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琛芮
众所周知,武器的诞生往往伴随着残酷的战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崭露头角的武器,譬如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等,虽然加快了战争的进程,但真正彻底改变战争样式的,还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并大放异彩的武器——坦克。
在古代战争中,就有可运载粮草和军需物品的战车,它也被应用于冲破敌军的防御阵形。这与现代战争中坦克的作战应用十分相似,可以说古代的战车是现代坦克的最初设计雏形。
1770年,英国人理查德·洛弗尔·埃奇沃思兰设计出了履带,这使得大型的战车在松软和坑洼不平的地形中移动和作战成为可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蒸汽机技术、内燃机技术、装甲和履带推进技术及火炮技术等都已基本成熟,这些技术为坦克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1903年,法国人研发出“沙龙”轮式装甲车,它是由汽车、装甲和枪炮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坦克的问世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6年,英国人制造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履带式拖拉机,这也是最早改制成坦克的拖拉机。可以说,坦克的出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但促使坦克诞生的却是近代战争的要求。
说起坦克,大家脑海里可能浮现出长管的火炮,厚重的装甲,滚滚前进的履带,能够如风一般驰骋的陆战重武器。但是,坦克从问世之初如铁箱子一般的外形,发展成为如今陆战兵器中的“高富帅”,经历了无数战火的淬炼。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法国和比利时边界形成了一条长700千米,由堑壕、铁丝网和机枪组成的坚固防线。交战双方都使用的堑壕战使战争陷于僵持状态,攻守双方都在寻求一种兼具机动、火力和防护的新式武器,当作开路先锋突破敌军防线。
战争的需求牵引着坦克的诞生。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提出了用履带式拖拉机加装钢板来抵抗机枪火力的构想,欲借此破解僵局。1915年2月20日,丘吉尔在英国海军部秘密成立了“陆地战舰委员会”。同年12月,陆地战舰委员会完成了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小游民”坦克——的建造。该坦克全重仅18吨多点,装甲厚度为6毫米,火力包括1门40毫米火炮和几挺7.7毫米机枪。
1916年9月15日凌晨,在法国北部的索姆河畔,英军的18辆坦克驶向德军阵地。这种名为“马克”I型的坦克是“小游民”坦克的改进型。它刀枪不入,两侧还装备有机枪和火炮,把以往不可逾越的堑壕和铁丝网碾压在履带之下,英军突破了德军防线,向纵深推进了约4千米。
一战期间,英国在马克I型坦克基础上,改进生产出Ⅱ至V型坦克,还研制生产了“赛犬”中型坦克和C型中型坦克等。法国是继英国之后第二个生产坦克的国家,先后研制了“施纳德”坦克、“圣沙蒙”突击坦克、“雷诺”FT-17轻型坦克和2C重型坦克。其中“雷诺”FT-17轻型坦克,是世界上首款拥有360度旋转炮塔的坦克,而且它的动力舱后置和车体前设驾驶席的设计沿用到了现代。
为应对英军坦克,1917年德国制造出“A7V”坦克,该型坦克乘员人数18人,是世界上乘员人数最多的坦克。“A7V”坦克火力较猛,能够击穿当时英法两国所有的坦克装甲,它自身装甲最厚处达30毫米。1918年4月,在法国亚眠地区的圣康坦战斗中,爆发了史上第一次坦克交战,德国的“A7V”坦克对战英国当时最先进的“马克”IV型坦克,结果显示“A7V”坦克在火力和防护等性能上都更胜一筹。
虽然一战期间的这些坦克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因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其火力、机动性、防护性和可靠性都比较差,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坦克主要是为了配合步兵协同作战,不能向纵深扩张战果。
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虽然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而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武器研发和军队组建,但德国表面上按兵不动,暗地里却与苏联联合开展坦克的研发活动。1932年,德国以英国的“劳爱德4”型坦克为原型,设计了“装甲战车1型”坦克(简称“Pz1”型),其装甲厚度为6~13毫米。1935年,德国又对该型坦克进行了改进,乘员增加到3人,重量增加到9吨,武器是一门2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机枪。
德国将研发的坦克以农用拖拉机的名义进行大量生產并将其配备到军队之中。1935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装甲兵司令部,组建了3个装甲师。这时,德国已经蓄谋发动一场有大量坦克参战的侵略战争。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在这场战争中,苏联提供给西班牙共和军的数百辆“T-26”坦克与德国提供给西班牙叛军的200辆“Pz1”型、“Pz2”型坦克进行了同台竞技。“T-26”坦克于1931年正式定型,它也是以英国坦克为基础设计的,但它装备有37毫米口径主炮,火力大大高于“Pz1”型坦克,甚至超过了“Pz2”型坦克。
德国在经历了这次战争后,根据“Pz1”型、“Pz2”型坦克的基础经验以及从苏联“T-26”坦克所获得的启示,加厚了防护装甲,研发了“Pz3”型、“Pz4”型坦克,它们就是德国发动二战的陆战宠儿和主角。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坦克战术与技术发展思想的探索和实验时期,各国研制装备了多种类型的坦克。与一战时期的坦克相比,这个时期的坦克战术技术性能都有了明显提高,它们的战斗全重一般在9-28吨之间,最大行驶速度达到20~43千米/小时,最大装甲厚度为25~90毫米,火炮口径多为37~47毫米。但此时坦克依然性能有限,没有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光学观察瞄准仪器,行驶颠簸、速度缓慢,并且机械故障频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使它从最初支援步兵进攻的配角,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主宰战场的主角,赢得了“陆战之王”的赞誉。
1939年9月1日,德军发动波兰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开始。这场德国发起的举世闻名的“闪电战”,通过集中使用坦克,以猛打猛冲的闪击战术,只用了十几天时间,就击败了波兰。此后,德国坦克纵横整个欧洲战场,所到之处,几乎是攻无不克:两个小时拿下丹麦,23天征服挪威,5天占领荷兰,18天解决比利时,39天击败法国。其实,无论在坦克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德国坦克和英法等国家都无法相提并论。但德国利用坦克发动的闪电战让世人惊醒:坦克原来应该这么使用!坦克原来这么强大!坦克才是陆战之王!
1943年7月5日,苏德两军在库尔斯克共出动了8056辆坦克,创下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在这次坦克会战中,德军首次投入了“虎”式重型坦克,它的主炮有88毫米,击毁了大量的敌军坦克和其他装备。苏军用的是“T-34”坦克,虽然它性能不错、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制造方便,但是在战斗打响后,苏军发现,德军坦克在1500米的距离上就能开火并击毁己方坦克,而自己的“T-34”坦克必须冲到距敌500米以内才有可能击毁“虎式”坦克。虽然苏军最后赢得了战略层面的胜利,但却付出了惊人的代价,参战坦克有将近一半被击毁,损失是德军的3倍。
战争的推动与需求使得二战期间成为坦克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其中,比较著名的坦克有苏联的“T-34”,德国的“黑豹”和“虎式”坦克,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英国的“丘吉尔”步兵坦克和“克伦威尔”巡洋坦克,日本的“97式”坦克等。坦克已经成了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结构上已经趋于成熟。在火力上,中型坦克火炮口径普遍为75~85毫米,重型坦克则采用88~122毫米的长身管坦克炮,远超战前47毫米口径以下的火炮。在机动能力上,发动机功率加大、行程储备增加。在防护能力上,中型坦克前部装甲厚度增加到45~100毫米。此外,还出现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并开始采用望远式和潜望式光学观察瞄准仪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开始将本国的中型坦克向机动力、火力和防御力达到最佳平衡的目标发展,形成了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战斗坦克,即主战坦克。主战坦克根据出现时期与型式,可将其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3种主战坦克。
左:第二代,蘇联“T_62”坦克 右:第二代,美国“N60A1”坦克
“第一代”主战坦克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之时,美军M48巴顿III坦克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虽然它的火炮口径为90~100毫米,但实际上它还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型坦克的升级版本。因此,它既有别于二战期间的坦克,也不同于现代的主战坦克,带有过渡型的技术特点。
“第二代”主战坦克主要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其中的佼佼者有苏联的“T-62”、美国的“M60A1”、英国的“酋长”、法国的“AMX-30”、联邦德国的“豹I”、瑞典的“Strv103B”等。“第二代”主战坦克与第一代相比,其装甲、火炮威力和火控系统都上了一个台阶。这一时期,轻型坦克虽然发展缓慢,但也仍有“新星”出现,例如美国的“M551”式坦克,它装有152毫米短身管两用炮,可发射普通炮弹和“橡树棍”反坦克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能够用火炮发射导弹的坦克。
“第三代”主战坦克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后,它们中的代表有苏联的“T-72”和“T-80”坦克、俄罗斯的“T-90”、美国的“M1A1”、英国的“挑战者”、德国的“豹Ⅱ”等。这些坦克大多配有口径120毫米以上的坦克炮,同时装备高性能火控系统及自动传感设备,并采用先进的复合装甲,火力性能、机动性能和防护性能都有显著提高。此外,它们还配有高度自动化的指挥和通信系统,能大幅度提高坦克的作战效率。
左: 第三代,俄罗斯T_72坦克 中:第三代,美国“挑战者”坦克 右:第三代,德国“豹”坦克
在这个暗流涌动的全球大环境下,谁也不能断定战争什么时候会发生,坦克将依然在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背景下继续发展。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概念出现之前,现代主战坦克已接近了坦克发展的重量极限、口径极限、装甲极限和成本极限。坦克这个“陆战之王”下一步将如何发展? 它也许会结合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或新概念来突破极限。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