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刻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适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从此开始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十年来,中国人民实现着从基本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飞跃,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重大飞跃,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社会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摸着石头过河。”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改革开放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循,前进的每一步都需要探索。
中国的改革首先是在农村取得突破的。1978年,安徽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受灾农民吃饭成了大问题。为帮助农民渡过难关,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将集体撂荒的土地借给农民耕种,收获归自己所有。这一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结果不仅战胜了当年的旱灾,而且收获超过正常年景。受此启发,安徽和全国一些地区的农民自发地尝试一种新办法,其后来被统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改革取得突破的鼓舞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打破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一统天下的格局,改变企业原先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的所有制格局。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行动纲领。以此为标志,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与改革同步,对外开放工作也正式启动。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半年时间的酝酿,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广东、福建两省作为对外开放的试点,允许这两个沿海省份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以加快经济发展。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城市首先建立经济特区。自此之后,中国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开放新格局。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陆续涌现。这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市场化步伐,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经历了自1978年底以来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实现了增量式发展。但是,直至1992年前,中国的改革究竟应当朝哪个方向走?它是以完善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目标,还是以建立新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人们的看法并不是一致的,争论很多。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进入一个艰难的阶段,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造成了相当多的问题,“计划”与“市场”之争随之更加激烈,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点又重新流行起来。当中国的改革有可能迷失方向的时候,邓小平再次发挥了巨大作用。1992年初,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消除了人们心中的疑虑和困惑,又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告别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改革不仅限于经济和政治领域,也包括文化和社会领域。改革开放初期,教育、科技、文化領域率先开展对外交流。进入全面改革阶段后,对以高度集中统一为特征的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在经济领域推开,也逐步向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延伸。随着科技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启动,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家科技实力和人才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文艺和体育事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在文学艺术方面,党积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优秀作品,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美德,培养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风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出版、影视、娱乐、体育等事业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追求,也为推动健康中国发展创造了条件。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国家财政实力也有了很大增长,于是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千百年来,过上小康生活是中国老百姓的理想和追求。1979年底,邓小平在会见国外客人时,用“小康”一词描绘了中国所追求的现代化。此后,他又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设想,这就是从1981年开始到20世纪末,用20年的时间实现GDP翻两番,总量达到1万亿美元,人均800~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又提出“三步走”战略,进一步细化了发展目标。至2000年,中国的GDP总量达人民币8.94万亿元(超过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来算,GDP首次超过800美元。这标志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短短20年左右时间里,完成了由贫困到温饱,又由温饱到小康的两个历史性跨越。虽然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这时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为此,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即在本世纪头20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努力,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之后,党中央逐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大任务,进一步充实了全面小康的愿景,展示了普通中国人向往的美好的社会环境。然而,要把这一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党还必须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奋斗,不断推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锐意推行改革,不断求实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不仅使13亿中国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也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