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王枫林 通讯员/徐律 本刊记者/陆伟摄
杭州
红色地标
小营·江南红巷位于杭州市小营街道。1922年8月,时任中共上海地方兼江浙区执行委员会书记的徐梅坤,受命来到杭州开展建党工作,并在皮市巷3 号成立了中共杭州小组也是浙江省第一个党组织,由此翻开了杭州革命史崭新的一页。1958年1月5日,毛泽东来到小营巷视察卫生情况,勉励社区"你们的卫生工作搞得不错!"由此全国掀起了一场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潮。2011年7月,习近平给小营巷社区党委回信,对社区发生的新的可喜变化给予充分肯定。
在中共杭州小组成立90 周年时,时任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发布了“敢为天下先、甘做孺子牛”的“红巷精神”。
在红巷精神的鼓舞下,小营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以“红巷+”为品牌,以“最美”为感召,创新社会、社区治理模式,筑起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高地。
走进小营巷社区,路面清洁,街头巷尾新绿映红;古色古香,黑瓦白墙木窗……两侧居民区窗明几净,抬头甚至还能见到连幢成片崭新的加装电梯……
这一切皆因小巷“红管家“的到来。
小营街道下辖12 个社区,其中老旧小区占小区总数的70%以上,寻找老旧小区的治疗良方一直是街道的头等事。小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琪告诉记者:“我们在引入社区准物业的同时,探索了‘社区+准物业公司+议事协商’三位一体‘红管家’模式,旨在提升社区准物业的管理服务能力,也让居民获得更实在的幸福感、获得感。”
“红管家”何以称”红”?沈琪介绍,一是由社区党委牵头,召开居民代表大会,让居民自主决定,为准物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指明方向,同时组建由网格党支部书记、居民骨干等组成的民情监督小组;二是要求准物业的项目经理必须是党员,发挥其先锋带头作用。
3个多月前,山东小伙孔德俊以准物业项目经理的身份入驻小营巷社区。在一位60 多岁的社区居民家里,孔德俊看到她悉心养着数条金鱼。该居民说,小营巷的前辈们习惯在水缸里养金鱼,在那个没有杀虫剂的年代里,金鱼就是孑孓和蚊虫的“天敌”,自己将这一传统保留至今,夏天到了,家里的蚊虫一直很少。
被这番话深深触动到的孔德俊,下定决心也要成为有担当有爱心的“小营人“。如今,“有事找小孔”成了居民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现在,景区墙门内环境卫生、临时车辆管理、花坛堆积杂物清理、小区基础设施提升……居民最关心的事都通过‘红管家’得到了有效解决。”社区党委书记曹琛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把居民的事看作是我们自己的事,‘红巷精神’才能扎得更深,传播得更远”。
“叮铃、叮铃……”早晨7时,居民金建明的闹钟声响起,他又要和保洁员一起到垃圾房蹲点,辅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这是金建明全新的一天,也是自毛主席视察小营巷后持续了60 多年的卫生接力。
薪火相继,代有传人。通过“垃圾不落地”等创新举措,小营巷社区已4次获评全国卫生先进单位,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健康社区”荣誉称号。当接力棒传到了第八代卫生委员朱凌翔的手上时,2019年,小营巷社区又开始了垃圾分类工作。
仅有0.29 平方公里的小营巷社区,走完一圈需要经过8条巷子、检查13个无人垃圾房、保障3600 多户共106600位居民的生活环境……这样的工作,朱凌翔每天至少两次。
“小营巷是全国的‘卫生红旗’,我们每一代小营人都要当好扛旗人。”朱凌翔说,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社区建立了“1个党委+N个党支部+X个志愿组织”工作机制,通过“党员认领+保洁承包”“垃圾房辅助细分”两大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今年以来,小营巷社区共发动16 个党支部、300 多名党员和志愿者,开展服务和上门指导。
同时,社区还利用大党建平台,吸收辖区共建单位、挂包单位的党员和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垃圾房责任承包、入户宣传、平台搭建中来。目前,社区的垃圾分类率达到100%,实现了垃圾减量。
在小营街道梅花碑社区有一间特别的工作室,每个周末孩子们都会聚在这里,向民间艺术家鲁立清学习剪纸、捏面人、皮影戏等民间文化。
像鲁立清这样的“最美小营人”,这些年来小营街道共评选出了60 余位。朱强荣、陈文英、陶旭东等一大批“最美小营人”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鲁立清获得了全国“最美家庭”称号;陈文英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
陈文英是梅花碑社区有名的“和事佬”,小到两口子吵架,大到社区的公共设施建设,陈大姐都要操一份心。工作室成立的16年时间里,她为3000 多人次的居民提供过志愿服务,可以说是全年无休。
小营街道是发现、表彰基层“最美”现象活动的首创者,如今“最美”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播撒四方,由“盆景”成为“风景”,又由“风景”成为“风尚”。
初心小故事
鲍云仙:那一天,毛主席和我握了手
1958年1月5日,这一天,天气晴朗。
“好像是毛主席来了!”当年我还是个20 岁出头的小姑娘,听到有人在家门口喊,我也立刻奔出了家门,看到一个高大的身穿灰色大衣的背影时,我更加确信了,毛主席真的来了!
因为我身材小,一下子就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在42号居民家门口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亲切地问候大家,并号召大家“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当时毛主席还和我握了手。这一天,对我来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
小营巷社区的爱国卫生工作,其实一直都很好。我印象很深的是很早以前,社区还是烂泥地,可居民群众还是扫得煞煞清爽。那时厨房里没煤气的,烧的是木柴、煤,照样打扫得很干净。夏天晚上不用关窗户,因为没蚊子。
我知道这其中是很多党员先带头搞卫生,带动起来的氛围。没过多久,我也向学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想成为一名党员,向先锋党员看齐。1959年我光荣地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2009年,我在社区牵头成立了“红巷老舅妈”志愿服务队。到现在我们已经是个两三百人的“大家庭”了。尤其在保障G20杭州峰会期间,不管刮风下雨,我们的志愿者都会戴上红袖章,穿上红马甲,和社工组成一队,四处检查,看到公园里的卫生死角、楼道里堆积的危险物品等,都及时向社区报告,尽快组织人员清理,我们也被评为2015年第四届“最美小营人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