材料,缴纳1 次费用,证件就能免费快递到家。”陈彬说。

在优化流程、提高实效的同时,“互联网+政务服务”也在悄然改变着政府部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证照办理业务一上网,系统就开始自动计时,为后台审批人员设定时间限制。”谯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工商注册登记全部线下办理,费时费力而且没人监督办理进度,工作效率不高。如今“大数据”解决了身份识别问题,而且系统设定办理时间,促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统一监管平台,统一监管标准,对违规审批及时纠错,倒逼政府部门勤政廉政、依法办事。对未履行职责、超时办理的,依据责任清单,针对不同追责情形给予相应处分。”陈彬说。

亳州社会信用发展历程(2)

2017年12月6日——市国税局印发《亳州市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

2017年12月7日——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卫计委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市社会保障领域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7年12月7日——市公管局印发《亳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信用管理办法(试行)》。

2017年12月8日——市政府印发《亳州市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

2017年12月13日——市政办印发《亳州市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2018年2月23日——市食药监局印发《亳州市药品生产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及销售人员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公示实施办法(试行)》。

2018年4月4日——市委办、市政办联合出台《关于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补充通知》。

2018年9月30日——市信用办出台《关于对失信主体加强信用监管的通知》。

2018年10月11日——市信用办出台《关于在全市范围内探索开展“信易+”守信激励场景应用工作的通知》。

2018年10月24日——市信用办出台《关于建立亳州市重点领域个人诚信记录的通知》。

2018年12月11日——市信用办出台《关于在全市范围内探索开展“互联网+民生+信用”守信激励场景应用工作的通知》。

2018年12月12日——市财政局印发《亳州市政府采购信用体系建设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2019年4月23日——市住建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公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处里及违法违规行为联合惩戒的通知》。

2019年5月16日——亳州在安徽省率先出台《亳州市信用修复管理暂行办法》。

修复工程打开“纠错”通道 鼓励市场主体重塑“信用牌照”

“被‘拉黑’的滋味真不好受,幸亏有信用修复机制,我们才有了改过的机会。”近日,亳州市某酒业责任有限公司提及被列入信用“黑榜”的日子,仍然心有余悸。

2017年,这家企业因被生产不合格白酒被工商部门处罚,并列入失信名单,致使该企业在办理银行贷款等多方面受到限制。经过补交罚款,签署信用修复承诺书之后,该企业完成修复。“一旦进入黑名单,企业的日子可不好过。企业在进行银行贷款、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受限制,在合作伙伴面前也抬不起头。可谓丢了‘面子’又伤了‘里子’。”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

“随着信用联合奖惩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企业因存在失信行为而在参与招标投标、政府采购、银行贷款等活动时被限制,发展受到极大影响。”韩建说。

失信主体主动纠正其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后,按照一定条件,可以撤销失信记录、重建信用……近日《亳州市信用修复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信用修复相当于开通了一个‘知错能改’的通道,使失信主体获得改过自新的机会,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韩建说,这标志着亳州市在全省率先实行“信用修复”举措。

信用修复是指失信主体主动纠正其失信行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后,按照一定条件,经规定程序获准撤销失信记录、重建信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激发失信主体的守信意愿,保障失信主体的合法权利,使其在纠正失信行为后能够正常参与经济社会活动。

据悉,信用修复遵循“谁认定,谁修复;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守信意愿,保障失信主体合法权益,推进亳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化、系统化进程。

信用修复让失信主体重新获得“信用牌照”,获益的远不止是失信主体,对构建诚信社会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如果严重失信主体有下列主动自新行为记录的,可以作为信用修复申请的重要参考:主动公开并履行信用承诺的;法定代表人参加信用修复培训的;主动向市信用办提交由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有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群团组织认定的公益服务、慈善捐助荣誉记录的。”韩建介绍道,对于已经作出信用承诺但不能践行承诺的失信主体,失信认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其失信公示期,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不予信用修复。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亳州市有近30 家企业进行了信用修复。在互联网上公开的信用制度24 个,高于地级市平均水平(18 个),覆盖电子商务、环保、安全生产等20 个领域。申请人自行申请,并向认定单位出具书面申请表和相关改正行为、责任履行证明材料,并填写信用修复承诺书。失信认定单位收到申请后,对失信企业法定代表或者负责人进行约谈,告知其失信认定依据及后果,听取其纠正整改情况,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敦促其诚信守法。失信认定单位牵头组织或与相关行业协会商会、信用服务机构等联合举办信用修复专题培训。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失信主体都可以信用修复。对于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的,不予信用修复。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7年8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亳州市中心支行联合亳州市发改委、市信息局组织召开了亳州市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即亳州市联合征信系统二期)上线推广会议,标志着亳州市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道德银行”凝聚“正能量”营造诚信守信浓厚氛围

一张古色古香的招牌,一小块办公区域,一个爱心超市——这就是张村中学“道德品行银行”的全貌。然而,这个总面积只有十多平方米的空间,每天却人来人往。学生们有来申请道德币的,有来换购商品的。

在“道德品行银行”室内墙壁上,张贴着“道德品行银行”兑换制度、发放流程、道德币面额等内容。学生每出现一种积极、进步、向善的行为,上面都有对应着相应面额的道德币奖励,如做一次好人好事奖5 元道德币,评一次“校园十大孝星”奖10 元道德币。

2015年12月,张村中学创新德育形式,建立“道德品行银行”,引导学生“日行一善、周养一品、月成一习”。从各班选出来的“诚实守信”“孝心少年”和“好人好事”学生每人领到了5 元道德币。他们有的将道德币存起来累积自己的财富值,有的直接走进“道德品行银行”爱心超市,换购喜欢的等额文体用品。

“道德币等同于人民币,可以在‘道德品行银行’的爱心超市里自由流通。”该活动具体负责人说,为方便找零,学校印制了5 角、1 元、5 元等6 种不同面额的道德币。学校会依据申请,先将学生的道德品行记录存入银行,再根据申请人数,定期或不定期举行道德币集中发放仪式。

“组织各级各类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诚信教育’演讲比赛;在利辛县张村中学等91 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道德银行’,注重学生诚信品质教育,用‘道德币’将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几年,亳州市文明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部署,大力弘扬诚信主旋律,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从2015年2月以来,亳州市持续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基层巡展巡演巡讲活动。依托市演讲协会,利用各单位道德讲堂,深入开展宣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村镇、进军营等活动,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故事做成宣传展板或电子屏幕,分别在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及各基层单位巡回展览;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故事排练成文艺节目到基层巡回演出。

“神不知,鬼不觉,你本可以把三万元巨款,偷偷装入囊中,但你没有犹豫,没有纠结,多方寻找失主,拾金不昧,物归原主。很自然的举止表明,道德的标杆在你心中早已耸立。路长万里,道有千条,每天助人出行的你,一路将文明播撒!”今年3月,在《亳州晚报》“好人点评”栏目中,好人评委会委员许发夫点评诚实守信好人李飞。

据了解,2月11日,蒙城县大禹出租车公司驾驶员李飞驾驶着出租车接送着乘客,发现后排座椅上乘客遗落一个包,足足有3 万元现金。3 万元对于开出租车的李飞师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但是他却没动半点歪心思,立即与公司联系,公司又及时将情况反映给交通局和辖区派出所。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失主,李飞把包及3 万元现金原封不动还给了失主。4月,李飞的好人好事被《亳州晚报》报道。

“为了弘扬诚实守信正能量,我们在市级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加大刊播力度,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相结合,宣传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恪守诚信规范。”亳州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道。

为了持续加大信用宣传工作力度,2018年10月16日 至11月16日, 亳州市信用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诚信建设万里行”为主题、为期30 天的“信用亳州”宣传月活动。通过“掌上亳州”APP、《亳州晚报》等主流媒体解读信用政策法规、宣传征信知识、发表诚信内容20 余篇,印发各类信用宣传册1000余份。同时,制定了《亳州市2018年诚信教育培训计划》,利用宣传标语、宣传展板以及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媒介,对全市D 级纳税人、失信被执行人、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房地产和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失信“黑名单”开展多批次主题鲜明的诚信宣传教育培训活动,通过采取引导市场主体诚信自律、签订信用承诺书、积极消除不良影响、及时开展信用修复等方式,提高全社会不同群体的守信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信用有价,守信受益,失信受限。在亳州人眼中,诚信会让城市更便利,让生活更美好。他们知道,只有诚信才能让芍药花开得更美、更香。

猜你喜欢
亳州市亳州印发
基于“多维韧性”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以亳州市花戏楼居住小区为例
亳州司尔特——助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
松鹤延年
居· 文化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防止溺水】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