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素
假期,一家人出门游玩,无论是到风景秀丽的山区采风,还是到心旷神怡的大草原旅游,亦或去令人心动不已的江河湖海搏击风浪等,这期间,意外随时可能发生。那么,我们如何在第一时间照顾伤者?如何保护好我们自己和家人,减轻伤害呢?无论居家还是外出游玩,面对令人猝不及防的意外,急救包都能为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首先选择的急救包应该抗压防水,方便携带。急救包里的急救用品应该有:三角绷带、自粘弹性绷带、胸部密封贴、便携式卷式夹板、纱布片、手术刀片、医用止血钳夹、剪刀、安全别针、医用手套、气管穿刺针、口对口呼吸棉巾、聚酮碘棉棒(自带消毒药水)、酒精消毒片、降温贴袋、止血带条、急救毯、手电筒、创可贴等。
需注意的是,如果到比较危险的地方参加有可能发生危险的运动,比如攀岩、跳伞、登山、滑雪、滑板、蹦迪、冲浪、划艇以及赛车等,还应该在急救包里准备止血用品和药品,力争在救援人员到来之前,第一时间包扎止血,最大限度地降低重伤员的死亡率。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具备急救观念,为自己和家人配备一个急救包。建议有私家车的家庭,不妨将急救包作为必备安全用品配备在车上,为户外旅游等活动提供安全保障。
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使用对象,急救包可分为家用急救包、户外急救包、车用急救包、防灾急救包等不同类别。不过,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很多家庭用品也可以用来急救,比如纸、笔、手电、哨子、筷子、勺子等。
无论去爬山还是到海边游玩,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可能随身携带急救包,但还是有必要在随身的背包里装上一些必需品。比如爬山的时候,我们可以带上救生哨子、应急手电、绳子、绷带、鲜艳的丝质长围巾、防虫药品和必备救命药、消毒碘伏棉签、火柴或者打火机。救生哨子可以在需要救援時鸣哨,提示自己的方位,“吹”肯定比喊省力。丝质长围巾可不是女人的专利,爬山时可以防蚊虫叮咬、太阳暴晒,更可贵的是,一旦受伤可以用于包扎。如果是去海边,则需要带一些防水防潮的塑料袋,若在海边沙滩玩耍时脚受伤了,塑料袋将发挥大作用,可以用海水把脚洗干净,然后套上塑料袋,这样就能在保持伤口干净的情况下离开海滩。
另外,在准备急救包的时候,建议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应该准备一张急救信息卡,而不是存在手机里。
现场急救是院前急救的第一步,急救包的药品、物品准备极其重要。当然,有条件时还是应第一时间去医院救治,不方便时急救包也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急救包里应该准备哪些药品和工具呢?
1.心脑血管急救药。包括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心滴丸等。紧急情况下,可在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目前硝酸甘油已经研发出新型喷雾剂,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速效救心丸则在舌下含10粒。
2.外科药品、工具。包括三角绷带、灭菌纱布片、外科手术缝合针线、口对口人工呼吸面罩、创可贴、小剪刀、酒精、棉签、止血贴、医用胶带、手术手套等。小而深的伤口、被动物咬伤应及时到医院处理,以防止破伤风或其他特殊感染。
3.感冒药。家庭药箱中应配备1~2种感冒药。不要多种感冒药混合吃,以免发生药物叠加效应。
4.消化系统类药品。包括黄连素、易蒙停、止泻宁、酵母片、胃必治、藿香正气丸等。需要注意的是,发生腹泻、呕吐、呕血甚至便血时,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5.抗过敏药。在出现过敏、皮肤发红、吃海鲜后出皮疹、被毛毛虫蜇伤后,可使用开瑞坦、息斯敏、扑尔敏等抗组胺药。扑尔敏有较强的嗜睡等副作用,驾车及高空作业时严禁服用。
6.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泰诺、芬必得等,可缓解头痛、关节痛、腰痛、肌肉痛等症状,有胃肠系统疾病者慎用。
7.降压药。均为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另外,高血压患者出差或外出旅游时应随身带药。
8.其他药。止痛片、退烧片、清凉油、鼻下薄荷油、溃疡贴、高锰酸钾、止血药等。
此外,出门的时候,带上1头大蒜、1块生姜和1把花椒,必要时也可用于救急。
遇到地震等突发性灾难时,以下这些物品,应急时很有用:
(1)应急蜡烛。
(2)手摇发电手电筒。
(3)应急毯、暖手包、一次性雨披及帐篷。
(4)防水袋、水袋、水壶。
(5)免洗消毒液及便携消毒用品。
(6)金属铝碗。
(7)灰色布基胶带。
(8)卷筒纸。
(9)垃圾袋。
(10)净水器。
(11)防水防风火柴或打火机。
(12)5米长绳。
(13)劳动手套。
(14)扳手、折叠工具刀、折叠铲。
家庭急救包中一定要配备一本急救手册,注明使用方法和人员信息。药物应定期检查更换,每3~6个月清理一次,若家中有老人,急救箱应放在老人居住的房间床旁。但家庭急救只是应急,突发症状紧急处理缓解后,应立即送医院,以免错失治疗时机。以下几点提醒人们注意:
1.急救用品不要散乱放置,应相对独立密闭包装后,放入急救箱。
2.尽量挑选不会引起强烈过敏反应的药品,如头孢类。
3.急救箱一定要有提手及背带。
4.急救箱内要有本子和笔。
5.急救箱内可以放多功能小刀、手电筒、维生素泡腾片、浓汤宝、太空毯,这些东西有时比药片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