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新宇 杨卓 张耀 吕林硕 梁星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中创新是其核心。无论是科技创新、知识创新,还是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最关键的是人才。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培养和发展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无疑是国家也是世界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可见我国现实国情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而国际科技领域无论哪一方面的发展和竞争都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影响
一、前言
我们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与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与教育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而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是建设高校创新体制的关键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有效的建设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起到积极作用。
二、对大学生自身的影响
1.唤醒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自主创新创业是大学生内心的憧憬,他们大多数都渴望有探索未知的激情和冲动。激情是创意的源泉,也是提升人气和凝聚力的途径。大学生是最富有激情的群体,当前的政策与形势鼓励大学生求新,求变,创新思维。作为内驱动力,不仅是大学生对学术和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而且使他们不畏困难,勇于探索。
2.拓宽了学科专业的知识面
大学生应该发挥学科专业的优势,科技创新是他们的强项。这就要求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实践中开阔自己的视野,促进相关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聪明才智打下基础。
3.促使大学生更快更好的了解社会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大学生不应该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要以发展的眼光和市场的角度,走进社会。把握人才培养与社会对接的机会,提高结合社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改善社会就业结构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随着全国高校持续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再加上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社会就业供求总量矛盾突出,我国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数量远远超过空缺岗位的数量。有专家指出,在现有经济结构下全社会每年大概只能提供1100万个就业岗位,而每年新增需就业人数约为2400万以上,年度就业岗位缺口在1300万以上,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亦将承受巨大的就业压力。今年和乃至今后数年,我们将遭遇史上最难就业的时期。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而且还能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给他人带来新的就业机会,缓解国家就业压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自我创业非常普遍。比如,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重高达20%—23%。而在我国,由于各方面原因,大学生创业的比重相对偏低。大学生自主创业比重越高,社会发展程度也就越高,所以,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优化社会就业结构,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多次提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群体,如果失去了创造的冲动和欲望,而仅仅安于现状和守成,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发展的不竭动力。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绝不仅是希望创业的同学所应考虑的事情,即使是在其它岗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不该失去创新之“心”。
創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成立活动组织,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具有较高的风险,但也有较高的回报。随着商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猛来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并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大学生创业也因此成为热门的话题。
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所不同的是创业者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饭碗”(就业机会),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造“饭碗”。目前,我们国家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工商、税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之所以提倡大学生创业,除了创业不失为缓解目前就业压力的一条解决途径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要具有一种敢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五、总结
大学生是奋发向上的,能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提供年轻的活力。在现今大力鼓励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应该把握住大好时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增强个人创新能力和创业心理素质,抗打击能力等等,以便更好地进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罗天莹 《调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国青年研究》[J] 2003年第3期.
[2]吴旭 马苏江 李木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辽宁教育研究》[J] 2003年第4期.
[3]童爱玲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教育探索》[J] 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