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
【摘 要】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加强学校共青团工作。本着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很多高校都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原则,这有利于团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开放体系的建设,有利于高校学生队伍建设开放工作体系的建设。形成服务于团员青年的育人环境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将主要论述对开放式团组织思想教育的认识以及構建方法。
【关键词】一切为了学生;团组织思想;教育开放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精神的多样化,对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艺术教育逐步向大众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艺术院校的培养模式也由单一向多层次发展。大部分艺术类学生道德观念良好。然而,由于艺术类学生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和社会交往的多样性,一些学生存在着政治信仰混乱、社会责任缺失等现象。。
一、艺术类学生思想状态及现状
(一)政治理论修养薄弱,思想状况多元
艺术类学生长期进行专业上的学习,这就造成了艺术生只局限在自我的生活、发展空间,对社会问题关注不够,认为自己的言行不违法就行,忽视了自己对于社会伦理、道德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二)思维上具有求异性,认识上带有片面性
艺术类学生形象头脑灵活、思想活跃,他们善于用直白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表现客观世界,受社会审美标准和专业教学等影响,铸就了艺术类学生前卫的意识和行为,面对事件、事物分析往往带有片面性。
(三)学习上态度端正,生活上自由浪漫
艺术类学生在相对于非艺术类学生更重视现实,们更倾向于追求自由、浪漫,生活方面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思想顾虑,想得开放、做得开放,致使偏离了大学生应具有的道德观。
二、开放式团组织思想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团组织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非凡意义。校园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的团组织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支基础的、重要的力量,团组织在战斗力、凝聚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和提高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意义重大。
(二)加强高校团组织建设,是促进艺术生成长成才及发展的需要。先进的团组织可以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的品德素养,并为其各展所长、发挥聪明才干提供了空间和支持保障。开放式的团组织思想教育体制是一个有效的载体,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教育、管理的积极性,而且显著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实践能力。
三、开放式团组织思想教育体制的构建
(一)形成开放式团建工作和谐的育人环境。
第一、注重“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核心就是工作中要考虑艺术生的个体差异性,既要考虑大学生整体的要求,也要注重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把培养和发展艺术类大学生并形成丰富多彩的高综合素质,列为团组织工作的重点目标。
第二、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中心就是重视大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只有通过多种内容、形式满足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并经由各种途径进入大学生的视野,才能促使通过各种方式去接受和实践,“一切为了学生”也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艺术生的心坎上。在“一切为了学生”运作过程中,应“贴近学生的思想、贴近学生的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也正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另一种体现方式。(1)“贴近学生的思想”切实关心团员青年思想的动态,注重实践对团员青年思想产生的影响,在充分说理和解决实际问题上出高招、下功夫(2)“贴近学生的学习”在团建中多采取激励机制,激发学生潜能,从而提高艺术生学习动力和持久力和主动性。(3)“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开展生活形式内容等教育,把他们的精力引导到学习和思想素质的培育上来,促使艺术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模式。
(二)注重培养一批高素质、适应开放式团建教育工作需要的人才队伍。
加强团建工作队伍建设应在注重学习研究,优化队伍结构,严抓选拔培养,改革工作方式等几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第一,注重学习和研究。各级团员在学习和实践中,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仅靠实践经验和艰苦奋斗是不够的,必须在学习“十九大”等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加强对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探索教育管理、法律、原则和方法,善于总结创新。
第二,优化队伍结构。二是优化团队结构。一是建立晚上专任和兼职干部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使专任和兼职干部能够互相指导、互相学习、交流所需,做好团建工作,相互补充;二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建队伍,具有创新精神和现代教育知识和网络技术,满足开放教育的需要。
第三,严抓选拔培养。第三,严格掌握选拔培训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选拔人才,注重培养具有专业精神、管理能力和较高素质的教师和学生骨干,通过多种形式使他们脱颖而出。
第四,改革工作方式。要集思广益,变集中的、统一的、突击式的工作方式为多样灵活的工作方式。通过抓典型、抓落实、抓导向、抓阵地建设,在工作效益上下功夫,寓教于乐,寓教于管。
团委是一个与学生紧密联系,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的部门,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规律特点,就是不断丰富团的工作载体,延伸团的工作手臂,通过开放式团组织建设和团的思政政治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理念的创新,发掘青年学生的思维优势,调动青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院发展和青年学生自身的成长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李帅军.教育管理的特性论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4,(8).
[3]宋丹,纪红.高等教育服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4,(7).
[4]姚小玲,赵平.高校办学要坚持“两个全心全意”[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
[5]张吉雄.简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N].光明日报,2005-01-19.
[6]唐纯武.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N].教育周刊,200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