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盛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并且提出到21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根据十九大报告精神,到21世纪中叶之后,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之时,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即将进入新的征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经历100年的时间,如何更精准地认识100年里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深化新中国体育的思想认识,并且对我国体育在新时代即将出现的新形势做一个预判,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体育发展基本上沿袭着一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简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双协调’)——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优先发展、各类体育相协调)的路径和轨迹,形成了竞技体育全面引领中国体育发展的局面,或称“单引领时期”,理由如下。(1)从新中国诞生到1959年我国体育“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的正式出台[2],“实行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这是当前体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原则[2]”。可以看出,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是在竞技体育的“指导下的”发展,意味着竞技体育在“引领”群众体育。(2)从“80年代,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以竞技体育为先导,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思想[2]”,到“奥运争光计划”最终出台,尽管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提出了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2]”,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又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和“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战略发展规划,加强了对体育事业综合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2],但是中国体育实质上走的是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竞技体育在这一时期走在整个体育事业发展的最前列,担负着引领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科教、体育外交和体育文化发展的排头兵的作用,形成一个全面引领中国体育发展的局面。
2008年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大拐点”。2008年之后,中国体育“单引领”的局面将逐步被“双轮驱动”的局面所取代。所谓“双轮驱动”是指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共同发力,以此来带动体育产业、体育科教、体育外交、体育文化等领域的全面繁荣发展。也就是说,中国体育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很可能以2008年为大拐点,形成2个前后截然不同的发展时期,即从1949年到2008年是竞技体育的“单引领”时期;从2008年到2050年很可能形成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行发展的“双轮驱动”时期,又称“双引擎”时期。从目前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看,2008年这个“大拐点”已经基本出现。以2008年为大拐点,中国体育事业将呈现2种明显不同的发展局面,形成2个不同的发展时期(见表1)。形成这2种局面的原因复杂,既有国际方面的因素,也有国内方面的因素。既有体育之外的因素,也有体育内部发展规律使然。2050年之后中国体育事业将可能形成“多轮驱动”繁荣发展的局面,即中国体育在各个领域全面繁荣发展。
表1 2个时期体育的划分Table 1 Division of Sports in Two Periods
1.2.1 中国体育发展走向的主轴和引擎开始发生表面变化中国体育从“单引领”走向“双引擎”,源于中国体育发展走向的主轴和引擎开始发生表面变化。长期以来竞技体育始终是中国体育运行的主轴,是引擎。说竞技体育是“主轴”“引擎”,是因为体育总局(国家体委)和各级体育局(体委)有体制、机制、人员、任务(金牌)和经费的保障和目标的驱动(硬性指标——奥运会上多拿金牌)。体育总局(国家体委)和各级体育局(体委)的各项工作几乎都是围绕着竞技体育的训练、竞赛和金牌转。“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期沿着以奥运会为最高标准的体育发展战略进行资源配置。”[4]笔者认为,竞技体育在我国体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领头羊”“指挥棒”“主战场”“重头戏”“风向标”“重心”。说它是“领头羊”,是因为在中国体育发展的不同阶段,竞技体育自始至终起着引领作用。说它是“指挥棒”,是因为在中国体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体育总局(国家体委)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奥运金牌、亚运金牌、全运金牌和各种金牌(锦标)在转,体育总局(国家体委)的目标就是金牌。说它是“主战场”,是因为体育总局(国家体委)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投入、各种保障(场馆建设)、工作内容(主要议题和大部分议题,例如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都围绕着竞技体育工作和金牌转。他们的工作压力和工作任务来自于金牌的指标。说它是“重头戏”,是因为在中国体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体育总局(国家体委)设置的舞台主要是为竞技体育搭建,也主要由竞技体育在唱戏,而且最精彩的部分也是由竞技体育出演,例如,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含各种单项比赛的国际、世界金牌)和全运会上争金牌;中国政府和体育官员声势浩大地申办2008年夏奥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场景;等等。说它是“风向标”,是因为竞技体育的任何风吹草动,尤其是每届奥运会金牌变化,反映出体育工作重心和社会心态与要求的变化。说它是“重心”,是因为体育总局(国家体委)和各级体育局(体委)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运动员,目标是金牌,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体育总局(国家体委)和省体育局(体委)有金牌战略、有金牌指标。“金牌是硬道理”、金牌与政绩挂钩以及有社会需求,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必然要导致体育总局(国家体委)和省体育局(体委)的工作重心往竞技体育和金牌倾斜。从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这根主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体育发展的脉络和走势。从竞技体育这个引擎,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体育发展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是我国竞技体育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经济与行政推动以及社会需要的结果。如果中国体育运行的主轴变了,引擎的动力变了,那么,中国体育发展的走向就必然会发生变化。从2008年前后中国体育发展的态势判断,竞技体育的主轴虽然没有发生移位,但主轴明显“变细”了(很多基层一级的体校、运动队的规模缩小,有的甚至关闭或取消),引擎的动力明显减弱了。综合考察竞技体育这根主轴“变细”,动力减弱,源于以下原因。
首先,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及时提出。2008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从此标志着体育强国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一方面,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过去那种竞技体育“摊大饼”粗放式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走“由大到强”的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新常态”。另一方面,虽然2008年中国体育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很好的成就,然而体育强国不单单是竞技体育的领先,群众体育开展的好坏也是衡量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体育强国也应该包括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在内。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枝千红春满园。进行体育强国建设,是新时期党和政府对体育工作做出的重要部署。
其次,“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在体育工作中显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的“奥运争光”战略使整个体育工作的重心都聚焦在奥运金牌的获得上,奥运金牌成了体育工作的“指挥棒”。在奥运争光战略目标实现的同时,我国体育发展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又面临着新的问题。(1)竞技体育项目发展不平衡,即在加大对奥运金牌“优势项目”和“潜在优势项目”投入的同时,自动淘汰了一些“投入大、产出小”的“非优势项目”,致使田径、游泳、三大球、自行车等国际体坛影响大的基础大项被边缘化[5]。(2)体育工作中长期形成的“一手软、一手硬”的工作作风造成的群众体育发展滞后的现象。“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在体育工作中显现,这显然与我国体育工作的初衷以及党和人民群众对体育工作的满意度不相符合。
最后,奥运夺金的热忱和动力明显不如从前。争夺金牌是中国体育长期所追求的重要国家利益和目标。奥运夺金是判断国家综合实力、国家意志、大国国民信心和心态的试金石。奥运夺金描述了中国体育的基本走势,并且通过这根线条可以找到中国体育发展的脉络和阶段特征。我们通过“中国参加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金牌进入第一集团—金牌总数第一—金牌维持在第一集团(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这根清晰的线条,从夺金热忱和国民的社会心态判断,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向出现了某种微妙的改变。这种改变正反映了中国体育的基本走势。
1.2.2 全民健身迅猛发力,中国体育走向“双引擎” 与此同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全民健身迅猛发力。从中国体育当前发展的态势看,中国体育发展的另一个引擎已经出现,即群众体育。从此,中国体育将告别“单引领”时期,走向“双引擎”时期。中国体育走向“双引擎”时期,有以下原因。
(1)虽然竞技体育这根主轴明显“变细”,动力减弱,然而,竞技体育仍然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双引擎之一。首先,2008年之后,虽然竞技体育这根“主轴”细了,引擎的动力明显减弱,但是并不意味着完全失去动力。竞技体育的动力将来自于竞技体育内部改革所带来的活力。改革开放40年来,从我国体育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竞技体育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主要是被经济和行政改革推动的结果,而不是体育自身自觉主动改革的结果。……体育改革是行政主导而非体育规律推动[6]”。也就是说,我国竞技体育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行政的强力推动,虽然竞技体育内部也在全力以赴努力,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从某种程度上讲没有完全遵循体育发展的规律,不可持续,难以为继。如运动员高淘汰率和退役后的出路问题、难以调和的学训矛盾、国家巨大的经济投入与人力资源的浪费,等等,都困扰着体育自身的发展。体育部门一家“在忙”,而担负着人才培养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则在一边“观望”,“教育活力”明显不足。疏通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渠道,激发教育活力,按照体育规律发展体育、运行和运作体育以保证竞技体育这根“主轴”不“变细”,动力不减弱,这既是“进行时”,也是翘首以盼的改革结果。其次,如果说“单引领”的产生是源于当时中国经济落后、综合国力不强等国情和冷战结束时应对国际体育大国强国格局变化的正确判断所做出的有效选择,那么,“双引擎”的产生则是源于中国体育内部动力的重新组合、启动和行政的有限作为。中国体育内部动力就是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活力,政府的有限作为就是政府在发展体育事业上的政策支持、引导与投入。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小政府、大社会”主导下的“管办分离”,“有限政府”和政府的“有限作为”是这一时期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政府“办体育”概念将逐步淡化甚至彻底淡出人们的视线。政府的“有限作为”将逐步替代大包大揽。政府的“有限作为”将激发竞技体育的内在活力。体育体制改革是否彻底和达到预期目标是判断竞技体育动力大小的标尺。
(2)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首先,我们明显感到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力比原来猛了,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即将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浪潮。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长期落后于同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面将被打破。中央将体育产业的发展定位为国家战略层面,凸显了改革与发展体育产业的决心和动力。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五万亿元战略目标[7],相当于目前体育产业总产值5倍。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产业的发展力度将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依靠着全民健身去带动。全民健身强调了体育对健康的投资。全民健身作为健康预防的前端,不仅降低医保开支,破解医保难题,解决“健康中国”建设面临的挑战,而且还可以带动体育消费,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原动力[8]。全民健身的引擎动力在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潜在的健身人数。健身与体育产业的互动,会给中国体育带来新局面。其次,“健康中国”已经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健康中国”做出了具体规划和部署。“健康中国”概念的提出,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和时代的召唤。没有全民族的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身体健康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是个人成长和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大健康观的形成与全面健身和体育产业直接有关,将助推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健康中国”是对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在战略和政策上的进一步推动。
(3)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在体育中的本体战略地位永远不会改变。从体育的发生学看,群众体育(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奥运争光)好比树根,如果没有了树根,树的生长就无从谈起(见图1)。从六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看,如果没有“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这颗“树根”,那么,体育产业、体育科教、体育外交和体育文化都无从谈起,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根据本体与衍生的关系,我们可以将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分为本体战略和衍生战略(见图2)。从体育的功能来看,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体育产业、体育科教、体育外交和体育文化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甚至它们的一切。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从全方位驱动着体育产业、体育科教、体育外交和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
图1 体育功能的关系图Figure1 Diagram of Sports Function
图2 体育强国战略图Figure2 Strategic Map of Sports Power
新时代,全民健身的战略地位开始显现。竞技体育优先崛起战略意味着从时间、实力和水平上要全面“赶超”世界竞技体育发达国家。“‘赶超’战略是从落后状态向竞技体育发达国家看齐实施的一种战略,是一种典型的竞技体育强国战略。[9]”在“赶超”过程中,我国体育事业的突飞猛进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体育的格局,因为奥运赛场上的成功使中国变得更加自信,使中国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并且融入整个国际体育体系;使中国人有能力和资本与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一起共同捍卫国际体育秩序,享受奥林匹克运动所带来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2008年之后,中国竞技体育的“赶超”任务完成之后,“赶超”战略自然终结。“赶超”战略成功之后,中国朝野对奥运金牌价值的认识发生改变。中国对奥运金牌,一方面从单纯地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另一方面,开始出现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对待奥运金牌。包容性发展战略是我国学者根据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体育发展走势所提出的战略设想,指出中国要以宽容的姿态对待奥运金牌和金牌排名,接受而不是惧怕其他国家实力增长,具有共享发展的大国胸怀,并按照这一思路调整和规划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实践[9]。另外,2014年10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对全民健身在体育产业和整个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定位(民生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可能会产生新的变化,它的价值要超越强身健体本身。全民健身将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以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内在动力源。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任务来看,相对于奥运会争金夺银来说,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为迫切。
(1)当前竞技体育依然对中国体育发展起着引领作用。表现在:“赶超”战略后期效应仍然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不会马上消失。目前,虽然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上社会化程度会增强,政府在发展竞技体育的投入、行政效力等方面会减弱,但是举国体制的根基永远不会改变,行事的方式仍然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同时,全民健身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创新一种方式,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因此,在竞技体育领域政府的行政力虽然会减弱,但整个体育发展的走势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2)“工作惯性”和“制度惯性”的阻力。惯性本是一个物理概念,它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的性质。除此之外,惯性还有一种含义,它是指习惯。一方面,长期形成的“工作惯性”使业内人士习惯了这种工作方式和思考方式,很多人不愿意改变;另一方面,长期来形成的被大家所认可的体育体制和相关制度,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颠覆性的改变;长期形成的举国体制仍将继续发挥作用,举国体制和具体体育制度的惯性作用不会立即消失。
(3)从价值排序看,到2021年第1个100年时,竞技体育仍然会排在群众体育之前。在2008年之前,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竞技体育,来自奥运金牌。从体育工作的优先排序看,2008年之前,排在最前的是竞技体育。2008年之后,虽然淡化了奥运金牌,奥运金牌的重要程度下降,但淡化金牌,不是不要奥运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提出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十九大报告又将建设体育强国纳入其中。这表明党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钟秉枢[10]认为,体育强国的内涵“包括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其中竞技体育是核心。竞技体育以项目为支撑,每个项目文化又支撑着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从体育工作实际看,我国体育事业仍然没有完全“偏离”竞技体育轴心。竞技体育仍然作为中国体育事业的主轴在运转,竞技体育在中国体育事业中的主导地位仍会延续一段时间。
我们将100年(1949—2050年)的中国体育发展史除了分为2个时期之外,还将其分为6个阶段(见表2)。5个拐点(见表3)构成了“6个阶段”。“6个阶段”的划分与100年中国发展历史阶段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的形势有很大关系。第一个时期,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所受到的困难和遇到的阻力比较大。一方面是国家综合实力较弱,尤其是解放初期一穷二白、起点低、底子薄、科技文化落后的影响,以及“文革”期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外部的制约和牵制较大,尤其是“冷战”时期的国际环境影响。第二个时期,中国已经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有望在2050年到来之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虽然这一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可能靠“敲锣打鼓”就能建成的,但是相对于第一个时期来说,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内部经济困难和外部压力可能会明显减小,支撑中国体育发展的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表2“2个阶段”的划分Table2 Division of“2 Phases”
表3“六个阶段”的历史“拐点”及其划分依据Table3Historical“Inflection Point”of“Six phases”and Its Division Basis
5个拐点构成了“6个阶段”。第1个、第2个、第4个和第5个拐点是小拐点,第3个拐点是大拐点。说第1个、第2个、第4个和第5个拐点是小拐点,因为小拐点没有完全改变中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只是部分地改变了中国体育的发展轨迹和走向;说第3个拐点是大拐点,因为这个拐点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中国体育的战略走向和目标,进而会完全改变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式。
第1个拐点是小拐点,小拐点出现在1958年。其重要标志是,1958年中国被迫与国际奥委会断交。从1958—1979年大约20年的时间,致使中国游离在国际体育体系和秩序(奥林匹克运动)之外。1958年之后,刚准备大显身手的中国体育突然之间没有了国际共用的舞台,被迫实施战略收缩。
第2拐点是小拐点,小拐点出现在1979年。其重要标志是,1979年中国被国际奥委会恢复合法权利,同时国内实行改革开放。中国重新踏上奥运舞台,并且到了2008年站到了舞台的中央。
第3个拐点是大拐点,拐点出现在2008年。其重要标志是,中国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拐点的出现,表明中国体育的战略新调整开始出现,在第1个时期所担当的赶超任务已经完成。中国体育对奥运金牌的实际需求程度和紧迫感下降。
第4个拐点是小拐点,拐点出现在2020年。其重要标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党的十八大之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1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努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着第2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进军。其现实支撑是在这个阶段末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政策支撑是“健康中国2030”。
第5个拐点是小拐点,拐点出现在2035年。根据十九大的科学论断,2035年应该是中国体育发展的新拐点。其重要标志是,达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即2050年,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即再用15年的时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现实支撑是在这个阶段末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届时“健康中国”的紧迫性会有增无减。
2.2.1 第1个阶段(1949—1958):恢复创建、身份认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体育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面临着恢复创建和身份认知的问题。在对内方面,如何体现“新体育”与“旧体育”的区别问题。党和政府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依据,明确提出了新中国的体育事业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2]。在对外方面,新生政权如何内聚民心、外展形象,面临着恢复的程度如何、创建能力怎样、国际社会是否认同等考验。(1)在当时十分有限的国际政治空间里通过参加奥运会显示中国存在、展现中国力量,这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外交手段,也是积极拓展国际政治空间、主动开展多边外交、强力展示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渠道。1952年7—8月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功地参加了在芬兰举办的第15届奥运会,这是一个具体的例证。(2)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两极对立的恶劣国际环境下,在体育领域开拓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体育交流,除了直接增进了同社会主义国家阵营成员的交往团结和友谊之外,标明了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中的重要一员,并为此亮明了身份。(3)同国际奥委会作斗争,维护“一个中国”的立场和身份。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和主权完整,1958年8月19日,中国奥委会声明退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尊严中,表现出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和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
2.2.2 第2个阶段(1959—1978):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冲破封锁 在国内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在国际体育交往中因为体育竞赛成绩太差,与我国的大国身份不相称,这从根本上刺激了我国的民族自尊心,因此,加快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的呼声在国内日渐高涨。1959年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为今后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11]。虽然文革时期我国体育工作受到了冲击,但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作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始终没有改变。在国际方面,一方面,1958年中国同国际奥委会断绝一切关系;另一方面,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之后,中国需要同时应对来自美(美国奉行“扶蒋反共”政策,以及在中国周边地带构筑遏制中国的新月形包围圈)苏(苏联领导人推行其美苏合作)两大阵营的压力和威胁[12]。中国体育为了突破国际封锁,实行“左冲右突”。“冲”,就是冲击国际奥委会;“突”,是指在西方世界的全面包围中找到缝隙,实施突围。(1)中国认为,从国际奥委会的立场看,国际奥委会明显地代表着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利益,被美国等敌对势力所操作和垄断,是一种旧的国际体育秩序。中国同印尼倡导召开新兴力量运动会,就是一次同国际奥委会直接较量和冲击旧的国际体育秩序的例证。(2)“乒乓外交”,成功缓和与瓦解同美国的直接矛盾和对抗。“乒乓外交”的成功,就在于体育发挥了“开箱”的工具作用[13]。(3)改变斗争策略,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大家庭。经过多番努力,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最终在日本名古屋以通讯表决方式通过了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的重大决议。
2.2.3 第3个阶段(1979—2008):粗放式发展与竞技赶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着“奥运争光”战略的实施,这一时期我国体育发展形成了3个基本特征。(1)奥运战略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强势推动和支持。奥运争光、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动员社会力量,相对集中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竞技体育的优先发展则是完全可能的[14]”。最终竞技体育“优先崛起”,即“奥运争光”战略(又称赶超战略)构想在不断反复的酝酿中破壳而出。(2)强化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一方面,“举国体制”为奥运争光计划实施,以及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体制平台;另一方面,政府有针对性的、大力度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客观上强化了奥运争光的重要性。(3)开启了中国体育法制化建设的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体育起步的同时,体育法制化建设也开始起步。经过多年酝酿,1995年颁布与实施了《体育法》,同年又相继颁布与实施了《奥运争光计划》《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产业发展纲要》,业内将其简称“一法三纲”。“一法三纲”的颁布实施,形成了中国体育历史上的一个立法高潮,成为推进中国体育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和体育法规制度全方位发展促进的重要开端[15],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2.2.4 第4个阶段(2008—2020):包容性战略与竞技体育适度回落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带给中国社会的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满足。从竞技体育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所做出的历史贡献看,中国通过奥运赛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已经基本完成。北京奥运会成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拐点,表现如下。(1)2012年和2016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金牌总数(分别为38金和26金)明显不如北京奥运会(51金),但整个中国社会的舆论很平静。(2)2008年前后,体育学术界一直在热议中国体育发展战略调整与转向问题,学术讨论成为了中国体育的风向标。体育学术界纷纷以1964年东京奥运会成了日本竞技体育发展的分水岭作为例证,预见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走向。相关研究结果的不断出炉,给人们在心理上一个很大的预期,即人们似乎从日本看到了中国竞技体育走向。(3)学术界和官方早就在思考中国体育体制的利弊和如何转变体育发展方式问题。(4)竞技体育在中国政治中的重要性明显降低。中国通过竞技体育从国际社会谋求一般国家利益的诉求在降低[9]。(5)明显感到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阶段由于群众体育缺乏必要的体制机制保障和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群众体育发展呈现滞后的现象。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类体育的发展,已经开始从理论层面向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延伸。(6)从历届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所取得的金牌分析看,中国的金牌主要集中在体操、举重、射击、乒乓球、羽毛球等国际上非主流或“偏门”的项目,而在足球、篮球、游泳、排球、田径、网球等主流大项上,成绩平平,表现欠佳,甚至足球的一蹶不振令国人不满。变粗放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提高奥运金牌的质量被提上日程。
2.2.5 第5个阶段(2021—2035):“双引擎”与各类体育协调发展 “双引擎”有3个特征。(1)“争光竞技”(竞技体育)适度规模,原因如下。一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考量。二是争光竞技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投资。在竞技体育方面,从投入来讲,国家对竞技体育的经济投入会适当减少,社会(含个人)对竞技体育的投入会增加。竞技体育的发展规模(行政人员、专职教练员)、从业运动员(精英运动员)的数量和规模会适当减少。三是大国的身份与地位。竞技体育适度规模的依据和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致,在一般情况下不能高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体指标为GDP的排名;以国民的社会心态和需求为标准;大国的尊严。(2)全民健身的顺势而为。第一,发展大众运动员(主要指一般成人和普通青少年学生)的运动竞赛很可能成为新一轮发展浪潮。第二,在群众体育方面,全民健身的民生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将会进一步凸显,国家惠民体育的意识和措施会更进一步跟进,城市和乡村的健身场所会进一步得到改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仍然适合于小康社会建成之后的中国社会,体育的“人民性”会体现得更为充分。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得到满意的体育健身服务,享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将成为全民健身需要优先考虑的民生价值、社会价值。(3)奥运争光(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群众体育)带动体育产业、体育科教、体育外交和体育文化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2.6 第6个阶段(2036—2050):“双引擎”与全面辉煌 按照现有推断,我国大众的健康压力会有增无减,群众体育在政府的价值排序中会位列第一,群众体育的发展规模会更大。竞技体育(主要指奥运争光的专业竞技)会以适当的规模发展,体育项目布局合理,结构、效益得到均衡发展。有关大众体育在体育产业中所占的份额要增大到半数以上。中国在奥运争光、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科教、体育外交和体育文化等领域取得全面辉煌。
将进一步得到强化
体育强国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涉及的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本质问题,体现了对待体育强国建设的根本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一条红线自始至终地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实践之中,习近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强国建设推向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的博大胸怀、治国方略和宏大目标,充分彰显了我们党自始至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使命、责任与担当,为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遵循和重要的政治导向。
我们的体育事业为什么能充满活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一切来源于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20世纪50年代,我国体育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强调体育的国家性、统一性和人民性[2]。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和政府急人民之所急,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制定了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但同时也造成了实际工作中的“一手软、一手硬”。群众体育相对于竞技体育来说,严重滞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应该体现如下。(1)不但要解决当时人民普遍关心的“尊严”问题(发展奥运争光的竞技体育),而且要解决与人民日益增加的体质健康需求(发展全民健身),兼顾“上”“下”2个层面的需求。(2)不但要关心大多人的问题(尊严和体质健康),而且尤其要关注贫困等弱势人群所关心的体质健康问题,使体育强国的建设能够惠及全体普通百姓,即兼顾“大多数人”与“极少数人”的需求。把人民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体育工作的最高标准,否则就会偏离体育强国建设的轨道,这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不能答应的。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着力解决当前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1)竞技体育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第一,奥运金牌分布的“不平衡不充分”。尽管中国体育健儿在历届奥运会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奥运金牌总数保持在第一集团,充分彰显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但是,在有重大影响的“三大球”(女排除外)上表现欠佳,出现竞技体育的非均衡发展。如何既要保持在优势项目的夺金优势,同时,也要发展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解决我国奥运优势项目与非优势项目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第二,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体教结合”的提出已经有多年时间,然而,现在有的地方的“体教结合”仍停留在表面上。如何把儿童少年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训练纳入正常的国民教育体系,推进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深度融合,这可能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的突破口。
(2)群众体育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改革开放后,全民健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各方面投入仍然不足。群众体育公共资源的配置仍然需要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目前,群众体育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项目开展不均衡、参与人群不均衡[16]等现象。第一,最突出的问题和瓶颈是城乡普通民众所需要的健身场地“一地难求”、体育活动场所不足。根据2014年第6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与2003年10年间我国体育场地变化,全国体育场地总数量增长99.34%,全国体育场地总用地面积增长76.98%,全国体育场地总建筑面积增长245.33%,全国体育场地总场地面积增长49.77%,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长41.75%,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增长89.21%[17]。尽管体育场地设施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随着人们的健身热情日益高涨,场地问题仍然是瓶颈。2017年6月1日,据洛阳当地媒体报道,河南洛阳王城公园篮球场上发生暴力事件,起因是篮球场上打球的年轻人和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因为场地问题发生冲突,大打出手[18]。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全民健身有偿服务的推进,在选择健身方式和健身场地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但是,无论社会怎么分化,普通老百姓仍然占多数,是“人民”的主体,而他们的健身需求和去处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现实问题是,我们不能把他们全部推向健身市场,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不能全部依赖市场规律来解决,政府必须要加大投入,解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与场地设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另外,群众体育的开展仅靠社区居民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政府有责任加大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投入和建设,为社区居民在体育健身场地等方面提供保障,降低各种由于营养过剩和运动不足而来的“文明病”的发病率。第二,成人的群众体育比赛开展不够。相对于20世纪50—60年代有组织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来说,当前的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自发性较多,而为社区居民举办群众性体育比赛的机会更少。群众性体育比赛的宣传与举办,有利于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开展,可以增强体育意识,是社区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府应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群众性体育比赛抓起来,多举办成人的实体性运动会(比赛)和网络体育比赛(提交比赛视频),使更多的成人在参与比赛过程中享受全民健身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快乐。第三,大中小学生暑期比赛的安排“不平衡不充分”。目前,以商业行为举办的各种暑期减肥班、篮球班等暑期体育夏令营不少,即各种商业性质的体育培训班不少。但是政府(教育系统)出面承办的各种年龄段的暑期体育比赛(面向所有大中小学学生的比赛,而不是少数精英运动员)比较少,而且还没有完全形成制度化,不能满足大中小学生体育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这样的暑期比赛不是一场两场,也不是一个两个项目,而是全面铺开,规模大小不一,男女不限,年龄不限,从时间上要延续整个暑假(2个月)。现实是,由于没有这样一个为普通大中小学学生举办的体育比赛的带动,才让各种奥数、英语等培训班占据了中小学学生的暑假时间。以举办各种项目和年龄段的暑期运动竞赛为平台和抓手,为大中小学生提供施展拳脚的机会,竞技体育的发展还愁后继无人?这值得我们去思考。第四,多举办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性别)、不同级别(水平)、不同规模、不同区域、不同项目、不同形式(现场举办与网络参赛)的社区成人比赛,把大众体育的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参与愿望,同时又能解决大家都去“挤”全运会的现象,这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体育工作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举措。
(3)体育产业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我国体育产业内部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体育产业化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和成熟,在体育无形资源开发、体育彩票、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用品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基本上形成了以竞赛表演产业和健身休闲产业为核心,以体育用品产业为支撑,体育培训、体育场馆、体育旅游、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迅猛发展的态势,但是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和潜在而巨大的健身群体的涌入,体育健身产业作为幸福产业、健康产业、绿色产业、融合产业其潜力巨大,以“信息技术+体育”和“健康产业”为特征的体育产业有待开发。
(4)体育科教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我国从事体育基础理论研究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和从事生理生化等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的运动人体科学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奥运争光计划的潜在人才(青少年儿童)的聚集地在学校,在教育系统,但是教育系统(学校)与运动员的培养和输送似乎不太相干。当前,要求教育充分释放活力,激发动力。首先,“以外促内”,打造校外体育比赛平台,以校外“搅动”或带动校内。其次,要把通过体育培养个性和体质健康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确保体育在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基础性、过程性“不缺失”,为“校园体育”树立鲜明导向。最后,逐步建立和完善“体教结合”运行机制,将争光竞技人才培养和输送渠道逐步从校外“移向”校内。
(5)体育外交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中国体育外交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讲好“中国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及传递中国正能量等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第一,要围绕“一带一路”唱好“中国大戏”。第二,充分挖掘公共体育外交的资源,打造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
(6)体育文化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在借鉴与学习西方过程中,“拿来主义”盛行,体育文化面临着潜在危险和冲击。所以,要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体育文化与文化氛围。第一,中国体育文化建设要坚持自觉、自醒。第二,抢占体育知识最高点,打造话语权和“四个自信”。国际体育话语权事关国家安全。第三,体育文化建设要突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中国在奥运赛场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也争得了一定的话语权;通过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彰显了大国实力,展示了大国的风范。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体育舞台的中央。然而,随着世界将目光逐渐投向中国体育,期待中国体育有所作为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中国体育自身的肩膀依然柔弱、腰杆不硬、底气不足;目前还当不了领跑者,只能当跟跑者;面对国际社会的期望,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做好准备。
第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还没有“趟过深水区”,改革任重而道远。建立一个怎样的体育体制,关乎中国体育的未来。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目标绝不是要复制美国或某个西方国家的体育体制,而是要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体育体制。复制美国或某个西方国家的体育体制,既不符合中国发展道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不能体现中国的大国自信和中国特色以及民族的创新能力。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预测“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19]”,然而,就目前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目标来看,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进程缓慢,改革滞后,离改革初期制定的要创建一个“小政府、大社会”和“管办分离”的社会组织治理格局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目前,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正在进行之中。作为体育社团组织能否在短时间内实质性地承担体育总局等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责,把专业体育(主要指奥运争光)中的人才培养体系、竞赛等运转起来,就目前的情况看,除了观望,就是等待。
第二,“高势位”体育文化建设存在巨大差距。一方面在面对西方体育文化这把“双刃剑”的问题上,我们在学习和吸收西方体育文化中物质层面上的运动项目、制度层面上的规则与竞赛制度,以及精神层面上的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价值观,同时西方体育文化中的暴力、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腐朽东西对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从文化的“势位”来讲,处于“低势位”体育文化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向“高势位”体育文化中的人看齐,反映出的是体育文化从“高势位”向“低势位”的一种流动[20]。自改革开放到目前为止,虽然不完全排除西方国家在某些方面也向中国学习,但从体育文化流动的总体趋势来看,主要表现为中国向西方学习,即普遍地表现为西方“高势位”体育文化向中国“低势位”体育文化流动。什么时候能让这种流动方向发生部分逆转,或者完全发生逆转,这需要中国在“高势位”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做出战略部署和长久努力。尤其是在关乎“高势位”体育文化内在灵魂的体育制度和价值观的建设方面更应下大力气。
从中国体育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历程看,2008年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大拐点”。以2008年为“大拐点”,中国体育形成了2个明显不同的发展时期和6个阶段。以2008年为“大拐点”作为一个基本判断和命题,这只是笔者对中国体育发展特征所做的点滴尝试。中国体育未来如何发展,仍然有许多需要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