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如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226007)
基督宗教的传播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西方进入现代社会之前,尤其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基督宗教传播的主要媒介就是以建筑、绘画、雕塑等为代表性的视觉艺术。
以绘画艺术为例,从最初的洞穴壁画到现代派,这期间很长一段时间绘画题材主要以宗教题材为主,绘画圣经故事。卡拉瓦乔早期在罗马创作的《圣马太蒙召》,画面中两年轻人面对面坐着,我们正面的年轻人一只胳膊正搭在圣马太的肩上,似乎是要保护他,背对我们的男子正将身体前倾欲拔佩剑,其余两人正专心数着税钱好像并不太关心此刻正要发生的事情。相对于他们的不速之客基督与圣彼得便显得更加平静,基督正用手指向圣马太,圣彼得也正模仿着基督的手势指向圣马太。圣马太用着怀疑的眼光看向基督并用手指向自己,似乎是在回应基督所传达的信息。这是卡拉瓦乔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描绘的是圣经中圣马太被召唤的故事情节。
将焦点集中到基督的手势上,当看到这个手势是都不会觉得陌生。在西方的艺术作品中不止一次的出现过。
图1 卡拉瓦乔《圣马太蒙召》公元1601 罗马
往前,我们可以追溯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著名油画作品《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这一幕是整个天顶画的中心位置,也是最为动人的一幕,画出神圣的时刻即将发生在触及亚当这一瞬间。亚当是第一个人类的现世,米开朗基罗将他的形体线条、优雅姿态等都描绘的几近完美。其中上帝的手势与《圣马太蒙召》中耶稣的手势有异曲同工之处。上帝将他的手指向亚当,亚当亦作出回应的动作。
图2 米开朗基罗《西斯廷天顶画——创世纪》局部 15世纪意大利
再往前,公元1000年,中世纪福音书中的插图《福音书》,基督也正以同样的手势指向圣彼得。这绝不会是一种巧合,并且这三幅作品都带有福音、祝福等含义。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上帝作出这样的手势时便是祝福的传达。
图3 《福音书》插图 基督为使徒洗足 约公元1000
那他们在他所特定的时期到底蕴含了什么深层的意义呢?
中世纪是全世界封建制社会形成到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三大宗教形成并广泛传播的时期。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万流归宗的地位。而导致这样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统治的王朝,自上而下大多是文盲,只有基督宗教徒是文化的集中人群,这对宗教传播十分有利。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基督教自然占取了领导地位。广大民众也对基督教深信不疑。这一时期出现的大量圣经题材作品,当中自然不乏基督传送福音的作品。然而中世纪社会混乱,世俗人民生活凄苦,所以他们愿意去相信去信仰基督宗教的教义。这些作品的手势是带来福音,但更多的却是体现的人们对基督以及基督教崇高的敬意,人神的地位在图中便可显现。
文艺复兴时期,复的是古希腊的文化,借由古希腊的自由文明来强调人文主义。以意大利为思潮运动的中心点影响着周边的国家。这个时期民众受教育程度广泛提高,意大利经济复苏,生活水平提高,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深远。这是西方的文化的一次觉醒,世俗民众们不再是盲目的接受基督教的洗礼。他们在崇拜宗教的基础之上也更加注重人性,但即便是崇尚人文主义,却也并没有抨击基督教的理法教义。更多的是在圣经题材的作品中融入人文主义的思想,将神话生活化。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同手势的宗教题材绘画,并不会将人神的距离拉开,而是将神带入生活。从而强调了人的地位的提升,精神世界也得到解放,不再受基督教完全的束缚。
那么回过头来再看卡拉瓦乔《圣马太蒙召》这幅作品,他创作与1599-1600年间。当时西班牙不断的侵占掠夺,意大利多数地方时沦为殖民地,宗教受到抨击开始改革。此时的意大利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绘画都开始衰退。从而也出现了新的艺术流派——巴洛克。这一词本是新古典主义流派的批评家对巴洛克艺术的嘲讽。而卡拉瓦乔便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圣马太蒙召》便可以看到他的风格特征。此时的绘画作品更加注重强调人文主义精神,并不只是像文艺复兴时期一样提倡人文主义,而是强调人的权利。这幅作品中基督的召唤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再是宏盛的场面不再强调人神的尊卑。他将神带入世俗的世界之中,世俗中的人也不再已敬畏的目光去看待基督的来临。回到基督的手势上,他也同样是带来福音传递祝福,但是搭配上画面中的场景,他的手势便少了之前的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为什么说卡拉瓦乔《圣马太蒙召》是他的经典著作?这件作品中除了他精湛的技法以及独特的画法以外,他将这次蒙召的故事情节的趣味性描绘的如同正在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基督、圣保罗、圣马太三人之间的回应随和自然,手势在这里似乎已经没有了仪式感,就好像再告诉圣马太“我看中你了,你以后就跟我走吧”,圣马太问道“真的是我吗”,自然情感的流露。这样的基督宗教才能被当时的社会所容纳。
作品中每个人的形象都来源与社会基层,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庄严的场景。卡拉瓦乔表现出来的是当时的时代精神,不再是对前人的敬仰与模仿。
基督宗教在当时的传播主要通过耶稣、圣母和圣徒的形象、光环和十字架等艺术符号进行表达,同时也遵循艺术符号意义生产的一般规律,但是其宗教意义通常与信仰上帝、圣母崇拜和圣徒崇拜以及耶稣基督对世人的拯救等神学观念联系在一起。那所谓的艺术符号主要是象征,象征方式的神学意义使其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的特点与宗教观念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与社会文化思潮联系在一起,与社会经济水平联系在一起。皮尔斯认为基本的符号性有三种,即像似性、指示性、规约性。像似性又常用相似性来表示,用相似的手势符号来体现不同时期的时代意义。
这个手势便是时代延续下来的特有的艺术符号。同一艺术符号出现于不同的发展时期,他所要表达的自然是不同时期艺术家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感。
皮尔斯说“符号是心灵上被某种东西所替代的某种东西”。本来所说的艺术符号就是艺术作品中的手势所代替的艺术家本身心灵上的某种情感。艺术家要表达的情感又与当下的社会文化经济难以分割,它所要传达出来的涵义都是人所赋予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反应着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容貌。手势的艺术符号也会不断的发展,被赋予不同的艺术家的艺术情感,贾姆波洛尼亚他克服了无生命躯体的重量而产生凌空疾飞之感。这样一个相似的手势,他积极的指向上空,他像是在得意自己的状态,这也同时表达着作者的得意之举。所以相似的手势延续下来的艺术符号,被不同时代不同的艺术家都给予不同的意义,并表达着他们不同的艺术情感。想要去了解他就需要社会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具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