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讨

2019-07-24 10:33张鑫霖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张鑫霖

【摘 要】本文以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成长为基础,探讨我国农村教育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城乡建设;新农村发展;协调发展;重视教育

1、以“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依然是一种向导

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长期存在“城市中心”取向,农村教育只有跟着城市教育发展,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不少农村学校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重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轻职业生活技能的教育。农村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最终结果是使大多是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挫伤了农民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国家如何建立农村教育发展体系,有针对性的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仍然是影响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以县为主”的新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的建立,把农村基础教育的事权由乡级政府提升到“以县为主”,有利于县域农村教育的发展。但从实际的效果看,“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并不能切实保证农村教育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县级财政能力与其所负担的责任不相称。因此,“以县为主”的呃呃新体制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丹玉贫困地区来说,薄弱的财政能力仍然无力保障教育的投入,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很差,严重影响教育质量。

3、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得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

目前,中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师的整体数量和结构也不尽合理,农村教师流失严重,代课老师还普遍存在。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比较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环境条件差,其生存现状和精神状态令人担忧,溶蚀,家长进城陪读现象大量出现,稍有条件的就进城读书,而留在的不少是留守儿童,教育难度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也相对缺乏。农村教师队伍目前的状况,远没有达到农村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要求进一步加强和管理。

4、城乡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初中辍学问题严重。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东、中、西部农村教育存在较大的差距。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已全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中、西部地区普及初中教育仍困难重重,学生的辍学率还比较高。此外,同一地区农村教育的差距也不容忽视,县镇的教育明显优于农村。

以上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发展,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已摆到重要位置。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思考和改进:

1、继续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端正农村教育的服务方向

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弱化了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功能。农村教育不仅培养出国家需要的精英人才,更要培养适应中国新世纪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员。所以,农村教育应牢固确立为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一方面,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另一方面,开展多中心是的技术培训,培养大批的农村实用人才,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2、改革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以县为主”主要是只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额而不是投入体制,因此,必须进一步中明确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责任。农村基础教育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将农村基础教育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畴并优先予以保证。加大中央、盛世这鞥副队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不仅有利于稳定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诶来源,而且有利于基础教育在更大范围和更大区域内均衡发展。

3、积极探索农村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

从一定意义上说,要转变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取向,关键在于加强农村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农村教育的课程的开发要适应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懂需求,从实际出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尤其要关注农村并结合现代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要把现代农业技术、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内容奶入到农村课程体系中来,发挥农村学校课程传播农业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的作用。种植、养殖、园林花卉、农产品加工、温室栽培、机电修理、市场营销、美容美发、烹饪、驾驶、建筑、家政、农业环保、美术摄影、农业经营管理等,都可以而且应当车鞥为农村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课程和教材也要开发校本教材,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加快培育和造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新型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4、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监管水平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强方百计的提高教师的待遇,在广大农村,教师已经成为一个受欢迎且具有吸引力的职业。但与此同时,教师队伍素质和整体水平不高已成为当前突出的问题。必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及时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师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点:继续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依法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建立教师职业聘用机制;切实有效的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工作;统筹城乡教师资源,加大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师的力度;继续做好东、西部地区和城下昂之间的教师对口支援工作。

5、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优化农村教育结构,逐步建立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教育体系。

大力發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针对中国农业人口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的教育与培训,把教育教学同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尽快提高中国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政府应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才正式投入,继续改善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重点扶持农业类专业的建设。要不断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积极推广适用生产技术的培训和非农业就业必须技能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为农民在农业生产和非农业额转移两个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本身也要逐步提升办学水平、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农村职业教育既要为当地社会生产生活服务,又要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职业分流的需要。种植,要努力促进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相融合,逐步实现农村教育的一体化。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重要作用,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住轻重的地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农村劳动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光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撑着社会主义新年农村建设额的东风,进一步落实有关农村教育发展政策,把办教育的目光向农村教育的天地倾斜,努力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使之更好的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只要我们态度端正,提高认识,政策上支持,行动上落实,农村教育的快速,协调发展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