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写不尽的眷恋

2019-07-24 02:34作者茵陈
幸福 2019年19期
关键词:爱荷华玛丽安卡佛

作者/茵陈

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被称为“继海明威之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而在他背后,有个坚定支持他的天使一般的女子。

她已亭亭,无忧无惧

1955年夏天,17岁的卡佛走进华盛顿州的一家快餐店,迎面撞见一张明媚的脸。迎上来的是玛丽安·伯克,14岁的她身材高挑,像一朵盛开的夏荷。她在一所天主教学校读书,利用假期在餐馆打工。

作为锯木工的儿子,卡佛经常跟着酗酒的父亲和做招待的母亲辗转迁徙,生活给予他的更多是冷笑和嘲弄,她友好的笑容令他心动,而她也喜欢这个高大、羞涩的男孩。

爱情简单炽热,他们一起阅读契诃夫、福楼拜等作家的经典名著,卡佛开始迷恋文学。夏天结束时,怀揣着作家梦,卡佛继续高中生活的最后一年,玛丽安也返校学习,她的愿望是赢得华盛顿大学的奖学金,将来做一名律师。可意外怀孕打乱了一切,玛丽安中学毕业后,他们结了婚。

一个19岁,一个16岁,以打扫卫生作为交换,他们被允许住在一家诊所的地下室。那段日子,后来被卡佛写进小说:“这两个孩子,我跟你讲,真的是非常相爱。最要紧的是,他们都有很大的野心,是疯狂的幻想家,他们总在谈论要做的事情和要去的地方。”

卡佛一边打工一边选修了两门课程。当他说“如果有一天,我必须在你和写作之间作选择,我会选择写作”时,她满怀豪情地安慰他:“你永远不必选择,我会让你两者都得到的!”

女儿的出生让生活陷入混乱,卡佛无所适从。要命的是,几周后,玛丽安发现自己又怀孕了。为了应付拮据的生活,也为了证明自己和孩子不会拖累卡佛写作,她找到一份水果包装的工作,用赚到的钱为卡佛买了他人生中第一台打字机。尽管穷困僚倒,玛丽安依然支持卡佛接受系统教育。1958年,卡佛进入加利福尼亚州一所大学学习。

他们借钱把家从华盛顿州搬到加州。卡佛开学不久,儿子出生。为了养家糊口,玛丽安又到餐馆打工。

她双肩单薄,毅力惊人

玛丽安扛起全部生活重担,卡佛心无旁骛地学习写作。玛丽安也渴望上大学,但为了卡佛的梦想,她不得不推迟自己的读书计划。

然而,写作之路并不顺利。卡佛被悲观情绪笼罩,他抱怨孩子们吵闹,“我不得不抚养他们,永远负担这种得不到缓解的责任,永远处理一些心烦意乱的事”。他抱怨家庭生活缩短了他的青春,抱怨自己受的教育太少。玛丽安把房租、牛奶、面包当成自己的职责,有时甚至一天打几份工。她始终坚信,卡佛会成为伟大的艺术家。工作之余,她到处宣传卡佛的作品,希望人们欣赏他的才华。

1963年,卡佛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老师建议他继续到爱荷华州立大学作家讲习班学习。揣着仅有的1美元,开着一辆破旧的汽车,带着两个四五岁的孩子,一家人前往爱荷华。一路上,靠玛丽安为餐馆干两个小时活才能换到一顿午餐。

到爱荷华后,卡佛得到一笔奖学金,开始发表小说和诗歌。玛丽安一边在俱乐部做女招待,一边读大学。对于未来,她始终乐观而保有激情。卡佛却觉得,写作根本没法改变糟糕的境遇,永远经济紧张,永远捉襟见肘,灰心之下,不等拿到学位,他就逃离了爱荷华州。为了躲债,他们连夜搬家成了家常便饭。

卡佛试图找份工作,可都干不长,“他腼腆、敏感,讨厌工作,这使他更加逃避现实,他处于一种可怕的状态”。玛丽安意识到,只有在写作中,他才不会闷闷不乐,喜怒无常。为了让卡佛坚持写作,玛丽安找了一份挨家挨户上门推销《百科全书》的工作,再次独自负担起一家四口的生活。

生活稍稍稳定,卡佛进入创作高峰期。随着小说《请你安静些,好吗》选入《1967年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多年坚持有了回报,卡佛信心倍增。接下来的两三年,他出版了两本诗集。在作家圈子里有了一席之地后,他被推荐到一所大学讲诗歌创作。那时,玛丽安也获得大学文凭,成为一名高中老师。

本以为生活终于展开笑颜,可卡佛继续酗酒。酗酒让他失去了工作,家庭重新陷入贫困。争吵、矛盾、指责、怀疑充斥着整个家庭,一次醉酒后,他拿起酒瓶砸向了她的头。即使这样,玛丽安仍然守护着婚姻,“对我来说,根本不可能将他一笔勾销”。

她放手离开,从不怨恨

卡佛下决心戒酒。他获得了主流出版业的关注,得到了高额的文艺津贴。可同时,“爱这个字正在逐渐变暗,变得飘忽和摇摆不定”,在一次聚会上,他结识了女诗人苔丝·加拉赫,39岁的他迫不及待地离开玛丽安和两个孩子。但他迟迟不愿离婚,一想到“另一个男人在为玛丽安的面包片抹黄油”,他就感到“心烦意乱”。

昔日的相爱成为伤口,玛丽安决定放手。分手时,为了让他安心写作,她主动放弃了应得的财产,不得不重新做起女招待。

“我娶了我爱的女孩,却毁了她的一生。”尽管卡佛在更多的场合极力赞美他的新妻子,但不可否认,对玛丽安的歉疚和负罪感从来都没有消失,她代表的那些卑微、琐碎的日子,在他笔下成为永恒。也正是那些篇章,奠定了他在美国短篇小说界的地位。

1987年,卡佛被查出肺癌。患病后,他经常与玛丽安通信,小说集《我打电话的地方》出版后,他给她寄了一本,上面写着:“献给玛丽安,我最老的朋友,我敢做敢为的青年伴侣,我同样敢做敢为的中年伴侣,我那么长时间的妻子和贤内助,我的孩子的母亲,本书是对爱情的纪念……”

两个月后,玛丽安收到一封信,里面装着三张相同的明信片,上面是两只正在祈祷的手,那是罗丹的雕塑。明信片上什么也没写,但她知道他快不行了,他们曾同游罗丹雕塑博物馆,他在怀念。生命的最后时刻,卡佛渴望见到玛丽安。想到当年那个绽开笑脸的14岁女孩,他对妻子苔丝说:“记住,她曾经像个天使!”

卡佛几乎把所有遗产都留给了苔丝,而玛丽安收到的只有指责,人们把卡佛终生没有写出一部长篇归罪于过早建立家庭的拖累,她无从辩解。2006年,在一座岛上教书的她,完成了回忆录《过去什么样:我与雷蒙德·卡佛的婚姻》。在书中,她称他为“我们家的爸爸”,没有怨恨,只有“爱的、生动的记忆”。苦难与失望的前半生,有他们共同的成长,那比爱情更重要。

“这一生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吗,即使这样/我得到了/那你想要什么/叫我自己亲爱的,感觉自己/在这个世上被爱。”卡佛的墓碑上,刻着他生前最后一首诗。是的,他得到了,即使已离世18年,他仍然被她爱着,就像当初一样。

猜你喜欢
爱荷华玛丽安卡佛
三生时空的生命体验
最后的断片
雷蒙德·卡佛:《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
动物狂欢节
莎拉邦德
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
为何写作,如何创意
美国爱荷华大学开设手游课程学生玩游戏可获学分
设专门项目鼓励留学生与当地学生交朋友—爱荷华大学2015年中国新生行前说明会在京举行
黑人歌唱家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