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衣着材料的演变
——以农史为主要视角

2019-07-24 06:04张箭
武陵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衣着棉花

张箭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引言

衣着穿戴是人类脱离动物界成为人的重要标志之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1]汉语中有“丰衣足食”“衣食住行”“吃饱穿暖”“薄技在手,吃穿不愁”等常用习语,说明衣着穿戴具有与吃饭果腹同样的或至少接近的重要性。与人类最接近最聪明的动物是猩猩,它们已能使用各种工具,例如拾起小石块砸坚果吃食里面的果仁,拾起小树枝掏蚂蚁窝吃食蚂蚁,蘸野蜂巢吃食蜂蜜,甚至能制造最简单的工具,譬如从树上折断取下一根小树枝用以取食,举起一块较大的石块猛摔下去,让其碎成若干小石块,然后再拾起小石块砸坚果,等等。它们与原始人类在这方面的区别,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2]509同时,也没有任何猩猩或其他灵长类动物自己制作过一件最粗糙最简单最原始的衣服披在或穿在身上以御寒或遮羞。恩格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2]517

人类穿着的衣物从上到下不外乎八大种类:帽子、围巾、口罩、上衣、手套、裤子(也有上下连着的连衣裙、背带裤等)、袜子、鞋子(或靴子),大致有御寒保暖、遮羞、装饰美观、防护身体、职业识别等五个目的,其中,御寒和遮羞是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当然还有一些特种衣服具有特殊功能,比如古代铠甲、现代宇航服、潜水服、防弹服等。不过,这些只是极少数人在特定时段内使用,不宜算作衣服所具有的一般的通常的功能。人类衣服的样式、颜色、花纹图案与制作方法丰富多彩、变化无穷,那么,制作人类衣服的材料从古至今有哪些发展变化,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比较重要又饶有兴味的问题。鉴于国内外学界皆无相关论述,笔者尝试分阶段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植物枝叶、草阶段

自从人类有了性觉醒、羞耻感后,便用植物的枝叶、草简单编结捆扎围在身上,先是遮住自己的性和泌尿器官(阴部),后来又遮住自己的半性器官(臀部、已发育女性的胸部)。中国上古时代的典籍常常谈到这个问题。《易纬乾凿度》郑玄注:“古者田渔而食,因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独存其蔽前者,重古道而不忘本也。是说黻韠之元由也。”[3]“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4]“昔太古尝无君矣。……无衣服、履带……。”[5]“土气温适,不织不衣。”[6]《圣经·旧约》中也有类似记载。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里,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觉得羞耻。蛇对女人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女人对蛇说:“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发亮了,你们便知神能知道善恶。”[7]2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眼目,且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也给她丈夫吃了。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遮住了自己的阴部[7]3。据此推测,他们很可能偷吃的是无花果(的果实)。这个故事生动地讲述了人类性觉醒后用植物枝叶、草编结最原始的衣服以遮羞的历史进程。公元1世纪罗马治下的犹太史学家弗拉维在他的《犹太古史记》中,讲述犹太人的先祖如何开始穿衣时,仍沿袭说“用无花果树的叶子来遮盖自己(的阴部)”[8]4,不过把无花果改为智慧树上的果子。

图1 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塔废墟遗址浮雕

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第三章《森林篇》,也讲述了王子罗摩和王妃悉达被驱逐到森林里,他们在林中经常穿用叶子编成的“衣服”[9]77。在今印度中部中央邦巴尔胡特(Bhā rhut)保存有一座建于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Maurya kings)时期的佛塔废墟遗址,上面有前2世纪后期扩建并增设的环绕佛塔的石栏石门,石栏上有一些凿刻的浮雕。其中一块135×56厘米的残石上有一帧5×2.5厘米的小型浮雕[10],表现的是两位男子正在很陡峭的山路上攀爬,他们半裸体,头上缠着用花草枝叶扎的头冠,下面穿着用树叶做的围裙,见图1。公元1521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从美洲横渡太平洋到亚洲途中,在关岛登陆补给。关岛土著查莫罗人(Chamorro)还处于原始社会,他们赤身裸体,“妇女也裸体,但在腰下围了一块窄的柔韧像纸张的树皮遮住她们前面的隐私处。这种树皮生长在介于普通树木和棕榈之间的树上”[11]。17世纪中叶的印度纺织印染棉布中,有产于南部科罗曼德尔沿岸的一幅棉布,其图案描写的是,聚集在深山老林里的原始部落还在穿用树叶编结捆扎而成的“衣服”。18世纪的莫卧儿王朝油画,还描绘了拉贾斯坦邦一带的比尔人穿着由叶片编织成的简易裙子[9]65,67。笔者推测,用植物枝叶、草编结捆扎最原始的衣物,应当大体对应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时代。那时的社会经济生活主要是采集渔猎,妇女的分工主要是搞采集,而采、摘、折、拔枝叶、草做最简单的衣物也属于一种从属的采集经济活动。

二、动物皮阶段

植物枝叶、草编结捆扎的简易衣服只能遮羞,保暖性极差,而且极不舒适,又容易划伤或刺痛皮肤。随着人类繁衍,许多原始人群为了觅食离开热带地区到达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后,靠植物枝叶、草编结捆扎的简易衣服就扛不住寒冷了,于是就需要用新的材料制作简单的衣服以御寒保暖。继植物枝叶、草后最初用以保暖的简易衣服的材料便是兽皮。人类把猎获的野生动物身上的皮剥下来做简单的衣服穿,于是,人类衣着材料发展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动物皮阶段。

古书上零星记载了兽皮作衣的情况。中国上古典籍记载:“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12]102“昔者……未有麻丝,衣其羽皮。”[13]“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茹毛饮血,而衣皮苇。”[14]这里,“皮”指兽皮。“苇”指芦苇等,泛指用植物枝草叶编结的简易衣服。西汉初年陆贾还说,在百官立王道生之前,“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15]。《圣经》也讲在上帝把亚当夏娃赶出伊甸园之前,“神为亚当和他的妻子用皮子做衣服给他们穿”[7]3。

最初人们穿的兽皮可分两大类。一类是捕猎的野兽的皮,比如常见的獾类、鹿类、狍子、野兔、野羊类、野牛类、羚类、袋鼠、熊类、狼类、狐类、斑马、豹类、狮子、虎类、海狮、野猪类、獭类、猴类,等等。因为御寒效果好,制作简单,这里面以相对容易捕猎、毛多毛厚和形体较大的野兽渐居优势。野兽皮取代植物枝叶、草成为主要衣着材料,保暖效果大大提升,舒适度也好得多。笔者推测,猎获野兽剥其皮制作原始的衣物,应当大体对应于原始社会的父系氏族公社时代。那时的社会经济生活主要是渔猎采集。男子的分工主要是狩猎,而捕猎兽类、剥其皮一般是男子的工作,进行简单的裁剪、缝制较原始的衣物则是女子的工作。所以那时人们过着“男猎女缝”的经济生活。另一类为鱼皮。近年来发现,有的民族、族群从古代起就用鱼皮制作衣服。比如我国东北的赫哲族,从两千多年前便开始了捕鱼用鱼皮制作衣服这一生产生活活动,并延续到近代[16],历史上曾因穿鱼皮衣被称为“鱼皮部”。这一发现使得我们对古代人类的衣服材料种类的认识有了新的拓展,从兽皮扩展到鱼皮,颇有价值。

在距今约1.5万年前的中石器时代和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慢慢萌发了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笔者推测,其过程应该是这样:人们最初把猎捕到的、暂时吃不了的野兽关起来,或把怀孕已明显的母兽暂时留下来,这就发生了最早的饲养,可称之为“囚养”,以后慢慢发展形成畜牧饲养业。在中石器时代,人们已开始驯养绵羊和狗,到了新石器时代,猪、山羊、牛等动物也先后成了家畜。有了畜牧饲养业,人类的食物来源较之渔猎采集多了许多保障,衣着材料渐渐变为以家畜皮为主、野兽皮为辅了。由于鸟类会飞,“囚养”相对困难,故家禽的形成应晚于家畜。

人类驯化家养的牲畜种类不少,比如狗、猪、马、牛、羊、驴、骡、兔、骆驼、鹿、羊驼、骆马、猫和象等。人类饲养这些家畜的目的各有不同,但大多用于吃食和协助生产生活。猫和象虽然也很早开始家养,但人们一般不吃它们,自然也不剥它们的皮做衣服。马、牛、驴、骡、骆驼等因以挽力驮运为主,吃其肉衣其皮的时候随着时代发展渐渐减少。当然,用牛皮制作皮鞋皮靴的时候还是较多。用其皮制衣的家畜渐渐集中在那些用于吃食的家畜上,即猪羊兔鹿以及兼用的羊驼、骆马。兔皮因面积太小不易加工,故用于制衣服穿戴品的时候较少。考虑到舒适性、保暖性和制作方便性,人类衣服的材料在旧大陆逐渐集中在羊皮上。据考古发现,在公元前9000年的伊拉克高地、公元前7000年的伊朗西北部山区、公元前6000年的巴勒斯坦和土耳其南部,人们已开始饲养绵羊、山羊和狗了;公元前3500年绵羊养殖已成为苏美尔的主要产业[9]16-17。《圣经》和《犹太古史记》都有亚伯将他羊群中头生的(羔)和羊的脂油献给耶和华的记述[8]5。这说明,羊是较早驯化的家畜之一,也是较早达成大规模饲养的家畜之一。羊皮渐渐成为人类衣服的主要材料,人们用它制成简单的皮袄皮裤。其次是鹿皮,人们也常用捕猎到的和圈养的各种鹿的皮来制衣服。《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12]102这里的所说的“麑裘”,便是用小鹿的皮制作的皮袄。

家羊的品种较多,但一般只分两大类,即绵羊和山羊。虽然一般都用于供人吃肉和剥皮穿衣,但侧重还是有些不同。绵羊的毛较多较厚较长,用作皮袄等保暖性好,故绵羊偏重于供剥皮制衣。毛纺业发轫后,又偏重于剪毛编织纺织。开始是搓捻成毛线织毛衣毛裤等,后来进一步纺成毛纱织毛呢。山羊皮虽然也能保暖,但保暖性大大不如绵羊,故偏重于供人吃食,但皮子仍用作皮衣穿着。但羊皮相对较硬,不适合做贴身的衣服,夏天穿着太热,加之羊群繁殖相对慢,在古代散养的技术条件下,一只羊一般要三年才能长大。山羊绵羊一年才能产一窝,一窝一两只或两三只羊羔,产量低,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人口和人们日益增广的穿着需要。于是,在继续穿动物皮特别是羊皮的同时,人们仍在努力寻觅新的衣着材料。

三、麻布为主阶段

麻类植物渐渐被人类认识、栽培和利用以纺织、制衣。但麻类植物不同于以前的植物枝叶、草,不直接编结捆扎成衣物,也与以前用动物皮制衣不同,后者最初只是把带毛的皮剥下来稍加裁剪缝制就成为简单的皮袄皮裤了,麻类植物则先要初(粗)加工,把它纺成麻纱,然后织成麻布,再制成衣物。于是慢慢地,人类穿着材料的第二次革命发生了,即出现了纺织。通过纺织这种创造性的劳动,把自然形态的植物纤维和畜毛转变成人工形态的纺织品衣料,再用衣料制作衣服。

在众多麻类植物中,第一种便是亚麻(英语flax,学名Linum usitatissimum)。亚麻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叶子互生,披针形或条形,花浅蓝色,结蒴果,球形。亚麻虽然后来分化出纤维用、油用、兼用三种,但最初栽培发展利用的是纤维用亚麻。亚麻原产于高加索南部到中近东一带,由雅利安人传开。埃及出土文物中的亚麻布残片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17]431,估计应有一个利用野生亚麻进行编织进而纺织的过渡阶段。埃及出土的一件约公元前4400年的陶盘上刻画有最原始的亚麻卧式织机的图案[17]432。公元前3000年埃及开始种植亚麻用作纺织原料[18]190,是世界上最早纺织亚麻布的国家。在漫长的古埃及时期(约公元前3200—前525年),埃及人制作衣服的材料便主要是亚麻布[19]28。在古埃及第一王朝(前3100—前2890年)的泽尔王(King Zer)陵墓中,已挖掘出精致的亚麻布纺织品[17]432。欧洲最早的纺织品是在瑞士发现的公元前2500年的亚麻布织品,稍晚两三百年的还有在西班牙穆谢拉戈斯(Murcielagos)发现的亚麻布衣物[17]436。古希腊人也主要穿着亚麻布衣服,其次是羊毛织物衣服[19]30-31。古罗马人也穿由亚麻布缝制的衣物,其次是羊毛织品,再其次才是棉花织品[19]33,199。进口的丝绸很少,只限于上层人士穿用。公元前2世纪罗马也开始种植亚麻。公元1世纪的老普林尼(公元23—79年)说,当时亚麻种植在意大利北部发展迅速,在高卢地区(法国、比利时、荷兰、瑞士、德国南部莱茵河西岸)已很常见[20]195。以后逐渐扩展到中欧,15世纪传到英国,17世纪传到美洲,中世纪早期突厥人将亚麻传入俄国[18]191。中世纪的欧洲普遍种植亚麻,直到18世纪为止,亚麻一直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植物纤维[20]195。公元前3000年,亚麻已传入印度。17世纪末亚麻经中国传入日本。现在纤维用亚麻的产量已占世界亚麻总产量的80%[18]191。

在我国,汉代张骞从西域带回亚麻种子栽培,取名鵶麻,但我国长期主要用于药用。11世纪苏颂《本草图经》记载:“亚麻子出兖州威胜军,味甘,微温,无毒,苗叶倶青,花白色。八月上旬采其(籽)实用。又名鸦麻。治大风疾。”[21]15世纪兰茂的《滇南本草》记载,其“根,大补元气,乌须黑发;茎,治头风痛疼;叶,治病邪入窍,口不能言。”[22]李时珍则说:“今陕西人亦种之。即壁虱胡麻也。其实可榨油点灯,气恶不堪食。”[23]975“汉使张骞自大宛得油麻种来,故名胡麻。……今人所用胡麻之叶,如荏而狭尖,茎高四五尺,黄花。生子成房,如胡麻角而小。……皮亦可作布。”[23]969-970这表明16世纪下半叶我国栽培亚麻已很常见,并已用它纺纱织布。近代以来,中国开始从国外引进优良亚麻品种大规模种植供纺织用。

第二种便是剑麻(英语sisal hemp,学名Agave sisalana),又称西色尔麻、波罗麻。龙舌兰科,多年生草本,叶剑形,大而肥厚,有钩刺,放射状聚生茎顶,原产墨西哥,系热带亚热带植物。在漫长的中世纪里,尤卡坦半岛和周围地区的印第安阿兹特克人和马雅人就用它作纺织原料,纺麻织布制衣、做绳索和造纸[24]。公元10世纪,印第安人开始种植剑麻[25]。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后才慢慢得知这种作物。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人引进第一批剑麻种苗栽种在植物园的温室里,作研究和观赏用[26]。1555年荷兰人勒克吕斯(Lecluse)将亚麻从西班牙运入荷兰,仍限于暖房栽培和观赏研究。1783年以来,剑麻因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西色尔港开始输出剑麻纤维原料成品运往旧大陆而得名为西色尔麻(sisal hemp)[24]。1785年剑麻植株首先在西班牙进行室外种植[18]196,以后渐渐在欧洲传开。19世纪初传入巴西,巴西现在成为世界剑麻主要生产国[18]196。1836年美国人珀赖因(Perrine)把剑麻从墨西哥运入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开始试种。1897年德国人辛道夫(Hindorf)从佛罗里达州将剑麻运到东非坦桑尼亚种植,该国后来成为世界剑麻主产国之一。不久后,肯尼亚、莫桑比克、安哥拉等国也引入种植。1885年剑麻传入印度,1905年传入马来西亚和菲律宾,1901年由美国人传入我国台湾种植[18]197,1928年传入海南岛种植[27],以后渐渐传遍中国南方和西南部各省区,作为纤维作物和观赏植物栽培。

第三种为大麻(英语hemp,学名Cannabis sativa),又名线麻、白麻,古称火麻。桑科,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雌株叫苴麻,雄株叫枲麻。掌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花淡绿色,瘦果卵形,有棱。种子深绿色。茎部韧皮作纤维纺织原料,也作造纸原料。种子叫麻仁,可榨油制油漆、涂料等。中医以果实(称火麻仁或大麻仁)入药,主治大便燥结。故大麻是一种多用途作物。变种印度大麻(学名Var.indica)的雌株含大麻脂,制成卷烟吸用、吞服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幻觉,为一种毒品原料。大麻原产地为中亚细亚、黑海沿岸、西伯利亚西南部、吉尔吉斯草原。公元前2000年波斯已有种植大麻的文字记载[18]192,公元前1500年前后传入欧洲,从罗马时代起随着蛮族的迁徙大麻不断引入,栽培得到普及[18]192。从铁器时代起即从希腊罗马时代起西欧开始把大麻用作纺织原料织布制衣[28]。在东方,公元前9世纪印度已开始将大麻药用,公元10—13世纪东南亚各国已有种植。地理大发现开始后,西班牙人把大麻传入美洲,1545年开始在智利种植[29]。传入的大麻很快流入印第安人部落。1607年有欧洲人报道,今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地区的印第安人村庄已把大麻作为庄稼栽培。流入印第安部落的大麻又因印第安人部落或村落迁徙及其他原因覆灭而野化。1613年有欧洲人报道,在今美国波托马克河上游沿岸发现的野生大麻比在英国本土田里的大麻还长得好[29]。17世纪以降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有许多关于大麻栽培的记述[18]193。早在公元1世纪,大麻经中国、朝鲜传入日本[18]193。现在世界大麻的主产国,纤维用以俄罗斯、中国、日本、智利、秘鲁等国为主,其次是意大利、前南斯拉夫等;药用以印度为最多。大麻在中国已有极悠久的栽培利用纺织史。古代原称“麻”,唐代开始为了与其他麻类作物区别,才改称“大麻”。后来又有汉麻、火麻、黄麻等别称。金文中已有“麻”字。《诗经·陈风》中已有“东门之池,可以沤麻”的诗句。《诗经》《尔雅》《仪礼》等已鉴别出大麻的雌雄株,分别称为“苴”和“枲”,其子实则称为“黂”。《周礼》载周代设置“典枲”的职官,掌管麻草及制作麻布的材料。汉代各地生产大麻已很普遍,《史记》多有记载,如“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30]967、“是故……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30]968、“而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故其民龊龊,颇有桑麻之业”[30]967、“齐鲁有千亩桑麻,……其人与千户侯”[30]969等。唐代大麻生产更加普及,北方民族地区显州(在今吉林省)出产的大麻布即“显州之布”远近闻名[31]。明初曾劝农种麻,做出规定:“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不种麻及木棉,出麻布、棉布各一匹。”[32]1894

第四种麻便是黄麻(英语jute,学名Corchorus spp.),亦称络麻。椴树科,一年生草本,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短日照作物。黄麻纤维是最廉价的天然纤维之一,种植量和用途的广泛性都仅次于棉花,具有吸湿性能好、水分散失快等特点,主要用于纺织麻袋、粗麻布、地毯、造纸等。其中长果黄麻起源于中国,中国长江以南广泛栽培。圆果黄麻原产于印度。历史文献显示,印度的贫穷村民曾常穿黄麻布衣服[33]。

第五种麻便是苎麻(苧麻,英语ramie,学名Beohmeria nivea L.),别称野麻、野苎麻、家麻、苎仔、青麻、白麻。苎麻起源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属荨麻科植物,至今已有6 000年以上的利用历史。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遗迹是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苎麻布和细麻绳,距今已有4 700余年。《诗经·陈风》有“东门之池,可以沤紵(苎)”之句。周代官员典枲“掌布、缌、缕、苎之麻草之物,以待时颁功而授赍”[34]。《淮南子·人间训》载:“冬日被裘罽,夏日服絺纻。”絺纻即精美的苎麻织物。可见中国苎麻的栽培历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秦汉以来,黄河流域的苎麻种植发展较快,苎麻织品已逐渐成为广大民众的衣着原料。西汉史游《急就篇》“绤紵(苎)枲緼裹约缠”,意谓穷人穿不起绵帛,就只好用葛布、苎麻做衣被,以包裹缠束自己。三国时陆玑曰:“纻亦麻也,……荆扬之间,一岁三收。今官园种之,岁再割,割便生,剥之。……今南越紵布皆用此麻”[35]。说明苎麻生产已能达到一年三收或两收。5世纪前后,朝廷采取了一些促进生产的措施,元嘉二十一年(441)宋文帝曾下令:“凡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劝导播殖,蚕桑麻紵(苎),各尽其方,不得但奉行公文而已。”[36]唐代南方的苎麻生产已大大超过了北方。宋元时期,棉花已发展到长江流域,并向黄河流域推进,与麻类作物竞争。在南方,因天气温暖,苎布比棉布更适合南方人穿着的需求,所以宋元时期南方的苎麻生产仍有一定的发展。苎麻“本南方之物,近(来)河南亦多艺之,皮可以绩布……绩为布衣,寒暑皆可被体,其利溥哉”[37]159-160。从明清至今,湘、赣、闽、粤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苎麻集中产区。

中世纪早期,中国苎麻传入日本,日本也称为紵(カラムシ)。《日本书纪》持统天皇七年(693)记载,当时的天皇曾下诏鼓励民众广种各种作物,其中便包括苧麻[38],所以苎麻在日本有广泛的栽培和利用。1733年,苎麻被引入荷兰作为观赏作物。1844年,法国军舰从中国带回苎麻种[39];1851年,英国旅行家从中国将种子带回英国[40],称其为中国草(China Grass)。19世纪中叶苎麻种植传入美国,很快在拉美、南美各国规模栽培,以后又引种到非洲等地区。20世纪巴西有规模种植[41]。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非洲的毛里求斯和喀麦隆均有规模栽培[42]。美国的苎麻大田种植渐渐集中于佛罗里达州,20世纪40年代后期该州的苎麻种植面积达到5万英亩[39]。

类似麻类织物的还有旧大陆的葛布、新大陆的龙舌兰(agave)织物、大洋洲太平洋诸岛尤其是波利尼西亚群岛的树皮纤维布(塔帕纤维布,tapa fibre)等。前库克时代太平洋诸岛的原始部落用树皮纤维布缝制衣物。生产树皮纤维布的最重要材料是构树(paper-Mulbery)和面包树(bread-fruit)。这两种树都属于桑科。原始土著人砍倒树木,剥下树皮,泡在水中数天让其变软,然后刮掉粗糙的外皮,把柔软的内层树皮放在木砧上,用木槌连续敲打,从而制成一片片很薄的树皮纤维布[9]305,晾干后裁剪缝制成简单的衣裤等。前麦哲伦时代菲律宾棉兰老岛(Mindanao)各高地民族,利用芭蕉树的须根编织一种名叫塔皮丝(tapis)的裙子,还有宽松的裤子、外套和毯子[9]123。

上古时代和中世纪前半期,是以麻布为主,毛皮、毛织品、棉布、丝绸为辅的衣着材料阶段。中世纪的东罗马拜占庭人穿着主要由棉布、亚麻布制作的衣服[19]37,其次才是皮革、毛呢、毛皮、丝绸的衣服。中世纪时期,毛皮的利用开发有很大的发展,在衣着方面,羊皮、牛皮、鹿皮等应用于三大类:一是古老的皮袄皮裤等,系直接利用;二是剪毛纺纱织呢;三是制革,再用硝过的皮子,即用明矾鞣制过(或用漆叶鞣制过)的皮革制作衣物。毛纺和制革虽然古代下半期已有了,但不很普及,在中世纪才慢慢普及开。

在这一历史阶段毛制品和毛纺织品也逐渐出现了。它们与以前把动物皮剥下来裁剪缝制成皮衣皮裤不同,是把动物皮上长的毛用各种方式取下来,纺成毛线或毛纱。毛线可直接针织成衣,毛纱则织成毛呢毛料再制成衣服。如前所述,公元前2000年两河流域就开始毛纺织了,羊毛已成为乌尔(Ur,也在两河流域)的主要出口品,公元前1800年的汉谟拉比法典把羊毛列为巴比伦的出口品[9]305,这些羊毛极可能是用于纺织。考古中羊毛织品至迟于约公元前1100年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大量发现,而且那时已经使用了原始织机织成了一片一片的毛料呢布[17]442。不过由于毛织品特别容易腐烂,因此很可能它们在其他地方在更早的时候就出现了,比如公元前2000年的两河地区。公元前6世纪早期的希腊瓶画有一幅两个妇女在一架织机旁用毛线织毛毯的图画[17]444。

这一阶段虽然以各种麻布作为主要的衣着材料,但因社会发展程度和自然资源不同,辅助衣着材料在各大洲各地区也有所侧重和差别。美洲以棉织品为主要辅材衣料,也有皮毛,但没有丝绸。大洋洲仍基本停留在植物枝叶、草和动物皮毛阶段。欧亚非洲则形成有一定侧重的三个辅助衣着材料圈,其中南亚地区为棉花主要辅材圈,西亚、欧洲、地中海为羊毛主要辅材圈,东亚为蚕丝主要辅材圈。

中国是蚕丝起源的国度。考古出土文物证明中国五六千年前就已开始种桑、养蚕、抽丝、织丝了。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出现了蚕、桑、丝等字,其中桑字有几种字形[43-44],可能表现桑树的不同树型,说明三千多年前我国已大量植桑,规模养蚕、抽丝、织丝了。

丝绸涉及种桑采桑、养蚕、买卖蚕茧、缫丝、丝织五个生产环节。从经济部门划分看,种桑采桑属典型的农业种植业,养蚕属于家庭副业,买卖蚕茧属于商业行为,缫丝、丝织属于手工业。《夏小正·三月》中有“摄桑委杨”之句,意即修剪桑树,去掉扬出的枝条。《诗经·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描述桑田的面积,《诗经·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反映妇女采桑装筐的情景,等等。战国以来,桑蚕业有很大发展。《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建议给农民一些耕地,让他们种粮树桑养蚕,便可衣食无虞。汉代桑蚕业进一步发展,司马迁《史记》中有关的记载不少,如“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綵布帛鱼盐”[30]967“邹、鲁滨洙、泗,颇有桑麻之业”[30]968等。南北朝时,北魏贾思勰说桑树已发展出不同的品种,其中高大的树种“春采者必须长梯高几,数人一树,还条复枝,务令净尽。要欲旦、暮,而避热时。秋采欲省,裁去妨者”[45]。

甲骨卜辞有“蚕示三牢,八月”[46]之记载,意思是以牛猪羊三牢祭祀蚕神。文献中关于蚕丝的记载较多。《山海经·海外北经》载:“欧丝之野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晋郭璞注云:“言噉桑而吐丝,盖蚕类也。”[47]北周开始尊嫘祖为先蚕,即始蚕之神。“后周制:皇后……以一太牢亲祭,进奠先蚕西陵氏神。……淑嫔终献,因以公桑焉。”[48]唐代赵蕤所题《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49]南宋罗泌称,黄帝“命西陵氏劝蚕稼,月大火而浴种。夫人副袆而躬桑,乃献茧丝,遂称织维之功。因之广织,以给郊庙之服”[50]。元代陈桱总结道:“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51]唐末9世纪来华的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在他的游记中盛赞了中国人普遍穿丝绸制作的衣服。“中国居民不分贵贱,无论冬夏,都穿丝绸。王公(贵族)穿上等丝绸,以下的人各按自己的财力而衣着不同。……夏季,他们只穿一件丝绸衬衣,或某种类似的衣服。”[52]实际上,穿得起丝绸的主要还是上层和中层,广大下层劳动群众的日常衣服主要还是麻衣和毛皮等。苏莱曼是番商而非小商小贩,接触的自然是上层和中层。唐宋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桑蚕丝业的中心也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元代棉花崛起,蚕桑丝业有所收缩,但生产加工技术更加复杂。《王祯农书》做了详细的记载和总结,展示各种工具、农具、劳动、生产、工艺、作坊、蚕室、蚕文化的图画就多达40余幅[37]369-401。在江南地区,明清时期蚕桑丝业则更加发达。李时珍总结了当时的桑树品种和栽培要领:“桑有数种:有白桑,叶大如掌而厚;鸡桑,叶花而薄;子桑,先椹而后叶;山桑,叶尖而长。以子种者,不若压条而分者。桑生黄衣,谓之金桑,其木必将槁矣。……桑以构接则桑大。桑根下埋龟甲,则茂盛不蛀。”[23]1385浙江湖州太湖地区种桑养蚕缫丝业很发达,技术也有进步,对桑和蚕进行进一步细分:“桑有二种,饲蚕后剪其条谓之条桑;其叶大不剪者谓之高桑。属县具有,城东有桑墟,其处尤多。”[53]635“蚕食头叶者谓之头蚕,其丝绵为最;食二叶者谓之二蚕,其茧止可作绵;食柘叶者谓之柘蚕,又名三眠蚕,其丝绵次之。”[53]636

中国丝绸很早就闻名遐迩。在有些西方语言中,“中国”一词就起源于“丝国”。如希腊、罗马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意为丝国。英语中丝绸是silk,中国是sino,中国学/汉学为sinology。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国丝绸便从此外传,辗转传入西方。但中国对种桑养蚕缫丝的技术保密,西方只能得到生丝或丝绸。直到530年,在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的授权下,欧洲才首次养蚕抽丝生产蚕丝。传说蚕卵可能来自中国西域的和田(Khotan),系放在空心的竹竿中秘密运到君士坦丁堡的[20]197。以后种桑养蚕缫丝渐渐在欧洲传开。10世纪时兴盛于西班牙,12世纪流行于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意大利慢慢成了欧洲丝绸业的主产区,其中心在卢卡(Lucca)。14—15世纪,养蚕和丝织开始在法国发展起来,在英国也有了规模略小的丝绸业[20]198。不过,由于丝绸制造技术复杂成本高,丝绸成为高档昂贵的纺织品,用它制作的衣服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也只有上层贵族最多中层人士才穿得起。广大下层民众的衣着材料还是主要由麻、棉、毛皮和毛呢构成。

四、棉布为主阶段

进入中世纪中期,人类的衣着材料转为以棉质为主了。棉花是最重要的纺织原料。棉花是开花后长出的果子成熟时裂开翻出的内部纤维,具有众多优点:“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苧,免绩缉之工,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37]414是故棉花成为最优良最重要的衣着纺织原料作物。旧大陆的棉花原产于印度,在信德地区的摩亨佐-达诺(Mohenjo Daro)遗址出土有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棉纺织品残片[17]432。非洲的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对棉花予以了多样化的种植,公元前700年亚述王辛那赫里布的(Sennacherib)编年史中描述了棉花,称其为“树生羊毛”[9]17。古希腊时代采摘下来的棉桃已输出到地中海东岸的黎凡特地区。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就记载印度生长着一种长有“羊毛”(fleeces)的树,印度人身上穿的布,便是由这种“羊毛”织成的[54]64。今天德语仍以Baumwolle一词表示棉花,意为“树上的羊毛”。希腊人经亚历山大远征了解到棉花。希腊植物学者提奥夫拉斯图斯(Theophrastus,前372—前287)提到,印度人一排排地种植灌木丛式的棉花。同时代的历史学者阿里斯托布鲁斯(Aristobulus)叙述道,印度人把种子从荚中剥离出来,以获取纤维,把纤维像羊毛一样(用工具)梳理[20]199。公元1世纪时,印度古吉拉特平原、纳巴达河流域和达布蒂河流域已生产出质量上乘的棉花[9]66,这些地区至今仍盛产优质棉花。现代考古学者曾在埃及开罗南部的一个小镇发掘出大量产自印度的印花棉布碎片,它们织成于8—15世纪。大部分花布都是中等价位,旨在卖给普通百姓缝制服装穿戴[9]66。在古代下半期,棉花也在波斯湾地区、阿拉伯半岛、叙利亚、小亚细亚和埃及种植[20]199。在种类繁多的棉作物中,公元1世纪的老普林尼区分了植株矮小的埃及棉和稍高的印度棉;2世纪的希腊辞典学家波卢克斯(Julius Pollux)确认了这种区分,并且描述了棉花的应用,即主要是纺纱织布[20]199。因棉花在纺织上的优点,进入中世纪后,棉花作物栽培蔓延到马其顿、希腊的色萨利(Thessaly)、黑海海滨。8世纪,棉花因摩尔人/阿拉伯人的征服引入西班牙栽培,并渐渐遍布地中海沿岸。在中世纪的各种棉花中,最好的来自叙利亚,质量稍次的产自亚美尼亚,再次一点的产自塞浦路斯,又次一些的产自欧洲。欧洲棉花中,质量中等的产自马耳他,质量最差的产自西西里岛。到15世纪,叙利亚和塞浦路斯棉花大量供给德国南部的棉纺织手工业,但埃及产棉花因其精致、纤维长、结实而很受欢迎[20]199。10世纪起用棉花纤维纺成的棉纱织成的棉布也已在西亚、北非、中亚的伊斯兰世界得到广泛使用[9]33。

棉花作物几乎同时起源于东半球的旧大陆和西半球的新大陆,新大陆的棉花栽培和棉纺织品也有同样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公元前3000年,厄瓜多尔、秘鲁的印第安人就开始种植棉花了,并用棉花纤维编织纺织品。第一批秘鲁织物主要采用搓绳和环编,小部分使用平纹编织[9]236。秘鲁在奇卡马河流域发现过公元前2000年的棉纺织品[17]437。哥伦布美洲探险时发现了大量的印第安人的棉线、棉布、棉织品和棉衣物等。

棉花现有四个栽培品种,即起源于旧大陆的亚洲棉、草棉和起源于新大陆的陆地棉、海岛棉。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黑非洲是草棉的起源中心。当地黑人部族马里的多贡族(Dogon)保留着农神创植棉和棉纺的神话传说:在约定的那天,他们的祖先心灵天使从口中吐出80根棉线,将棉线置于上排牙齿之间,牙齿就充当了织布机的筘(杼),这样便能织出单数的经纱;随后他又以同样的办法利用下排牙齿织出双数的纬纱;鼻骨则充当综框,下唇骨则充当梭子;上颌的一开一合带动了经纱的上下移动;舌尖同时推动纬纱前后移动,布幅由此成形[9]257。

不过进入近代以后,美洲的陆地棉纤维因为又细又长,结实,适合机器纺织而渐渐占了优势,传遍全球。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是从棉纺织业发生发展起来的。棉纺织业由于率先实现机械化而大大强化了棉布和棉纺织品在所有天然纺织品和衣着材料中的最核心的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极大的优势。至此,从中世纪中期开始的人类衣着上的第三次革命得以完成。这反过来又拉动和刺激了植棉业和棉花经济的发展。例如,18世纪棉花已成为美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从1791年起,美国已经可以每年向英国提供8.5万公斤的原棉。1807年,田纳西州开始试种棉花。1800年以前美国似乎还无专门的棉花种植园,但到1820年左右,美国南部已出现棉田达2 000公顷的大型棉花种植园[54]80-81。到19世纪上半叶,棉花已真正成了美国南部各州的作物之王。1784—1850年间,英国的棉花进口一路飙升,涨了150倍,一年达到6.8亿公斤,而美国成为一个棉花出口大国,英国每年进口棉花总量的82%是由美国提供的[54]83-84。由于棉织品改由机器大规模生产,其产量大增而价格大降,到1850年,国际市场上的棉布价格仅为1784年的1%[54]85,而质量反而比以前好了许多。到19世纪初,价廉物美的棉布和棉织品已成了人们首选的衣着布料和织品。

中国虽然不是棉花的起源中心,但也有悠久的植棉历史。一般认为,《尚书·禹贡》所载“淮海惟扬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中的“织贝”,相当于“吉贝”,指棉花,这说明3 000年前中国边缘滨海地区已有棉花的栽培利用了。在新疆吐鲁番等地,多次发现过汉唐时代的棉织物。特别是在吐鲁番高昌时期(460—640)的墓葬里发现过一张北魏和平元年(460)借贷棉布等物的契约,其中有一次借贷叠布(棉布)60匹的内容,这可以与《梁书》所记高昌国所产白叠布相印证。而高昌国“国人言语与中国略同。……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纟卢,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大同中,(高昌王)(麹)子坚遣使献鸣盐枕、蒲陶、良马、氍毹等物”[55]。以上记载显示:高昌国已部分汉化或有较多汉族移入或兼而有之;高昌曾向南方汉族政权梁朝献上“氍毹等物”,而氍毹指毛织地毯,“等物”包括各种土特产,其中可能也有同为纺织品的白叠布,即棉布。这些说明1 500多年前的西域东部——新疆确已种植非洲棉(草棉)了。它应该是经中亚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新疆,后发展至河西走廊,但没有继续东向扩展到黄河中下游汉地。

宋代以前,中国的棉花种植只分布于边缘、民族、徼外地区,宋末以后才向长江、黄河流域扩展。元代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中记曰:“木绵,江南多有之。以春二三月之晦下子种之。”[56]王祯所记趋详,木棉“其种本南海诸国所产,后福建诸县皆有。近江东、陕右亦多种。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37]161。“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37]414说明元代长江流域已普遍植棉。至元二六年(1289)春四月,朝廷“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以都提举司总之”[57]。这些表明,自从黄道婆从海南带回先进的纺织工具和技术后,长江流域的植棉业和棉纺业已迈入先进行列。因此,朝廷把棉布作为夏税之首。可见,从元代起,棉花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纤维作物,棉布已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衣料,逐渐排挤传统的麻衣麻布、毛呢毛线皮袄、丝绸丝绵等。这是中国古代经济史和社会生活史上的一桩大事,一个历史性的转折。

明朝也大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明“太祖初立国,即下令凡良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麻亩征八两,木棉亩四两……不种桑出绢一匹,不种麻及木棉出麻布、棉布各一匹”[32]1894。洪武廿七年(1394)下令各地的农民,若有余力,“益种绵花,率蠲其税”[58]3390。因此明初棉花产量大增。同年五月,“给陕西兰州等卫军士十万四千三百余人布、绢四十三万九千二百余匹,绵花十五万六千四百余斤”[58]3402。李时珍总结道:“木绵有草、木二种。交广木绵,树大如抱。……为攀枝花。……江南淮北所种木绵,四月下种,茎弱如蔓。高者四五尺,叶有三尖如枫叶,入秋开花黄色,如葵花而小,亦有红紫者。结实大如桃,中有白绵,绵中有子。八月采梂,谓之绵花。”[23]1430所以,到明代人们终于把南方的多年生落叶大乔木木棉树(攀枝花树)与一年生草本纤维作物棉花彻底分清了,并概括出了棉花的植株形态和种收简况。李时珍还指出:“此种出南番,宋末始入江南,今遍及江北与中州矣。”[23]1430明末宋应星说:“凡棉布御寒,贵贱同之。……凡棉布寸土皆有,然既曰布衣,太素足矣。织机十室必有。”[59]可知到明末植棉和棉纺织已遍布全国。清代棉花进一步发展,棉纺织品也进一步占领市场,成为人们最主要最重要的衣着材料。雍正年间棉花已盛产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时人对此评论道:“寸丝之值可买尺布。衣(棉)布之人,百倍于衣丝(绸)。且织布易而织丝难。”[60]棉花在人们衣着材料结构的比重上已百倍于丝麻,占据绝对优势。清末,中国又陆续从美国引进了陆地棉良种,替代了质量不好产量不高的非洲棉和亚洲棉。1880年李拔《种棉说》已称:“天下无不衣棉之人,无不宜(植)棉之土。”[61]

五、化纤和多种材料并存阶段

从中世纪中期到近代,人类衣着材料基本以棉花为主,辅以麻布、毛料、毛皮、丝绸等。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现代化学工业形成和发展起来了,其中包括主要用作衣着材料的化学纤维工业。化纤的发明发展带来了人类衣着上的第四次革命,人类的衣着材料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

人造丝(rayon)是第一种投入实用的人造合成化学纤维。1855年,瑞士化学家奥德玛斯(Audemars)在英国获得了第一个人造丝(artificial silk)专利。他把富含纤维的桑树皮溶解,用化学方法使它产出纤维素(cellulose),把一些特殊的针浸入桑树皮溶液然后拖出来,拉成线状物;但他未能模仿蚕子从装有树皮溶液的针筒中挤压出纤维素液丝线[62]。19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化学家斯万(Joseph W.Swan)被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电灯所激励,做了有关实验:强使一种主要原料是竹子、类似于奥德玛斯的溶液经许多微小孔洞①流进一个凝结缸[63]。他造出的纤维素丝像碳灯丝,在早期白炽电灯中得到应用,后来进一步改进,采用了可塑性的材料,将溶解在醋酸中的硝酸纤维素,用压力使它通过金属模具,把它挤压成细丝[64]。斯万于1885年在伦敦展览了其夫人以他的人造丝用钩针编织的织品。但斯万的主要兴趣仍在电灯方面,于是在纺织方面没有继续发展下去[62]。19世纪70年代晚期,一场疫病摧毁了法国的养蚕业。在寻求救治弥补的工作中,法国化学家查顿内特(Hilaire de Chardonnet)走上了发明人造丝的道路。80年代,他终于发明了硝化纤维(nitrocellulose,又称纤维素硝酸酯、硝化棉)作为蚕丝的替代品,称之为“查顿内特丝”。1889年,他的人造丝织品在巴黎博览会上展览引起了轰动,他还申请获得了人造丝的专利[65]。查顿内特最早进行了人造纤维的商业化规模生产。两年后他在法国贝桑松(Besancon)建起第一座商业化生产人造丝的工厂,后来被誉为“人造丝工业之父”[62]。不过查顿内特丝易燃易爆,没流行多久。到1910年,“美国粘胶纤维(viscose)公司”也开始商业化生产人造丝。还在1893年,美国波士顿的小亚瑟博士(Arther Dr.Little)发明了另一种纤维素产品——醋酸纤维素(acetate),并把它发展成一种薄膜。1910年,瑞士人卡密勒(Camille)和德雷福斯(H.Dreyfus)把醋酸纤维素制成动画片胶卷和卫生间/盥洗间用具,后来用于飞机机翼布浆料(dope)和其他商业化产品。第一批商业化的民用醋酸纤维素纺织品由美国赛兰利斯(Celanese)公司于1924年生产出来。与此同时,美国的人造丝生产也在发展以满足需求,到20年代中期,已能以生蚕丝一半的价格购买人造丝,由此开始了人造纤维缓慢征服天然纤维市场的进程。到20世纪末,人造纤维的市场份额已占到美国全国纤维市场的70%[62]。

1931年,美国化学家卡罗瑟斯(W.Carothers)报告了他在杜邦公司实验室进行的对大分子聚合物的研究。他把工作集中于一种简称为“六十六”的纤维,该数字源于其分子结构。一种“神奇的纤维”尼龙(nylon)诞生了[62]。到1938年,德国法本公司的斯奇拉克(P.Schlack)聚合成一种物质己内酰胺(caprolactam)。己内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其主要用途是通过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通常叫尼龙-6切片,或锦纶-6切片),可进一步加工成锦纶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等[62]。尼龙的出现掀起了人造纤维工业的革命②。因为此前的人造丝和醋酸纤维素均来源于植物纤维素,而尼龙完全是由石油化学制品合成的,它的制成是合成纤维工业的重大突破,是高分子化学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尼龙的出现使纺织品的面貌焕然一新。美国杜邦公司1939年开始商业化生产尼龙,可用于制作缝纫线、降落伞、女性针织品、尼龙袜子等,但主要是军用。在“二战”开始时,棉花是纤维之王,占了美国所用全部纤维的80%以上,人造纤维、畜毛、麻类及蚕丝瓜分了剩下的20%纤维份额[62]。到“二战”结束时,棉花所占纤维市场份额降到75%,人造纤维占的份额上升到15%[62]。“二战”后尼龙制品向民用家用领域扩展,品种还包括地毯、坐垫等。

到20世纪40年代末,三种通用的人造纤维由西方国家发明出来投产,即具有金属般色泽的纤维、聚丙烯腈纤维(modacrylic fiber,中国称腈纶)和烯烃纤维(olefin fiber)[62]。到50年代初,美国杜邦公司又发明了一种通用化纤丙烯酸纤维(acrylic fiber,译音阿克力)并投入工业化生产。丙烯酸纤维是一种类似羊毛的合成纤维,常用于织造服装、地毯、高级运动服面料等。这一时期,人工合成化学纤维供给了纺织企业所需用纤维的20%[62]。在这期间,卡罗瑟斯早年曾研究过的聚酯纤维(polyester,中国称涤纶)引起了人们新的兴趣。英国人迪克森(J.T.Dickson)、温菲尔德(J.R.Whinfield)通过压缩乙二醇(甘醇,ethylene glycol)与苯二甲酸(terephthalic acid)的聚合物而造出了涤纶。杜邦公司随即购得了此项重要专利,不久许多生产厂商也加入进来[62]。涤纶的用途很广,大量用于制造衣服和工业制品。涤纶具有极优良的定形性能,涤纶纱线或织物经过定形后生成的平挺、蓬松形态或褶裥等,在使用中经多次洗涤,仍能经久不变。1953年西方又研发出triacetate,它在化学里叫三醋酸酯,在纺织工业方面叫三醋酯纤维[62]。此时涤纶也完成了商业化生产。至此,20世纪里最重要的人造化学纤维都已基本发明和发现了。科学家们的努力方向转为优化它们的理化性能与扩展它们在衣着材料和各方面的用途。化纤用于衣物材料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比如很便宜,很耐用,便于洗涤,干爽快,不皱缩,不需熨烫,不褪色,不怕虫蚀,挺阔等;不足在于它们一般不耐火、不透气、不吸汗,化纤毛冬衣的保暖性也不如传统棉袄、皮袄、丝绵袄。于是,从1952年起,人们又开发出许多化纤与天然纤维棉毛麻丝的混纺织品[62]。这类织品兼具化纤与天然纤维的优点,价格也介于二者之间。进入60年代,西方国家又研发出富有延伸性的氨纶纤维(spandex)、可制防弹衣的芳纶(aramid)、耐高温的锦纶(polyamide)、具有优异重量强度比(或比强度)的对位芳纶(paraaramid)。到1965年,人造纤维工业已提供美国全国所需纤维总量的40%。70年代初,西方国家遭到石油输出国大涨价带来的石油能源危机。这促使美国大搞人造纤维工业的技术革新,把每产一磅人造纤维的能耗降低了26%。1973年,美国化纤工业仅消耗了全国所消耗石油的1%,却供给了全国纺织厂家所需用纤维的2/3[62]。亦即,合成化纤已占人们衣着穿戴材料和其他家庭日常生活纤维消费(比如被褥、床单、蚊帐、窗帘、桌布等)量的2/3。即便是混纺衣物,衣料中的化纤成分也越来越多,一般达到2/3。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又研发出羽绒服(裤)。美国最早用于空降兵空投作战时着装,日本也旋即进行开发[66],80年代中国也开始引进和仿制。羽绒服的内外布料一般用化纤或混纺织品,面料再涂以高分子浆料,中间填充经过加工处理的鸭、鹅等羽毛。由于具有质轻、柔软、弹性大、吸水性强、保暖性好的特点,羽绒服装成为男女老幼冬季御寒的佳品,也是冬季滑冰滑雪登山运动员的首选服装。所以,羽绒服可视为一种新式棉袄,它的问世和普及极大地排挤了传统棉袄、皮袄、丝绵袄的市场份额,已被化纤削弱了地位的农业在羽绒服兴起后又多少恢复了一些阵地。正如列宁所说:“发展似乎是重复以往的阶段,但那是另一种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发展是按所谓螺旋式而不是按直线式进行的。”[67]所以,历史的发展往往是否定之否定,呈螺旋上升之轨迹。衣着材料的发展演变亦如此。

此外,属于化学塑料工业产品的人造革(artificial leather)、合成革(synthetic leather)也发展起来。美国杜邦公司最早在1910年就研制出最初的人造革[68],1964年又最先制成合成革。紧接着,日本也制成合成革并加以改进和提升性能[69]。人造革、合成革不如天然皮革优良,但极其便宜,在广大低收入人群中很有市场。人造皮革削弱了传统羊皮、猪皮、牛皮等牲畜皮革在人们衣着穿戴(如皮夹克、皮裤、皮鞋、皮带等)方面的作用。

人类衣着材料发展史的第五个阶段,是以化纤为主,棉毛麻丝为辅,多种材料共存的阶段。由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不再依赖农牧业,极大地解决了人们的穿衣保暖等问题。

化纤极其便宜,以中档为标准,市场价格大概为几元/米,相对于几十元、上百元甚至几百元一米的棉布、麻布、真丝绸、毛呢/毛料,化纤有绝对的价格优势,在现代人的衣着中占比很大。笔者估计,化纤在大城市居民衣着材料中的比重也已达到了2/3,即平均每个人穿戴的化纤衣物和混纺衣物中的化纤(除去混纺衣物中的天然纤维含量)之和已达到他(她)所穿戴衣物总量的2/3,剩下的1/3为天然的棉毛麻丝衣物和天然皮革衣物(如羊皮夹克、牛皮鞋等)。在农村、山区、民族地区化纤也应该占了一半。世界各国因发展程度、文化风俗的不同而衣着材料有差异,但总的趋势仍是化纤在衣着材料上的比例越来越重,估计在一半至2/3之间浮动。

结语

纵观几百万年的人类身体遮掩物发展史,几十万年的人类衣着史,6 000年的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服装发展史,5 000多年的纺织史,我们可以总结概括出这样一些特点和规律。

第一,人类衣着材料发展的五个阶段,基本对应人类文明的五个阶段:以植物枝叶、草为主的阶段,基本处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以动物毛皮为主的阶段,基本处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以麻纺织品为主,兼有毛皮、毛纺品、丝绸、棉纺品阶段,基本处于古代奴隶社会;以棉纺品为主,兼有毛皮、毛纺品、鞣制过的皮革、丝绸(丝绵)、麻纺品的阶段,基本处于中世纪封建社会和近代资本主义阶段;以人造纤维化纤为主,兼有棉纺品、毛皮、毛纺品、鞣制过的皮革、丝绸(丝绵)、麻纺品、家禽羽毛(作保暖的羽绒衣裤和被褥的充填物)的阶段,基本处于20世纪以来的现代社会。人类衣着材料最早的阶段历时最长,最近的阶段历时最短。

第二,人类衣着材料在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的三个阶段中皆呈现多元化。这三个阶段都以某种衣着材料为主,其他材料为辅,而且越到后面的阶段衣着材料越多样。现代社会衣着材料最多样,化纤、棉纺、毛纺三大衣着材料将长期竞争,不过,化纤会逐渐胜出,彻底压倒棉纺毛纺。一方面,世界人口数量在慢慢膨胀,目前已超过70亿;另一方面,即使是填海造地,地球陆地面积不会有什么扩大,不管是种植棉花、饲养绵羊和山羊等,还是种桑养蚕,都要占用大量耕地和土地③。所以,占用土地很少的人造纤维化学纤维工业必然进一步发展,化纤衣着材料的比例必然进一步提高,逐步排挤传统的棉纺品、毛纺品、丝绸、麻布等。而化学纤维存在的缺点,比如不太透气、保暖性差一点、不耐火等,必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逐步得到克服。

第三,人类衣着材料的差别与社会发展、社会分层关联,呈马鞍形变化。从社会史和社会分层上看,在最古的原始社会阶段,人类除了因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季节冷暖不同而遮蔽穿戴有不同以便御寒外,在各原始部落内部,人们的穿着并没有什么不同和差距。但进入文明时代阶级社会后,一个国家内部人们的穿戴便有了极大的差别和不同。总体来说,贵族、富人穿得好、穿得新、穿得舒适、穿得暖,贫穷老百姓穿得差、破烂、不舒适,冬天只能勉强保暖。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化纤的发展、普及和越来越便宜,社会各层在穿着材料上的差别大大缩小,甚至在慢慢泯灭。所以,人类社会内部在穿着材料差别上的变化轨迹呈现一个马鞍形,即相同(原始社会)→差别很大(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差别缩小(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趋同(现代社会)。以上差别的变化阶段大体上能对应我们划出来的衣着材料结构发展演变的五个阶段,即相同(枝叶、草、毛皮)→差别很大(麻纺为主,棉纺为主)→差别缩小(棉纺为主)→趋同(化纤流行)。当然,还是有不太对应的情况,棉纺时代便跨差别很大、差别缩小和趋同三个阶段。这又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棉花作为最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的地位。

第四,人类衣着材料的变化,将引起农业发生巨大变化。化纤的异军突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农林牧副渔业)的重要性。因为农业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们的衣食温饱问题,而现在“衣”“温”中的一半以上靠各种化纤、人造毛、人造革来解决了,即靠工业特别是石化工业来解决了。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衣”“温”对天然纤维(棉花、麻类、羊毛、蚕丝等)、毛皮(羊皮、狗皮、兔皮等)、皮革(牛皮、猪皮、羊皮等)的依赖度还会进一步降低。农业的主要任务将越来越偏重于解决人们的“食”“饱”问题,近万年以来的农业将发生重要的变化。

注释:

①现代化纤工业称之喷丝头毛细孔,近似洗淋浴的水喷头或喷药水的气喷头。

②人造纤维、化学纤维、合成纤维有细微的区别,本文若无特别需要不再细分。

③养羊等除了要计入牧场、羊圈、羊栏占用的土地外,还要计入生产所需饲草饲料所占的土地。

猜你喜欢
衣着棉花
棉花是花吗?
棉花
抓住身份,写好人物衣着
神奇的棉花糖
穿衣要符合衣着指南马来西亚不许任性着装惹争议
2014年河北省中考满分作文展示
心中的“棉花糖”
收拾文具
可爱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