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发展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研究

2019-07-25 08:42陈烨紫付中阳
中国市场 2019年23期
关键词:计划生育老龄化

陈烨紫 付中阳

[摘 要]文章从低生育率及人口老龄化严重分析了我国目前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危机初露端倪, 并重点分析了我国人口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巨大危害。提出今后我国应该逐步完善计划生育政策,直至最后全面放开生育。并指出未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将从控制人口增长转变成提升人口素质,使我国从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关键词]人口危机;低生育率;老龄化;计划生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9.23.115

1 引 言

1978年计划生育政策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40年来,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实行计划生育所造成的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也使得未来几十年中国将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养老压力、劳动人口急剧减少、人口红利消失、消费需求长期不振、社会缺乏活力。我们一定要高度关注人口危机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

2 中国的人口结构

2018年统计局的公报里包含了这样一段话:“从年龄构成看,16~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7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

3 中国的人口危机产生原因

3.1 中国的低生育率趋势

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TFR),是指一个人口群体的各年龄段妇女(国际传统上一般以15~44岁或49岁为准)生育率的总和。一般来讲,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当年的生育率为1.18%。

2016年10月,《中国统计年鉴2016》 公布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中国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047%。图2调查结果显示1980—2018年中国的生育率正在逐年降低。

根据图3,2016年1月1日,中国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随着堆积生育意愿的释放, 2016年出现了生育小高峰。但此后,由于堆积效应弱化, 2017年生育率就开始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二胎出生增加了162万,而一胎出生则减少了249万,比上一年少26%。2018年,全国新生儿出生人口1523万,比2017年减少了200万整, 这个数据远远低于卫计委此前预测的2188万(中值)。人口大幅减少已成为定局。

3.2 老龄化社会即将到来

在新生婴儿人口数量急速下降的同时是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飞速进入老龄化。联合国的传统标准,当一个国家(地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0%,新标准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如果65岁以上老人超过14%则为深度老龄化社会。

2017年,全国60周岁以上人口为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以上人口为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2018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

图3 中国历年总和生育率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历次人口普查和抽查结果直接计算出,未进行修正。

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

对比两组数据可知:60周岁以上人口增加了0.6个百分点;65周岁以上人口增加了0.5个百分点。早在2013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就对中国的人口结构进行了分析,中国的老龄化速度令人触目惊心。中国很可能将在2023年就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全国人口的1/3。到时候满大街都将是老年人,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少,社会活力不断下降。

3.3 低生育率及老龄化原因分析

城市化、经济发展、学历提升、竞争加剧、大城市高房价、对教育资源的竞争等这些因素导致婚育意愿下降。

3.3.1 育龄妇女资源急剧萎缩

究其原因,就业歧视、教育、医疗、住房等的高费用,是育龄夫妇晚生育和不生育的重要原因。

(1)根据2018年年底上海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女性发展调研报告》,上海男性和女性的初婚年龄分别达到30.3岁和28.4岁,比10年前分别提升了5岁和5.4岁。

(2)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从2013年到2017年的4年时间里,中国的初次结婚人数下降了26.8%。

3.3.2 高学历女性大比例晚婚、不婚

我国的“85后”人口中,只有15%~20%有机会能读大学,而“95后”则攀升到了40%~50%,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促进了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率提升。

3.3.3 年轻人经济压力过大

经济压力中,负担最重的无疑是房价。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房地产贷款余额为38.7万亿元,全年增長6.45万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并且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到了居民总消费贷款的68%。也就是说年轻人每天早出晚归,熬夜加班,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却根本攒不下来钱。巨额的房贷是他们难以承受的巨大经济负担。

3.3.4 时间和精力难以承担起养育孩子的重任

就业难、买房难、就医难、上学难……造成很多人无力生二胎。一是大城市的一些高薪岗位使得吸引力更大,同时生存难度也更大,年轻人的压力也更大、婚育意愿会更低,许多年轻人愿意耗费更多青春去博一个 “好未来”,不断追求更高的学历和更大的城市。二是针对0~3岁幼儿的育婴机构很少,大部分的婴幼儿需要双方老人照料。三是幼儿园学费贵、入托难。四是为了子女有个“好未来”,家长不得不从小到大投入高昂的教育和培训成本并花费很大精力和时间用于子女教育,形成一个教育军备竞赛:学区房→好小学→课外补习→好中学→一本及以上大学→“好未来”以及由此导致的学区房和课外班的经济压力。

3.3.5 女性在职场上遭受的就业歧视

结婚、生育和哺乳必然会占用掉女性的时间和精力,这是由生理条件决定的。而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女员工休产假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这就造成了女性在职场上容易遭受就业歧视。

3.3.6 小结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很快看到新一代年轻人因自身数量少+超低出生意愿造成中国人口断崖式下跌。

4 中国的人口危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1 对养老保险的影响

养老保险,本质上不是一种保险,而是一种转移支付,是从劳动人口中征收一笔钱,支付给同一时期已经退休的人。也就是说,现在缴纳的养老保险,是在养这个时代的老年人,而不是为自己将来的养老存钱。未来如果没有足够的年轻人缴纳社保,那么老年人的退休金来源也将慢慢枯竭。目前部分省份养老金入不敷出的情况已有所显现。

人社部的社保报告显示,2016年黑龙江省养老保险收支缺口达到32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养老金结余被花光的省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6)》显示,到2015年65周岁以上老龄人口为1.5亿人,占比11.6%;预计203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8亿人,占比20.2%;2055年将达到4 亿人,占比27.2%,意味着到那时我国人口中有近1/3是老年人。

按照这个老龄化速度,到2050年“80后”退休时,全国各省的养老金可能都将变成黑龙江现在的样子,到时候每个省都将入不敷出。

我国的养老保险前景很不乐观,从当年的“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到后来的“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到今天这个口号变成了“养老不能靠政府”。

也就是说,如果人口危机不解决,等待我们的很可能是以下两种局面:要么退休后领到非常微薄的养老金,要么不断推迟退休年限。

4.2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命运。纵观中国的历史,人口周期和经济周期有较强的同步性。人口高峰时期,经济通常高速发展,人口低谷时期,经济通常陷入低迷。那么,中国经济也会因为人口危机而陷入低迷吗?

4.2.1 人口危机将带来企业招工难

劳动力人口再衰减,人口红利早就不复存在。从图5的中国15~64岁劳动人口数量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人口(15~64岁)从2014年达到最高点之后,就开始一路下滑,人口红利早已不复存在。

人口红利,曾经以低成本的优势,支撑起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如今因为劳动力人口不断锐减,生产成本逐年提升,造成制造业陆续迁往国外,Made In China曾经的辉煌也将一去不返。

4.2.2 人口危机将带来消费放缓

年轻人既是劳动主力,同时也是消费的主力。因劳动人口减少造成了消费放缓,生产端与需求端同时受损。劳动力人口的速度放缓,如果在未来几年持续,是否意味着将对经济产生更猛烈的冲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5 全面放开生育势在必行

近年来大家对人口危机已越来越有共识,面对新的人口发展态势,渐进式地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直至最后全面放开生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但同时需要认真地思考:如果重新实行全面放开的“自由生育”政策,会对我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方面,全面放开计划生育能不能遏制出生率下降的趋势?从计划生育政策屡次调整的结果来看,这个答案似乎并不乐观。目前人们的生育观念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从过去的“愿意生”到“不敢生”,再到现在的“不愿生”。再加上育龄妇女数量的减少,人口出现断崖式下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人口趋势一旦形成,想要扭转相当困难。

另一方面,全面放开计划生育将对我国人口结构产生什么影响?诸多的理论和实践都发现,越是落后地区生育率越高,越是低收入家庭生育意愿反而更加强烈。在我国,如果全面放开计划生育,对农村的影响将远远大于对城市的影响,那么极有可能出现的是农村人口突然快速增长。这对于加快城镇化、现代化步伐的中国来说,显然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所以在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还必须未雨绸缪,加强对人口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建立和完善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的预防体系。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减轻人口生育成本,努力提高生育意愿,让更多人不仅“愿意生”,还要“生得起”“养得起”。

参考文献:

[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2011-04-28).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1104/t20110428_30327.html.

[2]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EB/OL].(2011-04-29).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1104/t20110429_30328.html.

[3]国家统计局.2016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4]国家统计局.2018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5]董克用,姚余栋,孙博.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陈烨紫,女,汉族,天津人,就读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付中阳(1991—),男,汉族,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毕业,现就职于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计划生育老龄化
做好老年健康全周期管理 助力健康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试论《蛙》中的民间文化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