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玉具剑是中国古代玉器史上特定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其发展及演变历程是我们了解古代玉文化的重要途径。玉具剑滥觞于春秋晚期,发展于战国时期,两汉达到鼎盛,之后逐渐衰落。此文结合各个时期几件典型的出土玉具剑,分析其用料、工艺、造型、纹饰等特点,揭示玉具剑在春秋、战国、两汉的发展、演变历程及一般特征。
关键词:玉具剑;东周;两汉
1 历史文化背景
“美人如玉剑如虹”是多少人对江湖儿女的浪漫想象,而美玉与利剑一文一武的美妙结合似乎是历史对中国人书剑情怀的回应。中国历史上真有一类以美玉制造的剑,名叫玉具剑,这是以良玉美石装饰的一类古剑,萌芽于西周晚期(剑上开始以玉装饰),形成于春秋晚期(春秋晚期,出现了“玉具剑”),发展于战国时期,两汉达到鼎盛,之后逐渐衰落。关于玉具剑的较早记载可以在战国、秦汉时期的史料中找到。《吕氏春秋·侈乐》:“世之人主,皆以珠玉戈剑为宝”,珠玉伴戈剑乃人主之显著特征,战国时期可能已有玉具剑之名。《史记·田叔列传》:“将军欲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说苑·反质篇》中写道“经侯往适魏太子,左带羽玉具剑,右带环佩”;而《汉书·匈奴传》:“单于正月朝天子于甘泉宫,汉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上,赞谒称臣而不名。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盭绶,玉具剑,佩刀,弓一张……”玉具剑还被贵族当作相赠的礼物,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特殊身份地位的象征。
玉具剑是由寒光的冷兵器与温良的玉石的结合体。剑柄与剑鞘上镶嵌的玉饰,我们称之为玉剑饰;饰玉的剑称作玉具剑。玉剑饰是玉具剑的必要元件,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玉具剑。一套完整的玉具劍,通常包括四件玉饰,即,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玉剑珌。关于玉剑饰定名的讨论,文献典籍较为丰富,此文使用当今比较通用的说法。玉剑首和玉剑格是固定于剑身之上的玉饰,体型较小;而玉剑璏和玉剑珌是装饰在剑鞘之上的玉饰,常穿绳用以悬挂、佩系,体型相对较大。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成果来看,玉剑饰的出土集中在战国秦汉时期,东汉以后则渐趋减少。成套出现的玉具剑极其少见,大多为散落的元件。
2 典型玉剑饰浅析
2.1 春秋战国
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周虢国墓地M2201出土一把铁剑,装有截锥式台座玉剑首,这是玉具剑的原始形态。玉具剑最早的实物发现于春秋晚期墓葬中,吴国玉器窖藏出土剑首、剑格及剑珌;山西太原金胜村出土谷纹剑格及剑璏;江苏六合程桥东周M2出土剑首和剑格等。从这一时期的出土情况看,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玉剑珌四种剑饰为后来的战国两汉玉具剑的形制提供了规范。从战国时期出土情况看,西安市未央区汉墓出土两件青白玉谷纹剑首;重庆涪陵小田溪M22出土战国时期玉具剑一件;河南省辉县赵固村一号墓出土战国玉具剑。除此之外,还出土有首、格、珌、璏连为一体的玉剑柄曾侯乙墓剑形玉佩。
春秋时期的玉剑发现较少,1987年太原南郊金胜村M251晋国赵卿墓出土有一把完整的玉具铜剑,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玉剑珌四件剑饰器皆在,均放置于墓主人身旁和腰间,与青铜剑放在一起,成为一把完整的玉具剑。剑形玉佩是玉具剑的另一种特殊形式,曾侯乙墓所出的剑形玉佩,由5片玉料以金属丝穿连为一体,造型与铜佩剑大致相仿。由首、茎、格、璏、鞘、珌等构件组合成一套完整的玉具剑。剑首为双龙形镂雕佩,柄下部为镂雕勾云纹佩,其他部分光素,长33.6厘米。出土时位于墓主人的腰腹部,是他生前所用的礼仪器。
春秋时期多剑饰,而战国出现了剑形玉佩。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剑饰长度一般较小,整体造型短粗。所用玉料以青玉、青白玉为主。工艺技法春秋时期至战国早期多以阴线刻和浅浮雕为主,战国晚期流行高浮雕及镂雕等工艺技法。玉具剑上以浮雕工艺刻谷纹、云纹以及弦纹为主,其中谷纹、云纹的颗粒圆润饱满。
2.2 两汉时期
汉代出土的玉剑具较为丰富,例如西安市未央区红旗机械厂出土白玉镂空蜻纹剑首;西安市草滩乡张千户村出土青白玉子母蜻龙纹璏等。两汉诸侯王墓葬中,有3座墓葬出土了具有完整玉剑饰的玉具剑。例如巨野红土山汉墓中出土铁剑5把,其中121号剑为一把玉具剑;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了一把玉具剑;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精美的玉剑饰;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玉具剑。
1968年夏秋之际,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了一把玉具剑,而位于刘胜的玉衣的右侧有两柄玉具铁剑,这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玉饰齐备的汉代玉具剑。其中一件呈青白色,器表细腻有光泽。体呈长方条状,两端出檐,且向下微弯卷。正面高浮雕一螭虎,其头部似猫,圆凸眼、大鼻、尖耳、长颈,身形修长逶迤,呈“S”形爬行状,尾部作绞丝式翻卷。剑背部琢出一长方形銎。
2015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一批玉具剑,这批玉具剑时间涵盖了战国至秦汉时期,几乎件件精美而完整,反映出我国古代佩剑饰玉的最高水平。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佩剑玉饰,剑首、剑格、剑璏均为浅浮雕,采用阴刻粗细纹丝线、鱼鳞线、羽毛线,柔畅密集,满而不乱。出土的汉代一组佩剑玉饰,剑首、剑格、剑璏均为高浮雕虎纹,有的是一虎独踞,有的是虎子依母,还有的是双龙双虎,生动活泼。玉器的地子处理精美划一,平整如镜。
海昏侯墓中同时出土的这批横跨四五百年的玉具剑,反映出春秋、战国、秦汉三个时代佩剑玉饰各自鲜明的特色,让后人从一个墓葬即可窥见玉具剑的发展和演变历程。海昏侯墓出土的玉剑饰数量众多,也反映出汉代尚武的社会风气,也说明海昏侯本人可能也崇尚武力。
从玉具剑的发掘情况看,汉代是玉剑发展的极盛时期。此期制作用料考究,刀法简约大气,琢磨抛光细腻,纹饰线条或简洁自然、粗犷苍劲,或精准规矩、圆润婉转,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其发现之多,器形、纹饰之丰富,制作之精美为各代玉剑之冠,古代玉剑的形制至汉已基本定型。“虽然造型、工艺基本继承了战国传统风格,而图案纹饰则更加新颖别致。器面除琢饰兽面、云纹、谷纹外,尤以浮雕的蟠螭纹最具特色。其布局合理,生动巧妙,碾磨的圆润细腻,华丽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一时期的玉剑饰的纹饰已由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何纹变为了动物纹,如此时期流行虎纹、龙纹、虺纹、魑纹的高浮雕和透雕工艺。
3 总结:发展及演变
从玉文化史上看,玉剑饰在古玉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它揭示了玉器从神秘威严的宗教礼器向生活器具乃至装饰品转变的过程,从玉组合佩饰、玉剑具、带钩等玉器出现后,古代玉器逐渐走下了神坛,成为标榜身份财富的一种生活附属品。这也正好说明玉兵器从权威的象征向重礼仪和审美的演化。以玉比德,玉的审美文化属性,以剑显威慑力,几个因素合力共同铸就了玉器史上不朽的玉具剑。
从造型、工艺及纹饰上看,春秋时期,玉剑饰造型纹饰单一,数量稀少;战国早期,做工讲究力度,用料浑厚,瑰丽夺目;战国晚期至两汉,工艺与造型富于变化,有繁复和简化两种形式,更多的是趋于统一的几种造型。玉剑饰的纹饰在秦汉以后有渐趋繁复的倾向,在战国墓中素面、谷纹、蝌蚪纹、云雷纹装饰的玉剑饰出现较多,这一时期的玉雕技法以器表的阴线刻为主;而饰有兽面纹和螭虎纹的玉剑饰,则主要集中在两汉时期墓葬中。为了配合兽面纹和螭虎纹的表现,汉代玉剑饰运用的玉雕技法也更为丰富,如浮雕、透雕、圆雕等技法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从具体玉剑饰来看,剑首、剑格、剑璏、剑珌在各个时期均有所变化。例如,战国剑珌直身、体圆、较厚,早期光素无纹。战国晚期,出现了琢有兽面纹和卷云纹的剑珌。汉代剑珌器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或梯形,纹饰以螭纹为主,采用浮雕或透雕的技法雕琢,磨制细腻,抛光极好。本文没对玉具剑的剑首、剑格、剑璏、剑珌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及演变情况进行一一分析,更多的是只能把玉剑饰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简要分析,这是要加以说明的。
参考文献:
[1] 蒋方亭.锋芒与温润的交融“玉具剑”[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
[2] 常素霞.汉代玉剑饰鉴赏[J].艺术市场,2007.
[3] 权敏.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玉剑饰[J].中国文物报,2016.
[4] 齐溶青.玉剑璏的辨识[J].收藏界,2011.
作者简介:宁显光,男,硕士,美术专业,研究方向:艺术考古与文物修复。