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亮 高 茜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2.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在秦岭山地和关中盆地的分界线上有着古近纪时期发育起来的渭河断陷盆地的南部断裂,它包含秦岭北缘断裂(狭义)、华山山前断裂以及由白鹿塬、骊山隆起、渭南塬等黄土塬构成的临潼——长安断裂,骊山山前断裂和渭南塬前断裂,它是西北地区一条大型的断裂带,地下热水沿着张性的断裂带上升,在南部断裂处的浅地层或地表层上形成了一系列的上升泉。秦岭北麓沐浴带特指在西安行政边界内的秦岭北坡25°坡线至0°线之间与断裂带重合的带状区域,包含周至、鄠邑、长安、灞桥、临潼、蓝天六个区县,东西长164 km,南北宽约3 km。研究统计,秦岭北麓沐浴带上共计露天温泉8处,正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的温泉休闲度假中心,详情见图1。
图1 秦岭北麓沐浴带区位图
北麓沐浴带上的文化价值不亚于温泉本身的价值,但是却偏偏没有将较低层次的洗浴型、消遣型、娱乐型向高层次的文化精神层面上转换。
秦岭北麓沐浴带是一条集地质、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风景以及历史、宗教、民俗等人文风景于一身的绿色文化长廊,沐浴带上的自然生态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在全国有着极为重要的代表性、典型性和珍惜性。但是至今,秦岭北麓沐浴带上的露天温泉仍未实现温泉品种的多样化,文化风景模式的多元化的地域优势,详情见图2、表1。
沐浴带上的大多露天温泉将关注点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建筑文化元素的相互模仿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上。大屋顶、白墙、青砖、灰瓦。似乎就被认为可以满载北麓博大悠久的文化内涵。这些表象的文化符号,孤立的、静态的被活生生地从文化生成的有机组成环境中割裂开来,露天温泉的文化景观无法深度感知。
文化内涵和外在形态的有机融合是展示秦岭“气质”的主要因素。秦岭北麓沐浴带上的露天温泉景观正是在这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在景观设计中没有对各自的地形地貌、文化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探析。
图2 秦岭北麓沐浴带露天温泉统计
表1 秦岭北麓沐浴带露天温泉统计分析
(1) 以历史文化为底。北麓沐浴带延绵四百多公里,为了不掩盖北麓沐浴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避免将丰富多彩的历史进程简单化了。建议利用文化、历史的关联性以及各区县对自身典型的文化定位将其划分成若干个文化梯度。
文化梯度概念的引入可以作为北麓沐浴带露天温泉文化风景设计的渠道和支撑点。这也是关于形式文化区和特征文化区的文化探索性研究的一种新尝试。
(2) 以温泉水文化为骨。人类在长期与温泉水接触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各种载体表达的温泉水文化。静心沐浴是修身养性;水上乐园是嬉戏娱乐;温泉流水是优化环境;同时还有水循环处理设施以及园艺种植、水产养殖、采暖等实用性示范工程,它们也是一种显性化表现水文化的可视水景观。在风景结构上以多样的温泉水文化为结构骨架,并向周边区域衍生,串联起各个景点。
(3) 以人地和谐文化为脉。
(4) 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为体。让秦岭北麓沐浴带上丰富的物质性文化形态和深入北麓居民骨髓的非物质文化结合。如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交通文化、乡村文化等物质形态与生活习俗、礼节传统、节日庆典、方言以及历史时期的科技、教育文化等非物质形态相互交织,创建露天温泉的文化空间体。
受北麓沐浴带温泉出没的地质条件决定,往往在同一区域有多个温泉出现,导致多个露天温泉在沐浴带上同一区域集聚,利用、整治和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必然会对北麓沐浴带露天温泉的文化效果呈现提供更多的优化和可能性。
3.1.1 从宏观角度保护地貌文化
秦岭北麓沐浴带是山地向渭河平原过渡的区域,其地形地貌特征主要表现在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和过渡性;自然山水与田园景致交替辉映。因此,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沐浴带开发和建设的首位。将露天温泉风景作为沐浴带风景的补偿、延续和提升。
3.1.2 从微观角度利用和整治地貌文化
心理学家吉布森 (James J·Gibson) 把时间维度带入人的认知中,所有的认知都是运动认知,因而,内部空间所展现的地貌文化一定要站在动态视觉设计的角度。
首先,将水洼池塘、溶洞溪流、悬岩孤石、名木山林等具有自然生态景观和具有文化沉淀意义的各类人文景观优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空间保护和发展设计。
其次,将这些静态的“景观点”按地势的起伏变化联系、有过度的贯穿为一个或多个活泼的、连续的“线”性空间。
将秦岭北麓沐浴带划分成“三个文化梯度”。
3.2.1 御文化——临潼、蓝田
自周幽王开始,周、秦、汉、唐等13朝均在临潼建有离宫,以汉武帝和唐玄宗时期所建离宫最大,特别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修建的华清池,将温泉发展为池,其中殿宇楼阁雄伟华丽。蓝田在汉朝就建有皇室御汤院,唐玄宗李隆基又建大兴汤院。临潼和蓝田自古以来就是皇家沐浴之源。它的沐浴文化更是影响着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3.2.2 佛骨禅韵文化——长安、户县
秦岭中段的终南山是佛教各宗派创立发展的源头,其中长安和户县相比其他地区更具有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资源。中国佛教八大宗派,其中三论宗祖庭草堂寺、净土宗祖庭香积寺、华严宗祖庭华严寺、律宗祖庭净业寺等四大宗派的祖庭就位于北麓的户县段和长安段,至今仍有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寺、塔和雕塑艺术遗存,而且佛教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可以说,厚实、凝重、神秘的佛骨禅韵是长安、户县段沐浴带露天温泉文化风景的真实写照。
3.2.3 道仙风骨文化——周至
周至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千百年来讲经说道之声缭绕。闻名遐迩的楼观台是天下道教共同崇仰的总祖庭,是全世界华人观仰我国古代哲学家、道教创始人老子的圣地。道仙风骨式的露天温泉文化风景与楼观台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必须要说明的是,由于传统文化只能发现而不能发明,再加上越是到边界文化交互作用的影响越强,所以三个文化梯度只是初步的分类。
侧重于实体的静态物质文化和侧重于精神的活态非物质文化共同组成了北麓沐浴带上复杂的文化体系。
例如利用露天温泉最典型的更衣环节,沐浴带大部分都是周、秦、汉、唐时期的王畿之地,也是流行服饰的发源地,可以利用传统服饰代替简单的睡袍式样。如颇具文化深意的深衣,秦朝深衣多为黑色,交领、右衽,衣袖窄小、衣缘和腰带为彩织物;汉朝深衣领口变宽,右衽、前襟下垂到地,两侧衣襟形成燕尾状,走路时膨大如伞;盛唐时期民族的交融也带来了时尚、艳丽的服饰文化,男性则穿着合领的宽大衣服。
截至目前,借助华清池这一温泉品牌,秦岭北麓建立起东起临潼西至周至的温泉沐浴带,逐步形成全国知名的温泉休闲度假中心。希望本研究从大秦岭的宏观层面、文化统筹的中观层面、内部空间结构的微观层面等三级文化塑造途径入手,能为实现具有文化代表性、珍惜性和典型性的北麓温泉沐浴带温泉景观提供一些思路,为提升秦岭北麓环境提供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