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老师手心里的宝

2019-07-24 09:12:50孙秀娟
师道(人文) 2019年7期
关键词:垫子自闭症情绪

张 琳 孙秀娟

“啪啪啪……”清脆而响亮的声音响彻在教室。大块头的鑫涨红着脸,咬着牙,坐在地上,就那样用双手暴打自己的脸、脖子,还时不时地把头往墙上撞, “咚咚”作响的声音好像预示着墙要被撞穿。我把自己的手放到墙上,他再撞墙的时候可以先撞到我的手上,减小力量。可他 “毫不领情”,狠狠地把我的手扯开,仿佛就为了听那个声音。嘴里发出狼一样的嚎叫,声音响彻整座楼。

半个小时的时间,鑫都没有停止那些自残的动作,不知道他的头疼不疼,可我的心像被一双无形的手撕扯着。我试着感受鑫的烦闷,也许是头不舒服,导致了他的那些行为,于是我试着靠近他,站到他的背后,给他按摩头部和肩膀,但都无济于事。

他心中的烦闷不发泄出来是不会停止的,他对待自己就像是对待魔鬼一样。这样的情况一个月爆发了无数次,伤在鑫的身上,疼在我的心上。

鑫是一个重度自闭症孩子,去年暑假领导出于信任,给我安排了多次被拒绝入学的他。鑫虽然只有13岁,可钟情于垃圾食品的他身高已经达到了壮小伙的高度,比我高出一大截,体重也随之疯长,他发脾气的时候基本没人敢靠近。

入学初,我查资料、问专家、与家长沟通都无济于事。好心的人劝我以鑫不能自理为由,把鑫送还他父母,那就意味着他失去了过集体生活的权利。虽然鑫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困扰,可我不想给家长和孩子造成更大的困扰。何况义务教育法也规定了,每个学龄段的孩子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鑫当然不能例外。

伴随鑫的臭脾气,遭殃的还有椅子。平时自闭症的孩子就喜欢大幅度晃动身体,脾气爆发的时候会更加剧烈地前后摇晃,伴随撕纸、咬手、砸桌子、掐周围的同学。看着那 “弱不禁晃”的椅子、遭殃的桌子和书本,还有跟着遭罪的同学,我决定鑫发脾气的时候就让他坐到他的“专座”——垫子上。

垫子是我专门让家长从家里给他带到学校的。因为鑫除了暴力行为,还有一个最大的习惯就是心情舒畅的时候,喜欢躺到地上,坐在地上,脱鞋子、玩袜子等等。老师如果制止,他就会心烦,带来的后果是更大的情绪问题。我怕冰冷的地面对孩子的身体有害,就建议家长给他带个垫子到学校,鑫高兴的时候可以坐到垫子上,发脾气的时候也能坐到垫子上。

慢慢地,垫子成了鑫的玩伴,半坐半玩,心情好的时候,就弄着垫子把玩。先坐到垫子上,然后屁股一溜,坐到地上,手掰着垫子的另一面,垫子便顺势翻了个个儿。他站起来,看着自己的杰作,再把手放到眼前,灵活地用手指做出各种自己熟悉的动作,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玩够了就用脚把垫子踢到门口的墙角,还要按他的思路,丝毫不差地 “躺”在固定的地方。当然,他发脾气的时候,垫子也是他最忠实的伙伴,因为垫子不怕摔,不怕砸。

与鑫的家长交流,据说他晚上睡得很晚,早晨家长喊他起床上学,他常常不适应。作为自闭症孩子,鑫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别人也不了解他的想法,需求得不到满足,只有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于是,那些让人头疼的行为便成了家常便饭。

我向学校领导反映了这种情况,校领导为鑫开了绿灯,允许他晚点上学。采取了这样的措施后,鑫脾气爆发的频率略有降低。

后来,我又试用最常见的 “小手牵小手”的办法:每次一出教室的门,我都安排和他比较熟悉而且性格温顺的自闭症孩子洋牵着他的手,以免他到处乱跑,也增加他和同学交流的机会,期待他在同伴的引领和陪伴下有所转变。

刚开始的时候,牵一小会儿,他就松开洋的手,尽情地转圈,或者跑到别的地方,自顾自地欣赏自己百看不厌的手,或坐或躺,享受一个人的惬意。情绪上来的时候,我就让孩子们离他远点,然后让他坐到垫子上。

慢慢地,鑫和洋牵手的时间长了点,情绪爆发的次数相对也在减少。虽然这两个自闭症的孩子不会用语言交流,但是他们的心灵应该是相通的。鑫和洋牵手的故事仍在继续,鑫的变化让我欣喜不已。从最初入学的天天爆发情绪行为,到后来的好几天爆发一次,再到寒假前的一个月爆发几次。

春节过后,时间又进入了新的周期,孩子们又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鑫上学的时间还是比其他孩子晚,但鑫和洋还在继续牵手。我试着让他坐到座位上,和其他孩子一样上课,逐渐地让他融入到课堂中,融入到孩子们的中间。伴随好的习惯,垫子的使用频率在逐渐降低。

回想鑫的表现,他这学期情绪爆发的次数已屈指可数,不再动不动就躺地上,垫子也成了摆设。鑫能够比较 “安静”地坐在课桌前一整节课,而且还能配合老师进行口语训练,虽然吐字不清,但能配合就已经让我非常高兴了。

伴随鑫的进步,跟随鑫将近一年的垫子也让家长带回了家,那个墙角又恢复了往日的 “孤独”,而鑫却不再孤独,他拥有了属于他的朋友。

鑫的转变让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也成了我的骄傲。桃莉·海顿说: “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这个信念是关系驱动模式其他内容赖以建立的基础——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

要想使孩子有所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只要我们能够持之以恒,用科学的方法去接纳、化解孩子的情绪,转变孩子的问题行为,我相信,总有一天, “铁树”也能开花。只要孩子能进步一点点,有一点点转变,都是对我们付出的最大回报。

作为特教教师,面对各种情况的 “问题”孩子,我们需要包容的心态、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协助他们,给他们创设适宜的环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路搭桥。

我一直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因着不同的缘由降临到我们中间的。特殊儿童或许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情绪和问题行为,但他们和普通的孩子一样,都是那么灵动、纯洁。和特殊孩子的每一次相遇,都是对我们无上的考验。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他们何尝不是老师手心里的宝呢?

猜你喜欢
垫子自闭症情绪
梦幻垫子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我们得换个方向
垫子大战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海峡姐妹(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7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丹青少年(2017年2期)2017-02-26 0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